数字经济赋能大庆市数产深度融合城市建设
2022-02-03初金哲孙唯一
初金哲,孙唯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数字经济覆盖面积之广、辐射行业之多、产业链条之深前所未有,愈发成为引领时代变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近年来,黑龙江省紧跟国家“十四五”规划要点,出台了《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多项政策文件,大庆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里号召出台《数字大庆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 《加快大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三个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等政策文件,强调大庆市要注重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的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整体结构,提升产业基础设施保障,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大庆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 大庆市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的进展
近年来,大庆市相继引建了智能制造孵化器、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互联网、大数据专业化的载体平台。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大庆油田自动化仪表、广电数字电视等本土企业逐步壮大,同创信息、思特传媒等民营主体活力释放,推出力控软件等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在石油石化、服务外包、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为大庆市发展数字经济夯实了基础,企业集聚化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二) 大庆市数字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紧密,产业数字化进程发展较为缓慢。大庆市是以工业为主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在2016-2020年期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总产值的50%,其产业布局中的主导产业是石油勘探、开採和石化能源产业,配套产业包括了农牧、服务、旅游、教育、医疗等产业。大庆市信息技术企业数量也初具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但信息技术企业与其他行业契合度、融合度较低,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产业数字化程度低将直接影响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建设,对于生产、服务、销售等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更深,尤其是行业间、企业间、地域间很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产业链条云端交互链接、横向扩充、纵向延伸。
大庆市拥有温泉、农牧、石化以及人文景观等众多资源优势,但在互联网领域对于优势资源的包装、宣传、塑造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等自媒体新兴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下,未将本地优势产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包装宣传打造成为城市的品牌产业,未形成创新“互联网+产业”的新兴发展模式,难以打造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品牌、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2.数字经济企业配套产业支撑能力较弱,数字经济产业链条亟须强链、补链、增链。大庆市数字经济企业规模虽已超过千家,但其中小微型企业占比较大,真正能支撑驻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数字经济企业数量有限,从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角度看,现有的数字经济企业配套产业支撑能力较弱。大庆市在对驻庆数字经济企业扶持建设的政策、待遇等方面缺少专项资金、孵化场地、人才支持、技术支撑等多方面的扶持;近年来入驻大庆的大型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招商引资初具成效,以大满英联绿色包装产业园项目为首的重大项目,对推动大庆市经济发展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但从整体招商企业类型看,信息技术产业引进较少。大庆市应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产业,提升当前数字经济企业配套产业支撑能力。
大庆现有数字经济产业链条单一,缺少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现有数字经济企业多以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为主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产业链上游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众多产业缺少专项研发的企业和团队,多数研发在其他产业的技术研发部门,研发产品针对性强、局限性较大,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产业链下游的服务、销售、政务、便民、宣传等线上办事平台的建立存在地域和产业的局限性,不同行业、部门、地区所使用的线上平台也各不相通,缺乏惠民、便民理念;数字经济产业衍生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承担重大工程任务的能力不足且风险较大,实施大规模数字经济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仍需从外部招标,缩减了驻庆数字经济配套企业发展空间,不利于大庆市数字经济长期发展建设。
二、大庆市数产深度融合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一) 推动“文教旅”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打造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打造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打破文化壁垒,缩小“数字鸿沟”,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大庆市重点发展在于深化市校企文化战略合作,推行“互联网+公共文化”,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大庆全域,并重点向弱势群体、基层、高校、偏远地区倾斜,加快网络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场馆建设,聚焦打造共享、共通、共融、共促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1]。
智慧校园在传统教育管理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数字化,形成了一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崭新开放平台。大庆市应重点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充分运用数字化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开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加大数字化应用相关课程的教学比重;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课程直播交流、师生互选、定时签到、在线答题等新兴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中充分运用自媒体平台、数字化软件打造线上、线下融会贯通式教学。在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公共场所,着力加强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设施建设,创新智慧教育载体。实现教育与数字化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智慧旅游是信息技术发展衍生下旅游行业的新发展业态,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持,推动旅游文化、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旅游发展新模式。大庆市应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水平,完善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线上服务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挖掘景区潜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人工智能、VR全景影像等在大庆市智慧旅游行业的开发应用,开发范围应包括数字支付、大数据分散处理与储存、消费者信用体系建设、AR与VR相融合展现景区文化、发展历程、景区导览、电子导航等方面,进一步拓宽旅游信息化、数字化服务渠道,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2]。
(二) 加快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系
大庆市通过“引”与“培”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针对数字经济产业链条上缺失的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部企业来完善产业链条;针对产业链条上较弱的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资助、激励机制等多方面支撑,帮助产业提档升级;针对衍生配套产业链条,采取本地扶持培育与招商引企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产业发展困局,将数字化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精,提升产业链抵御风险能力。
应重点加快驻庆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充分发挥驻庆数字经济产业的技术优势,通过企业协同、行业互通、地域交流、政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驻庆数字经济企业参与到其他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要注重发挥电商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区的协助作用,利用现有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生产园区,强化区域内智能化设施建设,搭建企业技术交流、技能培训、生产实践的多功能智能供需对接平台,通过云端平台对接政府、企业、高校等机构,打造“产学研用”四位一体联动机制,给予相关企业平台、技术、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有效提升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与研发技术能力,提升数字化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带动乡村治理、乡村农业、乡村旅游全方面提升。应积极抢抓“网络新零售”模式发展机遇,通过直播电商模式助力乡村农副产品增产增销,通过政府官方账号进行农副产品带货直播等多渠道发展线上销售通道。通过政府扶持、资金支持、平台支撑、媒体推广等方式,提升大庆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牌影响力。鼓励农村企业、个体户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利用农业电商销售企业为产品制定线上宣传、销售、物流、售后等综合服务方案开拓电商市场,提高本土农副产品销量,提升乡村幸福指数[3]。
(三)全面加强数字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造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数字人才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因素。大庆市应积极在数字人才引进、培养、研发投入上下功夫,利用本地高校等科研机构优势,支持驻庆高校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引进一流科研人员和团队,推进管理、经济、人文社会等学科数字化交叉融合,构建“数字化+”专业学科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支持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建市校数字人才硕士、博士培育基地,提高数字人才培养能力,同时,在学生层面加强行业专家开展学术报告、经验分享、形势政策讲座,提升学生对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了解,培养专业素养,提升学习兴趣[4]。政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出台政策鼓励学校开拓企业、科研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为本地优秀研究生留庆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推广“学校招生——市校企联合培养——毕业企业接收——成熟人才返校参与培养”的循环式、订单式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大庆市定制版“数字工匠”。
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创建“铁人数字人才储备库”,加大资金投入,将本地人才留得住,外地人才引进来,充分利用东北三省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尝试与哈工大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创建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模式,填充大庆市数字人才储备库。同时加强政府对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数字经济产业,带动整体数字化产业发展。改造大庆市创新创业园,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逐步建成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和数字企业孵化产业园,促进人才引进、产业孵化协同共进。同时,政府应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数字科研人才创新沙龙、论坛,为数字人才提供交流经验、学习的平台。开设“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数字化相关学科课程,定期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骨干开展培训,提高思想意识、增长见识本领、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创新精神,让数字人才储备真正成为保障大庆经济发展的先锋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