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魔鬼终结者中看人工智能
2022-02-03王松
王松
前 言
在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深深地影响到了正在成长中的80后和90后,为这两代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来自日本的动漫,以及来自美国的电影。
不得不承认美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度,要领先中国半个世纪,一直到今天,从电影的创意、科技的应用等方面来说,我们还是跟美国有明显的差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些想象力丰富的电影,给国内的观众带来的震撼?不说别人,笔者到现在还印象深刻,这些电影让笔者产生了深深的文化自卑感,一直到国内电影有了一些起色后,这种自卑感才渐渐消失。
相信跟笔者有同感的人应该有很多,这能从侧面说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会让我们的腰杆挺得更直,还是一个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们的窗口。电影在文化产品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更容易让人潜移默化地理解这个民族的价值观。
一二十年前那一批经典的美国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指环王》《星球大战》系列等等,我们从这些电影中,看到了美国的浪漫主义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会深深地为此着迷。
本文要讲述的《终结者》系列,就是20世纪末对国内有巨大影响的一系列电影之一,一直到2019年,还有关于《终结者》的系列电影上映,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特别是《终结者》的第二部,它是系列电影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一部电影,即便今天再去看,这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这个系列的电影,也正是由第二部奠定了三十多年来依旧具备影响力的基础。
(本文中的人物和地名,以影视作品中的音译为准)
一、一个经典辈出的时代
早在1984年,首部《终结者》电影就上映了,那个时代好像是美国电影的一个爆发期,前后几年拍摄了很多经典的电影。比如《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第一滴血》的首部作品,都是在那个时代上映的。
不过那个时代电影科技的水平有限,现在看来有些镜头有明显的特效处理,比如在首部《终结者》中,机器人T-800(机器人的一个型号)从火堆里出来之后的镜头,就有明显的违和感。据说那时候的T-800是一个金属制成的木偶,所以,看上去才不是很灵活,可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绝对是一部惊为天人一样的作品。
“终结者”的意思,就是将目标终结,也就是杀掉目标,只不过“终结”比“杀”显得更冷酷一些,语气也更机械化一些。特别是那种被终结者机器人追击的压迫感,让整部电影的节奏都充斥着紧张和不安,甚至有为主角捏了一把汗的错觉。而且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下简称卡梅隆)把这场特殊的追逐放在了1984年的洛杉矶。
不得不说,这个设定让影片很有代入感,如果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机器人战争中,并不能让观众对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发生在该电影上映的年份1984年就不一样了,角色的情绪会更有张力,而且还避免了大量的对未来世界场景的设计和构建,省去了剧组不少事。
在影片的一开始,先是一段未来发生在人类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人们在一片废墟中战斗,并苟延残喘着。几个镜头下来,那种未来感十足的科幻风格立即扑面而来。现在再去看,那个布景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片像是废墟一样的战场,但是那种未来战争的感觉却“给”得很足。
有的时候电影给人的感觉很重要,特别是这种幻想类的电影,只要描绘出来的场景符合大众的预期,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的前提。现在国内很多成绩差的电影,在道具、场景上就很不用心,对于这种电影观众为什么要买账?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用了借位、模型等方式,才拍出了首部《终结者》开始时的镜头,不过镜头感能那么自如已经相当不错。起码能看出主创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毕竟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未来战争机器的模型,一切都需要用想象力去填补。
另外《终结者》的设定,在今天看来也很新奇,首先,一些司空见惯的科幻设定,比如人与人工智能的战争打响之后,一般都是人类处于劣势。比较“通用”的设定,都是苟延残喘的人类找到了出奇制胜的方式,在战场上将人工智能打败了。或者再加个反转,人工智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之类的情节。
《终结者》的重点没有放在战争上,而是一场源于未来的战争,殃及1984年。1984年,人类还并不知道未来会爆发战争,还生活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时代。这个时代的人,遇到未来的智能机器人的追杀会怎么样?光想想就知道,这样的设定一定比只是去描绘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战争设定更有趣。
《终结者》系列电影,特别是第一部和第二部,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跟电影制作过程中这些优质的创意是分不开的。有很多人会把一些经典的电影,归类于是时代的必然,认为是那个时代让它火了起来,放在现代的话就稀松平常了。
但其实,经典电影里的优质创意是不分时代的,很多二三十年前的创意,放到当今依旧会觉得很新奇,而许多当今的创意也并没有比以前好多少。科技正在飞速进步,但是创造性的思维却没有进步多少。
当今跟二三十年前相比,也无非是当今的创意路子更窄了。比如《终结者》系列上映后,再想拍一部可以大火的人与人工智能的电影就很难了。《星球大战》系列上映后,再想拍一部星际类的电影也很难超越《星球大战》了。很多时候,人们总有当今的创意比之前的创意更好的错觉,原因也在于此,现在的电影必须拿出更加新奇的创意,才不会跟早就有了的创意发生冲突,其实创意只是更新颖了,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而非更好了。
而且《终结者》的设定还有一層深意,它的经典是有相对性的,1984年的人遇到未来机器人追杀,这是一个看点。那么当未来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回到1984年会怎么样?又是一个看点。一个设定就贡献了两个看点,这两个看点就是《终结者》系列的核心构架,除了第四部,其他五部所用的都是这样的结构。
在1984年某天凌晨洛杉矶某地,一束诡异的电花之后,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健硕的肌肉男。他的举止、行动看上去有些机械,竟然能徒手把一个人的心脏掏出来!这个男人是来杀人的,但因为未来的资料多有损毁,他找不到要杀的人,那时候又没有网络档案,他只能按照电话簿上的资料,杀所有叫莎拉·康纳(以下简称莎拉)的女性。在找到他要杀的目标的时候,凯尔·里斯(以下简称里斯)连开数枪把他打倒,但几秒钟之后他依旧站了起来,继续自己的刺杀行动。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冷峻的男子是个智能机器人,型号是T-800。
众所周知,饰演T-800的演员是阿诺·施瓦辛格(以下简称施瓦辛格),施瓦辛格把这个机器人塑造得非常形象。也有人说是施瓦辛格的气质很像机器人,只需要面无表情,他看上去就像是冷血杀手一样的机器人。
特别是T-800被子弹打倒,又重新站起来的画面,那种仿佛是跨越了生死的冷漠,看得人心惊不已。这个镜头是《终结者》系列的经典镜头之一,在第二部中还出现过类似的镜头,非常深刻地表现出了机器人不畏死的感受。
同样也是在那天凌晨,在洛杉矶的另一个小巷里,也同样是一束诡异的电花之后,从电花中掉出来一个浑身是伤的男子。他不像T-800那么面无表情,时空旅行显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个人便是里斯,他也是带着使命来的,将会保护着莎拉,跟T-800在洛杉矶上演一场绝命大逃杀!
二、魔鬼终结者
在《终结者》第一部中,影片用了许多镜头去描述T-800寻找目标的过程,而后面的几部就不需要这个描述了。因为之后就是信息爆炸时代,想要寻找一个人变得很简单,在1984年却只能去翻电话簿。
特别是现在再去看《终结者》这部电影,1984年美国人的服饰和发型很有复古感。这也是电影的魅力之一,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在未来,一个时代的电影,很可能是人们对于那个时代文化定位的重要依据。
就国内来说,电视剧相比电影似乎更容易代表现代的文化缩影,因为有很多电视剧都是以现代普通人的生活为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优秀电影却不是很多,很容易从影院下线之后,就被淹没在电影的海洋中。
这个类型的电影之所以少,是因为这种电影不好拍,需要导演对当下世界观的认识,符合大部分观众的预期。想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毕竟大家处在不同的环境,想法不同,眼界也不同,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一个共识。这时候电视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有足够的篇幅,去照顾不同人对世界的看法。
比如前几年的电影《老炮儿》,就是描述现代社会新旧价值观冲突的电影,以前每年都会有不少这类的电影,现在却越来越少了。因为这类电影并不是很讨喜,很容易费半天劲儿,票房成绩却很差。这应该是电影商业化带来的弊端,大家都想去拍赚钱的电影,而不是去拍有深度又好看的电影。
《终结者》也并不是一部时代电影,它的重心放在T-800的那场追杀上,不过这场追杀展现出的1984年美国社会的面貌却很有意思。当代国内的大部分电影,跟《终结者》的形式差不多,都是在“无意”中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这种形式其实也挺不错,毕竟现在观众也不太愿意看纪录片似的电影,能吸引大家观影的还是剧情。所以那种对普通生活场景的描绘片段,尽量真实一点才好,一来这样对影片本身的代入感有帮助,二来很有可能这些片段,是未来对现代的一种回忆。
比如《终结者》里那个终结者到酒吧“借”衣服的镜头,以当代人的眼光看,酒吧里的人就是一群“杀马特”,可是在四十年前的美国那就是流行趋势,放到当代就是一种时代的记忆。
T-800和里斯来到1984年之后,第一件事都是抢衣服、偷车,把自己融入这个时代。T-800的操作显得更帅气一点,直接把一辆车的车窗打破,用手一扒拉,看上去也没用多少力气,就把车锁的外部结构破坏了。而里斯则有些狼狈,不光抢了流浪汉的裤子,还被警察追得满世界跑。
正是因为T-800的这一系列操作,让许多人很喜欢这个反面角色,于是在第二部中,T-800摇身一变,变成了正面角色,这个设定的转变把《终结者》系列影片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过在第一部里的T-800,就像是魔鬼的化身,它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特别是那段T-800受伤后,给自己做手术的画面,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一定会对这几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即使放在今天,这些镜头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张力,把智能机器人的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在1984年的莎拉,并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是多么可怕的敌人,她甚至一度认为保护她的里斯,才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直到她在酒吧里,看到明明被枪击中,却依旧在追杀她的T-800,出于本能的恐惧,让她跟着里斯逃跑。
这时候导演卡梅隆才借着里斯之口,把他对《终结者》最得意的设定讲了出来。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光看看前面的情节,就能知道里斯是来自未来保护莎拉的战士。可是在1984年,这是个很新颖的设定,需要用一定的篇幅来描述。
根据里斯的讲述,在不久的未来发生了一场核大战,那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攻击。之后便开始了人工智能对残余人类的漫长追杀,这时候有个人站出来,教大家怎么对付这些机器,教大家如何反抗,那个人叫约翰·康纳(以下简称约翰),是莎拉的儿子!
在约翰的领导下,人类在战场渐渐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人工智能视约翰为最大的威胁,于是用时光机送一个T-800,回到了1984年杀死约翰的母亲,以阻止约翰的出生,在未来人工智能便没有约翰这个敌人了。
核大战的设定,一直到现在还屡见不鲜,这来自20世纪人类对冷战以及核威慑的恐惧。我国也有过深挖洞、广积粮的时期,美国作为苏联的头号敌人,更害怕会遭遇到苏联的核打击。
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人到处挖防空洞,市政府挖,每個家庭也挖。特别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因为家里有院子,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在院子里挖小型的防空洞。那段时间,美国人对核战争的恐惧都快要有心理阴影,还拍出了不少描绘核战争的电影。现在这些阴影倒是没有了,回过头去再看,当年的那些电影成为了那个时代美国人的心理写照。
核战争是那个时代的热门话题,而《终结者》里的核战争稍有不同,不是由美国的死敌引发的,而是由人类的死敌发起的。这又会给1984年的观众足够的新鲜感,让这部影片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三、至今难以超越
从总体上来说,《终结者》第一部,不管是情节还是设定都还有些粗糙。一个原因是受年代的限制,那时候的电影制作水平有限,倒模(特效化妆的一种方式)还做得不是很自然。比如在第一部中,T-800开着卡车做最后追逐的桥段,倒模的痕迹很明显,而在第二部中,T-800在最后的战斗中受损颇重,那个时候的倒模就做得自然了许多。
另一个原因是卡梅隆在拍摄第一部的时候,对整部电影的世界观构建得还不是很完善。在第二部中我们可以看到,卡梅隆非常注重在细节上的勾画,这一点从侧面说明,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觀,所以对电影中的细节部分,才能这么信手拈来。
《终结者》的第一部几乎是靠着创意撑起来的,现在看起来第一部的情节似乎稀松平常,但是把时间推回到四十年前就不一样了。未来的一场战争殃及1984年,人类派来保护“救世主母亲”莎拉的战士里斯爱上了莎拉,而且里斯竟然是约翰的父亲!
这种宿命感,是现在很多电影都难以企及的,之所以难以超越,一方面是因为丧失了“先机”。这种创意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还会令人很震惊,但次数多了就让人厌倦。另外,卡梅隆对这种宿命感处理得也非常到位,并没有平铺直叙地讲述这个设定,而是把线索一点一点地抛给观众,最后再成为一个事实。
在《终结者》第二部中,这种宿命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改变命运的使命感。人工智能“天网”在派出T-800刺杀莎拉失败后,又派出更先进的型号为T-1000的机器人,刺杀少年时代的约翰。
而未来的反抗军也派出了保护约翰的T-800,这是被反抗军捕获的一个T-800,反抗军修改了程序,让它由一名终结者变成了一名保护者。这个转变,一来是观众在看第一部的时候就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很多人很喜欢这个角色。另外,就是这个设计可以出现机器人之间的打斗。
国外的动作电影,远没有国内的动作电影这么精彩,就拿《星球大战》系列来说,正传三部曲的光剑对决对国内的观众来说看上去很乏味,好像就是互相砍来砍去。特别是《新希望》中绝地战士跟达斯·维德的光剑战斗,就像是两个小孩子在闹着玩。后来《星球大战》的前传、后传中的光剑的对决都由中国武术指导设计,才变得精彩起来。
成龙等功夫巨星还没有进军好莱坞的时候,国外的动作戏基本上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所以,这种机器人之间的力量对决,在第二部上映时的1991年,还是很吸引观众的。现在看起来,两个机器人之间打斗的动作似乎过于简单了,但是那种钢铁意志之间的对决,依旧是精彩的。
比如T-800和T-1000在钢铁厂的那番打斗,T-1000把T-800的一条胳膊塞进了一个巨大的齿轮设备里,想因此困住T-800。可是T-800硬是用一根铁棍把胳膊拧断,继续去跟T-1000缠斗。这是《终结者》第二部中一个很精彩的镜头,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超越这些镜头的影片。
《终结者》里面打斗的特殊性,还是来自它的设定,在影片中的机器人是为了杀人而生产出来的。不像是其他电影里的机器人,或是在学习人性,或是有其他的目的。所以《终结者》里面的机器人搏杀,一定是非常激烈的,同时还要体现它们行动的效率和无所畏惧。
这场搏斗还是对第一部中T-800“打败天下无敌手”这个遗憾的一种满足。在第一部中T-800的力量是无敌的存在,里斯和莎拉只能不停地逃跑,没有人能跟T-800有一战之力。所谓“水满则溢”,当一个角色过于出色的时候,反而会出现失衡的现象。
于是卡梅隆在第二部中就给T-800找了个“对手”。对于T-1000的设计,在机器人电影中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也是那时候的特效极限。T-1000是液态金属机器人,它可以像液体一样,变换自己的形态,甚至可以变成它触碰过的人,以及一些刀类的简易武器。
它被设计得更有欺诈性,T-800还只能模仿他人的声音,而T-1000则可以模仿他人的样貌。比如它杀掉并变成约翰的养母,在约翰的养父母家里伏击约翰;比如它杀掉并变成精神病院的保安,混进了精神病院准备刺杀莎拉。
影片对T-1000的设计,精彩到很难被超越的地步,在《终结者》第二部之后,还先后拍摄过四部系列电影,也出现过几款反派机器人,但没有一款对机器人的设计,能够超越T-1000。这也是《终结者》第二部上映于1991年,却一直是《终结者》系列招牌的原因,因为它足够精彩,因为它足够经典。
另外在第二部中,影片把《终结者》系列的三项核心元素,先后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在之后的《终结者》系列,一直在照搬这些核心元素,构建影片的大体结构,不管具体情节怎么变化,都能看到核心元素的影子。
第一项核心元素是:寻找。就是终结者和保护者寻找攻击或保护目标的过程,在第一部中,终结者和保护者还在用查电话簿的形式寻找,而在第二部中,T-1000直接就可以用警车上的电脑查找了。
寻找的过程,还是双方发生第一轮冲突的过程,是影片开始后情节的第一个高潮处,对于整部影片来说非常重要。之后的该系列电影,就是靠着这个过程迅速让大家回想起《终结者》的经典部分,并迅速投入观影状态当中。
在这方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也不知道卡梅隆跟美国警察有什么仇,每次在寻找的过程中,警察似乎都会忽视“天网”派来的杀手,并极力地追捕反抗军派来的保护者。
在第一部中,警察不光没帮上什么忙,还把里斯逮捕了,T-800更是直接捣毁了一个警察局。在第二部中,警察又是只知道攻击为人类的未来奔波的莎拉等人,T-800用“火神炮”把警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些镜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卡梅隆派美国警察来出丑一样。当然T-800站在楼上对警察扫射的镜头,也是该片中一个经典镜头,虽然被很多其他的电影进行过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过。
四、紧张刺激地追逐
《终结者》系列第二个核心的元素,是终结者对目标的追逐过程。这个元素也是《终结者》系列中非常独特的元素,因为“追兵”是可以不眠不休的机器人,这个设定为这场追逐添加了足够的紧迫感,让一场追逐戏变得另有一番味道。
在第一部中,T-800对里斯和莎拉的追逐,就给了观众足够的压迫感。首先是T-800不慌不忙地按照电话簿的名单杀人,在找到莎拉之前,它已经杀掉了两个跟莎拉同名同姓的人。在酒吧跟莎拉遭遇后,T-800二话不说,拔枪就要杀人。
幸好里斯也在这个时候赶到,才救了莎拉一命,接着两个人开始一场“大逃杀”。T-800驾驶的车子出了一场很严重的车祸,里斯和莎拉被警方带走了,这场追杀才稍稍告一段落。当天夜里,在车祸中受损的T-800对自己进行了维修后,接着就杀到了警察局里。按理说在警察局里,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地方了,可是却丝毫阻拦不住T-800的脚步。
正是这种酣畅淋漓地追击,才为T-800圈粉无数,它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行为,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杀自己的任务目标。在美国的文化里面,有一部分是以暴力为美,或者说以武力解决问题为荣。从根源上说,美国的大部分人信仰进化论中的“优胜劣汰”,他们认为强悍的人才能生存下去。这跟国内的文化基调不一样,国内大部分只是相信进化论,而远远没有到信仰的程度。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武力的强悍就是一种“优”,这一点在电影文化中就有表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动不动就掏枪,展现角色的攻击性。当然,国内的观众也会欣赏这种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因为这些情节足够干脆,丝毫不拖泥带水,看着让人觉得很爽快,就像看着古代的大侠在主持正义一样,但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厌烦。
在这方面,《终结者》中的设定有一个先天性的优势,比如对T-800的设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机器人,所以它一定是漠视生命的。T-800的暴力操作,看上去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它的本性就是如此,起码它杀人的时候看上去会合情合理,并不是为了暴力而暴力,也不像一些其他的美国电影,暴力中没什么逻辑性。
T-800在警察局的攻击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先直接开车撞进了警察局里,又在里面大开杀戒,他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找到并杀死莎拉。这个情节其实在侧面锚定了T-800的人格:杀人机器;没有情感;不达目的不罢休!
就算是影片中出现的机器人,也会有一定的人格,不然要设计这样的角色干什么?只要是多余的角色,一定是影片中的累赘。就是因为T-800这样的人格,才给了主角足够的压迫力,也给了观众足够的压力。
被这样的敌人追逐,实在是太恐怖了,没时间休息,只能一个劲儿地逃。但是,不管逃到哪里,T-800都能根据一些线索追上去。莎拉和里斯趁乱从警察局逃跑后,T-800根据莎拉母亲的线索,再次追上来。
即便T-800被一辆大卡车撞倒、碾压,它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任务,里斯引爆了油罐车,T-800葬身火海,但它依旧在执行自己的任务。相信T-800从火堆里站起来的时候,观众们都能感受到主角的绝望。这都死不了?得逃到什么时候?
莎拉和里斯逃入一家工厂,里斯冒死将T-800炸为两节,可是T-800还是在用仅剩的那只手在地上爬着追逐莎拉。这时候观众的紧张感达到了一个高潮,T-800是一个机器,一个永远不会休眠的机器!科幻片在这一刻变成了恐怖片,T-800好像阴魂不散一样,在后面追逐着目标。这种恐惧感和紧张感,是足以让人抓心挠肺的,所以这才会是《终结者》系列里的核心元素。
莎拉也在这场追逐中,锻炼出了战士一样的意志,在第一部的影片最后,风暴就要来了,莎拉却开着车,迎向风暴,在她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影片开始时的柔弱。不过在第二部中,当莎拉看到来保护约翰的T-800的时候,正在“越狱”的莎拉浑身的力气似乎都被抽光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无力感立即涌了出来。在这个镜头中演员的表演非常有张力,充分展示出当年T-800的追杀给莎拉留下的心理阴影。
在第二部中,这个追逐的过程做了升级,首先是作为逃亡一方的约翰和莎拉,也拥有了自己的终结者机器人。可是T-1000更加先进,他们依旧要逃亡,只不过有一个T-800在他们身边,让人没那么绝望。特别是T-1000有些阴骘的形象,似乎为这场新的“大逃杀”,添加了更多的无力感和紧张感。
T-1000的液态金属结构,几乎是不会经受毁灭性的损坏,子弹打到它身上,最多打出一个小坑来,大口径的子弹打过去,最多打出个窟窿。T-800完全不是它的对手,因为T-800虽然无惧枪械的攻击,但是它会出现损伤。
比如在第二部中T-1000开着卡车追逐约翰的时候,卡车失控发生了爆炸,在第一部中,这样的爆炸把T-800那层以假乱真的皮肤和肌肉都烧没了,可是T-1000却毫发未伤。即使后来T-1000被冰冷的液态气体冻僵,T-800一枪将他打得粉碎,它依旧可以恢复。
当这个镜头出现的时候,相信观众那种绝望感会再次出现,而且这种绝望感还做了升级:都把T-1000打碎了,都没办法消灭它,那要怎么才能把它消灭掉?无奈之下,T-800开始跟T-1000“硬钢”,T-800很快就落了下风,先是被迫毁掉了自己一只胳膊,接着被T-1000用铁块多次撞击到了脑袋和躯干。
两个机器人之间的战斗镜头,也是第二部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有一种力与力对抗的热血,还会有一种超越正常认知的感觉,要是真人这么打,早死了。这场打斗下来,T-800被T-1000用铁棍毁掉了动力系统,并被钉在了地上,陷入了死机的状态。
这又是一个绝望里叠加着绝望、无力感叠加着无力感的设计,而且相比第一部,做了明显的升级。好在最终莎拉和T-800联手,把T-1000打入工厂里的盛放钢铁溶液的槽子里,最终把T-1000熔化。相信首次观影的观众,看到这里都会觉得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感觉,卡梅隆为观众设计的那种无力感和紧张感,很像是在把观众浸入水中,让人体验窒息的恐怖。
五、终结者与人的沟通
《终结者》第二部添加了一个核心元素:终结者与人之间的沟通。这是在第一部中不曾有过的元素,在第一部中T-800很像是在孤军作战,它不需要交流,只需要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停地杀人。
这个沟通的核心元素,让《终结者》的第二部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第一部还只是猎奇一样地追杀与逃亡的电影,可是在第二部中卡梅隆却在尝试着赋予终结者机器人一些人性,同时还在尝试着改变既定的命运。这些元素,让《终结者》的第二部开始发人深省,开始注重对理念上的构建。
表现这个元素的主要方式是T-800跟约翰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约翰虽然已经成长为少年,但是他从小就缺少父爱,T-800的出现,弥补了他对父爱的需求。所以约翰很乐于跟T-800交流,也很热衷于让T-800变得更像人类。
这里面比较经典的桥段,是T-800跟两个小混混一样的人物交涉的时候,它拔枪就要杀人。而约翰命令T-800不能杀人,所以从那之后,T-800就只打敌人的腿。只不过让人啼笑皆非的是,T-800打腿的动作未免也太熟练,太顺手了,就像它带约翰进精神病院的时候,刚跟保安打个照面,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呢,T-800已经一枪把门口保安的腿给打穿了。
还有警察包围塞柏电脑公司的时候,面对警察的枪击,T-800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枪,一枪一枪地打在警察的腿上。T-800四平八稳的情绪和激烈的枪战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这个紧张感十足的镜头多了一些滑稽感,这个情节所表达的情绪,也似乎更加饱满了。
T-800对于约翰来说,起初就像一个特殊的玩具,之后渐渐变成了朋友和战友。这个过程张弛有度,从一开始的质疑,到了后来渐渐地信赖,整个人物关系,都是在不停地交流过程中渐渐地得到了转变。
比如其中比较经典的桥段,约翰教T-800微笑,一开始T-800还只能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后来微笑起来就越来越自如了。T-800独自去对付警察的时候,也对约翰露出过微笑,那个微笑就很自如也很自信。
《终结者》的第二部是卡梅隆的转型之作,这部电影成功后,卡梅隆的电影风格逐渐变得有深度,并且开始向艺术化靠拢。在赋予了T-800人格的那一刻,卡梅隆似乎就“修成正果”了,他不再只靠着创意支撑电影,开始了寻找电影真谛的征程。
约翰不光教T-800微笑,还教它一些口头禅,比如那句经典的“拜拜了,宝贝”。T-800终结目标的时候,来这么一句,而不是冷冰冰地说:“你被终结了。”这顿时就让它变得更具人性化。同时,T-800也像是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人类,毕竟之前它只杀人,却从未了解过被自己杀掉的人。
比较经典的镜头是T-800抓起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的时候。跟那个两三岁大的孩子比起来,T-800是个大块头,可是每个观众都会从那个孩子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力量,因为孩子是有无限种可能的,他代表着人类的未来!类似的镜头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了,就是这些镜头让整部影片变得深邃起来,在第一部中很少有过类似的镜头。
另外,T-800还跟莎拉和约翰从大尺度上讨论人类,它形容人类本身就带着自毁的基因。可是人类又偏偏那么和谐,又有那么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自身的反思。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族群,可能正是人的矛盾心理,人类的整个族群才会那么可敬。毕竟有邪恶才能衬托出正义的高尚,有懒惰才能衬托出进取的高尚。
最终,当T-800明白约翰为什么哭的时候,它似乎终于具备人性了。一开始约翰跟母亲重逢,莎拉批评约翰不能因为她冒险,重逢的喜悦以及母亲的批评,让约翰哭了。T-800很奇怪约翰的反应,并问他怎么了?约翰说,是眼里进沙子了。
之后T-800又继续追问,哭是因为受伤了或者生病了吗?约翰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它解释。当T-800被T-1000用铁棍钉在地上后,它启动了自己的备用能源,把铁棍从肚子里抽出来,继续自己的使命,在正确的时机,一枪把T-1000打入了炽热的钢铁溶液当中。
为了让人类永远也研究不出“天网”,T-800也要将自己“终结”,这样“天网”的一切技术来源就全都没有了。就在这个时候,约翰痛哭着极力阻止,这一刻T-800终于明白了约翰为什么会哭,有不舍,有伤心,有无奈。
T-800对人性的追问,就是《终结者》从猎奇类电影走向经典类电影的过程。这似乎是借用人工智能之口对人性以及人类理念的追问,是在用电影的手法给观众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人工智能类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借用人工智能的视角来阐述人性,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人类世界。区别只在于,人工智能观察视角的高度和广度,以及观察后所得到的结果是否深刻。《终结者》的视角可能没有多高,结论也不太深刻,但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化电影,有这样的高度和结论也就足够了。
其实,但凡是成功的经典商业电影,都会对人性或人生中比较深刻的部分,做一定的诠释和解读,但又不会做太有深度地探讨。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电影具有娱乐功能,拍得太严肃会不讨喜,但这种深度地探讨又必须有,不然影片很容易落入俗套。
另外,在《终结者》第二部中,还对第一部中出现的宿命感有了更高层面地解读。在第一部中,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宿命感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设定。在第二部中,观众明显有了对宿命感的讨论,以及对主角尝试着去改变命运的赞许。
在第一部中就有设定,里斯来到1984年,跟莎拉相爱,才有了人类未来的反抗军首领约翰。T-800来到1984年刺杀莎拉,并最终被莎拉压成了废铁,但它的CPU还被保存得比较完好,还有一只金属手臂也被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塞柏电脑公司才开发出了“天网”的主要程序。
命运奇妙得就像是一个闭环,现在和未来在互相影響。既然未来能改变现在的命运,现在也能影响未来的命运,那么可不可以现在就阻止对“天网”的研究?
于是莎拉才想到去刺杀“天网”的主要设计者,并把塞柏电脑公司给炸了,以此终止了“天网”的建设过程。来保护约翰的T-800也让莎拉将自己终结,这个镜头似曾相识,在1984年的时候,莎拉就是按下了一个长方形的控制器上的按钮,毁掉了追杀她的T-800。现在T-800交给莎拉的控制器,也还是长方形,跟当年的控制器非常相似。
这个镜头,就好像是卡梅隆在给自己一个交代一样,以前是这么毁灭的,现在还是要这么毁灭。只是跟第一部不同的是,《终结者》第二部已经是人工智能电影的一个标志,很多人深受这部电影的影响,认为人工智能终将会攻击人类,但是未来的事还未发生,现在谁能说得准呢?
六、续集电影的误区
当年卡梅隆刚刚进入导演行业的时候,以一美元的低价卖掉了《终结者》的版权,才争取到了拍摄《终结者》的机会。卡梅隆拍摄第二部《终结者》之后,因为版权被转卖、版权公司破产等原因,从那之后,卡梅隆至今无缘执导《终结者》的后续影片。
当然,这也可能是卡梅隆“激流勇退”,因为第二部所取得的成绩太大,再拍续集很可能会让观众失望。《星球大战》的前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按理说前传比正传不管是视觉体验还是人物的冲突,都更加优秀,但是观众就是不买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影迷在观赏前传的时候,很希望得到看正传时候的新奇感,但没有得到,所以会有失望的情绪。
《终结者》第二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导演激流勇退也是明智之举。不管是为什么,卡梅隆没有拍《终结者》的续集,给了他的职业生涯更多的选择。之后卡梅隆还拍摄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影片。而《终结者》第三部在2003年上映,影迷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普遍不是很高,甚至被许多影迷称为《终结者》系列中最烂的一部。
《终结者》第三部也叫《终结者:机器的觉醒》,为了更好区分,笔者直接把它简称为《机器的觉醒》。《机器的觉醒》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负面评价,首先是因为《终结者》第二部过于优秀,如果难以超越第二部作品,就會让影迷失望。而不管是第二部的内容还是第二部的创意,恰恰是很难被超越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机器的觉醒》在创意上的匮乏。这方面的表现有很多,第一是模式上几乎照搬第一部和第二部,不管是T-X(在《机器的觉醒》中,“天网”派出的新型机器人)还是T-850(T-800的升级版),依旧是从时光隧道里出来后,首先用暴力的手段找衣服。
可是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T-800夺取衣服的桥段过于经典,已经很难完成超越。当T-X夺取了衣服、车、武器之后,杀手机器人就开始杀人了,然后遇到主角,以及保护主角的T-850机器人,《机器的觉醒》几乎照搬了之前两部的模式,只不过把情节做了些替换而已。
创意匮乏的第二点表现是,T-X几乎就是T-1000的加强版。唯一的区别,可能是T-X上映时代的特效又有了进步,让一些变身之类的镜头看上去更加逼真。还有就是T-X是个女性机器人,纵观整个《终结者》系列,这个设定都比较特殊,但并没有创意上的加分,更像一部商业电影抛出的噱头。
当然也不是没有给T-X做升级,它比T-1000多了复杂化的武器,T-1000的液态金属躯体,只能变成一些刀之类的简易武器,而T-X却有等离子枪、纳米注射器等武器。这两种武器,前者可以进行等离子打击,T-850被等离子束击中后,会发生内部机能的损伤,并会“死机”一段时间;后者则可以用纳米机器人,通过控制其他机器的电脑主板,从而达到控制其他机器的目的。
这些技能看上去很厉害,但是T-X主要利用的手段,跟T-1000也差不多,而且因为等离子枪早早地就被毁了,让T-X没有一个大杀器,后面就只能喷火,那种超越现代的科技感也就没有了。喷火还不简单?一个现代人背着个喷火枪,也能达到相同的手段。
等离子枪失去作用的情节,显然是《机器的觉醒》中力量体系失衡所致。这里要说一个在《终结者》第一部中就出现的设定,任何武器和衣物都没办法穿过时光隧道,所以里斯、T-800等出场的时候都是一丝不挂。T-X的武器是机器人体内通过蓄能等内部反应就能发射的武器,所以可以穿过时空隧道。但这款未来武器对现代人来说太强大,T-850被打中后还只是死机,坏一块电池,要是给约翰来这么一下,估计当场就得玩儿完。
T-X有好几次要对约翰出手,每次都被T-850给阻止了,这么一回两回被阻止还情有可原,次数多了,观众就得对T-X的智力产生质疑,所以干脆就把它的等离子枪给毁了。但是这么一款先进的武器,没怎么用就变成了一款喷火枪,多少有点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后来几部续集都吸取了这个教训,反派机器人都没有携带太厉害的武器,以免出现类似的失衡现象。
T-X的另一件武器,纳米注射器的设定倒是叫人眼前一亮,这款武器可以入侵其他汽车,并操控着那些汽车去追击约翰。这个武器看上去还是很拉风的,只要有电脑主板的机器,都能成为T-X的“小弟”。可是这么好的一个武器,却被影片的情节变成了鸡肋!具体情节,稍后说明。
《机器的觉醒》在人工智能的思考上,人工智能与人的沟通等问题上的表现,也不太令人满意。在第二部中,约翰和T-800的交流过程,双方的互动性很强。而在《机器的觉醒》中T-850跟约翰的交流,就有明显的“一边倒”的局面,T-850一直在占据交流的主导地位。
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概念落差,在《终结者》影迷的心目中,T-800是冷面杀手的角色,现在这个冷面杀手会心理学了,变成人生导师了,总让人感觉怪怪的。这应该是《机器的觉醒》的创作团队希望让T-800这个角色有新的突破而所做的努力。从T-850这个型号代码上就能看出,创作团队希望给T-800升半级的想法。
可惜对于他们这个创新,影迷并不买账,还觉得创作团队毁了T-800的形象。之后有两部续集,还出现了对T-800人物设计的改进,吸取了《机器的觉醒》的教训,那两次改进还是比较成功的,都留住了T-800的精髓。
在《机器的觉醒》中,T-850这个角色最大的硬伤是欠缺它具备人性的相关描述,明明它是另一个型号,但却有足够的意念支撑着它违背自己的运作,这一点给人一种对T-850的把控度不是很到位的错觉。就好像一个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在小说开篇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大纲,结果写着写着,剧情不受自己的控制了,最后写了一篇虎头蛇尾的小说。
在前面把T-X的纳米注射器说得那么神奇,但是到了T-850这里就不好使了。在约翰将要去水晶峰的秘密基地时,T-X重新追上来,T-850与之打斗了一番,不是T-X的敌手。T-X把T-850的脑袋踩了下来,并给T-850注射了纳米机器人。
T-850也从原先保护约翰变成了以追杀约翰为目标,但是在约翰的几句劝说下,T-850就摆脱了T-X的入侵。正如前文所说,T-X纳米注射器的武器,在这样的情节下未免过于鸡肋了。这显然是剧情跟设定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所致,一方面是把T-X设定得太强了,后面不得不做一定的削弱;另一方面没有给T-850挣脱T-X的入侵提前设置伏笔。
唯一的伏笔,可能就是T-850提到过,他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可以模拟人性。可是这个伏笔过于薄弱,如果有一些约翰跟T-850交流人类的自主性的情节,或许这个情节就不会显得这么突兀。
后期不得不给T-X做削弱的操作,显然是最初设定考虑不周全所致。可能在《机器的觉醒》的制作之初,创作团队很希望他们的设定能超越《终结者》第二部里的设定,结果在T-X那里用力过猛。
前文中已经细说了T-X的两项武器,如果T-X全力出手的话,约翰和T-850不会有招架之力。T-X是终结者机器人,它怎么可能会不全力出手呢?那么就只能找些理由,对T-X的力量做削弱。
最后让影迷们难以接受的一点是《机器的觉醒》乱开脑洞。比如约翰在未来中已经被T-800杀害,是他的妻子凯特·布鲁斯特(以下简称凯特)修改了杀死约翰的T-800的程序,并将它改造升级成了T-850,派回来保护约翰和凯特自己。
T-850在講述约翰遇害过程的时候,是挺让人讶异的,但是这等于在给之后的续集出难题。约翰都死了,未来的仗怎么打?如果想要拍续集的话,还得拾取前几部的这些东西,不然情节上圆不回来,续集又得被影迷骂。于是在《终结者》的第四部里,用了许多情节,来圆《机器的觉醒》的这个脑洞。
正是因为《终结者》系列第三部和第四部的剧本的创作人员两度更换,据说卡梅隆也参加了《机器的觉醒》剧本的创作,但并不是主创,这些原因致使这两部电影的剧本很不连贯。所以在第五部中,创作团队干脆放弃了从第一部到第四部的主线剧情,应该实在是编不下去了。
《机器的觉醒》中这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该片没能超越《终结者》第二部,甚至比第二部相差甚远所致。《机器的觉醒》的制作方也可能根本就没打算去超越什么,很有可能就想利用《终结者》的噱头,赚一波钱,这是电影商业化所带来的诟病。
当然《机器的觉醒》也不全是缺点,只是说比起其他续集,这部电影做得比较差而已。该片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那种对命运的无奈感。约翰小的时候,曾经跟T-800和母亲一起毁掉了塞柏电脑公司研制的“天网”,可是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仍在继续,按下葫芦浮起瓢,军方又在作死地开发自主性智能系统,这个系统也叫“天网”。
现在长大后的约翰想要再次破坏这个系统,结果却被凯特的父亲和T-850联手骗去了一处防核打击的基地。命运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天网”还是在具备了自主意识后,向人类发射了核弹,瞬间杀死了一半的人类,这就是“机器的觉醒”这个说法的由来。
从第一部就在说的核打击终于“应验”了,人们没办法改变这个结果,之前约翰等人所做的一切,也只不过是一直在推迟这个结果而已。之前那种现在改变未来的模式被打破了,命运终于回到了正轨。
七、未来的救赎
《终结者》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别称有很多,比如《终结者:2018》《救世军》《未来的救赎》等等,为了方便描述,笔者将这部影片称为《救世军》。该电影继续延续了前三部的剧情主线,讲述了核大战爆发后,人类军队与“天网”之间的战斗。
《救世军》于2009年上映,讲述的是公元2018年的战争,所以别称才叫《2018》。《终结者》从第二部开始,就在“追赶”时间,1991年上映,讲的是1995年的战斗;第三部是2003年上映,也是在讲述几年后的故事;而第四部也做了时间上的“追赶”。
这个操作是为了让故事的可信度高一点,虽然谁都知道这是一部科幻电影,不会信以为真。但是最基本的可信度还是要有的,不然会妨碍观众对影片的观赏,故事的发生时间向后几年,而不是发生在上映的时候,就是为了“自圆其说”:电影里的情节不是虚构,只是还没有发生而已。
《救世军》在《终结者》系列中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影片,首先,这部电影几乎打破了笔者在之前总结的关于《终结者》系列的三个基础要素,虽然是延续了之前的剧情线,但是却比之后两部没有延续主剧情线的续集影片更另类。
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救世军》里面出现的主角机器人马库斯,不是从未来被派往2018年保护谁,而是他在2003年作为一名死刑犯,把自己死后的尸体捐献给了一个科研机构,等他在受刑失去意识后,再醒来就已经是核打击之后的2018年了。
这个设定跟之前的三部恰好相反,之前都是未来往现在“送人”,《救世军》却是从过去往现在“送人”,跟其他同系列电影的时间跨度,是恰恰相反的。不过马库斯醒过来之后,优先做的事也是在寻找,其他终结者都是在找暗杀或保护目标,他却是在找让他复活的人,只能算是勉强达成了《终结者》系列里的第一个要素。
而第二个要素“紧张的追杀”过程,《机器的觉醒》里做了高度的模仿和还原,而在《救世军》里几乎被舍弃了。当然在《救世军》里也有被机器人追杀的场景,但那种紧张感却没有延续太长时间,所以还无法形成压迫感,追杀过程来得快,去得也快。
另外,影片对马库斯这个终结者机器人的设定也很特别,因为他身体的大部分还是人类结构,特别是脑部,“天网”只给他安装了一个类似监控器的结构。“天网”能看到他所看到的画面,听到他所听到的声音,但是“天网”给出的程序,只像是人的潜意识之类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控制马库斯。
马库斯还保有人类的所有情感,以及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自己的意识。这给《终结者》的第三个要素,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与人工智能的沟通,以及命运的抉择方面,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因为对这些话题的探讨,让《救世军》变成了唯一一部可以跟《终结者》的第二部相媲美的《终结者》系列电影。
一开始马库斯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机器人,这是他跟T-800等型号机器人,在最基础的认知上的区别。T-800从一出厂那一刻,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利用自己的外表做掩护,更有效率地杀人,其他几个反派机器人,也都有类似的认知。
可是马库斯却像是一个从沉睡中醒来的人,“天网”并没有给他使命,所以他也就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他可以游荡于已经荒凉的公路上,行走于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中。这就是人和机器的区别,T-800得知自己的使命后,就会一刻不停地执行自己的任务。可是人类却不会这么急切,而且一般人不会有机器人那么明确的目标和使命,就算是一出生就有自己的使命,但也会有对享受生活的向往。
当马库斯游荡在洛杉矶的废墟里的时候,遇到了正在巡逻的T-600,这是一个比较原始的型号,机器外骨骼裸露在外,看上去就像丧尸一样恐怖。里斯从一旁跑出来,扑倒了还没反应过来的马库斯。对,这个里斯就是在未来回到1984年保护莎拉的里斯,同时也是已经33岁的约翰的父亲。当年卡梅隆给里斯、莎拉、约翰设计的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此时的里斯,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救世军》补上了之前几部的许多设定,里斯这个人物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在第一部中里斯说,约翰教大家怎么对付机器人。在《救世军》中也有相应的描绘,马库斯跟着里斯回到他跟星星(里斯身边的一个小女孩的名字)的根据地,帮里斯把收音机修好了,收音机里约翰正在教大家怎么对付T-600。在1984年的《终结者》第一部时就挖下的坑,2009年的《救世军》终于把这个坑填上了。
马库斯跟里斯接触的时间不长,却因为在危险的环境下,已经有了深深的友谊,所以当里斯被“天网”抓去的时候,马库斯在想尽办法营救。在营救过程中,马库斯遇到了被迫从战机跳伞的反抗军女飞行员布莱尔·威廉姆斯(以下简称布莱尔),布莱尔建议马库斯去找约翰,一起寻找营救里斯的方法。
在进入反抗军基地的时候,因为马库斯的骨骼是金属材料,所以被磁性地雷炸伤,布莱尔等反抗军解开他的衣服才知道,马库斯竟然是个机器人!约翰跟马库斯此时的对话,以及马库斯知道自己是机器人时的震惊,应当说是《救世军》中的点睛之笔。
此时在核战争之前,就多次见过T-800等机器人的约翰都要自问:这真的是一个机器人吗?他从马库斯的眼神中看到了人类独有的情绪,T-800等机器人虽然也会欺诈,也会有一些情绪,但是跟马库斯比起来却完全是两个性质。
这时候的约翰,其实也正处在一个自我质疑的阶段,跟“天网”之间的战斗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就算约翰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人类未来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在长期的战斗中,他也动摇了,里斯的出现,让他再次有了摸到命运的命门的感觉。而马库斯的帮助,则让他对机器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了前进下去的动力。
马库斯和约翰从“天网”总部的内部闯出来,约翰的心脏受了重伤,马库斯便把自己的心脏给了约翰。他把这看作是对自己的救赎,这个人物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个死刑犯,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恶棍,马库斯、里斯和布莱尔相处的时候,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心中的善意。
特别是马库斯最后决定帮助约翰,决定重新穿上反抗军的衣服,这些桥段都是对这个人物性格的特写。该片的别名叫《未来的救赎》,说的就是马库斯的自我救赎。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马库斯虽然没有T-800那么强大,也不像T-1000和T-X那么诡秘莫测,但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终结者!
八、未来的战争
《終结者》的第二部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这部电影超前的理念和超前的设计等因素。之所以说《救世军》也是一部好电影,也是因为它有一定的超前性,200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现在再去看,依旧有未来感和科幻感,在未来一段时间,这种观影体验依旧不会消失,这就是它的超前性。
《救世军》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在核大战之后的荒凉世界,这个世界寸草不生,到处是废墟,最关键的是,还有不停地巡逻、游弋的杀人机器。很多电影都构建过未来世界的惨状,但是像《救世军》这样不取巧的却不多,虽然这可以归功于特效技术的进步,但依旧能让观众感受到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很用心。在《机器的觉醒》让大家失望后,《救世军》重新让《终结者》系列变得令人期待。
在这个未来世界中,大部分幸存者被在战斗方面有绝对性优势的各类终结者打怕了,都开始变得消极。就像马库斯和里斯、星星,在废弃加油站遇到的那一小伙人,在他们眼里,人类已经没有希望了。抵抗会引来更多的终结者,所以还是不要抵抗了,这样至少还能苟且偷生。至于早晚有一天会被终结者找到,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能躲一天是一天。
这些人遇到终结者的追杀,根本一点儿抵抗力都没有。马库斯和里斯、星星,先是用油罐炸了一个大型终结者一下,他们才有机会得以逃脱。只不过终结者一般都皮糙肉厚,用油罐炸的那一下根本没太管用,接着更机动的终结者机器人追了上来。
他们费了好大劲儿,才终于消灭了后面的追兵,可是“天网”的空中力量追上来,里斯和星星被抓。马库斯为了营救他们,从那么高的地方掉到水里都不死,这时候观众其实就能猜到他是个机器人了。毕竟马库斯已经“死”过一次,又是从“天网”的试验基地里出来的,受了那么强的打击竟然还跟没事人一样,几乎可以坐实他就是个机器人,只不过一时之间还看不明白马库斯的立场。
后来,马库斯跟布莱尔返回基地的时候,还遇到了几个打劫的人。布莱尔说,机器人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结果这些人早已经没了斗志,他们打不过终结者,就去劫掠同胞,无恶不作。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是很艰难,在马库斯把车修好的时候,车上的音乐响起,里斯和星星都陶醉在音乐当中,因为他们的生活只有躲避以及跟终结者战斗,根本没有任何美好的东西。
《救世军》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绝望的时代,似乎只有反抗军,还在继续跟“天网”战斗。可是像约翰这样的反抗军主要指挥官,也都因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有些迷茫,只能通过听母亲给自己的录音寻找力量。
此时反抗军的总指挥官还并不是约翰,为了防止“天网”对总指挥部的打击,总指挥部隐藏在海底一艘潜艇里,不停地移动自己的位置。总指挥官对“天网”的认知,远远不及约翰,就算是约翰也想不到,“天网”已经悄然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马库斯只是“天网”的一枚棋子,因为他的特殊,最终取得了约翰的信赖,引导约翰潜入“天网”的总部,并给约翰发送了关押里斯的位置。但这些都在“天网”的算计之中,“天网”先是用抓到的里斯吸引约翰来到“天网”,在关押里斯的牢狱里,埋伏了一个最新型号的T-800。
接着就是一段让《终结者》影迷欢呼的桥段,牢狱里的T-800仿佛让人一下子回到了1984年,跟当年刺杀莎拉的机器人简直一模一样。他一身健硕的肌肉,面无表情,眼中是冷漠的寒光,仿佛把“终结”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
这还真是1984年那个T-800,是《救世军》的制作团队,用相关的影视制作软件,把《终结者》第一部里的T-800脸部,放到了一个健美教练的身上。这些镜头制作得很精致,完全没有穿帮的地方,让影迷仿佛又看到了T-800的全盛时期。毕竟2009年的时候,施瓦辛格都发福了,已经不可能演出1984年那个T-800的神采。
这个桥段中的很多镜头,都是在致敬首部《终结者》。比如T-800的伪装被约翰打烂,露出了里面的金属框架后上楼梯时的镜头。首先这个追逐的场景,就很像第一部中最后的追击场景,都是在一个工厂里,而且还都有上楼梯的镜头。
只是1984年那个时候的特效技术很差,那时候的T-800只是个铁架子,特别是上楼梯的时候,给过它的脚部一个特写,那个脚部很简单,仿佛就只有一个足弓。《救世军》里也给过T-800一个特写,却是一个完整的脚掌,整个机器骨骼也看上去更饱满,活动起来更自如,丝毫没有第一部里那种卡顿感。
同时,这个桥段也好像是在圆《机器的觉醒》里的脑洞,在《机器的觉醒》中,T-850曾经说约翰在未来终究是死在了T-800的手里。这个埋伏在牢狱里的T-800差点就杀死约翰,后来马库斯把自己的心脏移植给了约翰,约翰才活了下来。这样的情节设定,勉强圆上了《机器的觉醒》里的脑洞。
而且这样的剧情设计,也给了马库斯这个人物一个交代,虽然他有正常人的情感,甚至可以跟布莱尔相爱,但他终究是个机器人,在反抗军里的处境很尴尬。马库斯所谓的救赎,算是心灵上的救赎,他知道自己的过错是该死的,但他却偏偏复活了过来,那么他就准备做一些可以救赎自己过错的事。
在影片的最后,观众已经不能把马库斯再当作一个机器人看待,他仿佛是一种对人工智能的全新解释,既包含了人类的理性和感性部分,又囊括了智能机器人的强大。
命运再次回到了正轨,“天网”一举杀死里斯和约翰的计划落空了,约翰终于成为了反抗军的首领。当不确定命运走向的时候,完全可以努力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有时候前路看不到希望,而产生了迷茫和彷徨,或许不是因为前路没希望,而是该来的命运还没有到来而已,在这之前,我们唯有努力和奋进。
九、创世纪
《终结者》系列的第五部作品叫《终结者:创世纪》,为了方便区分,笔者将该片称为《创世纪》。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像是延续了《终结者》的主剧情线,而且还是最原先的剧情。根据《终结者》第一部里的描述,“天网”在1997年有了自主意识,并立即发动了核战争。
可是在《终结者》第二部里,莎拉等人趁着“天网”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完成,就把“天網”毁掉了,所以根本没有发生核大战。不过在《创世纪》里,一开始的时候讲述的却是《终结者》第一部里的主要剧情:
1997年发生了核大战,约翰成为了反抗军的领袖,并最终在战斗中获胜,就在获胜之前,“天网”为了扭转劣势,将一个T-800送回了1984年的洛杉矶,刺杀约翰的母亲莎拉。反抗军缴获了“天网”的时光机后,立即送里斯回1984年,保护约翰的母亲。
当里斯乘坐时光机向回穿梭的时候,剧情线才突然发生了变化,在时光机旁边目送里斯的约翰,被一个未知的机器人伏击了。而里斯在时光穿梭中,突然多了一些不属于他的记忆:创世纪就是天网。
首先《创世纪》的这个开头,立即就唤起了《终结者》的影迷对经典的回忆。特别是T-800出现在洛杉矶的镜头,用了许多第一部中的老镜头,以及一些新镜头的混剪、整合等手段,仿佛让人一下子就找回了当年观看第一部《终结者》时的心情。
就一部商业电影来说,这个开头还算是成功,但这个设定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新观众看不懂这些向经典致敬的梗,而许多《终结者》的影迷,则认为这些设定是对原来情节的曲解。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创世纪》票房的惨淡,不得不说,在《救世军》又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响后,《终结者》系列接下来的续集又有些难拍。《救世军》的结尾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但是如果再顺着那个结尾拍,也很难再构建精彩的剧情。况且影迷对《救世军》的评价也不是很高,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确实风险很大。
其实《救世军》和《创世纪》的创意方面还是很不错的,这两部影片之所以引来那么多的差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拍的是经典电影的续集。这类的续集电影在商业上比较稳妥,毕竟已经有了许多固定的影迷,但是不管怎么拍,都很难让影迷称心如意。
比如《机器的觉醒》完全按照《终结者》系列的三个要素去拍,会有不少差评。比如《救世军》《创世纪》在经典电影的基础上再创作,也会有很多人不买账。不管向哪个方向创作,显然都很难超越经典,只要没能超越经典,影迷就会给差评。
《救世军》和《创世纪》比起《机器的觉醒》还是要好一些,毕竟这两部电影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而《机器的觉醒》却基本上只是在模仿。其实影迷也并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就像先吃了一块糖,再去吃别的水果就觉得索然无味一样。《终结者》第一部、第二部已经铸就了经典,就像是那块糖,而续集电影就像各种各样的水果,终究不如糖甜。
而《创世纪》相对来说,又不如《救世军》精彩,《救世军》就算是人物方面有些薄弱,但是这部电影却构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新世界。而《创世纪》在前半部分光顾着致敬经典了,让情节有些拖沓,在后半部分又因为一些创意“用力过猛”,结果难以自圆其说。
不过当“天网”派出的T-800出现在洛杉矶,遇到了“老爹”——另一个T-800的时候,这个情节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里斯刚到洛杉矶,竟然遇到了T-1000液态金属机器人,这些设计不可谓不精彩。
T-800在金属骨骼外伪装的皮肤和肌肉,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衰老,所以刚出现在洛杉矶的T-800是“年轻力壮版”。而埋伏在附近的T-800,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看上去像是“中年版”,两个T-800之间的战斗,还是很精彩的。
而T-1000的出现也很让人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莎拉并不像第一部里那样柔弱,竟然在一出场时已经是一个女战士了。这是因为莎拉在幼年时期,遭受过一个T-1000的刺杀,当时有一个T-800救下了莎拉,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保护并陪伴着莎拉。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T-800的外貌逐渐衰老,变成了中年版T-800,莎拉称它为“老爹”。“老爹”和莎拉早就做好了陷阱,救下里斯后,又用强硫酸将T-1000溶毁,前期终结者之间的交手戏份还是比较精彩的,起码很能唤起《终结者》影迷的情怀。
可是当剧情再往下延伸,这些“不计后果的精彩”,就开始反噬电影本身。一上来就看到了T-800的对打,以及毁掉了一个T-1000,确实会让人大呼过瘾,可是“老爹”是从哪儿来的?提前出现的T-1000又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这些设定的解释,《创世纪》做得很不好,《终结者》第一部之所以是经典,正是因为它在设定上的经典。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可能完成时空穿梭,但是《终结者》的设定却是经得住推敲的,起码在逻辑上可行。关键是这个逻辑,就算是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人,也很容易能理解。
而《创世纪》的设定,却绕了好几个弯,而且解释得还有些牵强。比如关于“老爹”的由来,是一条消失的“时间线”上的人派来保护莎拉,具体是谁派来的它自己也不知道。这个设定里的“时间线”似乎非常混乱,在未来“天网”以及反抗军似乎多次派人回到过去。
有的“天网”派T-800去1984年杀莎拉,有的“天网”则干脆往莎拉的幼年派T-1000,这些不同的操作,致使历史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时间线”。这些“时间线”之间或是獨立的,或是“串联”了,派“老爹”来的人,是因为他或者他们的过去发生了变化,让他们的“时间线”消失了,只剩下“老爹”的存在,证明他们存在过。
先不说这些设定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光说这七拐八拐的思路,就很容易让人绕不出来。特别是在观影的时候,观众一般都不会愿意费这个脑筋想这些东西。一旦这些东西没想明白,后面的剧情就不可避免变得有些乏味,并在之后的观影中,对影片的设定产生越来越多的质疑。
所以,电影的设计一定要容易理解,就算是涉及一些复杂的设计,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变得简单易懂。电影对观众来说就是一个娱乐产品,当然不可否认,电影的确可以带来一些情绪上和情怀上的东西,甚至能讲述一些人生意义,或是让人看了心旷神怡。但没有哪个观众希望看到的电影中有艰涩难懂的知识,与其看这样的电影,还不如去看纪录片或者去看网课。
另外,《创世纪》中的反派机器人,是被天网“感染”后的约翰·康纳!这样的设计,让不少影迷认为是对《终结者》主剧情的背叛,毕竟约翰从《终结者》第一部开始,就是反抗军的首领,可是他现在却突然变成了反派!
实话实说,这个设计很大胆,也挺出人意料,如果操作得当,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桥段。但是这样的颠覆性设计,很难能“操作得当”,所以这一设定,变成了影片中的一大诟病。同时,约翰也乘坐时光机回到了创世纪发布之前,他跟莎拉和里斯见面后,将是一场灾难性的会面。
他们三个人是父亲、母亲与儿子的关系,而儿子却比父亲和母亲的年龄还大!这个情节让《创世纪》差点就变成了一家三口的伦理剧!对于之前构建起来的科幻风,具有毁灭性的打击。
这些都是《创世纪》在创意方面有些“用力过猛”的表现。纵观这部电影的一些设计,应该说还是比较精彩的,但是给出的解释却过于曲折,甚至可以用牵强来形容,由此让这些设计都变得像是无根的浮萍一样没有了根基。
影视文化特别是电影的制作,每个设定都应该精雕细琢,不然电影的粗糙感在所难免。《创世纪》里这些问题几乎掩盖了演员的演技,以及对“老爹”这个角色的描绘。参演这部电影的演员,演技都还可以,就是因为设定上的问题,让角色们的行动看起来有些乏力。而“老爹”这个角色,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跟《救世军》中的马库斯不同,是在赋予一个机器人一定的情感。可惜这个人物设计没有被深挖,整体看上去略有些粗糙。
《创世纪》在情节方面的设定虽然很新颖,但是对反派机器人的设定却有些欠缺。反派机器人是《终结者》系列电影的一个看点,从T-800到T-1000都能给人巨大的压迫感,可是对《创世纪》里的T-3000的设计,却让人感觉还不如《机器的觉醒》里面的T-X。好歹T-X还有些新武器,T-3000就是概念有点新,并没有什么太新鲜的能力。
《创世纪》跟《机器的觉醒》一样,可以总结出不少教训,首先是设定方面的度没有把握好,有时候太新颖的设定,不见得会带来好的效果。然后是对经典的致敬,一次两次的致敬,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但次数多了观众也就疲倦了。最后是自洽的问题,一部电影的情节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可信度,当电影的情节难以自圆其说,在观众眼中就会变得毫无逻辑感。
十、黑暗命运
《终结者》系列的第六部作品叫《终结者:黑暗命运》,为了方便描述,简称为《黑暗命运》。卡梅隆担当了这部电影的编剧,这是他阔别《终结者》多年后,重新回到了《终结者》系列的创作当中。
《黑暗命运》的情节跟《机器的觉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接着第二部的剧情线,都是继续利用《终结者》的三个要素。不同的是《黑暗命运》比《机器的觉醒》做得更好,首先《黑暗命运》对三个要素的呈现更加精彩,然后对剧情和人物的勾画非常细腻,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作品。
《终结者》里的三个要素,都是卡梅隆的拿手好戏,这次剧情方面由卡梅隆把关,情节的尺度拿捏得非常到位,比如之前在《机器的觉醒》以及《创世纪》中,对于寻找目标的描绘都过于简单。就拿《机器的觉醒》来说,T-X直接可以通过手机入侵网络系统,几乎是立即就寻找到了目标的相关信息,而《创世纪》里的目标更是直接送上门去。
其实,这两部电影创作团队似乎都没有理解“寻找”这一要素的意义,寻找目标的过程,是为了给之后追逐时那种紧张感做铺垫。电影的紧张感不是说来就来的,而是需要一些铺垫。当观众看到终结者一步步接近目标的时候,观众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紧张起来。这样营造出来的紧张感就不显得突兀,情绪上的变化也会更加自如。
寻找目标的过程,还能引出正邪双方的第一次对抗,让观众看到了双方的手段,同时利用这个桥段把矛盾交代得一清二楚。值得一提的是,《黑暗命运》中的打斗场面非常精彩,特别是未来派回来的战士格蕾丝,在汽车车间里用铁锤攻击终结者的镜头,看着很是过瘾。
《黑暗命运》可以证明笔者总结出来的这三个要素没有过时的说法,看怎么去用,用好了照样可以让情节变得精彩。其实一般观众都不会对电影做归纳和总结,更不会去想什么“三大要素”,但是一部电影的好与不好,观众心里还是会有一杆秤的。
有了卡梅隆加入创作团队,连一开始格蕾丝抢衣服那场戏,比起之前几部续集的操作都精彩了不少。找衣服这个环节,《机器的觉醒》做得有些拖沓,而《创世纪》则干脆模仿《终结者》系列的第一部。卡梅隆很清楚,终结者的核心审美,应当是一种暴力美,是那种终结者做事的干净利落,明白了这一点,在处理打斗、追杀场面的时候,《黑暗使命》也就处理得很干脆。
在《机器的觉醒》中,双方的第一次交手,刻画得还是很不错的,起码那种紧张的追逐感基本上表现了出来。可惜的是这个紧张感没能延续下去,在T-850带着约翰等人到墓地之后,情节就明显有些张力不足,而且观众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都被影片中乱开的脑洞吸引去了。
特别是在最后的追击桥段,紧张感已经有些匮乏,影片对角色的描绘也不到位,让《机器的觉醒》丧失了“追击中才有的刺激”和人工智能与人沟通这两项要素。不是说《机器的觉醒》没有这两个方向的描述,只是说做得不够好。
《黑暗命运》在这两个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反派机器人REV-9的追逐一直紧锣密鼓,在车间里大战了一场后它很快脱身,立即就追了上来,一度将格蕾丝和她要保护的丹妮·拉莫斯(以下简称丹妮)逼入绝路。这时候莎拉登场了,对,正是那个1984年被“天网”派出的T-800袭击,又在《终结者》第二部中,跟约翰等人消灭了未出世的“天网”的莎拉。
对于《终结者》的影迷来说,莎拉的强势出场是值得欢呼的,扮演莎拉的演员,依旧是四十年前那位饰演莎拉的演员。这个角色的出现甚至很大程度上让《黑暗命运》成为了《终结者》系列的正统之作,也是该片全面压倒《机器的觉醒》的地方。
《机器的觉醒》的剧情虽然也是接着《终结者》的第二部,但是除了T-850,其他演员都换了人,特别是在该片中约翰说莎拉死于血癌,让许多《终结者》影迷有些接受不了。如果说T-800是《终结者》系列机器人方面的招牌,那么《终结者》第二部塑造的莎拉这个角色,就是《终结者》女性演员的招牌。
《机器的觉醒》的创作团队,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没有了莎拉的情况下,加强了对女性角色的塑造。T-X是女性机器人,还有凯特这个角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可是她们都没能顶得了莎拉这个角色的空缺。不是两个演员演得不好,而是这两个角色,都无法表达出莎拉这个角色的刚毅和果决。
T-X是個机器人,她本来就没办法做太多的表达,而且她主要的作用还是反派机器人。而凯特是一个兽医助手,也没办法一下子变得刚强起来,她在逃跑的时候击落了一架无人机的情节都有些不合理。
之后的两部《终结者》系列,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也都不是很成功,《创世纪》的女主角虽然也是莎拉,不过因为换了演员,而且对T-800一口一个老爹叫着,让人没办法跟《终结者》第二部中的女战士莎拉联系在一起。
所以《黑暗命运》中出现的莎拉,更像是一条线,直接把《终结者》的第二部跟《黑暗命运》连接在了一起。特别是影迷看到莎拉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依旧宝刀未老的时候,立即就唤醒了他们对这个形象的回忆。
REV-9的效率非常高,也很聪明,根本不给丹妮等人喘息的机会,一步一步地紧追上来,特别是后来在运输机上的战斗,追击的紧张感营造得非常成功。还有最后在水电站的决斗,反派机器人也给了主角团队和观众足够的压迫感。
另外一点就是《黑暗命运》对角色的塑造很到位,除了之前所说莎拉的回归,还有格蕾丝、丹妮等角色。特别是格蕾丝,因为《机器的觉醒》中T-X女性终结者的形象并不是很成功,让人一直觉得《终结者》电影的主要战斗双方,应该尽量避免女性角色的参与。
不过格蕾丝这个角色的打斗戏却被拍得还不错,动作、情绪也被拿捏得很到位。她是未来派来保护丹妮的强化人,反应能力和力量比正常人都要强很多,不过当她过多使用强化的力量后,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等于是在拼命的时候透支自己的力量。
而丹妮是一个普通工人,在毫无警戒的情况下,卷入了终结者的追杀。她迅速成长,渐渐地变得像一个真正的战士,这个过程很自如,让情节也跟着自如起来。
这些角色塑造得不能说是多么精彩,但也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起码比《机器的觉醒》等续集做得都好。塑造起这些角色的手法,是角色之间一次次的对话,以对话支撑起人物的性格,角色的性格饱满了,这个角色也就塑造起来了。
除了莎拉等角色,支撑《黑暗命运》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卡尔。卡尔是一个T-800,就是他在莎拉的面前杀死了约翰,按照《黑暗命运》的情节设定,“天网”虽然被莎拉等人终结了,消失在了“时间线”中。但是“天网”曾经存在过,它不止一次地往“过去”派的T-800,只有这个叫卡尔的T-800得手。
因为“天网”的研究已经全部被毁,所以就算是卡尔得手,“天网”也不可能存在了。于是卡尔完成使命后,就没有了目标,在二十多年的岁月中,它竟然以卡尔的身份,融入人类当中,而且看上去过得还很不错。
卡尔这个角色承担起了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对人性的探讨,它依旧是没办法拥有人类的情感,但是却明白了人类的情感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它在跟丹妮讲述该怎么布置窗帘的时候,它其实就已经学会了跟人类的相处方式,甚至已经跟人类无异,区别只是它说的每句话,做出的每个动作,都来自它的算法。
卡尔这个角色跟《创世纪》里的“老爹”差不多,所表达的都是人类对T-800的接纳。它们更像是固执一点又有些冷幽默的老头子,懂得关心别人,照顾别人。遥想第一部中的杀人机器,T-800的形象已经大变样。
在《黑暗命运》中,未来人类的敌人叫“军团”,在被称为“审判日”的那一天,也并没有发生核大战,而是一切的智能系统都不能用了,接着就是整个人类秩序的崩坏。这个转变其实是在迎合当代观众的意识转变,毕竟当代人已经几乎没人还记得20世纪的“核威胁”了。在《机器的觉醒》里,核大战的梗,其实就已经有些牵强。
说了这么多《黑暗命运》里的优点,但作为一部续集电影,也同样存在创意上的缺失这类的缺点。比如反派机器人REV-9的设计,更像是T-800和T-1000功能的结合,唯一的新功能是可以“分身”,机器骨骼和表层可以分成两个作战单位。
但是这个创意也有些乏味,甚至让REV-9机器人成为了《终结者》系列最没有存在感的反派。另外在情节方面,对命运的解读等方面,也没有什么新鲜感,《终结者》的整体设计其实已经挖掘得足够深,根本没办法再有新鲜感了。唯一能够努力的方向,可能就是营造《终结者》那种独有的气氛。
这让人联想到了一个镜头,在《黑暗命运》的最后,丹妮在铁网后面看着在游乐场跟弟弟玩耍的格蕾丝,此时的格蕾丝还是个小女孩,还不知道“军团”,也不知道“审判日”。丹妮看着格蕾丝,似乎面对的是自己未来的命运。而在《终结者》第二部中,也有类似的镜头,莎拉在铁网后面,看着在游乐场里玩耍的孩子们,可是一枚核弹袭来,玩耍的情景立即变成了人间地狱。
相较于《终结者》第二部的镜头,《黑暗命运》的这个镜头除了致敬的成分,更像是一种对未来希望的描述。《黑暗命运》不会是最后一部《终结者》系列电影,商业电影模式的本质,会让这个系列的电影有新的延续,希望《黑暗命运》的这个镜头,真的给这个系列的电影以希望,而不只是在卖情怀。
十一、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终结者》系列电影,对许多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些人正是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变得开始不信任人工智能,恐惧人工智能,甚至敌视人工智能!其实在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之后,人们对人工智能就始终抱有两个观念: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人工智能,二是认为人工智能会抢夺人类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
现在的人工智能,还远远没有到发展出自我意识的地步,所以这两个观念,现在还只是存在于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里。艾萨克·阿西莫夫(以下简称艾萨克)的小说集《我,机器人》,以及《银河帝国》中的相关描述,就是偏向于相信人工智能的文学作品。在书中,很多人类对待聪明的人工智能,都有深深地忌惮。
这种忌惮存在于人类的基因里,当人们发现强大的敌人时,人类就会因为恐惧、嫉妒等情绪,想将对方除掉而后快。不是说具备这样思想的人就一定是坏人,这其实是生存方面的需求,当自身遇到巨大的威胁的时候,肯定要做点什么保全自己。
在《我,機器人》等小说里,艾萨克给人工智能规定了三条最基础的规则,其中一条就是不能伤害人类。根据这条法则,我们能看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的主流思想,那时人们就开始对人工智能很提防,即便那个时候才刚刚有电子计算机。
而《终结者》则是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人正是因为看了这系列的电影,开始惧怕人工智能。同时这也是20世纪末,人们对待人工智能的主流思想,不光恐惧,甚至有些敌视。
这是因为自20世纪末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工智能就开始在抢人们的饭碗。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了,企业需要的员工越来越少,很多人因此丢了生计,人们自然会敌视“聪明”起来的人工智能。就好像在蒸汽纺织机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工人因此失去了生计,历史似乎又要重演。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大部分敌视,就来自这方面,现在不光设备越来越智能化,连办公软件也开始智能化。智能化的结果,就是效率进一步提高,提高了效率自然就省人工了。
人工智能好像在各个方面抢夺人们的饭碗,就像从前两年开始,国内的高速路口基本上都改成了电子ETC,上下高速也不需要排长队收费了。于是很多高速收费站的员工也因此失业,这就是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顾虑,所以很多人开始敌视人工智能,这就造成了一个人类发展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我们希望发展先进生产力,也需要先进生产力;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会让很多人失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一方面在求发展,另一方面在制约发展,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告诉我们一个教训,社会变革一定会激起社会矛盾。这个矛盾不疏导,就会酿成许多人间惨剧,欧美民众在当年經历工业革命的时候,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被新技术迫害过。
这是“文明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来新技术是为了让人类更省力的,结果却往往会酿成一些不可控因素。可是新技术就不发展了吗?那人类不就没办法继续前进了?
也有人曾经畅想过,当人工智能普及后,整个人类就可以不用工作,完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服务和福利。先不说这个过程什么时候能实现,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代价,就算是能实现,人们的前进步伐也可能会就此停滞。而且,因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到时候问题不会比现在少,也不会比现在简单。
发展得越快,“文明障碍”似乎就会越多,人工智能只是其中之一。有很多人会奇怪,光银河系就有千亿颗恒星,可是为什么我们人类在这个冰冷的宇宙这么孤单?可能其他在发展中的文明,都被“文明障碍”给阻挡住了,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文明自身就是文明最大的累赘。
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只能交给时间解决,人们只能积极地去应对。时间是治疗很多发展中的事物所带来的伤痕最有效的药物,现在很多人敌视人工智能,是因为还不知道该怎么利用人工智能,所以才被人工智能淘汰。但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很多思想已经固化的人看不到这些机会,可是成长在人工智能环境里的新一代的人们,会抓住这些新机会。
那么被淘汰的一代人就要被抛弃了吗?当然不能,所以要积极地应对,主动寻找人工智能还代替不了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类似岗位,最好是可以在两代人当中,完成这个过渡。现在许多人感叹,愿意干体力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更先进的设备已经可以把他们的工作取代了。
当这批在岗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这些岗位就会逐渐被设备所取代。所以只要积极地应对,不要放任事态自己发展,就能把变革对人们的伤害降到最低。否则以人们逐利的特点,会让这样的变革异常混乱。不是有大量的人失业,就是岗位空出来了,但是该接替上来的设备却还没有开发好。
人们普遍对未来有一定的幻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的幻想也就偏向于美好。可是未来的那些“好”,却是一个个的陷阱和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仔细擦亮眼睛,应对挑战,避免陷阱。
那么,对于人工智能应该抱什么态度呢?敌视是不对的,就算是敌视,相关产业依旧在发展,既然避无可避,不如就选择积极地拥抱未来。至于是不是要提防?现在还大可不必,人工智能依旧还只是一个工具,要拥有所谓的“自主意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美编 赫赫 编辑 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