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2-02-02袁昊昱
袁昊昱 贾 佳
2020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正式获批进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成为国内“音乐与舞蹈学” 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如此,思考和实践“艺术院校如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样破冰式的艺术教育命题,便成为中国音乐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教师的职责和使命。由此,中国音乐学院提出规戈IJ:将“中国乐派”的建设作为教育体系发展的根本内容,进一步明确“五院一地”的具体发展方向,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为支撑,全面建设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中国乐派”的倡导者,中国音乐学院校长王黎光对“8+1”课程体系做了这样的论述,他说:这个课程体系“继承中国传统乐教中‘育人’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 持‘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办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全球文化视野、掌握扎实音乐理论知识、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优秀专门人才”。①王黎光:《构建“中国乐派”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及实施路径》,《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第26页。张尊连:《承前启后、独树一帜的蒋派》,载赵志扬、蒋巽风编:《蒋风之二胡艺术研究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第63页。其中“8”是指“音乐理论基础” “和声”“复调” “曲式”“配器”“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 8门专业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中国乐派”的建设理念提供课程支撑。“1”是指专业课,包括专业主课和专业实践。“1”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他们的核竞争力。
2020年1月,中国音乐学院正式启动“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首先组织召开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团队评审会,初步确定8门专业基础课的团队负责人。春季学期着力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组织团队负责人启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建设工作。
2021年3月27日、28日,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下文简称“8+1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评审会、课堂展示、学术研讨会三个板块组成。
3月27日,“指挥”“电子管风琴” “钢琴”等30门专业主课及课程团队接受了各自领域专家的集中评审。同时,对音乐学专业的“世界音乐史”课程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专业、多维的视角,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1”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拓展思路。当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进行了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堂展示环节,三位在职教师示范讲授了 “音乐赏鉴•精听与精解”“歌曲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古筝主课”三门课程,展示了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水平。
2021年3月28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九号楼三层多功能厅,“8+1研讨会”正式拉开大幕,大会由中国音乐学院黄虎副院长主持。来自全国各专业领域的近350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究探讨“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
2021年3月31日下午,在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楼8n召开“8+1研讨会”总结会,学校各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教师代表进一步梳理“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会议的第一个单元,是课程团队负责人与专家评委代表发言。中国音乐学院相关院系负责人、课程团队代表和国内相关专业领域专家、代表交流了对“中国乐派8+1”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和阐释。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以《树高千尺,重在根基》为题,分享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建设进程。此次课程建设中作曲系承担“8+1”中“8”里面的5门专业基础课,以及“作曲主课”的课程建设任务。这5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包括“音乐理论基础” “和声”“复调” “曲式与作品分析”和“配器”。围绕 猴原有的课程体系更加严谨和规范,提供技术与艺术标准化参照”和“在建设中融入大量元素,使其更具中国特色”两个核心目标,作曲系修订了上述5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除“视唱练耳”采用分级制之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作曲四大件”还进行了分类。A类课程对作曲、作曲技术理论和指挥专业开设;B类课程对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教育方向的学生开设。“音乐理论基础”“和声”与“复调”课程已相继于2020—2021学年秋季、春季学期开设,“曲式与作品分析”及“配器”课程将在后续学期依次加入。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院长、音乐学系主任毕明辉教授作了题为《“弘扬传统,荟萃东西”— 8+1音乐学理论课程建设进程》的报告,他将“8+1”课程体系的建设理解归结为16个字— “知识重组、观念更新、分布完善、协同创新” o具体来讲:在知识重组方面,音乐学系将负责建设的三门课程确立为“中国音乐史” “世界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在观念更新方面,认为世界音乐史应该是由世界史和全球史研究理论与方法驱动下,关于人类音乐的研究,是对背靠传统、放眼世界、中西互证、东西荟萃的文化与学术双层意义的研究与反思,要平衡音乐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做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中国音乐史建设,以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方式推进音乐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在分布完善方面,积极探索实践课的发展方向,在新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中国音乐史”在前,“世界音乐史”在后,在今后的教学中系统使用世界音乐史的概念;在协同创新方面,力图做到课程设计合理、培养目标合需、教研关系合拍、学科交叉合力。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声乐歌剧系主任王士魁教授做了《“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一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中国声乐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他强调构建中国乐派的战略目标在于提升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中国音乐文化自信,使其以更为自信、从容、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中西音乐对话交流之中。
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黄滨教授从管弦系各专业角度谈了她对中国乐派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解。她说管弦系各专业包括了交响乐团中的4个乐器组共15件乐器,虽然每个专业的教材和教学体系都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课程范式的描述依旧需要很多思考。在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中国作品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铜管和木管组各专业首次将中国作品明确列入了教学大纲之中,弦乐组各专业也加大了对中国作品曲目量的要求。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王中山做了《“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中国乐派”与国乐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他说中国器乐授课过程一直沿袭口传心授的传统方法,缺乏系统的教案和相对统一的标准。国乐不仅从乐器形式、音质音色、演奏技法、乐队编制、乐曲题材以及外观的审美意向等方面尽显中国特色,成为现代中国乐派的显性符号,同时隐含于乐器中的中国主题、中国故事、中国风格更是由表及里地彰显出“中国乐派”的人文精神。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顺应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中国乐派”国乐体系的建设恰逢其时。
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刘康华教授在《对“8+1课程体系”建设中和声学科的一点思考》中认为当今的和声学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西方传统和声部分;二是西方传统和声与中国音乐相结合的部分;三是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知识。在传统的基础和声方面,中国音乐学院有着优良的传统与深厚的积淀,在构建中国多声部音乐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对作曲技术理论中和声学科的理论建设也意义重大。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康瑞军教授《多元一体、时空接通:〈中国音乐史〉课程建设的思考》谈到建设好中国音乐课程是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元一体民族观的需要,是中国乐派课程体系强基固本的需要。他对于
“中国音乐史”教学内容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结构上的时空接通,完善学术实践和创作表演实践,课程资源拓展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总结到:只要是在课程观念上、教学思维上合理设计主线、设计主题,强干弱枝,变加法为减法,就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做了《顺势而行、对标金课,有效推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报告,他从新文科建设的角度,阐明了当代教育“新”的含义,即内容创新、价值观重塑、话语主导创新、交叉融合、研究范式创新,其含义对标的是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其目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树立中国品牌的话语体系。他认为教师要 真“行”,学生要真“动”,课程要真“金”,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改革效果。
最后,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做了《“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六律不正五音”— 钢琴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他认为课程标准建设的内涵在于建立一个既有统一性要求又有个性化发展的教育体系,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事物发展对立性和统一性的根本要求,我们需要通过切实的努力,把来自外来的乐器和音乐文化纳入到真正具有中国音乐内涵的音乐教育中去。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在会议的第二个单元,做了题为《建设“中国乐派”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及实施路径》的主题报告。
王黎光教授指出,“中国乐派”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信仰”。“中国乐派是以中国音乐资源为依托,以中国艺术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以中国作品为体现的音乐学派。”②周星、王黎光:《中国乐派创建与中国音乐本土价值观倡导》,《中国音乐》,2021年,第1期,第6页。许国华:《艰苦清白的道路 精深内在的琴声——记二胡大师蒋风之》,《音乐爱好者》,1986年,第2期,第3页。
“中国乐派”建设应该是全民践行、全民推广、全民收获和全民寓教于乐的学派。中国音乐学院于2015年11月提出倡导和建立“中国乐派”的构想,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学校明确了“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为核心,“倡导中国乐派,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办学方向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王黎光教授提出,8门专业基础课,培养的是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没有音乐素养作为支撑,即使演奏、演唱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个“匠人”。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的系统学习,提升表演专业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使他们具备成为“音乐家”的音乐素养与人文修养。要让所有表演专业的学生同享专业基础课的教育资源,把音乐的基础教育贯穿到各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和教学平台上,共享“8+1”的基础教育成果,激发受众者的心智和才华,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王黎光教授强调,“中国乐派”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他回顾了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7年来,始终没有停止探寻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脚步。“8+1”为乐、“思政+X”为人两方面协同架构,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新时代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全球文化视野、掌握扎实音乐理论知识、过硬专业技能的优秀创新人才。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是中国音乐学院在继承与发扬传统优势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独立设置音乐学院本科教学国家标准的重要举措。这次评审凝聚起了中国音乐教育和中国音乐学院的集体智慧和集体尊严,是一个深挖智慧的过程。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几次会议的与会专家们都充分发挥了专业能力,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强大的智慧合力,可以说大会的召开本身就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
中国音乐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以“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为契机,躬身入局,久久为功,“以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为引领,带动一批音乐专业院校,实现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音乐文化共同体目标”③袁昊昱:《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中国音乐》,2021年,第2期,第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