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环孢素滴眼液用于治疗干眼患者对其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的动态影响评价
2022-02-02刘鹃红
刘鹃红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药剂科,福建 厦门 361006)
干眼病是一种复杂的眼表病症,是指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泪液质与量异常或者动力学改变所造成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伴有眼部不适、眼表组织特征性病变的总称[1]。随着相关学者对该病症的研究深入,发现不良的工作环境、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风沙或者注视电脑时间偏长等都有可能导致干眼病的发生。在本病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下,主要采用人工眼泪以及SmartPlug泪道栓塞植入等方法为主,但是上述方案仅能从症状改善患者病情,并未从真正从发病机制上控制疾病,导致本病症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2]。环孢素为免疫抑制剂,在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考虑到炎症的发生、发展贯穿于干眼病的始终,因此通过该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病症[3]。现为深入分析0.05%环孢素滴眼液在干眼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本文以2022年1月-2022年6月接收的9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医院眼科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间收治的98例干眼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患者49例,男/女=31/18,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42.35±4.71)岁,共计71眼。对照组患者49例,男/女=28/21,年龄27~59岁,平均为(42.49±4.68)岁,共计75眼。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日常生活视力>0.1;有明确的干眼症症状,包括异物感、刺痛感、视疲劳、干涩等;患者对用药方案的依从性满意;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可以配合完成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等指标检测;患者经临床检查至少满足下列标准中的两项:①Schirmer≤5mm/5min;②oxford法检测总分≥5分;③BUT评分≤10s[4]。
排除标准:患有任何可能影响本次检查结果的疾病,例如感染性角膜炎、眼内感染等;眼睑闭合不全或伴有严重眼球突出患者;有眼部手术治疗史患者;伴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参与本次研究前30天或者研究期间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干眼症患者;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或者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聚乙烯醇滴眼液(生产企业: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46681,0.8mL/支)治疗,1滴/次,4次/天。在用药治疗期间,应确保每滴药成功滴入下眼睑穹窿处结膜囊内,在滴药结束后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促进药物吸收。
观察组患者则在聚乙烯醇滴眼液的基础上联合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生产企业: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39,0.4mg/支)治疗,一滴/次,2次/天,使用后的注意事项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0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眼症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判断标准为:(1)显著改善。用药结束后患者干眼症的各种不适症状消失,并且泪液分泌实验等检测结果显示恢复正常。(2)一般缓解。用药后患者眼部存在轻微不适,并且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相关指标明显改善。(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对患者实施泪腺分泌实验,实验方法为:在患者准备就绪后,在医师的指导下目视前方,检测医师取患者下眼睑结膜中外约1/3结膜囊为测试位置,轻折5mm泪液检测滤纸条,将一端植入,另一端维持自然下垂,持续5min后记录浸润长度。
在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中,使用达美康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在暗室条件下,患者紧密靠近仪器一起,下颌自然落在颌托、前额紧贴额带后,医师将Placido盘投影至患者角膜表面后对角,做好准备后叮嘱患者重视中心红点,统计仪器计算的结果。
在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检测中,将1.0%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中,根据染色结果将其划分为无、散装、密集三种染色结果,并在裂隙灯钴蓝光下记录患者的检测结果。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可发现,观察组干眼患者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干眼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2.2 患者泪腺分泌实验检测结果
根据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SIt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泪腺分泌实验评分整体高于对照组(P<0.05),资料见表2。
表2 泪腺分泌实验结果
2.3 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BUT数据后,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BU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资料见表3。
表3 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分)
2.4 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检测结果
根据患者的CFS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整体低于对照组(P<0.05),资料如表4所示。
表4 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检测结果分)
2.5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药物不良反应(n,%)
3 讨论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病,近几年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干眼症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因素、激素代谢紊乱、神经调节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炎症在促进干眼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来看,传统治疗干眼症的常见方法为人工泪液,但是并非所有患者可以在人工泪液治疗中受益[5]。而根据治疗经验,发现激素抗炎作用强,但是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眼高压等并发症,难以确保患者的依从性,所以为了能够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则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环孢素有较强的免疫抑制功能,可以减少人体中抗体的形成、改善细胞调节免疫反应,在对抗过敏性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0.05%环孢素滴眼液在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表1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明0.05%环孢素滴眼液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在相同的时间中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采用环孢素治疗后,可以减少动物干眼模型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CD8+T淋巴细胞可以通过端粒酶等途径造成靶细胞损伤;CD4细胞则广泛参与到B细胞的成熟发育以及其他反应过程中,而通过0.05%环孢素滴眼液降低上述两种细胞的含量,可以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保证了药物治疗效果[6]。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泪腺分泌实验检测结果、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检测结果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为:0.05%环孢素滴眼液可以降低眼表组织中的凋亡标志物(如Fas)、炎性细胞因子(如IL-6)、免疫激活标志物等,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该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眼部干燥、视觉疲劳、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泪液分泌以及眼表环境检测结果显示优于治疗前,提示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满意。最后针对患者对药物治疗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本文对0.05%环孢素滴眼液的安全性展开评估,研究结果证明该药物的安全性较好,表5资料证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相关学者对环孢素临床治疗干眼症的研究发现,随着干眼症的发展,一氧化氮等信号激活通透性转换孔(MPT)开放,这一作用机制会加快线粒体外膜破坏,造成肿胀通透性提升,这是造成患者病症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而随着可溶性蛋白进入,会造成半胱酸蛋白酶的活化,并造成凋亡级联反应,而环孢素具有抑制MPT开放的作用,进而阻断可溶性蛋白的进入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活化情况,这对于减少细胞凋亡数量的意义重大[7]。同时0.05%环孢素滴眼液还具有增加水液层分泌量的作用,通过上调结膜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的表达量,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该药物可以增加人体泪液中的黏蛋白含量,维持泪膜稳定性;最后该药物通过减轻眼表微生态环境炎症细胞的浸润,延缓眼表腺体和细胞的破坏,还具有改变泪液高渗状态的功能,这为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8]。
综上所述,在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0.05%环孢素滴眼液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同时能够泪液分泌及眼表环境,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该药物的安全性满意,不会增加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眼科疾病的治疗要求。因此医师应深入了解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方法,为全面提升干眼症临床疗效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