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2022-02-02李亚琼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230011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合肥市名师体育教师

李亚琼(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23001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已度过了31个春秋,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让我深深地爱上了体育教育事业。体育课堂像一座舞台,在这里我体验着各种角色;校园操场像一个炼炉,练就出我一身本领。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栉风沐雨,砥砺歌行;我奉献青春,播撒火种。

一、用“学”开启教育教学历程——勤于学习躬于实践

31年前的我是省体校的一名体操技巧运动员,在省体工队体操房训练的4年经历让我对于体育运动情有独钟,也坚定了我对体育教育教学的信心。记得刚工作时我在一所铁路学校,我的师父是学校唯一一名体育教师,师父是非体育专业的老教师了,他既教数学又教体育,还承担着学校的后勤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第一年,学校要求我参加市级教学比赛,接到任务后,我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师父只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却让我受益终生:“小李呀,不要怕,唯有学习,才能解决问题。”那时候参赛课题是自己选择的,于是我找来当时所有能找到的体育类书籍,认真研学,反复斟酌,在师父的指导下,根据我个人的体育专业,最后确定了五年级课题《技巧:前滚翻转体180°——接后滚翻》,撰写设计教学时,师父一遍一遍地指导,我一遍一遍地修改。经过师父多轮的研磨指导,课题又是我熟悉的技巧动作,比赛那天我的状态特别好,信心十足,我的自信感染了学生,学生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课堂中新颖的教学方法,有趣精准的课堂讲解,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教学效果的显著呈现,给现场的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我荣获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至此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从此,我如饥似渴、坚持不断地学习,学习体育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体育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正因为矢志不渝地学习,让我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书育人观。教学上我更是勤于钻研,不断探索,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型。在不断的努力下,我的课堂教学连续3年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10月《手倒立》一课荣获全国第二十三届“十城市”体育教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2011年9月《仰卧推起成“桥”》一课荣获全国第二十四届“十城市”体育教学现场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2012年10月荣获“全国第五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评比”一等奖。我所执教的校队在广播体操、创编操、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比赛中多次荣获区、市、省一等奖的好成绩。2014年我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2017年被合肥市人民政府评为“合肥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面对成绩和殊荣,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因此,我更加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二、用“爱”铺筑学生成长之路——教书育人堪作楷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爱运动场上嬉戏的学生,我喜欢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激励他们,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我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时刻关爱、关心他们,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他们。

我喜欢和孩子们做朋友,我尊重他们也得到他们的敬重和喜欢,记得在一次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工运动会上,百米冲刺中我不慎摔倒,左踝关节严重扭伤,每走一步都疼痛难忍。那天正是四年级的体育课,想到学生们期盼的眼神,我就坚持一步一步挪向操场,心想该有调皮的学生叫我“瘸子老师”了。可我刚到操场边,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操场上,学生们站成整齐的队伍,就像等候着首长检阅似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这时3名男生向我跑来,一把扶着我说“李老师,我来扶着您。”“李老师,我们都在等着您呢。”“李老师,我们一定好好上课,再也不惹您生气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当我被搀扶到队伍面前时,全班学生一声震天动地的“老师好”,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这股暖流。那天的课堂学生们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态。

教学中,我在教授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教多年,有一名学生让我印象颇深。那是2011年的一个新学期,我新接手三年级的一个班。在一次仰卧起坐练习课上,一个小胖墩居然一个也做不起来,当数数的学生不经意报出“0”的时候,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当时那名学生的表情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害羞、恐惧、厌恶、愤怒……后来的几节体育课,他总以生病为由在旁见习,再后来干脆不来上课。我甚是着急心焦,思考着让他重回课堂的良策,我给他的妈妈打电话了解情况,找他谈心,找同学帮助他,为他量身定制了“体育成绩记录表”,让他把每一次练习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下来,和他一起商讨设置达到30个的目标。在我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按时上课,并慢慢地进步了,“3个、5个、10个……”,他一有进步,我就会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大地表扬他,并及时反馈给他妈妈,同时让他妈妈晚上带着他按照我的方法练习体能,学期末这名学生轻松地达到了“30”个的目标,全体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他灿烂自信的笑容,和谐美好的画面,那一刻至今想来仍回味无穷。我想,那种学生经过汗水、痛苦后体验到的喜悦,就是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那些热烈掌声是肯定和鼓励,也将成为那名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

为上好课,我除了深研教材,还特别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时反思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注重教法学法及课堂组织教学,每一节课都合理安排让学生多方位地得到锻炼和发展。低段教学中,我安排各种游戏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中段教学时,我将教材内容融入游戏教学,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高段年级我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及体能、技能水平进行教学。每备一堂课我一定先备场地,再备器材,然后活用场地器材来备教材、备学生,始终“以生为本”,巧妙精准地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知道,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每一节常态课中真真实实地去感受和学习,我深知每一节常态课的重要性,因此多年前我就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要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记得在2021年12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体育馆上课,一群人拎着包走进了体育馆,接着有坐下来认真听课记录的,有拿着相机拍照的,还有全程给我录像的,我虽然很诧异,但依然按照原计划把我的课上完,下课后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参加省国培班的全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是到和我们学校共用一个场地的中学部去听课的,结果跑错了场地误入了我的课堂,那天有部分教师连续听了我四节体育课,上午两节、下午两节。像这样的事情在我的课堂是屡见不鲜。常态教学是教育的回归,更是教师的自我超越,希望我的课堂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站在学校正中央的“主人”。

天道酬勤,有耕耘必有收获,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体育教育教学的热爱,我的课堂“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课堂成了学生们学习的乐园,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运动技能,提高了身体素质,还学会了求知、共处、创新与合作;在这里,我努力做到以体健身、以体启智、以体育人。

三、用“真”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骨干甘做人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安徽省特级教师、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为此,我申报了瑶海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合肥市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帮助年轻人实现专业化成长。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工作室成员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磨炼。工作室活动始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我要求工作室每名成员上好一节展示课,每月通过有主题教研、有现场教学、有沙龙研讨的“三有行动”,让教师身临其境、深切感受、深有体会,从而产生新的教学动力。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研讨—反思—再实践的形式,聚焦现行课程标准,立足教材,聚焦课堂,让每名教师都能吸纳亮点,反思不足,在不断进步中为转化而学,为转化而思,为转化而教。

心中有梦,脚下才会有路。工作室成员通过学习研修,取得了诸多优异成绩,其中凌宏金、李婷、杨建、谢小妹、吴海波、王忠群、张芳等多名教师荣获“合肥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荣获“瑶海区骨干教师”称号;张芳、王忠群、邾娟等被评为“瑶海名师”;在全国第十三届新媒体新技术课例比赛中金甫、范运恒荣获入围奖项;在省级优质课评比中,5名教师荣获区级一等奖,其中李尔敏的课评为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并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小学体育健康课教学观摩展示。工作室团队研究撰写的体操类(水平一)单元作业设计《落实“双减”展妙招,家校携手助健康》获得安徽省一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基本功比赛、录像课、微课、教学案例等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均能看见工作室成员的身影,并取得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多人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奖。

四、用“情”开拓体育学科领域——引领辐射共同发展

疫情期间,我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教研,切实践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发挥体育学科作用和专业特长,为学生科学健身做好设计,精心录制《天天健康体适能》视频教学课程11期,共175个视频,每课内容包含:准备活动、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练习、肌力和肌耐力练习、柔韧拉伸练习、亲子愉悦放松活动五大模块,课程内容科学合理、简单易学,有针对性、指导性、趣味性、安全性,帮助亲子在室内共同练习。以此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此次录制剪辑视频历时十个昼夜,每一个镜头的背后都在不断地推翻和重来,每一名成员的专业能力都得到提升,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感都得到升华。一丝不苟地工作,和蔼可亲的态度,扎实丰富的理论基础,规范到位的示范动作,这是合肥市李亚琼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更展现出李亚琼名师成员们在防控疫情特殊期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室的事迹刊登在“瑶海先锋岗——抗击疫情,人才在行动”中。

在此期间,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体育组教师团队设计录制了3个学段的6个“30分钟线上大课间”,线上大课间实施2周后,学校通过问卷进行反馈调查,好评如潮,得到家长的高度认可,大课间成了合肥市体育学科教师培训资源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课程。疫情期间我还指导工作室多名成员录制省平台教学课,供全省体育教师学习借鉴。

疫情期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32期话题研讨“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教研活动由安徽省合肥市名师团队主持,“李亚琼名师工作室”承担此次活动分会场的工作。针对本期“健康教育”话题,工作室于2020年3月30日召开“为‘疫’而鸣,别样教研”主题的研讨活动,活动的开展探索了健康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健康意识和行为的方法与途径,社会反响较好,在疫情期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此外,我作为合肥市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基地领衔名师,3年来和基地团队的专家们遵循骨干教师成长规律,设计合肥市小学体育种子教师培训方案,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平台。多次邀请国家级专家于素梅博士、耿培新主任、陈雁飞院长、安徽省教研员吴桥、浙江省教研员余立峰、江苏省教研员孟文砚、重庆市教研员牛晓等多位专家为合肥市小学体育种子教师授课。我们不仅仰望星空,更注重脚踏实地,同时,还邀请了重庆向宏钊等名师为种子教师们上现场课,让合肥市的体育教师知道名家名师是我们的星空,站稳课堂才是我们的根本。目前,已组织种子教师培训近40场次,培训近1600人次;指导青年教师“送培送教”近30节课;我和团队的专家们在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及省内各地市讲座60余场,起到了较好的引领辐射作用。

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的人生驿站,是体育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

日出日落,年轮更换,不变的是体育人一颗爱岗敬业的心;潮涨潮落,情怀依旧,不变的是体育教师一片教书育人的情。我相信,爱岗敬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德、追求卓越的信念就是体育教师职业的原动力,也是这个时代一直呼唤的真、善、美。我坚信,在我们遇见的最美好的时代里,有着为了体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勤勉耕耘、默默奉献的全国体育教师们,沐浴着时代的阳光,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体育教育篇章。让我们一起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名师体育教师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