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前瞻

2022-02-02叶再兴周映锋

南方论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历史观虚无主义党史

叶再兴 周映锋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 41007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的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工作,围绕党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随之,国内学界围绕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梳理总结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及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

一、关于习近平历史观的研究

历史观是对人类历史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亦是对人类自身历史知识的批判性审视的观点。历史观大致包括对历史知识性质的看法、对历史规律等宏观问题的认识、对历史功用的定位和对历史研究方法的认知,等等。[1]习近平关于党史的系列重要论述体现和蕴含着系统、科学的历史观,学术界从习近平历史观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鲜明特征和重要意义等角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一)习近平历史观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习近平历史观的形成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张笑龙认为习近平历史观有两大理论渊源,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历史理论的经典论述;一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理论的阐述。[2]洪光东、钱路波等学者指出,习近平历史观既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同时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深化发展。[3]黄天一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习近平历史观形成的主要时代背景。[4]齐俊博认为,当前国际、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和冲击是习近平历史观形成的重要时代背景。[5]

(二)习近平历史观的形成过程

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习近平历史观亦不例外。于桂荣从时代背景和习近平的人生经历角度考察其历史观的形成过程,认为习近平历史观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萌发阶段(清华大学毕业前)、形成发展阶段(步入政坛至卸任上海市委书记前)和丰富完善阶段(就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以来)。[6]

(三)习近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历史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学者们就各自的认识,突出了其不同方面。杨凤城认为温故知新,鉴往知来;把握历史规律,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增进民族与国家认同,凝聚爱国主义力量,构成了习近平历史观的核心内容。[7]于桂荣指出习近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关注历史本体、突出历史主体、学习历史知识、深化历史研究、保护历史文化、尊重历史公正、借鉴历史经验、顺应历史潮流八个方面”[8]。蔡娟等认为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道路是习近平历史观的重要构成要素。[9]除此之外,张笑龙认为习近平历史观还蕴含着“重视历史人物的精神信念”和“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内涵。[10]刘大禹认为习近平历史观具有“以扬弃思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11]。方玉萍等另辟蹊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习近平历史观,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习近平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阐明了对待历史的态度和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目的等基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从微观层面来看习近平历史观是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观点,阐明了如何运用有关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学习研究历史的具体实际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向导。[12]

(四)习近平历史观的鲜明特征及重要意义

习近平历史观具有鲜明的特征,对此学者们进行了总结。杨凤城认为“以现实为皈依,以史鉴今是习近平历史观的鲜明特色”[13]。于桂荣则指出,“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14]是习近平历史观的鲜明理论特征。习近平历史观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杨凤城、曲青山、刘荣刚、艾四林、高翔莲、刘大禹等学者认为习近平历史观为我们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想武器,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历史观,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加强党史研究学习教育,有力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定 “四个自信”,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15]

二、关于习近平历史思维的研究

“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发现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走向、指导现实实践的特殊思维活动。”[16]习近平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亦蕴含着科学的历史思维,对此学界从习近平历史思维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价值意蕴和遵循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成果丰硕。

(一)习近平历史思维的主要内容

赵朝峰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识现实和历史上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上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在看待人类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17]张琳等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的基本内容为尊重历史事实,把握历史规律的认识方法;正确对待历史,科学评价历史的思想方法;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的工作方法。[18]姜华有指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评价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是习近平历史思维的重要内容。[19]张永伟等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文明性的新视角,统一党史国史、民族复兴史和民众探索史的新创造及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文化基因”新思想三个维度总结了习近平的历史思维。[20]陶文昭指出习近平历史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视历史延续的历史血脉论,积极看待历史的历史财富论和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规律的历史借鉴论。[21]除此之外,茅文婷还从三个方面提炼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中体现的历史思维。[22]

(二)习近平历史思维的基本特点

姜华有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坚持历史的客观性,注重把握历史的规律性,深刻阐述历史的人民性,全面揭示历史的价值性。[23]刘新华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用历史的、联系的、辩证的关系分析历史、把握现实,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素养和强烈的历史意识。[24]李君如则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认识和改造世界为己任,以治国理政为落脚点,揭示和反映历史规律,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是习近平历史观的主要特点。[25]

(三)习近平历史思维的价值意蕴

学者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还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刘书林指出,习近平历史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的新发展和新运用。[26]赵朝峰指出,习近平历史思维具有指导历史研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抵御、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理论价值。[27]。张琳等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为我们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正确运用和借鉴历史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奋进第二个百年征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8]肖鹏也认为习近平历史思维对指导中共党史研究极具重要意义。[29]姜华有指出,学习掌握习近平历史思维,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历史思维素养,树立历史眼光,借鉴历史经验,化解复杂矛盾和问题。[30]赵洪武认为学习、遵循习近平历史思维,有助于科学认识历史,作出正确的历史判断,抵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关于党史、国史的种种谬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觉性。[31]

(四)习近平历史思维的遵循路径

学者们就如何学习和遵循习近平历史思维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赵朝峰等指出,遵循习近平历史思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能隔断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对具体历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32]张琳等认为,学习和遵循习近平历史思维要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发扬斗争精神,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33]

三、关于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研究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股影响颇大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它打着“解读”“反思”历史的旗号,否定历史客观存在,虚构个体历史记忆,鼓吹西方普世价值观,消解社会主流价值,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革命、建设、改革,贬损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危害性。[3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捍卫党和国家的政治安全的高度,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分析了我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面临的新形势,科学回答了我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35],对此学界从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一)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主要内容

乔茂林认为,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是一个以实事求是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态度’‘两个不因’‘六个不能’和‘两个不能否定’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36]。王永义、汝倩倩、魏晓文等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向度,阐释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述的主要内涵。他们认为习近平从理论逻辑向度上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本质、思想虚假性、认识片面性和政治反动性;从历史逻辑向度上正确阐明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厘清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史观”的理路;从实践逻辑向度上指明了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完整策略。[37]孙旭红认为,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淡化虚化丑化、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及歪曲党史国史,习近平以“四个自信”讲清了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贯通历史与现实,以“六个不能”作为评价党的历史人物的标准。[38]王晓荣指出,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思想要求“结合社会条件来评价党史人物,联系历史背景正确把握党史事件的本质和规律,充分肯定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从大历史视阈来考察党史,同时,党史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加强党史研究和宣传”。[39]张雯雯认为,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基本内容为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唯心主义,错误在于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伪装伎俩为伪装成非意识形态,主要传播途径为通过网络荼毒青少年;要害和目的在于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马晓燕则指出,习近平以科学的历史观“回答了待史研史应秉持的正确态度,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家史、英雄史、建设史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欺骗性和政治隐蔽性”。[41]

(二)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鲜明特点。

阚和庆认为,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一是着眼于开展“伟大斗争”,强调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应发扬斗争精神;二是注重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新时代党史国史领域中的重大是非问题,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三是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结合起来,丰富和充实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资源,具有深厚的时代意蕴。[42]王永义则指出学术性与政治性相统一,具有深刻的思想洞见和政治修养,彰显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使命担当构成了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主要特点。[43]

(三)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重大意义

所有学者均认为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思想“系统阐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科学评价方法,从而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哲学方法”[44]。就现实意义而言,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思想为彻底批判和反制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45];有助于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从根本上扭转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被动局面,并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创造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46]。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于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基础性文献整理、阐释工作不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历次重大会议、庆祝活动、纪念活动、集体学习、座谈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容丰富,但时间跨度大且较为分散,部分学者在研究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时,由于对基础性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不到位,忽视、遗漏了某些重要内容,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质量。2021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将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汇编成书,为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在精读和阐释基础性文献方面向学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呈“碎片化”,系统性不强。目前学界对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习近平历史观、历史思维、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等方面,对于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等方面关注不够,研究尚欠深入。进言之,对于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研究存在“碎片化”倾向,尚未能对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进行提炼总结。

除此之外,目前关于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研究还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有鉴于此,今后的研究要更加注重对基础性文献的整理、分析和阐释,避免“碎片化”和低水平重复研究,加强对习近平党史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的提炼总结。

猜你喜欢

历史观虚无主义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