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2022-02-02陈庆勤

江科学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大学生

陈庆勤

一、辅导员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

(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

从近些年来看,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处于不断提升阶段,国家不断强调科技创新与数字创新,客观上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不断发展。各类新概念、新技术以及新应用层出不穷,人们不难感受到正置身于一个新兴的互联网时代。

由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等种种适应时代的媒介开始广泛融入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并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交方式,其彻底改变了社会活动的传统模式。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步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已经离不开手机、社交软件等与互联网相关的社交工具。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 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 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1]。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在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网络新闻、办公、网络支付、网络购物、网上买卖以及视频、直播、游戏、文学等与互联网几乎都进行了全面的对接,整个生活空间日益被网络所全面覆盖。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其所著的《第二媒介时代》这本书中曾指出:“电子媒介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习惯”,这一改变伴随而来的是思想的变化[2]。伴随着网络传播模式发生的深刻巨变,中国的高校辅导员应对网络舆情的方式方法和线下有了显著的区别——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庞杂,这项传播的媒介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这对辅导员而言是一个需要直面的挑战。现在看来,辅导员开展教育活动已经不是如何利用网络的问题,而是要在网络中如何扮演主角的问题。

(二)多元多样价值观带来挑战

市场经济波诡云谲,网络信息甚嚣尘上,信息多元化的介入给人们带来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不断冲击着人们传统或已经固化的价值观念,同样的也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网络文化一时兴起,也促进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力量,如果放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边缘化,很可能导致大范围的价值观扭曲、文化虚无以及道德滑坡。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以“正统”、“主流”价值为支柱的高等教育必然受到严峻的挑战,比如部分大学生有着道德缺失,道德情感淡漠等问题,且在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中造成了道德认知的模糊,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和短视行为变得突出,好坏衡量标准模糊,精神家园受到污染,严重的甚至带来信仰危机。高校辅导员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重新审视之,并且立足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立足德、能等价值元素,既包容多样的价值观的存在,更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速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社会环境正在随着时代发生不断的变化,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对学生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高校对辅导员的需求日益增多,在早期,一些高校对辅导员的学历和能力素质要求并不严苛,一般有相应学历和党员身份便可以入聘,而且多是以本校毕业生为主,辅导员的“近亲化”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教育部不断出台相关文件强调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相关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求异学缘结构,学历要求更高,甚至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出台了博士学历辅导员的招聘需求。不难看出,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高校中越来越多个性鲜明、自我观念突出的“零零后”,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很难把握。而高素质、专业化建设的辅导员队伍快速运行,对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迫在眉睫,这一现状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职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二、辅导员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自身认知和定位不清晰

一般来讲,我们说高校承载着四大基本职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如果仅从思想、素质教育来看,似乎很难找到辅导员这个角色的职能所在,但是纵观各国高校,不管他们如何宣称大学应该只是单纯的教学和学术阵地,实际上都难以掩盖他们宣扬和传播自己所追求的价值观念,比如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等,这些都是危害极大的[3]。这给了我们一些警醒,高校还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必须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提高站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很多辅导员在这一块相对模糊,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根本没有相关意识。

实际上,在各大高校中,辅导员还存在着定位和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位,不免有一些多高校辅导员觉得自己低于其他教学与科研人员,从而弱化了自身的职责意识;分工不明确,带来的是一些辅导员“什么都管”但“又不知道管了什么”,从而很难衡量其工作成效。随着这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心理健康、实习就业、安全教育以及奖助贷等工作成为辅导员的主要职责。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繁琐性和非专业性,也容易造成工作中的疲倦,更容易模糊自身的定位。此外,辅导员承担着多重角色,但却没有明确的晋升路径,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他们肯定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另一方面,他们还是学生的管理者,是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基层执行者。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多重角色和职责于一身。但是,在教师层面,他们由于杂务缠身,很多科研和学术上不如专任教师精和专,很难谈科研项目开展,因此在职称评定上没有优势。而做为管理者,职务晋升也在许多高校没有明确的制度依据,即使有,有些也难以执行。种种处境造成了那些能力强、追求进步的辅导员离开辅导员岗位或是转岗,而部分能力有待提高、安于现状的反而留了下来构成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隐患。

(二)知识自我更新和建构能力不足

正因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多、任务重,但又不得不与与学生关系相处紧密,所以辅导员的知识的自我更新和建构非常重要。从中央16 号文件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但是,仍然有相当的辅导员匮乏专业化水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方面,诸多杂事分摊了辅导员的大量精力,使他们无暇提升自我。另一方面,辅导员的“铁饭碗”属性以及发展路径不够明确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动力。可以想见,如果一个辅导员缺乏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面前是一种知识和技能匮乏的状态,怎么可能正确的给学生进行指引,怎么让学生愿意学习和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不学无术”或者不思进取的辅导员反而会给学生错误的引导。而自身的职业能力构建不足,还可能产生不够坚定的信念,从而可能动摇对整体高等教育事业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把握。

(三)政治敏锐度不够

大学时代是形成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的育人环境、校园安全以及学生管理等也十分重要的。面对大学生及大学环境的独特性,辅导员的政治敏锐性非常重要。而当前高校辅导员政治敏锐性不够,主要体现在处理问题上缺乏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校各项规定落实上大局意识不强;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认识不足;对国情了解不够;政治纪律意识单薄或缺乏。其中最为“致命”的当属理想信念不坚定,以至于对高等教育事业以及该职业的定位严重把握不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产生滞后性。总而言之,我国社会正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期,社会上各类矛盾交织、价值多元碰撞、社会环境复杂,尤其是从一些社会事件上可以看出,青年大学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引入歧途。良莠不齐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学校传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承担者,辅导员的思想管理难度加大,辅导员的政治敏锐性将深刻影响其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力上,所以提升辅导员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辅导员政治敏锐性。

(四)外部支持不够 职业路径不清晰

辅导员的来源是多样化的,他们之前的经历、能力、水平也都参差不齐,社会上多样复杂的思潮可能已经浸养多时,不得不提高警惕。同时辅导员的思想素养有时候并不能够很好的在短时间内得以呈现,简单的笔试与结构化面试也很难做到完美的筛选和考察。此外,一些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岗位,没有清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在过去也难免有一些良莠不齐、责任心不强,缺乏思想引领能力的人员进入——尽管他们认为只要学历符合入职要求。而现在高校辅导员的招聘到录用程序流程较短,辅导员的能力培养处于“轻装上阵”,显然是外部政策、外部培养干涉力不够。因为没有较为完整和成体系的配许体系,更缺少晋升发展路径,辅导员成了“什么都管”的高校基层管理者。可以看到,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辅导员入职快,离职也快,要求转岗的也多。如果不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提升的外部干涉力度,完善和明确晋升机制,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便很难持续提升。

三、辅导员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加强自我认知和定位

高校辅导员提升该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加强自我认知和进一步明确自身职业的定位。首先,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践行者,提升学生思想觉悟的领路人。辅导员要“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基本定位,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前苏联教育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4]。辅导员是一个真正影响到学生思想的人,并且不是一个两个,不是一班两班,而是几十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辅导员必须要有一颗热心、爱心和真心对待学生,自身成为德、识、能兼备者,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德、识、能兼备者。

其次,高校辅导员是大学德育教师。辅导员承担着显性和隐性方面提升育人功能,辅导员要积极探索个人成为“思政元素”。所谓思政元素,它广泛的包括了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规范品行,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与见识,引导学生培养坚韧不拔与艰苦奋斗的共产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增强综合素养这六个方面的内容[5]。最通俗的来讲就是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比西方普世价值观更加具有人类发展的导向性、世界优秀理念价值的传承性等)或者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一切元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管家、“贴身”导师,辅导员的能力、水平和素质将深刻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和观念的形成。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够显示出他的个人学识和能力修养,体现气质,必然会引导到学生的个人言行举止。即使辅导员不想“润物细无声”,恐怕也都会“随风潜入夜”,辅导员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于高校学子来讲极其重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高校辅导员要恪守自己的育人准则,做好学生的人生表率。所以辅导员更要通过直接教育以外的方式引导学生,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最后,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己。汉代王充在《论衡实知》中写道:“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6]知物由学指的是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辅导员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辅导员要通过主动学习,自我积累,不断总结提升自我,从而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一是不断加强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二是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奖助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从而在职称晋升以及职务晋升上“有料可依”;三是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通过团体沙盘技术理论和操作实务培训等培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及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系统学习、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辅导员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坚持不懈反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学习,要将培养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接班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7]。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引领学生成长。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掌握党史学习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滋养,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一方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且积极践行党的思想理念,一方面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以及职业能力培养融入日常个人行为之中,将能力素养的提高常态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最后,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实践观在日常社会性活动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做到能学习,能落实。辅导员是党培养的辅导员,要“为党说话,听党办事”。辅导员通过自身的素质,展现党员辅导员的风采,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崇高者,行为规范的引路人,价值观念上的引领着,从而塑造出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三)提升政治敏锐性

高校辅导员要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实现当代大学生铸魂育人的目标,首先要着力塑造“魂”,而这个“魂”来自于多方面,但最重要一个方面的是辅导员以有信仰的辅导员之魂铸就新一代讲信仰的大学生之魂。高校辅导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夯实“铸魂”工程,筑牢“信仰、价值与精神”之基,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相对于教师的知识传播者的地位,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大学的专任老师主要承担着成才的责任,而辅导员则主要承担着育人的角色,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在方方面面,需要更加深入的感知,与学科教师们一道,密切协作,同向同行,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首先,其身正则其心正。新时代的辅导员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知识、仁勇和崇德之人,成为大学生品格、品行和品味塑造路上的重要力量,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德、识、能兼备。辅导员的优良的品格和价值观念会通过学生不断地放大,赋予大学生当代优秀青年的气质。

其次,关心大学生思想动态,牢固守好舆论阵地。当前,互联网是各种思潮碰撞的地方,也最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地方,辅导员要保持对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关注,加强分析和研判。既然学生的兴趣热点来自于新媒体,那么,思想教育的阵地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遇到一些涉及大学生的互联网舆情,要加强引导,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领学生。

最后,提高思想觉悟。积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自己,增强对国情的了解,牢固树立使命意识,不忘初心,提高政治站位和加强政治纪律意识,尽好立德树人的本职。

(四)加强外部政策支持建立规范职业晋升路径

要想让辅导员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引路人”,那么,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各个教学单位都应该给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这份“土壤”必须是营养丰富的,包括物质上的,但更主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因为精神力量具有持久性。一方面,大力提升辅导员的核心素养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通过政策支持,带动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比如,大力宣传辅导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个人行为,让他们赢得社会上的认可。高校中各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切实把好“培训关”、“发展关”、“晋升关”,经常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中培训,以培养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被外界侵扰。另一方面,要明确晋升发展路径。通过健全完善且灵活的机制,建立辅导员进入和退出机制,尤其是发展晋升机制,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通过完善培训体制,加强培训发展,例如可以借鉴的有: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出国交流等措施,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业务能力,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发展进步。

结语

“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辅导员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等提升自己,并通过实践养成健康的人格;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要始终增强作为教书育人一线工作人员的使命感;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素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和发展观,不断提所在高辅导员岗位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教育与生活中的实践,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认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性与统一性,通过实践提升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通过保持政治的敏锐性,不断树立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办事的理念。把自身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并视之为终身之使命。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