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四年的一次会面
2022-02-01江子
1
到江西东大门资溪县,当地很多人跟我说起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李觏,李觏的家乡,就在资溪县高阜镇。史书载,李觏为建昌军南城人。而宋时资溪尚未建县,全境属南城。
资溪的朋友以为我不知道李觏,七嘴八舌地向我介绍:
李觏出身贫寒,却从小热爱读书。两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后来一心著述和讲学。
李觏虽身为布衣,却有志于庙堂之学,一门心思在山沟沟里构建国家治理学说,有很多信徒,其中不乏朝廷重臣。
资溪的朋友讲到李觏这个隔着千年时光的人,仿佛说的是一个邻家老伯。他们有人甚至呼他的字来指代他,说李泰伯怎样怎样。这样听起来,邻家老伯的感觉就更浓烈了。——虽然死了这么多年,可人们说起他,就像前不久还碰到过。
老实说,我对李觏并不算熟悉。江西文化名人众多,仅仅宋朝,就有一个长长的榜单: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周必大、朱熹、江萬里、文天祥、刘辰翁……他们不仅是朝廷重臣,还都是文学大家。从做官到诗文,李觏根本列不进这个榜单。就是抚州文化名人阵容,相比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曾巩、汤显祖这些人,李觏的名字,也不算惹眼。
他是诗人,可诗歌的影响力远不如晏殊、晏几道、王安石。他官职太小,只担任过朝廷太学教职。跟这些人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稍作了解,就知道李觏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存在。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前面所列榜单上的任何人,甚至,他的人生,比起这些成功者更富有张力:身在草泽,却殚精竭虑,要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终至太学教职;虽是平民,却构建了强国富民的思想体系,影响北宋士林。
深究李觏的一生,离不开一个人的提携。他就是被称为宋朝人物第一的范仲淹。
李觏与范仲淹之间的交往,则始于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秋天在江西鄱阳的一次相见。
2
那一年,李觏29岁,已经写出了《潜书》十五篇,《礼论》七篇,《明堂定制图》五千言,《平土书》二十章。他在江西读书人中已经有了一些影响。按理,他最好的路在科举。他有学问,并且志在庙堂,正是国家需要之人。
可是那一年,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参加乡试落榜了。
李觏本不应该太难过。落第本是大概率事件,北宋科举,乡试能中者只有百分之五六,要考中除了才学还要有一定运气。
何况,他才29岁。他还年轻得很。乡试三年一次,他还有的是机会。
可李觏悲痛欲绝。他甚至大病了一场。他的身体本就不太好,经此一遭,更加虚弱。死并不足惧。可如果他把满腹经纶烂在肚子里,那就是天大的浪费。它们不应该只属于他,国家、朝廷,才是这些才华的真正主人。
那都是经世致用、康国富民的学问,是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方位改革之论,是旨在王霸兼修的治国之策。
这学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圣人之学细细的考据爬梳,是对大宋国本反复推敲琢磨而得出的根基深沉之学。
比如,他认为本朝国力太弱,国库空虚,每年还要给北方小国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而要增加财用,必须大力发展生产、节用聚财、强本(农)抑末、平准物价、薄赋均役。
他认为现行吏治,官员按资历升迁的办法会造成整个官僚体系效率低下,提出了“效实”用人的标准,以实际才能、实事实功来选任人材。
针对土地大量集中于官僚和地主手中,而真正种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他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他认为太祖杯酒释兵权改变了唐以来的藩镇制度,消除了藩镇拥兵做大的危险,但一味地抑武重文,又造成国家军事衰弱,不然怎么会有澶渊之盟和西夏人不断侵扰西北边境?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强兵。而要强兵,必须兵农合一、精兵择将。
……
李觏在纸上龙腾虎跃,纵横捭阖。他的理想,当然是通过科举进入体制,找到将这些学问付诸实施的平台。
“觏,邑外草莱之民也。落魄不肖。……鸡鸣而起,诵孔子、孟轲群圣人之言,纂成文章,以康国济民为意。……以备朝廷犬马驱指。肤寒热,腹饥渴,颠倒而不变。”李觏有任朝廷犬马驱指之志,却找不到让朝廷犬马驱指之门,如之奈何?
病榻上的李觏辗转反侧,如煎如熬。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不管在哪一任上做官都是政声斐然。他敢于直言,根本不怕触怒皇上和权臣。他拥护改革,是朝廷立场鲜明的改革派。他风流倜傥,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名字,叫范仲淹。
李觏跟范仲淹原本八竿子打不着。可一年前,因批评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人唯亲,范仲淹反被吕夷简诬以“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罢黜为饶州知州。范仲淹范大人治理饶州已经一年。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如此名节,如此才能,皇上怎么舍得让范大人长久外放?去拜访范大人,也许是自己的才华得到欣赏的唯一机会了。
李觏不由分说下了床,打点了行装走出家门,向着五百里外的饶州治所鄱阳走去。
老实说李觏一点信心也没有。他与范仲淹,一个是自嘲为“南城小民”的草根学者,一个是临时外放的朝廷重臣。一个是29岁并无多少阅历的年轻人,一个是年即五旬已经阅尽人间颜色的世事练达之人。范大人会在百忙之中抽空接见他这个不久前乡试淘汰下来的落魄书生?接见之后能否对他的学说葆有一定兴趣?
可是李觏无可选择。他只有让自己赌一把。
3
景祐四年的鄱阳,范仲淹与李觏的会见,他们谈了什么,谈了多久,谈得怎样,没有史料能够详陈。
在范仲淹面前,李觏开始是否紧张?在范仲淹眼里,李觏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身体不好,肯定一脸病容。他走了很长的路,一定风尘仆仆,衣衫凌乱,两只鞋子上都是灰,不会特别体面。
他怎么打开自己的话匣子?他是个智者,当然懂得纵横之道。这是他的重要机会,他在来路上肯定想好了怎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改革之论。
種种迹象表明,他赢了给自己设立的赌局。这一场会见,他找到了登天之梯。
范仲淹与李觏的交流,充满偶然,过于私密,我怀疑甚至连范仲淹的幕僚或秘书都不在场。有小厮端茶送水,但他会对他们的谈话感兴趣吗?
没有旁听者,没有见证,所有对这场会见的描述都可能是盲人摸象,漏洞百出。
好在李觏与范仲淹对这场会见留下了相关文字,让我们多少有了管中窥豹的可能。
留在李觏文集中的《上范待制书》(范仲淹曾任天章阁待制)如此写道:“觏,建昌南城人也。生二十九年矣。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摘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
接下来李觏向范仲淹浓墨重彩地介绍了自己——很小就喜读圣人书,喜欢研究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动态,遇有瑕疵的政策,面对无才无德的官吏,会难受得痛心疾首。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写下无数没有多少人欣赏的文章,曾到京城遍访名士,希望得到他们的举荐,以布衣身份谋得为国效力的机会,可终是一无所获。渴望通过科举得中,无奈又是一场空。得知您如此德高望重之人因种种原因来此地为官,绝望之余不免又燃起了新的希望。所以不顾路途遥远,不惧风雨寒苦,到府上造访……“时异事变,卒无所遇。彷徨而归,又黜乡举。身病矣,力穷矣,仰喜朝车,适留兹土,故不远五百里,犯风雨寒苦,来拜于庑下。”
范仲淹的文集中也提到过李觏与他的这次见面。不过相比民间青年学者李觏的长篇大论和恣肆汪洋,作为官员的范仲淹语气就显得相当简约、克制、隐忍:“仲淹白秀才李君:在鄱阳劳惠访,寻以改郡,不敢奉邀。”(《范文正公三书》)鄱阳任上,有劳李君造访。不久后我就改任他郡,不敢邀请您到新的任上来做客。
没有证词,李觏与范仲淹景祐四年的鄱阳之会,就成了一桩无从考证的历史悬案。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这是一场意味深长的会见。
仿佛两条河流汇流,水势顿时变得不可阻挡。整个中国历史,到此变得激越,并且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4
几个月后,也就是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正月,范仲淹离开了鄱阳,告别了鄱阳湖那一片似乎没有尽头的水域,赶赴知润州(江苏镇江)任上。
从景祐三年五月到景祐四年底,范仲淹在鄱阳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至此他已经做过多个地方的知州。如果要问知饶州和其他地方有何显著的不同,那就是饶州任上和一个叫李觏的年轻草根学者相见。
作为一名常怀天下之忧的朝廷重臣,多年来他在苦苦寻求国家治理良方。每到一地范仲淹最爱到街头巷尾田间访贫问苦,除了了解当地民情,也不无寻求民间思想资源以解大宋帝国痼疾的愿望。
他没想到江西草泽之间竟有如此铿锵硬朗的灵魂。李觏虽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可是一开口根本不谈修辞,不谈风月,直接谈的是国家,是天下,是江山社稷,是黎民苍生。他的声音有着与病体不相称的激越洪亮,所述逻辑严密,观点锐利。
一次会谈,让范仲淹豁然开朗。时局正像这茫茫无边的鄱阳湖,表面平静其实水下潜流暗涌,大宋如湖上的一艘船,他作为划船人常常感到无桨在手,那么从此以后,他找到了可以将船划出危险地带的桨,那就是李觏之学,李觏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
走出饶州之后的范仲淹开始了他在茫茫水域的划桨之旅。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战事骤起,宋军大败于三川口,范仲淹临危受命,先以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后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以文人之身,开始了三年的治军生涯。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李元昊上表北宋朝廷,愿称臣求和。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任命为参知政事,并受命着手改革弊政。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不久又写出《再进前所陈十事》。改革开始实施,是为“庆历新政”。
从范仲淹治军和实施庆历新政,隐约可以看出李觏的影子:在西北带兵,他实施屯垦戍边、移兵就食的策略,推行屯田制,寓兵于农,并提拔了一批历经战争考验卓有才干的人,种世衡、狄青等名将因此得以脱颖而出。
他的西北治军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系列严密得当的政令,以及一系列战事,迫使西夏和谈,为西北边境争取到了数十年的和平。
他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条改革意见,意见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借以达到节省的改革主张。
比较庆历新政的主张及李觏的学说,可知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采纳了李觏的思想。
明黜陟,是对官员严格考核,按政绩优劣升降;抑侥幸,改革恩荫官员冗滥的状况,严格限制大臣子弟凭父亲的关系升官进爵;精贡举,改革科举制度,不专以辞赋取士,吸取经世致用的人才补充官僚队伍;厚农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修水利,兴蚕桑……
庆历新政仅仅维持一年就失败了。
李觏的思想是严密的。可是,改革要成功仅仅依靠思想是不够的。改革必定会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要让自己接受政绩考核,不让儿孙享受恩荫待遇,减少自己的公田,那怎么可以?
他们合起来恶意诋毁范仲淹,把范仲淹比作西汉时期摄政废立皇帝的霍光。优柔寡断的仁宗皇帝最终听信了谗言,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相继逐出了朝堂。
但庆历新政是中国历史一块重要的文化碑石。它是经验,也是教训。它是书生报国,也是壮士断腕。它给后世中国带来了教科书般的启示。
因为庆历新政,李觏以一种十分特别的方式,进入了庙堂,同时也进入了历史。
5
告别了范仲淹,李觏感到全身神清气爽。原本虎豹一样在他的身体里蹿动的才学现在就像猫一样安静。他觉得每个毛孔都充满了力量。他的病好了很多。他因乡试落第而产生的颓废沮丧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不再怀疑自己了。他不再是众人讪笑的那个无用书生,而是有当今士林领袖之称的范大人的座上宾。他的理念,他的康国之策,远不是一无是处的屠龙之术,而是能给范仲淹启迪的大用之学。想到这里,他的脚步越发轻快起来。
景祐四年的鄱阳之会,民间学者李觏成功地向范仲淹兜售了自己。之后,范仲淹一再地给李觏搭建传播学问的平台。离任饶州之后,知润州的范仲淹一把州学筹建好,就力邀李觏前去讲学。不久调任越州,他又力邀李觏赴越州州学执教。
鄱阳之会后,范仲淹指给了李觏一条全新的路。那就是传递灯火,教化一方,将自己草泽之中获得的思想散布于山川大野。那也是古代贤者孔子、孟子的成就之路。因为这条路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灭,斯文长存。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李觏再次入京应试,依然落第不中从此绝了仕进之想。他回到了乡里,开始以教书为生。他创建“盱江书院”,许多人慕名投入门下,从学者先后有千人之多。盱江书院,因此成为江西史上最负盛名的私学之一。
教学之余,他會秉烛夜读和书写。他的思考、著述日益精进。他的思想越发庞大,而他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来完成它。
他先后完成了《广潜书》十五篇,《命箴》《野记》《富国策》十首,《强兵策》十首,《安民策》十首,《退居类稿》十二卷,《礼论后语》《皇祐续稿》《常语》等。
它们是一个巨大的体系,充满了对汉唐儒学的审视与扬弃,以及对当世文明的再造之想。
那也是备受北宋官僚阶层与民间学术界关注的学说,因为范仲淹的推介,李觏之学已经名扬天下。当世的名公大儒,如富弼、欧阳修、余靖等,都纷纷与之结交。有人称他为“江南儒士之师”,有人甚至说他是夏商周三代大儒托生的巨才。
范仲淹依然不遗余力地举荐他。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十一月二十日和皇祐二年六月,范仲淹两次上表向仁宗举荐李觏。皇祐元年荐章中他奏道:“臣观李觏于经述文章,实能兼富,今草泽中未见其比。”大概是仁宗没有理会,范仲淹在第二年再次向仁宗推荐李觏:“臣伏见建昌军草泽李觏,十余年前曾撰《明堂图》并《序》一首,大约言周家之制(周朝礼学)。……臣于去年十一月录进前人所业十卷……臣今再录其《图》并《序》上进……仍乞详臣前奏,殊加天奖,以劝儒林取进止。”
范仲淹的力荐,让李觏获得了太学教职(先为助教,后为直讲,即最高学府八大教授之一)。
那时的李觏,已经42岁了。他再不是十多年前去家乡五百里外的鄱阳拜见范仲淹的冒失落魄书生,而是一个著作等身、内心笃定、让天下读书人心向往之的大学问家。他的目光如湖水般沉静。他的心胸如山河般辽阔。他走出了草泽,走在了通向国家最高文明殿堂的大路上。
九年后,也就是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李觏担任了权同管勾太学(最高学府代校长)之职,成为了太学的实际掌管人。
6
至此时,李觏与范仲淹的鄱阳之会依然没有释放出全部的能量。仿佛烟花之燃,一次点火,后面有接二连三的绚烂燃放。庆历新政后26年也就是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李觏的临川同乡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开始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历经16年之久的熙宁变法给北宋政坛造成的震荡不需要在此置喙。如果改革能够成功,可以预想,大宋国运将会是什么样子。与庆历新政一样,熙宁变法也遭遇了失败。造成范仲淹被贬饶州的朋党之争,到了熙宁变法时愈演愈烈,几近烈火烹油的程度。
熙宁变法应该算是庆历新政的升级版。富国强兵、抑制兼并、均徭薄赋、选贤任能、精兵择将,这是对李觏思想观点的因袭。
王安石在《答王景山书》中毫不隐瞒比他大十二岁的临川老乡李觏对他的影响:“足下又以江南士大夫为无能文者,而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焉。”其中提到的曾子固(曾巩),也是临川人,是李觏创办的盱江书院的高足。
“他(李觏)是江西学派的一个极重要的代表。是王安石的先导,是两宋哲学的一个开山大师。”胡适如此定位李觏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以及李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没有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秋天的鄱阳之会,李觏是否会从事教职完全存疑。没有范仲淹的引导、提携和举荐,李觏在大宋士林中是否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同样大打折扣。
一次会见引发的效应,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然而王安石变法之时,李觏已经死去多年。他于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担任权同管勾太学不久,就以回乡迁葬祖母为名请假回到家,同年八月病逝于南城,年仅51岁。他终是个命途多舛的人。
(江子,本名曾清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出版长篇散文《青花帝国》,散文集《去林芝看桃花》《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赣江以西》《在谶语中练习击球》等,获多个奖项。)
特约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