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退休教师20年专管天气“闲事”
2022-02-01薛曹盛褚燕玲杨莉莉
薛曹盛 褚燕玲 杨莉莉
“到时间看天气预报了!”从客厅里传来老伴陈少芬的声音。黄福鑫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坐到电视机前。茶几上放着一张“宁波市气象台公众天气预报质量评定记录表”。18时35分,宁波电视台天气预报准时开播,黄福鑫快速做着记录。他是一名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每天定时收看天气预报、对天气预报质量进行评定,是他20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20年,7300多个日日夜夜,黄福鑫把“闲事”当成了退休后的“事业”。
黄福鑫今年86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他从2002年开始做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一干就是整整20年。
2002年8月25日,黄福鑫的老伴在电视上看到招募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的消息,就鼓励他去报名。“我正好退休了没事做,就当发挥余热。”黄福鑫回忆,自那以后,每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做好记录,第二天再对气象部门的预报进行评价和反馈,成了他的“必修课”。如果实际天气情况和预报相同,评为“正确”;如果出入不大,评为“基本正确”;如果预报明显失误,则记为“不正确”。
天气预报评价中,最麻烦的就是下雨天了: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或阵雨;晴到多云,午后有雷阵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听到这样的预报,很多人难免犯晕。对监督员来说,对这类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进行评价更是困难。黄福鑫以前住在孝闻街的矮楼里,每次看天气,头一伸出窗外就一目了然;现在住的楼层高,不容易看清楚外面的情况,尤其是晚上。“经常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有时候还要去询问小区保安,有没有下雨,雨量大不大……”
“退休后当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看天气就是他的头等大事!”陈少芬打趣说,连她都跟着成了“临时工”。20年来,黄福鑫几乎没出过远门,哪怕生病住院,都不肯落下对天气状况的记录。前两年黄福鑫动手术,住了半个多月院,记录天气情况就由老伴代劳。“怎么观察,怎么记录,怎么打电话报告,上医院前他都把我教会了。”陈少芬说。
“天气预报想要百分之百准确是不可能的,但要不断努力,尽量做到准确。我的工作就是对每天预报的准确度进行评定。”黄福鑫说,每一次评定都要负责任,绝不能马虎。
作为一名有着40余年教龄的退休教师,黄福鑫的严谨体现在每一张记录表上。
“每天记录,一年整理成册,一天都没有落下!”记者采访时,黄福鑫拿出了厚厚一沓资料,都是这些年来他做的气象记录。
每天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内容、首席预报员号码和评定结果,有时他还会在备注栏做一些说明。
前两年气象部门邀请黄福鑫参加年会时,看到老人工整的记录,宁波市气象台的专家都惊呆了:“真是没想到!”原来,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需要每天将评定結果反馈给气象部门,每月将评定结果寄送至气象部门,黄福鑫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还另外手抄了一份评定记录表自己留存。
记者注意到,黄福鑫还细心地统计了每年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比如,2009年的预报,正确的占66%,基本正确的占11%,不正确的占23%。“从我这20年的记录来看,宁波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从开始的60%左右到现在的95%以上,已经做到‘八九不离十了。”
这些年,黄福鑫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气象信息员。“首批有20名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员,这些年有人过世,也有人去了外地,退出不干了,只有我还在做。”说到这里,老人很感慨,“我已经当了20年的志愿者,只要气象部门不撤销这个岗位,我还会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