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人王令涛:传承传统文化,让非遗活在当代

2022-02-01徐从芬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陶塑月牙泉微缩

徐从芬

重现千年前“网红”碧筒杯

揉搓泥料、制作泥板、捏塑造型……只见济南陶塑非遗传承人王令涛巧手翻飞,一会儿工夫,一个荷叶状的杯子就出现在记者眼前。随后他又取了一小块陶泥,捏成小鱼、荷花点缀杯中,鱼鳞、鱼尾细节生动,荷花花苞逼真。

“碧筒饮在唐朝就有记载,在文人雅士间广为流传。古人采摘刚刚冒出水面、卷拢如盏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通过茎管吸酒。用来盛酒的荷叶被称为‘荷杯‘荷盏‘碧筒杯,在唐朝时很受追捧,可谓当时的‘网红酒具。”对着聚拢在身边的游客,王令涛一边制作,一边生动地讲述着碧筒杯的历史。杯子捏制好后需要晾干涂釉,涂釉后再自然晾干,然后在窑炉里烧制16~18小时,前后历经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小小的杯子,蕴藏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当往杯中倒水,倒至八成满时,一滴水都不会流出来;一旦超过八成,水会全部溢到下方的底座中。这是因为虹吸原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谦受益,满招损‘小满为盈,大满为亏的哲理息息相通。我给这个杯子取名为‘碧筒饮双吸杯。”王令涛边演示边娓娓道来。

怎么想到复原这种千年前的“网红”杯?王令涛表示,他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3年前参加活动时偶然了解到这种千年前的器物,非常感兴趣,于是回来后查阅了大量资料,又去博物馆观摩,经过不断尝试,终于以荷叶、荷茎为基础造型,融入金蟾、锦鲤、螃蟹等元素,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碧筒饮双吸杯。

由大厨转行陶塑行家

生动传神的古代名人、憨态可掬的娃娃……在王令涛的工作室内,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陶塑作品。琳琅满目的作品,让人很难想到王令涛是从厨师改行而来的。

“我从小就喜欢玩泥巴、做雕刻。1994年我考进一所烹饪学校学习,两年后进入酒店,开始做雕花、盘饰等。我喜欢钻研、琢磨,参加过2009年全运会和(2013年)“十艺节”(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餐饮服务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做厨师期间,由于他雕刻的作品生动美观,不少顾客都想带回家留作纪念。他日夜都在构思新作品,也曾尝试用萝卜雕刻孔子形象,但让他苦恼的是,在酒店雕刻的作品一般都以萝卜、黄瓜等果蔬为原材料,不易储存,无法长时间观赏。

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儿时就酷爱玩泥巴的王令涛的注意,于是他开始尝试进行陶塑创作。他辞去酒店的高薪工作,多次赴北京、天津、江苏无锡、江西景德镇、广东石湾等地拜访名师,学习陶塑技艺。

2013年,王令涛创办了泥塑陶艺工作室,在山东章丘有了独立的研发基地、制作团队和陶艺窑炉。他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形成了山东济南地区特有的工艺技法和表现形式。2018年,王令涛成功申报了区级非遗项目—济南陶塑,成为济南陶塑技艺传承人。

酷爱国学的王令涛一直尝试在陶塑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他创作了《孔门七十二贤》陶塑,还创作了《孔子圣迹图》等系列作品。“我从小就看《孔子圣迹图》小人书,想以陶塑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制作了孔子陶塑后,我收到很多好评,更决心把陶塑跟传统文化结合的路走下去。”

王令涛创作《孔门七十二贤》的背后,是大量的历史资料搜集与研读。“创作《孔门七十二贤》陶塑时,我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人物形象设计。”王令涛介绍,设计孔子女婿公冶长的形象时,考虑到他通鸟语的特点,在人物手中雕刻了两只小鸟,传神地表现了公冶长逗鸟的画面;塑造颜回时,为表现他清贫好学的品质,在衣服上做了打补丁的设计;子贡比较富裕,所以他的衣服与颜回的大相径庭。这套作品曾在多个大型展览上展出,还荣获了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多个奖项。

作品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要让作品接地气,才能传承下去。”王令涛表示,一定要紧跟时代,才能让作品不落伍,让非遗活起来。

2022年8月11日,他用黄河泥制作了“月牙飞瀑”微缩景观,并用倒流烟再现了“落水三尺溅飞泉”的景象,在微信朋友圈火了一把。“月牙泉是济南72名泉中地下水位最高的泉,通常当趵突泉的地下水位达到29米时,月牙泉会复涌,出现泉水从石上端激出的‘月牙飞瀑景象。受大暴雨级别降雨的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于(2022年)7月16日跃升至29.01米,月牙泉勝景再现,我就想用陶塑来记录这一壮观景象。”为了创作这一微缩景观,王令涛特意多次到五龙潭公园观察月牙泉,以月牙泉的蘑菇石为蓝本进行创作。初步造型就用了两天时间,历经晾干、烧制、上釉等环节,再细细打磨石头的纹理,最终作品成功出炉,整体高度25厘米左右,与“月牙飞瀑”实景神似。

王令涛始终脚步不停。“济南72名泉甲天下,作为手艺人,我想用济南陶塑将各种名泉的微缩景观呈现出来。”王令涛说,他将继续打造白石泉、五龙潭、百脉泉等名泉的微缩景观。

此前,在参加沿黄九省非遗交流后,他创作了多个黄河沿岸民居作品;为庆祝香港回归,他用黄河泥做了一个重2020克、高25厘米的紫荆花雕塑……在创作的道路上,王令涛始终紧跟时代,致力于创作有人气、接地气的作品。“推广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将具有历史价值和内涵的东西‘活化,让非遗飞入百姓家,在玩和用中学习非遗技艺。”王令涛说。

猜你喜欢

陶塑月牙泉微缩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月牙泉和它的“兄弟”
微缩模型展 栩栩如生夺人眼球
月牙泉在叹息
月牙泉
酷世界
陶塑
月牙泉
微缩投影系统的垂轴放大率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