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2-02-01李贞莉全秋艳李会川宋艳华
李贞莉,全秋艳,李会川,宋艳华**
(1.郑州市骨科医院感染防控科,河南 郑州 450052;2.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骨科III,河南 郑州 450052)
骨外科属于医疗机构内较为特殊的科室,其收治的患者通常存在创伤大、病情重、需行侵入性操作多等特征[1]。手术作为骨外科常用的治疗措施,术后并发症风险中以切口感染最为多见,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及时明晰本院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施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3]。基于此,本研究对本院骨外科术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病原菌分布特点与有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1 年1 月—2021 年3 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490 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均在本院行手术治疗;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存有血液系统病症者;存在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所有患者中男253 例,女237例;年龄34~75 岁,平均年龄(59.48±3.41)岁;体 重 指 数(BMI)18.4~26.1 kg/m2, 平 均BMI(24.49±0.63)kg/m2。
1.2 方法
标本采集:术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采集所有患者的切口分泌物于无菌试管内,并即刻送检。细菌培养:严格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操作方法行细菌培养鉴定,把收集的标本接种在血琼脂、麦康凯与普通巧克力平板上进行培养,在培养成功后以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型号:VITEK-2)做病原菌的检测,观察菌落形态,剔除同一患者、同一时间重复送检样本。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切口局部有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炎症因子水平上升;细菌培养阳性。资料收集:收集患者的年龄(≥60岁、<60 岁)、性别(男、女)、BMI(≥24 kg/m2、<24 kg/m2)、糖尿病(有、无)、手术时机(急诊、择期)一般资料,分析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490 例骨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共25 例,发生率为5.10%(25/490)。
2.2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
25 例切口感染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33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 株(63.6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0 株(30.3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 株(6.06%),见表1。
表1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n,%)
2.3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 与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无关(P>0.05);年龄、糖尿病、手术时机与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有关(P<0.05),见表2。
表2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2.4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有糖尿病、急诊手术为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490 例骨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共25 例,发生率为5.10%,提示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3.2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25 例切口感染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33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 株(63.6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0 株(30.3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 株(6.06%),提示革兰阴性菌为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是由于此类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仅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方才侵入机体而诱发感染[4]。而骨外科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力急剧降低,故极易被此类病原菌入侵,导致感染发生[5]。
3.4 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有糖尿病、急诊手术为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年龄≥60 岁:高龄患者自身的各组织器官呈衰退状态,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较差,易受到病原菌入侵而诱发切口感染[6];②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除过多的葡萄糖同时还会排出较多的钙离子,造成钙离子过量流失,使骨折愈合延迟,切口易滋生病原菌而诱发感染[7];③急诊手术:行急诊手术的患者病情危急,而临床为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在备皮时可能存在消毒不充分或者给药时机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8]。
综上所述,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年龄≥60 岁、有糖尿病、急诊手术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