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家谱写乡愁
2022-02-01王红艳
◇王红艳
“很多家族已经没有家谱了,民间保存的家谱数量也不多,家谱已经快失去它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但作为一个雄安人,我觉得我有义务重修家谱,为后代留下一些资料,也算是记住乡愁吧。”初见杜长祥,我就被他质朴的语言深深打动了。
杜长祥,70岁,中共党员,初中文化,农民。雄安新区容城县东里村拆迁后,老两口与二儿子一家租住在谷丰印象小区,大儿子在另外的地方租住,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老杜平时练练书法,拉拉二胡,跟二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吹拉弹唱,还经常被邀请去参加演出,过着闲暇舒适的生活。
说起修家谱的来龙去脉,杜长祥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幼年,他去别人家串门,看到屋子里放着一个散发着香味的木箱,箱子上着锁,谁都不让碰,他感到很好奇。在他的追问下,有人告诉他这里面放着家谱,可是人家的传家宝。后来,他看到人家打开箱子,拿出家谱晾晒,凑上前去看,刚看到翻开的书页上密密麻麻的竖排文字,想用手摸,人家把他的手推开,赶紧把家谱拿走了。回家后,他急切地问父亲,为啥咱家没有家谱?父亲告诉他,杜氏家族是在大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来的,以前的家谱已无法寻找,在这里落地生根以后,又忙着养家糊口,也就没心思摆弄这些,家谱就中断了。杜长祥很是怅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杜长祥重修家谱的决心越来越大。他说:“这些年村里经济发展快,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好了,可大家感觉心里越来越空。不是说‘盛世修谱’吗?我们生活富裕了,文明的社会风气应该从家风传承开始。”
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后,成为新区人的容城人奔走相告,激动万分,心中畅想着今后的美好生活。在欣喜之余,杜长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到,新区建设需要大规模拆迁,到时候,村子里的房屋都不存在了,如何记录这些发生的事情,传承家风,记住“乡愁”呢?重修家谱的念头又一次在杜长祥心里翻滚起来。
在杜长祥家,他边同我说着话,边从屋里拿出一个金黄色的圆筒,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露出一卷画轴样的东西。他笑着说:“给你看看我自己书写的家谱。”展开一看,隽秀的蝇头小楷映入眼帘,家谱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开始记载,现已记录到杜长祥的重孙子一辈。这卷家谱制作精良,简明而又清晰。
从决定重修家谱那天起,杜长祥就开始走亲访友、查找资料、追踪溯源,有时候为一个名字,就得拜访十几家亲戚才能弄准确。有的情况不详,也需要到处找人询问,找到一点儿线索就赶紧记下来,再通过其他人的印证,写到家谱上。祖上从洪洞县大槐树迁来以后,以前的家谱已经无从查找,接续不上,他只能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开始记载。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杜长祥开始在宣纸上用蝇头小楷记录,并精心装裱,放在精致的圆筒里,用樟木箱子保存。完成自己家的家谱重修以后,他又按照同样的方式帮同村村民杨大山和刘老瑞重修了家谱。
“我家的祖上是从大槐树下搬来的。”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杜长祥祖上越过重重关山,辗转来到了现在的雄安新区容城县东里村。当时一起来的是杜家表兄弟四家,分别是张、刘、杜、侯四姓,到雄州虎狼庄居住,后改名东西里。其中杜姓就是杜长祥家,从此杜氏族人在这里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这里的房舍、田园、河流、人情风俗都刻印在骨髓,融进血液,东里村也成为了他们的家乡。
从交谈中得知,杜长祥年轻时在公社农机站工作,当过光荣的拖拉机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贡献。他的父亲杜小树(又名杜德茂)在抗战时期担任过粮秣主任,为抗战出过力。在父亲的影响下,杜长祥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说话间,他拿出三幅书法让我看,其中一幅上写着一个“梦”字,另一幅上写着“奉献”二字,还有一幅写着“拼搏”。
从东里村搬迁时,杜长祥把一捧黄土装进了小木箱,一起带走。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园,一家人都恋恋不舍,老伴儿流下了眼泪,孩子们也拿出手机在居住的小楼前拍照留念。杜长祥心里感慨万千,他在自己的小楼前站立了片刻,挽起老伴儿的胳膊,带着满满的乡愁,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带着为雄安新区做贡献的热忱,向新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