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 新时代的领航人

2022-01-31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期

开篇 习近平带领中国走进新时代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首位在新中国出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而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中国号”巨轮驶入新时代,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2022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第五年,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十年,同时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立于新时代的涛头回望这十年,才更能读出“伟大光荣”这四个字的分量。

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3天的习近平首次离京赴外地考察,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第一站选择了深圳。此行一路,他轻车简从,与群众直接接触、亲切交流。

12月8日,习近平来到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他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此次在广东考察走的路线,2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时走过,颇具深刻寓意。有媒体评论:这是一位带来执政清新风气、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领导人。

2012年11月15日,59岁的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首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中共最高领导人。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后,走过91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迎来新的领航人。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走到了中国政治舞台中央,接过了历史接力棒。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他也站到了世界舞台的前沿。

全中国、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习近平:

——如何领导世界最大政党更好为人民服务?

——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大目标而奋斗?

——如何引领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的当天中午,习近平同5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他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概括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他表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14天后,习近平提出“中国梦”,这个梦想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下来的近十年时间里他都为此宵衣旰食,夙夜在公。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郑重宣示。这一宣示,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这一宣示,明确了旗帜,更预示了未来。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用五句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内涵,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在听了报告后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习近平把中国带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归结起来,新时代的主题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着救国救民之路,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为什么取得伟大成功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因为她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因为她一经成立就把“人民”和“民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顾这近十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细细梳理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伟大的成就无不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民族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近十年,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为人类作贡献是共产党人的愿景。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报道称,在中国模式中,许多人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光明未来。对全世界雄心勃勃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实践及其理论开拓表明,这不仅将使这个国家走出“历史周期率”、避免“塔西佗陷阱”,还对“历史终结论”作出了另一种回答,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带来新启示。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覆盖了37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西方某些国家的支持率下降,在世界事务方面,更多人信任习近平会做正确的事情。

习近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也是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探索发展路径的新时代。本专题将分期书写习近平掌舵中国的执政理念及近十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光辉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

总书记这十年

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航人

习近平是首位在新中国出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强国

中国正在进入又一个盛世

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召开,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首位在新中国出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英国学者、《大国雄心》作者马丁·雅克说,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2022年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十年。世界最大执政党将迎来一百零一周岁生日。世界上建立时间这么长并执政如此久的政党凤毛麟角。在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前,中国共产党有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带领中国共产党迈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新现代化建设纲要,迈上实现民族全面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习近平无疑是驾驭历史潮流的核心人物。他将如何引领党在机遇和挑战中完成重任,怎样带领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并将因此带来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像他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一样受到关注。

海内外舆论评介习近平,说他是一位信念坚定又行动果敢的人、思想深刻又情怀深厚的人、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能始终把握大局又敏于掌控变局的人、奋斗不止又有强大自制力的人、谦逊平和又无所畏惧的人。

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不负人民的伟大领导人”。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领导人,具有强大而富有人情味的领导能力。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有能力领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应对当前的全球挑战。”

“习近平是领袖。领袖就是给他的人民提供鼓舞和长期目标的人,就是为实现目标设计道路的人,这一角色得到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的认可。”俄罗斯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社会发展新路,习近平的决心激励着中国人民,中国需要能将民众团结起来实现伟大目标的领导人,中国需要能高瞻远瞩并大胆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领导人”。

“当习近平2012年上任时,他希望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把这视为一项历史性使命。”瑞士《每日新闻报》报道说。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强国,中国正在进入又一个盛世。

“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总书记

2021年9月,习近平前往陕西高西沟村考察调研。中途他临时下车,走进田间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同正在劳作的老乡聊天。高西沟村曾是贫困村,如今秃山沟被改造成了“塞上小江南”,农民也富裕起来。这是成千上万中国农村通过改革开放旧貌换新颜的缩影。

习近平正是在距高西沟村约150公里的另一个村子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从那时起步到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经过了38年。

1969年,不到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村插队。他后来回忆,他和乡亲们住在土窑里,吃粗粝的杂粮,睡觉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农民生活十分艰苦,“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是他的心愿。

习近平在1974年被批准入党,不久后成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与他共事的村干部说,习近平的“进步”,是因为他“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

习近平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一年过去后,村民因吃不饱饭逃荒的情形看不到了。

习近平出身红色家庭,父亲习仲勋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父亲的言传身教和少年时的成长环境深深地影响了习近平。他说:“我上中学时,学的政治课本叫《做革命的接班人》,书上讲到‘热爱生产劳动,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立雄心壮志,做革命的接班人’。”习近平当知青时,10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他在窑洞的煤油灯下将《资本论》通读三遍,写下18本读书笔记。

告别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回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然后赴河北省担任正定县的县委副书记、书记。

习近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1982年,我主动要求从中央机关再次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我说要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说,最深的一个体会是,最难时最大的靠山是人民群众,一是不信邪,在你最需要时伸手援助;二是教你做人做事长见识;三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此后,他在福建省担任厦门市副市长,又在该省贫困地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接下來担任了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长等;然后在浙江做了近五年省委书记;再调任上海市委书记。

如今,浙江浦江县一个学校仍保留着他当年“下访”的现场。2003年,习近平带同事来这里接待群众。在一间教室临时改建的接访室内,村民向他反映村里盼修路,多次上访总没有下文。征求交通部门意见后,习近平当场拍板:省道改造工程要克服困难尽快开工建设。“想不到习书记这么雷厉风行!路修好后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当时的村民蒋星剑说。

有的回忆文章记述习近平如何重情重义:作家朋友贾大山病了,他赶回正定探望;当年的同事吕玉兰去世了,他写文章悼念;梁家河村民吕侯生病了,习近平接他到福州治疗,并用自己的工资和家人的钱负担了吕侯生的所有路费、医药费。习近平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不管在哪个职位上,习近平都毫不费力就与群众打成一片。

浙江的同事张鸿铭说,习近平花很大力气部署防范台风,至今他还记得习近平说的几句话:“第一句是‘宁可十防九空,也要万无一失’;第二句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第三句是‘撤离有序,安置妥当’。”“这份情怀,就是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第一时间提出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人的生命的底层逻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说。

习近平每到一地都拿出创新性施政纲领,比如“八八战略”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宁波舟山港如今成了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他20年前就看到这个趋势并作出建设规划。”港口管理人员陶成波回忆。

2007年,习近平来到中央。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分工负责党建、组工、港澳、北京奥运会筹办等领域。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59岁的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就任总书记一个多月,他就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冷,乘车300多公里来到太行山深处的贫困县阜平县,走进农家,盘腿坐在炕上,拉着乡亲的手,问他们生活怎样。那次他说,看到老区一些乡亲生活还比较困难,“心情是沉重的”。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我们常常见到的一幕是,这位总书记会直接出现在平民百姓中间,引起一片欢呼声。在北京街头的中式快餐店,他端着盘子,排队买饭,和百姓一起用餐;春节来临,他自办年货,回到插过队的农村看望老乡;他淋着雨同工人交谈,到农民家看谷仓、床铺、灶房、猪圈;他记挂老人,去敬老院不忘察看每日食谱;他关心学生,告诉他们“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地震灾区考察时,他走进帐篷了解安置居民生活,夜深了就在简陋的活动板房中住宿。

习近平每年春节之际都跟老百姓在一起:他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去边境小镇看望困难职工,也为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和群众一起打糍粑,为老街坊的房门贴“福”字,关心贫困农民粮食够不够吃、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能不能上学。

习近平反复讲,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自己是从贫困窝子里出来的,深知百姓疾苦。他把民众的事想得很细。在基层考察中,他多次察看老百姓家的厕所,并嘱托要做好垃圾分类。2019年,他在考察河南一个村落时提出,要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让村民“能够洗上热水澡”。他还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出谋划策。

几十年前,中国社保体系还是一片空白。至2021年12月,中国已织就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

“中国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是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说,“即便在中华文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数量庞大的底层人民生活依旧困顿。而在当今中国,即便低收入人群也享受到好的食宿、教育、医疗和就业。”

习近平常说,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必须保持这个本色。他自己总是率先做到。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和大家一样在食堂排队打饭,有家人来时就在自家起炉灶做饭。夫人彭丽媛到宁德来看望他,都是自己到市场买菜。他没有一次安排公车接送彭丽媛。

对侵犯民众利益的人和事,他嫉恶如仇。他刚当上宁德地委书记,就严查干部占地建私房。宁德是贫困地区,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却成了风气。清房就要得罪人。习近平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

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

2021年,习近平组织领导的反腐败斗争进入第九年。国庆假期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又公布两名前政法系统部级官员被查处。而金融系统截至2021年11月6日已打掉20多个贪腐高管。

2012年,习近平接过中国共产党掌舵者接力棒时,中国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久,但党正面临来自内部的挑战。习近平清楚地意识到危险,发出警告:“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如何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让党执好政、长期执政,是习近平肩上的千钧重担。

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到20天,习近平就主持制订一项政策,后被称为“八项规定”,打击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以前被认为很难消除的行为。

9年多时间里,贪腐官员纷纷落马,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约400人。这里面有一名负责政法的中央政治局前常委、两名军委前副主席和一名中央办公厅前主任。以前,外逃贪官会被认为躲进了万无一失的“避风港”。而2014年至2020年间,有8300多人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缉拿归案。面对一些人“该松口气、歇歇脚”的建议,习近平坚决表示不能“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要求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在关键时刻,习近平力挽狂澜。”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引用了这样的评论。

习近平说:“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他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领导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每一个担任公职的人纳入监督之下。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他说。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领导制定修订了约200个党内法规,全面实行“党纪严于国法”。他组织开展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来让党员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和行动的统一高效。

发扬党内民主也是习近平很看重的一件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党的全会文件、党的重要文件和重大决策、重大改革发展举措等,都要在党内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有时还要反复征求意见。

习近平经常访问中共红色旧址,包括苏区、长征沿線和延安的革命故迹。他十几次访问上海和浙江嘉兴的党的诞生地。2017年,他带领常委同事们在中共一大会址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到2021年,中共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这比德国人口还多1000万。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满意度高达93%。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爱德曼2020年发布的一份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与当今世界上一些政党组织松散不同,中国共产党486万多个基层组织纪律严明,并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这些“细胞”,习近平领导党和国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充分就业,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的政治学者尼尔·托马斯说:“习近平赢得了党内的广泛支持。”

2016年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党内权威人士认为,中共这样一个大党治理一个大国,在前进道路上面临那么多艰难险阻,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难以形成全党意志统一,难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就干不成任何事情,更不可能创造人间奇迹、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确立。这是中共在新时代引领国家沿着正确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这样形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和宪法。它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被评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继确立,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像毛泽东、邓小平一样,习近平再次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正是中共百年来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刘荣刚说,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让国家强起来的战略家、实干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为了改变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弱积贫受尽欺凌的状况。忆及旧日情形,习近平感叹:“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四个里程碑或者四大历史性标识。第一个里程碑,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二个里程碑,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第三个里程碑,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第四个里程碑,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路走来,都是为了解决如何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问题。

习近平2012年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仅两周便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2021年10月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他25次提到复兴。这是他当天讲话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之一。

习近平认为,对于民族复兴,既要有战略上的设计,还要埋头苦干。他率先垂范。2019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习近平重要活动超过500场次。其中周六周日有公开报道的就有约30周。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他都逐字逐句亲笔修改。

习近平引用中国古代《勤懒歌》中的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他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但他仍坚持抽空游泳锻炼身体,加上年轻时长期体力劳动打下的底子,他以过人精力处理繁重的党政军事务。更重要的是使命感的驱使——他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把基层调研当作必修课。他经常出现在田野、渔村、百姓家庭、小饭馆、超市、重装制造车间、民营企业、科学实验室、医院病房、大中小学校园乃至农民的猪圈和厕所。他为当天赶到重庆的一个土家族贫困村,接连坐飞机、转火车、换汽车。他说:“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来到这里,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

“习书记平时掌握的情况比较多,给他汇报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因为这些都糊弄不了他。”与他共事过的章猛进回忆说。

他痛恨弄虚作假、推诿塞责。在一次调研中,他批评道:“形式主义害死人!现在,有的同志学习做样子、走过场,搞虚把式,有的甚至从网上购买现成的手抄本、学习日记,拿来后一复印就成了自己的心得。”

2020年新年伊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时,首次公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数据,释放出“越往后执行越严”的明确信号。

近十年的时间里,习近平经历了不少千钧一发的时刻。2015年初,也门安全局势突然恶化,600多名中国公民受困。习近平果断命令海军护航编队即刻前往撤侨。

美国接连挑起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在习近平亲自部署下,中国以“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原则和姿态妥善应对这场重大摩擦,捍卫了国家利益。习近平说,中美关系要“多栽花、少栽刺”,“加强对话与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从实现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到击破所谓“南海仲裁”,从推动中印边界争议解决到迎接被非法拘押的中国公民回国,习近平都亲自进行战略战术部署,乃至本人出面做工作。

2019年,香港发生暴乱。习近平表示:“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他指挥捍卫“一国两制”事业,粉碎了反中乱港势力“颜色革命”的圖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2019年农历大年三十,习近平夜不能寐。第二天,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对策。此前他已经拍板作出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的决定。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对此指责。事实则证明这是唯一可行选择。

习近平让“黑天鹅”和“灰犀牛”进入中共词典。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成了新时代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曾在回答外国政要提问时说。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等习近平的座右铭,或许可以帮助外人理解令其惊叹的新时代“中国速度”“中国工程”为何频频产生。

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变革者

进入新时代,形势已不同。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确定。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重大风险挑战复杂严峻。习近平上任时,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但也面临深层次难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贫富差距、生态破坏、社会矛盾积聚等。改革也遇到一些阻力。这需要更科学的顶层设计,以及更大胆的实际行动。习近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规划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前进道路。这种新发展方式被认为有别于几百年来的西方现代化模式,要让社会主义中国走出粗放、低效、生态受损的增长区间,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并避免资本主义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弊端。

习近平把改革开放称作“伟大革命”,认为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他坚定不移把这场“革命”进行到底。2012年,当选总书记后首次出京考察,他来到深圳时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习近平发起的新一轮改革,是对邓小平的改革的继承,又有新的突破。他领导的改革具有新时代的特点:更注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更注重顶层设计,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为新时代中国改革通过“深水区”提供基本遵循。2013年底,习近平担任新成立的一个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领导小组组长。这个小组后来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农村实施新土地政策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从党和国家机构的更科学高效运作到司法过程中防范人为干预判案,从应对银发浪潮到推行更加惠民和有利于市场发展的财税政策,从废除劳教制度到优化生育政策,从建立更公平的教育体系并给学生减负到确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到创新科技体制让科学家安心投入创造发明,从赋予更多城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反垄断机制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一项颇受瞩目的重大改革是推动关系到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被称作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

改革难度常常很大,有时需要习近平亲自拍板,消除争议,突破阻力。

习近平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参加文件起草和政策论证的党政要员、专家学者回忆说,习近平亲自研究拍板很多议论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层次改革破冰启动。

一位知情者回忆说,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最后是习近平作出定论,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习近平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委员会举行了数十次会议,每次都由他主持。

在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推出著名的“绿水青山论”。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他果敢破除各种短视的利益阻力。他责令污染工厂整改,否则将被关闭。他要求长江沿线把环保放在首位,发布令人惊叹的十年禁渔计划。他六次批示,下令拆除建在风景如画的秦岭山区的违建别墅。“绿色中国”的成效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和好评。许多城市的污染明显减轻。

近十年中,习近平提得最多的词之一是“创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他每每说。

习近平领导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致力打造更高效而现代化的政府机构。不少地方实行网上审批、“一站式”办公,企业不用花上几个月跑许多地方去盖章了。

改革使中国的国门开得更大。2013年,中国在上海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至今,中国已有21个自贸试验区。习近平让面积相当于一个欧洲小国的海南岛整体成为自贸区和自贸港,在那里推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等自由便利。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大幅缩减。在一些国家筑起贸易壁垒时,中国成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和投资展会的主场。习近平本人倡议设立中国国际進口博览会,并推动形成包括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和广交会在内的国家级“会展矩阵”。

中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亚太地区规模庞大、意义重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到2021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更低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习近平提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创新理论。

截至2021年11月,习近平主持了77次政治局集体学习,几乎每次均请专家授课。习近平引用《庄子》的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内容涉及党在新时代面对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全球治理格局到经略海洋、从金融安全到人口老龄化、从知识产权保护到国际传播、从量子科技到区块链等。

2020年底,习近平宣布,七年多来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事实证明改革承诺得到兑现。2013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约6.4%,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如期实现翻番。刘荣刚说,新时代已经走过的进程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目标包括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

2021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上的排名跃居第12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北斗”“神威”“天宫”“天眼”等科技成果引人瞩目。中国中等收入者人数超过4亿。作为世界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恢复生产生活,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主要防疫物资以及生产生活必需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之变。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0%;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83.4%。中国民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上升到89.5%。

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和方案对于消除绝对贫困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直接驻到村里,“一对一”开展扶贫。脱贫攻坚期间,他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艰难程度相当于一场战争,1800多名扶贫干部或工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

习近平倡导全面依法治国。他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意思是1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司法体制改革正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方面破题。2018年,习近平成为首位对宪法宣誓的中国领导人,宣誓的场面进行了全程电视直播。

习近平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促进文学艺术、哲学社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的繁荣发展。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中共领导人。他担任中共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长,制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民族“铸魂”。

习近平对国防和军队作出革命性变革。他重申毛泽东确立的“党指挥枪”原则,进一步明确军队的党的属性及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随着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推出,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他要求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并经常视察一线部队。他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哨所。他登上首艘国产航母和新型核潜艇。“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他说。

奥地利法律学者和汉学家格尔德·卡明斯基说,中共十八大后,在习近平领导下,不仅在执政理念上,而且在中国发展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更加鲜明的指导原则。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经历了实践检验,耀射出具有说服力的真理光芒。“它有效引领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它影响了整个世界。”韩庆祥说。

胸怀天下的大国领袖

土耳其学者阿尔泰·阿特勒说,在习近平引领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大国,中国在全世界的参与——不论经济参与还是外交参与——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现在目睹了一个全球大国的形成”。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出国访问41次,足迹到达69国。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他还会有更多访问。他说,每次用这么多时间出访很“奢侈”,但很有必要。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他的访问活动有时持续到午夜,还曾在国外访问期间度过自己的生日。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除了出席或主持峰会会议,习近平还出席近70场双多边活动,创造中国领导人主场外交会见外方领导人的纪录。

通过这些活动以及后来的“云”活动,他向世界宣介,中国共产党正在践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使命。“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近平说。

在他看来,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到文化多样化,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同时,人类社会又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的严峻挑战。

为此,应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這一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的看法、立场和追求。

“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习近平呼吁世界为实现这一愿景采取行动,并引用名言:“计利当计天下利。”

党内权威人士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这一理念是继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由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主张,倡导全人类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共同振兴,获得众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至今,汇总分析国际主要媒体及智库言论可以发现,包括美国等西方舆论在内,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该理念具有全新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47分钟演讲,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一句一次掌声。

法国学者皮埃尔·皮卡尔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习近平提出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并倡导新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习近平说。

他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并多次讲,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习近平和普京把中俄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21年,他两次与新任美国总统拜登通话,一致表示中美不搞冲突对抗。他提出中欧是互利合作伙伴,不是零和竞争对手。

他推动深化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形成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2013年担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和2018年连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习近平都前往非洲大陆。

20世纪5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封锁围堵,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仅有几十个。到2019年底,這一数字已达180个。近年,有五个中美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与中国建交或复交。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习近平说。

默克尔即将卸任德国总理之际,习近平同她视频会晤,称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忆及她对四川麻辣烫感兴趣。“中国人重情重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习近平说。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21年8月,有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多份相关合作文件。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出访期间,习近平还专程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等“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现场考察。

2020年,习近平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令不少西方人士感到意外,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还做不到。

“世界需要感谢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五年前也是习近平发出中国支持《巴黎协定》的最强音。如果没有中国明确坚定的表态,《巴黎协定》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习近平坚定做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捍卫者、推动者和引领者。近十年的时间里,习近平三次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重要讲话,他还是第一位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中国国家元首。“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他说,要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

中国成为解决一些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问题涉及应对气候变化、反恐、防止核扩散、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公平贸易、实施维和行动等。2021年,美国仓促撤军阿富汗,导致当地安全形势一度吃紧。习近平与普京通话,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视频会晤,推动阿富汗止乱回稳,尽快走上和平重建道路。

2019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联合国会费缴纳国。还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资国之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中国设立的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于2016年正式投入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提出国际社会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并指示向150多个国家和1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向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7批医疗专家组。习近平宣布把中国自主研制的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向国际社会提供。2021年,中国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还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一亿美元。

“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说。

习近平向国际社会讲述人口第一大国如何从一穷二白走向温饱又迈入全面小康的故事,说这本身就造福了全人类。“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他说,但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习近平阐释,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他同时强调:“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

在2021年10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提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和积极反响。

“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谈到对习近平的印象,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说,“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大力倡导用多边主义理念处理国际问题,习主席的贡献非常巨大。”

继往开来的领航人

中国共产党把国家的发展目标规划为两个“一百年”。习近平主持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详细方案。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包括中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习近平领导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里程碑式的发展路线图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

习近平说,中共百年“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反复告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要求“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这使得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具有特别的承前启后意义。韩庆祥说:“百年大党的奋斗史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揭示了重要规律,还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这是一笔很重要的财富。进行总结提炼,对今后中国共产党更好治国理政能提供重要启示。我想这个期待是很重要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王均伟说:“党过去的两个历史决议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正是我们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期待。”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毛泽东的一段话:“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说。

古都北京是世界上博物馆和展览馆最多的城市之一。2021年,北京新落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2021年6月,习近平和同事们前来参观,看了陈列物品中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发行的借款债券、马克思的笔记本手稿原件、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58名党员名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制造的轿车和缝纫机、涂有五星红旗的火星车模型……展览结尾部分被设计成一条“时空隧道”,大屏幕影像投射出从1921年开始的一系列意味深长的时间节点,并将观众视线引向光芒闪耀的未来。习近平带领他的同事们在党旗前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习近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也是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探索发展路径的新时代。★

(责编/黄梦怡、张超 责校/李希萌、陈小婷 来源/《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王进业、孟娜、许林贵/文,新华社2021年11月6日;《习近平与新时代的中国》,王进业、孟娜、许林贵/文,新华社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孟娜、章利新、李志晖、吴晶/文,新华社2017年11月17日;《起航“新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黄金时代”》,王健君/文,《<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第40期等)

南仁东: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天眼”之父南仁东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1993年,日本東京,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坐不住了,一把推开同事房间的门:“我们也建一个吧!”他如饥似渴地了解国际上的研究动态,放弃了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毅然回到了祖国。

“天眼”曾是一个大胆到有些突兀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中国为什么不能做?南仁东放出“狂”言。

“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国际同行这样评价。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容易。为了能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天眼”台址,南仁东跳上了从北京到贵州的火车。绿皮火车开了近50个小时,一趟一趟坐着,车轮不觉间滚过了10年。有那么几年时间,南仁东成了一名“推销员”,大会小会、中国外国,逢人就推销“天眼”项目。审核“天眼”方案时,不懂岩土工程的南仁东用了1个月时间埋头学习,对每一张图纸都仔细审核、反复计算……

2016年9月25日,南仁东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韧劲儿,让一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天眼”,看似一口“大锅”,却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2017年4月底,南仁东的病情加重,进入人生倒计时阶段。他病逝后,他的家属给国家天文台转达的他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天眼”,就是他留给国家的遗产。”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中国需要这样一个望远镜。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这是时代先锋南仁东的故事。他是《中国榜样》丛书(3册)中70位榜样人物中的一位。70位榜样人物是实现“伟大梦想”奋斗者,他们身上凝聚着“伟大精神”。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新远景,新动力。“中国榜样”无疑是我们在新时代前进路上的明灯,给予我们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