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2022-01-31蒋颖莹
蒋颖莹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全面概括了其基本内涵并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党的血脉之中,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他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致力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发挥铸魂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精神与物质共存的中国特有的先进文化资源,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有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价值所在。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系统的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担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简称思政课) 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和网络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冲击。推行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简称“三进”) 的育人工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载体,也是应对复杂意识形态斗争、传播正能量的有效路径。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要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对于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有重要意义。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浙江红色文化资源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强有力载体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嘉兴南湖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第一步,红色文化自此在浙江大地上生根蔓延。浙江人民在党的创立与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都不断涌现,做出突出贡献。浙江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集红色故事、红色遗址遗迹、红色精神、红色名人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和文化育人功能,是浙江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生动教材。浙江地处海防前线,不甘落后和沦为亡国奴的浙江人民,敢为人先,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英才辈出,涌现出一批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和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红色资源。讲好浙江红色故事,用活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增强学习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人不断崭露头角,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将浙江丰富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既为思政理论课堂提供了鲜活真实的案例,又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浙江红色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历史阶段为例,有许多人物事迹可以与思政理论教学相结合。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授课中都可以选取钱学森的事迹进行授课。钱学森祖籍杭州,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同时期,还可以讲述“糖丸爷爷”的故事。祖籍浙江宁波的“糖丸爷爷”顾方舟临危受命,1957年他带领研究小组调查患者的粪便标本,从北京、上海等十二处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且成功定型。以此研究为标志,顾方舟打响了攻克脊灰的第一战。经过不懈地努力,1959年底诞生了第一批减毒活疫苗。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推广,投放疫苗的城市,疫情流行高峰纷纷削减。在顾方舟的创造方面下,一颗神奇的糖丸疫苗出现了,迅速覆盖了每一个角落。当然,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英雄团体——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该连于1960年6月在原女子民兵排的基础上组建,汪月霞任连长。1962年 4月起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岛部队实行军民联防,坚持同学习、同训练、同备战、同劳动,团结一致,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在浙江大地发生的可歌可泣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都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绝佳素材。
浙江高职院校在校期间向学生宣扬浙江红色文化,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当中,增加学生对浙江精神的认同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结合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教学方式对思政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与改革,深化浙江省红色文化对当代“00后”大学生的影响与认同,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思政教学强有力的载体。
浙江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红色文化为基础,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从教学手段、模式设计以及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入手,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结合高职思政课程内容,进行如下设计:
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夯实理论基础
浙江红色文化发展史基于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其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理论的“真实性”“故事性”,加强史论结合,通过讲道理、陈事理、说情理、辩法理,厘清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本质联系,找准典型的红色故事、红色历史、红色人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话题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情景表演、故事再现等,使大学生树立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广阔视野,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
按照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段,浙江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浙江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主要有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军民反英斗争、太平军进入浙江和浙江人民的反清斗争、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革命联合进攻的斗争、中法战争中的浙东抗法斗争。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五四运动中浙江的罢工、罢课、罢市和抵制日货斗争,海宁和吴兴人民分别公决开除卖国贼陆宗舆和章宗祥的乡籍和宗籍。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浙江的解放、城市接管与剿匪斗争、永嘉的包产到户、一五计划与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这些不同时期出现的浙江省红色文化都可以应用到思政课程的实践中。
将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根本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让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和实际,运用所学理论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品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四项实践任务:一是弘扬中国精神,学会理性爱国,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访谈爱国人士、观看爱国主题电影等方式,学习和继承前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深入理解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道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深爱国情感,时刻铭记肩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二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校园公益活动、校园随手拍活动、学生社会公德情况调查等方式,在平凡的校园公益服务中发现自身价值,并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三是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职业道德,通过寻访行业职业素养榜样、开展求职体验活动、参加“企业开放日”活动、参加创业导师或优秀创业校友的讲座等方式了解培育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深入思考如何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在实践中把握并践行本专业的职业道德;四是加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规范,通过旁听一次法庭审判、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聆听一次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了解基本的法律规范和程序,并在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这可以贯穿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广播、报纸、新媒体、微平台,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开展红色纪念活动,加深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奏响主旋律。各大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学校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还原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忆红色历程、追红色足迹、树红色精神,带给学生强大的震撼和冲击,使学生读懂历史、铭记历史。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组织学生走访与浙江红色文化有关的思政实践基地。
红色文化走向信息化
现在的课堂早己从最初“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课堂过渡到了多媒体教室的网络课堂,如今正在向移动课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如VR技术,深度还原当时视、听、触、感各方面高度相似历史场景,抓眼球、触灵魂、富趣味,学生以第一视角参与其中,获得良好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