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022-01-31吴雪
吴 雪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95)
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本就属于关键部分,尤其是在教育部门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后,思想政治更是被各大高校当作主要课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世界万物的了解水平,引导其在后续教学中更加努力。而爱国主义则属于一种精神,能够引导学生投入到民族复兴之中,并加快特色社会主义完善速度,因此,如今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之中,最好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基础,全力探索高校思政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本文也对这方面做出深入探析,具体如下。
思政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线上模式。新时代很多领域都开始推出线上模式,如:购物、买票以及生活缴费等,因此,如今在思政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也可以通过线上模式进行落实。线上模式主要条件便是网络,需要教师在互联网之中构建思政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并在其中添加各种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这些资源促使思政课堂的内容与结构更加丰富。我国在教育领域中最不缺乏的便是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董存瑞、邓世昌以及孔繁森等都属于爱国典型人物,明确告知学生现代生活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些爱国人士的无私奉献与大义牺牲基础上而来,引导学生与这些爱国人士产生情感共鸣。而且线上模式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与环境限制,学生可以随时使用手机在其中了解相关知识,逐渐增加高校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了解程度[1]。
线下模式。在线下思政课堂中一直都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便是无法在线下模式的思政课堂中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整体效果,因此,如今在思政课堂线下模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最好将整体效果作为核心。可以继续探索现代社会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比如: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情况在全球排名中持续六年稳居第二,这些成就无法离开社会大众的无私奉献,如:水稻专业袁隆平、火药专家王泽山,此外,近期最令人瞩目的便是最美逆行者,无数志愿者在我国没有研发出新冠肺炎治疗疫苗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重返战斗最前线,这些经典案例对于思政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言都属于经典案例[2]。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无论是通过线上模式还是通过线下模式,都无法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最终效果,因此,现代高校可以适当将这两种模式相互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运用慕课平台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只需要将教学教材与网络资源相互结合,并将结合内容发布到慕课平台之中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即可,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讲到弘扬中国精神时,其中本就蕴含诸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相互结合,这样学生所学内容就不会与以往一般枯燥无趣。当学生对其中内容足够了解后,教师便可发布:爱国主义核心含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等问题,这样学生就需要自行在教师发布内容中寻找答案,如果学生并没有登录慕课,或是并没有翻阅教师发布内容,教师都能通过监测系统进行确定。当线上线下相结合之后,教师无需浪费大量精力对每一名学生进行监督,学生也无需被限制在课堂之中被迫学习,从根本确保高校思政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效果[3]。
课程思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国情,增加热爱心理。正所谓:只有了解才能热爱,若想高校学生对一种毫无了解的事物产生热情、热爱等心理十分困难,因此,现代高校必须从基础开始做起,组织学生对国情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于国家的热爱心理。例如: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便可在实际教学中加入国情了解讲解内容,着重讲解我国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与社会主义落实方面的内容,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内容十分敏感,所以在这种专业中讲解国情时会更加容易。此外,无论是在十三五还是十四五发展规划之中,精准扶贫都属于其中重要部分之一,所以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了解有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国情,促使高校学生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属于可持续发展黑心战略,明确中国为什么在多条发展道路之中将社会主义作为主要道路,当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后,对于国家热爱心理会更加深厚[4]。
根据专业 深化爱国理念。高校之中本就不止一种专业,所有学生在不同专业所学内容与知识各不相同,这就会造成所有学生的思考方式与逻辑思维有所不同,如果高校在所有专业中都使用相同方式进行课程思政的爱国主义教育,很难保证最终效果足够理想,因此,现代高校需要根本不同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爱国理念理解更加深化。例如:对公共政策专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便可将国际知识作为起点,组织学生在课堂了解其他国家的现行法律,再让学生了解中国宪法有哪些特点与优势,并挑选几个较为经典的我国宪法案例,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中了解我国在政策上为社会大众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当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认知后,便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之中模拟法律交锋,由两组学生根据某种法律进行相互交流,促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如何正确应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并以此让学生掌握更多我国政策知识[5]。
提出主题 开展爱国实践。在高校课程思政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主题属于一种核心因素,因此,现代高校可以在课程思政中提出爱国主题。例如:某高校为了秉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社会培育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专业人才,便在课程思政中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主题,让学生绘画有关于我国建筑的作品,在祖国生日这天为祖国送上一份微不足道的祝福。虽然很多学生对于祖国并没有准确认知,但既然是一份生日祝福,所有学生在绘画之中都充满了祝福情感,其中有些学生绘画作品为现代建筑,有些学生绘画作品为古代建筑,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反差,恰好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相呼应,而且学生在绘画作品的整个过程中,前期需要找寻大量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历史了解兴趣,培育学生对国家产生爱护心理,并将这种心理变成实践行为进行落实[6]。
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家乡开展思乡活动
在一个国家之中本就蕴含大量文化、精神以及历史,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很容易产生一定误解与扭曲,学生也会在其中由于涵盖内容过于广泛而缺乏兴趣。而且每一个家庭与地区在国家之中都属于组成部分,高校若想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正确认知,必须将家乡作为起点,因此,教师便可在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利用家乡开展思乡活动。
在高校之中肯定有部分学生是本地居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本地开展春游活动,让本地学生担任此次春游活动的向导。在向导带领下所有学生参观了很多本地风景与特色,这时当其他学生对本地风景进行夸赞时,本地学生会随之产生自豪心理,其他学生也会在观赏之中对家乡产生思念之心。在完成本地春游活动后,很多学生都开始产生思乡之情,这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在班级开展思乡活动,让学生写一篇有关于家乡的赞美文章,字数不限,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学生能够在文章之中体现家长之美即可。由于除了本地学生外,很多学生都在春游活动中思念家乡,所以在撰写文章时瞬间就能想到很多内容与特色,在学生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得到学生对于家乡的思念、热爱以及歌颂心理,这时只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与国家之间的契合点,便可让学生对国家产生基础认知[7]。
通过电影组织观影活动。如今在影视领域中,很多作品都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在这些影视作品中蕴含着十分浓郁的爱国思想、意识以及内涵,可以通过生动画面让观影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能通过真实故事让学生对历史、民族以及文化产生正确了解,因此,现代高校可以通过电影组织学生开展观影活动,这样便可在观影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可以在每周空出一节思政教育,组织学生在班级之中或电影院开展观影活动,最好选择有关于爱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以及《火烧圆明园》等,其中《攀登者》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攀登人员对于登上珠峰的执着梦想,在其他国家纷纷怀疑我国攀登队是否成功登上珠峰的时刻,我国攀登队重整旗鼓,历经千年万险最终成功登上珠峰,学生在其中能够感受攀登队为了给国家争光的决心与毅力;《我和我的祖国》本就是为了庆祝我国成立70周年所拍摄,其中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讲述,直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止,学生在其中能够了解我国发展史;《火烧圆明园》虽然是一部老电影,但其中内容却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老旧,记录我国“万园之园”被抢劫一空,最后在一把大火下毁于一旦,很多学生在看到圆明园被烧毁的那一刻,纷纷产生愤怒情绪,这就相当于学生已经开始为了国家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
结合节日拟定不同活动。我国有很多节日都具备深厚含义,如: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清明节象征着缅怀亡者、中秋节象征着团团圆圆,此外,还有很多国务院设立的纪念节日,如:9月3日(抗日胜利日)、9月30(烈士纪念日)、12月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等,这些节日都可以用在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因此,现代高校可以结合节日拟定不同活动。
例如:在清明节或烈士纪念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在扫墓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烈士面貌,其中有很多烈士年龄与学生相仿,这对于学生来讲属于一种最为真实的冲击,这些烈士在与自身相仿,甚至比自己还小的年纪就已经为国牺牲,而自己却没有为国家做出过任何贡献,这样未来学生便会对国家产生爱护心理。在抗日胜利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战役纪念馆开展缅怀活动,一般战役纪念馆之中都有解说人员,通过历史解说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更加了解。如:在我国吉林地区中有一座城市叫四平,四平这一名字的由来便是四战四平,主要是在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阶段,共产党在四平展开过四次大型战役,分别是解放战、保卫战、攻坚战以及收复战,在这四场战役后四平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战争,当学生在战役纪念馆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四平人而自豪,这样便可在潜移默化间达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目的[8]。
综上所述,近期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越发关键,所以现代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般高校都会在思政课堂中开展爱国教育,但这种方式十分传统,实际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现代高校可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思政课堂、课程思政以及实践活动这三种方式,开展“三位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便可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中对爱国主义加以了解,在课程思政中对爱国主义产生认可,在实践活动中彻底具备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在根本上达成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