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发区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以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为例
2022-01-31肖庆玲
肖庆玲
(中共芜湖市委党校/芜湖行政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三山经开区发展现状
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三山经开区)他的前身是安徽芜湖绿色食品经济开发区,2006年4月被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2009年7月,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挂牌。三山经开区先后被批准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省级物流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31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2020年7月6日,三山区和弋江区合并成立弋江区,2020年9月原三山区管辖范围全部委托至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管辖。
近年来三山经开区坚持聚力发展,综合实力有了新跃升。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5.8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0.6亿元,年均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3亿元。五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1.58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累计62.11亿美元。三山经开区入选省级园区循环发展试点名单,被评为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东部先进开发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山经开区高水平建设面临的挑战
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不完善。三山经开区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的传统社会形态转化而来。经济总量小,仅占全市的4.3%。产业结构不够优,三次产业结构为3∶67∶30,三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三山经开区发展受历史演变和诸多条件限制,产业、城镇和生态的布局分散,缺乏关联融合,不能“群星拱月”,致使农业农村边缘化,先进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没有形成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群,服务业比重低,小、弱、散的局面未改变,城镇和园区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城市中心不突出,生态价值未彰显,生产、生活和生态不协调,影响产业和人口聚集。城市功能不完善,教育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人口的集聚。
营商环境欠佳,高质量创新人才缺乏。一是营商环境欠佳,有的企业反映“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互相推诿扯皮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下级部门请示工作没有答复、没有音讯、装聋作哑的领导干部还大有人在,办事效率低下,项目审批难、落地难、推进慢。二是高质量人才缺乏,区内大型骨干企业以管理类人才为主,技术类人才聚集在研发总部,此外,区内相关科技类中小型企业不多,搭载高层次人才的平台载体不大。2010年以来,全区共引进各类人才1万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7人,占比不足1%。相关企业招引研发类人才积极性不够高,根据一份随机抽取的44家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全区研发人员总数2541人,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总数1035人,占比仅40.73%。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企业还未成长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已招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企业,有的产出还不能达到预期。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短缺,创新型企业家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紧迫。同时,区内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与主城区及兄弟市县区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区内餐饮行业、娱乐行业、公共交通等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兜底作用,影响了人才去留。
体制机制等有待完善。一是担当意识弱化。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迎难而上的干劲和主动担当作为的勇气,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难点任务落实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消极等靠,该表态的不表态、该担责的不担责、该拍板的不拍板,以“慎重处理”之名,行庸政懒政之实。二是争先意识退化。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钻劲和闯劲,对分管负责工作研究不深、不实,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不多,成绩平平、乏善可陈。
建设资金不足。受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叠加影响以及增值税留底退库政策影响,全区财政收入下降趋势明显,给区级财政可用财力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上解压力较大,支出增长较快,刚性支出任务繁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同时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疫情影响、外贸形势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影响,未来收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总体来看,全区财政收入水平不高,除全力支持落实“六保”任务外,同时要兑现大量政策奖补资金,收支缺口较大,地方财力紧张,在全市各区县排名中位次较后。另外,政府投资基金运作不规范,基金运作效率低。
三山经开区高水平建设的对策建议
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全域提升。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结合三山经济开发区既作为经济主战场,又有社会事业,一二三产融合的特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农机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引导服务业提质增效;围绕以龙湖为心、打造芜湖市区西南绿色发展极的“一心四极”空间格局,构建水清岸绿风光秀美的“长江畔三山绿色生态空间”;突出建设“人民城市”,短期内,通过规划建设高水平、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项目及配套设施,打通民生堵点,提升城市功能;远期通过强化社会治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精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探索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经验,建设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区。二是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组团联动。编制三山片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总用地面积,明确定位,划定四至范围为:北至五华山路,南至长江南路,西至峨桥路,东至资福河路。加强区内组团与市区、原三山区地域与原大桥开发区地域之间的联系,现已将三环路→珩琅山路→长江南路快速化,使三山组团与市政务新区之间形成“一高一快”的交通格局;利用峨山路以北的长江南路绿波措施,增强与中心城区的通行效率。
跑出服务“加速度”,精心筑巢引凤来。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把握企业需求。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出台《企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企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建立企业走访制度,跟踪项目开工前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建立投资服务中心联席会商制度,各职能部门互通有无,合力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二是推进流程再造,优化办事体验。在企业服务中心摆放涉企奖补受理清单折页,明确办理事项所需材料清单及受理、审核时限,一次性告知企业,努力实现“集成服务、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三是严格人员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企业服务中心窗口人员设置 AB 岗,固定工作人员,杜绝因人离岗而造成的工作脱节。加强对窗口人员业务培训,通过组织集中培训、派员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政策理解度、业务熟悉度,让服务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四是围绕三山经开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全球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出台区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发展专项政策,重点引进项目水平高、转化速度快、产业带动大的团队,争取更多优秀团队纳入省、市政府重点扶持范畴,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继续做好团队人才健康保险等服务工作以及高层次人才团队监管和扶持工作。制定激励企业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的优惠政策。加大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加大研发投入,多出科技成果快出科技成果。严格及时落实省、市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使研发性企业创新性企业持续得到支持,促进区内企业的创新发展。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将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整合成系统性的政策,构建具有三山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坚持改革导向,突破体制机制瓶颈。要全面对标“长三角地区”开发区运管分离的先进经验,在重监管、强服务、提效能上先行先试。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消化冗余人员、优化机构设置,真正形成“大部制、小政府”格局。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制,支持开发区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弹性工资制,对通过市场化选聘的招商人员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引进专业机构,培养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引进市场化机制,开展市场化竞争,推行市场化评价,在市场化上求突破。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坚持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人才引进的高端导向、人才培养的专业导向、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大力引进人才,探索实施特岗特薪、特职特聘。选调一批懂经济会经营的优秀干部,到开发区主战场锤炼,让开发区成为干部成长进步的“练兵场”。
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国企作用,盘活政府存量闲置资产,整合国企资本参与组建、承建融资平台,对于具备收益的基础设施,可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来筹集新项目资金。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城市建设项目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资金。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充分利用国家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建设,通过债权、股权、基金等多种形式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政府投资基金发展,规范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提高基金运作效率,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促进“双招双引”,支持产业培育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