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发展策略分析
2022-01-31梅家莹鲍雨涵董永利周雨萱
梅家莹 行 佳 鲍雨涵 董永利 周雨萱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引言
自2014年我国进入新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人们接受与传递信息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时移动互联网引领下的互联互通移动信息网络的建设已经使得传统的新闻生产不再具有优势。受网络上海量且质量参差不齐的新闻资讯信息的影响,新闻受众产生视觉疲劳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追求优质的新闻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环节。
高校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主流模式之一,不仅对于校内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引导校内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机遇与挑战,高校新闻传播不仅应坚守媒体职责,还应“穷则思变”,针对后疫情时代的新闻发展现状及时转变发展策略,激发高校新闻传播发展潜力,提升其新闻本身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促进高校新闻传播内容质量显著提升,如何推动新闻生产与投放制度革新,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如何整体有效增强高校新闻传播引导力,成为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转向发展策略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
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转向发展策略
革新新闻生产理念,打造优质新闻
调整新闻生产话语,增强新闻受众的感性认同。疫情期间新闻传播内容话语模式的转变,启发高校新闻内容应多关注时事、民生等,定位于大学生受众群体感兴趣、关注、却又无法获得其更深入的相关内容的新闻,根据不同新闻的亮点和特色进行深度报道,最大化满足受众需求。此外,在选题方面,高校新闻选题人员需要做到在注重把握主旋律和主流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既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又致力于做出“接地气,充满人情味和趣味性”的报道[1]。例如,目前山西正处于洪涝灾害中,有不少山西的学子,十分关注家乡人民和农作物的安全,校园主播在报道相关救助新闻时,同时也可以适当报道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
高校新闻传播需要打破传统新闻样态,实现新闻叙事视角的灵活转变。疫情期间大量涌现出的如“雷神山”“火神山”慢直播新闻报道、“志愿武汉抗疫行动”等一系列新闻成果,其中不乏从多个视角进行报道的新闻。从疫情报道传播效果来看,多视角解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受众更加高效的接收新闻原委。高校新闻生产要求新闻从业者需要在结合实际新闻语境的基础上,不仅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充分挖掘,而且还要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2]。例如,校园发生暴力性事件时,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如实报道,挖掘暴力背后的真相,而且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何在校园中避免暴力事件的再次出现,出现后应该如何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等。这样既贴近实际又最终服务于生活的新闻写作,相比于传统的写作模式更易引发新闻受众的心理共鸣。
拓宽新闻生产渠道,实现精准投放
疫情信息传播导向表明同一信息在不同的媒体里的传播效果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深受不同媒体的传播特征、推送周期、粉丝图谱影响。因此,后疫情时代高校中的新闻传播要注重对新闻的分类,如微信公众号应相对侧重于官方通知,且其推送的内容应该更突出真实性、综合性和文化性。高校新闻内容生产者在投放同一个新闻事件之前,需要根据内容及新闻笔触特征侧重划分新闻的不同类别,最终依次在多方媒介平台进行投放,促进实现新闻信息精准投放。
当下高校新闻采集和投放环节也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拓宽新闻生产渠道随之成为高校新闻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高校新闻采集问题首先需要能够灵活利用新媒介平台与新闻受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功能。例如,高校官方微博除了发文次数不受限制之外还兼具与受众即时互动功能,因此,这类校园媒介平台除了校园重大事件决议可作充分扮演好舆论引导的角色,还可以视为一个重要的信源地。
另外,新闻投放问题也可求助于此类多媒体平台,新闻生产者在进行新闻信息筛选分类后的多方投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例如,在日常抖音、B站号等视频平台发布兼具趣味性与校园文化特质的短视频新闻相比于传统单一的文字刊物模式更具优势。多媒体平台的投放参与将会极大助力高校新闻全场景生产的发展,促进高校新闻受众全空间收听、全方位接触、全流程参与,以及全感官体验的完成[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长远发展
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媒体融合要向纵深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引导舆论、引导思想、传承文化、服务人民[4]。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构建以垂直服务功能为重点的新媒体综合平台,需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主流媒体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于正处于后疫情时代的高校传媒而言,要同时实现媒体建设的时代转型与融媒体体系建设完善目标,既要掌握先进技术、生产优质内容,又要提高全媒体人才的觉悟,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由此,高校加强全媒体人才建设,即是在顺应时代大命题的基础上,为推动自身长足发展做准备。
高校新闻媒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完善其人才选聘机制,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选聘标准,同时加强高校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不断提升校园媒体的公信力[5]。此外,高校还应加强校园媒体学科建设,实施学科基础宽厚、课程特色突出、具有前瞻性的“T”型人才培养方案[6],积极引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志愿参与到新闻传播实践的学生群体入岗。同时,高校新闻媒体还应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聚合作用,开展校园内二次新闻产品创作[7]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新闻参与热情。
推动新闻体系变革,提高生产效率
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的政治、经济、舆论和信息等多方面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步入新冠疫情后期阶段,直面万事皆媒的时代,高校传媒应加快整合体制机制、政策手段、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建立与全媒体生产传播相适应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的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提升传播效率。
此外,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引入,如何加快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是当下高校新闻媒体发展亟待思考的问题。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抖音、头条等一系列新媒介平台的引入有效促进了高校进一步打造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新闻信息矩阵。各平台之间的优势相互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快速整合资源,促进新时代下的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8]。
同时从后疫情时代疫情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高校新媒体应深刻认识推进媒体融合工作重要性的紧迫性,应以明确主流媒体的机构属性为导向,解决媒体融合框架下高校新媒体的属性界定问题。最后,高校新闻传播要推进新闻监管制度改革,监督新闻生产全流程,规范高校新媒体运营,最终促进高校融媒体体系建设。
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面临的机遇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高校新闻传播格局变革。随着国内疫情步入后期阶段,国家开始重视社会文化顶层设计,着力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为目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之相应的,这一媒体深度融合大环境也有利于高校传媒体系创新发展,为高校打破传统新闻生产格局提供契机。
疫情期间新闻传播催生高校新闻传播新路径。据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我国网络用户达到10.11亿,其中8.88亿短视频用户,6.38亿人直播用户[9]。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说,这一在疫情期间兴起的传播新范式为高校新闻传播新路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具备场景化、纪实化特点的传播模式成为推动高校新闻转向更加吸引受众的视听新闻的先导。
新媒介技术的流变助力高校新闻生产转型。疫情期间,“5G+”、3R(VR+AR+MR)、4K/8K超高清拍摄等媒介新技术[10]的推广应用,缩短了受众与事件本身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高校疫情新闻传播拟真化发展。后疫情时代,媒介技术赋能将会进一步为高校沉浸式新闻、建设性新闻等新型新闻话语叙事结构[11]建设提供可能,促进新闻生产转型。
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高校新闻内容生产同质化问题显著。新闻产出压力下,高校新闻撰稿者采用“一稿多用”已屡见不鲜。在新闻时效性规制下,相互关联的新闻之间内容相互“借鉴”加剧高校新闻内容生产同质化。诸如此类的新闻内容雷同,极易引起受众的乏味和反感,同时制约着高校媒体的长期健康发展。
单向度新闻传播路径弊端日益凸显。后疫情时代,高校自媒体运营往往只是媒体介质的简单转换,而其传播的思路和姿态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宣传和说教[12]。当遇到一些校园问题时,高校媒体沟通交流功能的匮乏甚至会使矛盾加剧,产生一些影响恶劣的群体极化行为。
专业化人才匮乏限制新闻生产转型。高校新闻专业撰稿队伍力量薄弱,使得高校特色新闻的稿件产出匮乏问题日益显著。此外,新闻传播理论薄弱,新闻敏感度不高,新闻视角相对狭窄等问题长期存在也阻碍着高校新闻长期建设发展。在全社会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后疫情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匮乏所呈现出的问题愈加严重,阻碍着高校新闻长期话语导向能力建设,限制高校新闻生产转型。
后疫情时代是高校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传播者需共同面对的特殊发展时期,作为校园主流媒体,高校新闻传播在后疫情时代虽然在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理念与运营模式等方面尚有不足,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其依旧具备长远发展的潜力。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系统化体系化的校园融媒体建设,以及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高校新闻传播终将迎来属于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