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对策与建议
2022-01-31邓昊
邓 昊
(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鞍山 114007)
汉语国际推广项目是中国以壮大的国力为基础,为在全世界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而推进的一项全国性工程。起初,中国设立汉语国际推广项目,期望的是将改革开放以来所达到的经济、外交、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延伸到语言和文化等软实力领域,以此来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巩固其世界强国地位。在疫情发生前,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也受到了国内外的误解和质疑。国外之所以会出现对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负面看法,笔者认为是因为前期国内高校的设立汉语国际推广项目过于清晰地标榜了增加中国软实力的目的,而随着汉语国际推广项目数量的增加,这种提升挑战了当地主流文化的新文化意识形态,并受到当地主流文化的牵制。尤其在新时代,东西方从全球化思潮转变为各立门户、各自为站的思维,不仅是不同文化碰撞,更是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碰撞。在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各立门户的意识形态,必定会有高调的舆论宣传和传播载体进行文化层面的争夺以避免本土文化逐渐被淘汰,被清一色的所谓“主流”文化整合。
因此新时代,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项目上在传播思路、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了改革和引导。
传播思路发生转变
目前,全球范围的文化推广项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和冲击。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也进入了一个发展转型期。我国反观其他文化传播强国,文化推广项目在政府层面都有完备的文化推广法律条文支撑和法律保障,整体的对外文化推广涉及了内容产业基础的组成、制作和流通;海外输出及下一代内容开发;电影、动漫、游戏、音乐、大众文化艺术、时尚、娱乐等各领域的基础设施扩充;专业人才培养;高附加值文化商品开发;著作权政策综合规划和保护等。以韩国为例,作为政府指导意图下建立的世宗学堂在对外韩语教学和推广韩国文化时更加侧重于现代韩国文化的体验和宣传,加之隶属于政府行为的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也助力了其在全球范围内韩国文化的包装与推广,在全面资本市场化的运作下,特别是外资引入后,近年来《鱿鱼游戏》《寄生虫》《王国》等在全球范围的热播和获奖,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使得韩国在海外推行韩国文化、韩语国际教育时阻力更小,共鸣更多,也更加顺畅和容易。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推广思路上可以互相借鉴,特别是传播思路的维度上,同为单一民族为主体,使用单一语言的中韩两国,文化独特特质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但也加大了文化传播的难度和差异。虽然中韩两国民族主义情绪对外来文化存在着文化抵抗,但是,从韩国韩语文化的发展和国际化推广来看,韩国更善于并积极地吸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经验而进行本土化改良,因而对外国文化传播不会采取单纯的排斥态度。所以,中国在的汉语文化推广兼顾排斥和接受两方面应以二元论的方式进行。在这一模式中,要充分利用中国独特的、且对象国无法使其本国化的文化内容进行文化推广和传播,同时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加工和改造进行文化再传播。
传播手段发生更换
前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文化传播模式主要是本土化模式。即由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培养当地专家和由当地专家传播中国文化两个阶段推进的文化传播模式。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在发展之初饱受教师培养周期长、教学人员短缺的困扰,而本土化模式为缓解教师短缺等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培养出一批当地的中国专家和文化领袖,通过他们传播中国文化。而当今,符号解读模式、二元模式等考虑对方国家情况的多样化模式得到进一步充实与开发。具体从手段上看,前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对到海外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因此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文化传播效力、辐射面积有限。而现在,网络及新媒体的成熟运用近乎取代了疫情前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文化传播手段,线上课程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丰富,手机和电脑上“一夜之间”增添的平台客户端,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向开设网课,线下教学全面向线上转型。于教师,线上课程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方式;于学生,线上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语言习得效果。传播手段的转变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更加迅速的传播文化推广内容,成本更加低廉,受众群体会进一步扩大,受众规模会进一步增加,有效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但是,由于不能切身实感地进行体验,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会有偏差,特别是涉及动手的文化体验项目,使得文化体验的深度大大缩减。此外,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会导致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会导致受众群体接受效率低下,也可能直接导致学习者对文化传播的学习理解产生负面情绪,进而不能够深入理解相关学习内容。因此,地方高校在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战略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文化特质,进一步以国家文化之间的共性来尝试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并将通过培养舆论领袖的本土化传播策略,积极推动对青少年的文化传播,利用与其他高校同为网课的有力优势,开发能够吸引年轻人眼球的课程项目和文化推广产品,进而充实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
传播内容得以优化
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是汉语语言文化推广的核心组成部分,语言上的沟通仅仅是媒介和手段,汉语国际推广的传播内容,还应当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推广之外,更多更好地挖掘和传播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核心内容,从而实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开放包容、自信友好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疫情发生之前,汉语国际推广项目侧重于汉语教育、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媒体与传媒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研究,但主要强调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海外人士会认为在文字简体化、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大量流失。笔者认为,现在,传播的中国文化内容应该筛选其中具有世界价值或现代意义的内容进行传播。即主张传播更富生命力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宣传国人都不熟知的文化内容。从传统文化输出强国日本、法国的案例看,做文化推广时,都会以其独特的文化体验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为着力点进行发力,力求在内容上与海外读者或关注产生共鸣。中国也在力求发展文化内容为主打的文化内容产业,以李子柒、河南卫视传统节日节目为代表的富有传统文化内核的内容不仅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也是地方汉语国际推广项目时的重要参考。可见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传统节日串联起独特的中式审美,才是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应该思考和着力地方。
当今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推广的建议
一是要结合地方实际和文化特色,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或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速开发或参与、建设灵便多样、有效的网上、线上汉语国际推广资源。线上教学的课程体系从总体设计、教师、课堂、教学环境与资源,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都与传统的线下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现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线上教学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云班课、雨课堂、钉钉、腾讯课堂、企业微信等国内线上学习平台等,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授课模式,如直播课、录播课、慕课、远程指导。如今需要进一步加速开发研制能应对多个语种、板块布局更为合理、链接跳转更为灵便的更具创新性的汉语国际教育网上、线上资源。二是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顶层设计。我们应该考虑到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和调整,在做好汉语国际教育的资源整合方面,要结合地方高校实际,不要贪多求快,大上特上,要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为主线,结合中式审美包装,力图设计出更为亮眼的文化项目。三是要进一步做汉语国际推广本土化工作,要做好目标国国情的综合研究,做好国别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寻找我们和目标国之间的共同价值和共同理念,以减少汉语国际教育在实施过程当中的文化冲突和观念分歧。运用本土化模式,通过多元化制衡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文化权力作为理论命题,培养当地中国专家,通过他们传播中国文化。四是要将混合式教师培养培训成为新常态。当前,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线下教学被迫转为线上,而从长远计,线上教学会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至少会成为线下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的培养模式,将成为新时代汉语人才培养的新常态,特别是对海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来说,线上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掌握现代信息网络和智能技术,将其用于教学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汉语网络化教学的未来也将更充满无限可能。
综上,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正逐渐成为一种热潮,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在新时代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作用,项目的运行和管理、师资、教学内容和教材、对外形象管理等各个领域要进行反思。必须在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特别是地方高校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时,要将文化传播思路调整为既保持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又承认对方国家的文化多元性。通过强调中国文化与对方国家文化之间的共性,将全球化和文化传播视为一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与以往的世界化理论强调中国的民族价值不同,它而不是单方面的传递,从而实现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更是通过世界性这一普遍价值,与文化传播对象国共享这一价值,增进了文化理解,进而尝试文化融合。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推广是中国文化出海战略和全球化发展、文化多样性交流的必然举措,它帮助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交流、合作共赢当中。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推广也是价值观的推广传播,有利于挖掘我国各地传统与现代中的优秀思想文化和精神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我国的国际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建立汉语文化圈的精神家园、身份认同和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