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语境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交叉课程建设路径
——以“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为例
2022-01-29丁智擘
丁智擘,张 弛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引言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成为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1];2018 年教育部发文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2020 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召开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新文科的时代与社会诉求[3]。可以说,“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是新技术、新需求、新国情等现实背景之下,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孕育生长的一种归属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科范畴。它不同于传统文科,而是以新时代、新经济及新产业为前提,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八个字为主要建设路径,打破“科学共同体”的固有认知[4],带动文科建设形成一种新型教育范式、面向未来的人文社会科学框架。相较于传统学科而言,它更注重新技术在文、史、哲等课程中的运用,更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共享,更倾向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而探索更富创新思维的教学路径和更加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体系,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新时代文科人才[5]。
作为“新文科建设重要部分”[6]的新闻传播学势必紧跟时代浪潮,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教育部署,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四个自信”的融合型传媒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新闻传播学中最具综合性、时代性、实操性的专业,具备强烈的交叉学科潜质,如何在此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人才的跨学科交叉培养,成为新文科建设下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的着力点。
一、新文科语境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从2012 年教育部改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始,该专业因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而得到扩张。截至2020 年,可以招生的高等院校已多达268 所。①中国教育在线.https://gkcx.eol.cn/相比传统媒体人才的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更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强调网络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在内容生产中的运用,呈现显著的跨学科特征,对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产学紧密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高。
本研究以“新文科”+“网络与新媒体”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得到239 篇相关文献,但同时包含两个主题词的成果只有6 篇,可见该专业“置于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严重不足之态势。本研究对包含至少一个主题词的文献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解读和描述的研究。如: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从文科新使命、文科中国化、文科国际化等角度阐释了文科的“新”从何而起,“新”在何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维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维度来看新文科之新[7]。传媒艺术学的新文科建设应以追求服务国家战略、回归本土原创、坚持学科融合、夯实基础理论为目标[8]。新闻传播学的新文科建设的两个维度分别是学科的现代化和中国化[9]。这类文章对于“新文科”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达成共识,但不同的高校如何整合专业、如何建设课程,目前仍在探索中。
第二类是阐述某所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案例研究。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尝试[10];甘肃政法大学在突出课程特色总体原则的基础上,以技术先导、理论基础、实务创新、媒校合作四大模块来构建课程内容[11];西北民族大学尝试将“PBL 教学法”运用在《传播学概论》的教学中,整体提高了学生认知理念、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跨学科技能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的能力[12]。这类文献没有涉及交叉学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第三类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现状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多方面提出对策。有学者认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合了文理工商等不同学科门类知识,应以时代变革与社会需求为背景,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导向,促进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推动学科建设和实践层面的“科学化”[13][14]。有学者认为该专业存在学科界限“过于专业化”,培养模式的“窄化”和培养视野的“区隔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重塑和实践能力的拓展,不利于新文科建设的稳步推进[15]。此外,该专业还缺乏与其他学科的多向联动,在顶层设计、教学载体、互联网思维等方面还有待改进,改革的新进路可从筑牢意识形态之堤、打造引领型“金课”、搭建专业实践平台、优化教学队伍几个方面着力[16][17]。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团队与课程群的合理化、翻转课堂与资源共享的运用、工作坊和学习小组问题导向式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18]。然而,这些研究没有结合本专业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案例进行讨论。
此外,本研究从少量关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量化研究中发现该专业实验/ 实践类课程占比过少,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19],导致学生对该专业满意度整体偏低。其中,授课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度”(均值2.50)位列满意度最低的三个因素之一[20]。可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快速提升课程质量,全力打造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金课,推动学科新发展。虽有2 篇文献介绍了与本研究相似课程的实践教学理念[21][22],但与新文科背景下课程的交叉设计关联不大。
综上所述,“新文科”的特征在于其跳出传统文科类目“窄化”的限制,发散性地囊括更大范围的通识内容,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联结及融合渗透[23]。这种语境中“融合”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最有效的方式。当然,融合也不能是多学科课程“一拼了之”,而是要在“融”字上做文章,该融则融,当跨则跨,具体体现在与其所在地方的融合、师资力量的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教学与就业相融合、育人与育才融合[24]。“跨”则可以在学科、技术、理念、产品上实现“跨界”,最终形成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课程。本文拟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汕头大学“四新”建设为契机,以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交叉课程“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的建设实践为切入口,探讨新文科语境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交叉课程建设和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思路。
二、“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跨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思路
优质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品质,是教师体现专业价值的平台,也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新文科之“新”本质上是一种“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的新要求,这对传统课程改革是一种挑战,但对于建构中的新兴课程——“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却是一种契机。这缘于该课程本身拥有“跨学科”和“重实践”的两大基因,以及在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和机制融合[19]的主导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倾向。
“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是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三年级的核心课程,也是汕头大学新文科建设项目中第一批面向新理论、新技术、新需求的前沿课程。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在数字平台上满足人们信息获取、舆情监测、社交、娱乐、营销和服务的媒体产品、社交服务产品、互联网产品、休息娱乐产品统称为新媒体产品[25]。宽泛的定义给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提出了跨学科的技能要求。比如,学生制作完成产品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需要用到新媒体采写实务,设计学中信息设计、情感化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中的软件设计、编码与测试以及管理学中的网络营销和项目管理等知识。可以说,课程是对学生几年所学新闻内容生产、网络技术、用户调研、产品设计、广告创意、数据可视化、品牌传播、平台运营等能力的综合检验。
鉴于此,该课程进行了“文科+艺术+工业+商用”的交叉课程设计,实施“设计+传播”的跨学科授课和基于“CDIO”理念的“研发+商用”实训,同时成立新媒体产品创新实践工坊,创建自媒体平台,打造沉浸式学习氛围,孵化面向本校、本地区实际需求的各类新媒体产品和服务。课程的“融合+跨界”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融入思政,服务地方,做好课程顶层设计
专业课教学要立足课程思政,提高政治觉悟,将地方文化和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坚持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26]新文科背景下的传媒教育要求培养具备较高政治敏锐度和政治素养,知国爱国,能利用专业所长传播好中国声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文科人才。这种语境区别于以往人才培养中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和推动经济建设,仅仅促成专业技能实用性最大化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塑造传媒人,将思政内容巧妙融入课程设计中。
高校教育活动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地方大学与当地社会日益紧密的关联要求学校能充分体现服务社会的功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1904 年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27],即大学理应承担服务社会的功能。例如,大学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起到了发挥大学思想高地优势,知识服务国家的作用。那么,地方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该如何扎根基层,将教学与研究的成果真正服务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也是本课程方案设计时思考的问题。
因此,该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文化振兴的国家战略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新需求下,结合学校长江工业设计中心的校企合作项目和创业学院的双创项目,以赓续红色基因、振兴乡村、传播文化为使命,组建跨学科团队,培养能面对现实社会需求的具备新媒体产品设计能力的传播人才。
(二)挖掘地方资源,组建跨学科团队
在课程建设思路上,本课程团队首先对地方特征和需求进行了分析。
首先粤东地区有许多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仅汕头就有包括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蔡楚生故居、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忠魂墓、杜国庠墓、南澳县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遗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8]。基于此,本课程将粤东地区红色文化传播作为课程主题之一,学生可整理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粤东红色基因相关的数据可视化、H5、VR 全景、交互影像等媒介产品并投放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实现思政元素与学生创作主题与实际行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其次,汕头大学坐落在著名的侨乡、海滨城市汕头,这里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仅工夫茶、潮州音乐、潮州筝、英歌舞等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就多达46 项,但同时也存在城市经济形态单一,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部分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2020 年12 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9]。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因此,本课程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充分评估地方特征和发展需求后提出“以潮汕优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服务策略。具体形式为:用各种新媒体产品活化本地文化,为其定制“传播方案”,以此推动乡村旅游,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师资的融合是支撑内容跨界的必要保障。学校开展新文科建设,鼓励教师以项目需求为前提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实现“一校一策”、而非“千校一面”的强强联合。为了凸显汕头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交叉的地方特色,主讲教师找到了正在实施“乡村产品创新设计”的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和正在推动“乡村思政和非遗进校园”计划的德馨书院组成跨学科团队,试图突破单一课程体系的局限,用多元融合的教学手段拓展课程资源。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新媒体产品创作时既有格尔茨强调的“贴近感知经验”的体验,又保持“遥距感知经验”的视角[30],课程教师团队带领同学们前往澄海隆都镇新乡村进行调研实践,将创新传播与乡村振兴主题相融合,共同梳理“竹文化”活化方案,最后创作出一批鲜活的具有乡村气息的线上线下产品,以相关展览、融媒体产品、产品直播作为推广手段,共同助力汕头市乡村振兴(如图1,图2)。
图1图2 “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跨学科交叉课程作品展
(三)成立创新实践工坊,孵化交叉项目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跨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然而本专业学生大部分并不具备其他专业所需的美术、数学及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一方面要补短板,另一方面要创特色,如何上好跨学科课程成为难题。这时,多学科联动的课外实践成为课程课时不足的有益补充,也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训练的实战场地。研究表明,新闻专业实践课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新媒体运营与创作的核心技能,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坊,打破专业限制,让学生在工作坊“进行全业务流程的互动式学习”[31]。
“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课程实践部分成立了新媒体产品创新实践工坊,协助学生组建跨学科团队,在不同学科教师高效和直接的指导下孵化面向实际需求的项目。例如,设计学院教师协助学生做好满足用户多重需求的设计调研和产品开发,新闻学院教师引导学生做好产品概念和创意传播方案,创业学院引导学生挖掘项目的市场应用前景(部分项目名如表1)。
表1 新媒体产品创新实践工坊孵化项目
工作坊的跨学科项目能够让学生在第一现场了解用户需求,掌握调研方法和制定解决方案,让各学科的理论充分发挥指导性,共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作品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这种面向实际需求的实践教育与汕头大学提倡的“CDIO”理念不谋而合,可以减少学生只为学分而实践、只为成绩而设计的行为,有效规避产品设计中的“无用设计”,传播中的“无效传播”。
(四)创建自媒体平台,打造“沉浸式”学习氛围
“沉浸式”教学最早是语言教学中常用并有成功范例的方法,后泛指将学生“浸泡”在特定的环境中,打造强烈真实化和社会化特征的教学[32]。“沉浸式”教学的特点是高效、快速、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知识的建构。沉浸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生活学习时完全投入情境当中,进入一种自然沉浸的状态,可以实现良好的活动效果。这种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实践、体验和合作的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探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依托互联网传播而发展起来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应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平台,营造“沉浸式”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和能力。为了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实践”课程组开设了“ME+.Lab”媒体与娱乐实验室,注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一系列平台,利用自媒体平台“全天候”“全开放”优势,鼓励学生挑选相关内容进行策划、采写、拍摄、播报、剪辑和发布,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内容生产和网络传播能力。在平台的运营中,老师和学生也扮演不同媒体角色,持续沉浸在“生产者”“传播者”“管理者”“接收者”的状态中,使学生养成随时“以专业的眼光去看、以专业的思路去想、以专业的技能去说”的习惯。
“沉浸式”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技能训练,将教学内容转化成贴近生活的情景需求,建构一种具备连续性、针对性、真实性的学习环境,便于主体获得相应的沉浸体验。为方便长期与学生保持联系,给予学生成长空间,课程团队为进入实验室成员设计半年到三年的中长期规划,持续关注其成长。平台与我校各院系服务性劳动课程、书院第二课堂、创业创新及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交叉融合,为他们做概念推广、品牌打造、产品宣传、文化传播、平台代运营等工作。实验室成立两个月,成员已发表各类多媒体作品40 多部,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服务于本校和地方的全媒体平台。丰富的选题让学生能在充分发展个性的前提下愉悦地接受专业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让课程项目的传播对象变得多元、传播形式变得丰富、传播内容变得充实。持续的沉浸式训练虽具备一定挑战性,但可量化的数据和直观的传播效果也激励了学生创作。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学习成功的次数与学习自信心成正比,自媒体平台发表的每一次成果,每一个阅读量、点赞数都可以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催化剂。
(五)引用“CDIO”理念,促进教学成果转化
CDIO 是一种工程教育培养模式,C 代表构思(Conceive)、D 代表设计(Design)、I 代表实现(Implement),O 代表运作(Operate),旨在让学生以研发项目的实践过程为载体,达到个人专业知识、个人实践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的要求和预定目标[33]。“项目教学”和“Learning in Doing”方式为该教育理念的核心。汕头大学是中国高校首个CDIO 成员,早在2005 年就开始了对CDIO 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不仅产出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全新的EIP-CDIO 培养模式[34]。汕头大学新文科建设鼓励文理工科之间在教学模式上进行融合创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因为其跨学科特点和强烈的实践要求,尝试借鉴汕头大学工程教育“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实践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对这四个方面的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更好地发挥文科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1.构思阶段。构思阶段主要任务是选题的确定。首先,本课程教师团队紧密结合我校特色、研究资源和学生兴趣以及教师团队智力优势,利用汕头大学有特色的服务性劳动课程、跨学科产学研平台、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双院”育人模式和创新创业团队孵化基地,帮助学生进行选题筛选。同时,教师也具备开放的心态,支持学生们大胆尝试实验性质的交叉项目。
2.设计阶段。跨学科学生团队的成立增加了思维的碰撞,不同学科对后期相关环节的考量打破学生硬性思维壁垒,提供看待问题的多维视角,更容易形成全局化、国际化、综合化、科学化的创新设计方案。这一环节,本课程将设计学院和创业学院教师团队转变为项目的组织者,及时洞悉项目完成时每个环节的痛点和解决渠道,指导学生做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需求分析,规范化具体功能的实现,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
3.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最核心的任务是项目落地。课程团队鼓励学生在教师搭建好的平台和制定的规则下独立处理项目。跨学科团队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但也面临各专业同学课程安排和作息时间差异大,很难约定线下讨论时间,团队联结较为松散,项目的执行和推动需要监督等问题。因此,本课程教师设计了任务表管理模型,让各团队设定里程碑事件和项目进度,通过小组讨论任务分工以及细化工作量。学生按照模板步骤设定的里程碑事件完成项目,以此作为后期项目评估阶段小组互评的依据,从而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项目控制能力。教师的执行能力决定了学生项目实践达到的高度和效果。在这一阶段,本课程教师在各个时间节点召集学生进行描述、分析、复盘等工作,有效保证了11 个项目全部落地,在预期内完成成果汇报和展示。
4.运作阶段。为了让新媒体产品创新实践工坊的项目产生更多的专业联动性和横向辐射力,本课程以“双创”教育为宗旨,遵循大学生互联网+双创比赛的评价模式,为学生团队配备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成果转化和项目申报,利用“双创”的扶持将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产品营销、市场开发等后续运作结合起来。通过平台和项目的运行,本课程一个学期的短时间内,已完成多个跨学科交叉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培育跨学科的融合媒介作品和产品50 多件,参与5 次以上各类省级比赛,孵化2 个以上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充分展现了汕头大学新文科交叉课程改革的成果。
结语
2021 年4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35]。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很多与设计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统计学、影视艺术学相交叉的课程,如何做好这些课程的设计,决定着该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新文科的核心理念是交叉与融合。汕头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跨学科课程建设进行一系列“融合”与“跨界”,破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各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打通知识体系和资源共享渠道,为社会培养满足全媒体时代需要的应用型、跨学科人才。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程第一步在宏观层面进行科学谋划,做好融入思政、服务地方的顶层设计;第二步制定好挖掘地方特色、组建跨学科团队的行动策略;第三步在教学实践的各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包括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成立新媒体产品创新实践工坊,创建ME+.Lab 自媒体平台等。教学团队希望通过打造“思政要素、地方需求与自身优势结合”的“金课”,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成汕头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品牌专业、新文科建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