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2022-01-29魏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问题

魏玲

【摘要】小学中年级是启发引导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期。很多学生面对写作,常常出现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找到中年级写作教学指导的出路和方法,我们应寻找问题的存在原因,进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写作指导的效率。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问题;策略

小學中年级处于从低学段向高学段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是一、二年级的只言片语的习作与高年级成篇作文的“承上启下”,是启发引导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期。但由于刚刚接触“成篇”的连贯式表达,很多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怎么下笔,常常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以至于延伸出缺乏热情、写作倦怠或提笔忘言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找到中年级写作教学指导的出路和方法。我认为,应该先寻找问题的存在原因,进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写作指导的效率。

一、问题分析

(一)关于学生

1.写作心理障碍

我在担任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几年中,就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心理障碍,做过一些调查。总的来说,学生的写作心理障碍,其一,畏惧心理。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无话可说,大脑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上习作课就产生害怕的心理。另一种是有话写不出来,苦于不知如何下笔,特别是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害怕写不好,受老师、同学的嘲笑,畏惧的心理转而成了自卑的心理。

其二,依赖心理。中年级学生处于习作起步阶段,对习作比较陌生。有些学生,只要一写作文,就将作文辅导书翻开,美其名曰摘抄、积累、模仿,实质是进行抄袭。

2.缺乏积累,枯燥无味

中年级学生的习作问题较多,较为突出且普遍存在的,一是内容干瘪,选材单一。叙事,平铺直叙,简简单单。写人,不善于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进行描写。状物绘景,不能突出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味道、季节变化等特点。二是语言贫乏,毫无重点。这也反映出学生的积累的确是不足的,或者说,很难把阅读积累与表达融合起来。

(二)关于教师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一是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不高。二是习作指导能力不强。欠缺“尝试先下水”的精神,缺乏较好的教学思路,没有恰到好处的指导语言,没有对症下药的评价,长期如此,教学效果何以提高?

问题引发思考,思索寻求策略。

二、策略探讨

新课标确定的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之一是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那么,如何能使学生作文写出来且写得好呢?依据中年级习作的特征,针对中年级习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项策略。

(一)呵护自由表达的种子

自由表达,首先是内容不限。没有作文题,写作内容无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教师的指导主要是激活学生头脑里的记忆,帮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自由表达,其次是形式不拘。在写作形式上没要求,更不传授写作方法。教师的指导主要是鼓励学生写出来;同时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感受到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并产生自己能写文章的成功感。

郑国民先生在《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2001年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思路进行了重大改革,鼓励学生先写出来,学生愿意写、能够写出来是关键,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渐规范。”怎样规范,如何引导?以其流水账式作文为基础,因势利导,因需点拔。可结合学生作文实例引导他们或从内容上,或从写法上,或从语言上找出问题,找到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浇灌模仿习作的花朵。

我国古代传统写作教学有两个相悖的经验,一个是先放后收,另一个是从仿到作。我以为可应视情况而定。有写作天赋的,见多识广的,阅读丰富的,可放手让其自由表达;没什么写作天赋的,孤陋寡闻的,缺乏阅读的,让其自由表达,会不知写什么,更不知怎么写,应指导他们模仿写作。

如何指导学生模仿写作?

第一是范文的选择。这里有个问题需要一提。有些老师在选择范文时,喜欢拿大家、名家之作,而这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这些作品内容往往远离小学生生活,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易被小学生感受,所采用的写作方法难以被小学生领悟。我认为,最佳的选择是大致相同年级的优秀习作,这样的“伙伴语言”更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二是选择范文的依据。一般认为依据本次习作所需的写作方法,如本次习作是写人的,那么就选择写人的文章。当然,从教学的角度上,还应依据本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本班学生欠缺某种写作方法的训练,就需教师从小学生优秀作品中选择范文,指导模仿。

而范文出示的时机也非常重要。就命题作文而言,习作指导的流程应该是:首先指导审题,接着依据作文题规定的写作范围选材,再接着依据所选材料选择写作方法,然后运用所选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范文的出示及指导学生模仿,应该放在习作指导的第三步为宜。当学生明白了写作的要求,选择了写作材料,知道了写什么,却不知怎么写,有了怎么写的困惑时,再出示范文,指导其模仿,效果最佳。

第二是如何模仿。如果是布局谋篇,需要有理性认识。因为作者的写作方法是暗含于叙事、写人、绘景、状物之中的,只有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才能认识到。如写人的文章,学生阅读,能理解所描写的人物,至于作者在描写人物中所采用的写作方法,一般是看不出来的。这时就需教师指导其领悟。如果是遣词造句,仅感性认识即可。学生是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我以为起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如此。

(三)修剪细节描写的枝叶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指导叙事写人的习作,在选材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所写人物、事情。引导学生回忆的操作程序:第一步,提出回忆的要求,要求学生把要写的人或事在头脑里“重播电影”,要尽力播放得详细,这样文章才能写得具体;要尽力使“电影”中的人和事活动起来,这样文章才能写得生动。第二步,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并保持教室安静,心绪沉静。第三步,让学生再次回忆,同时将脑海里浮现的用通顺的语言甚至好词佳句描述出来。第四步,将口头描述的文字写下来。

(四)结出语言转化的果实

心理语言学指出,人脑中积累的语言处两种层次,一种仅能借其理解,为消极语言;另一种既能借其理解又能借其表达,为积极语言。前者经听话、阅读、背诵获得,后者经说话、写作由消极语言转化而来。学生头脑中积累的语言并不少,只是多为消极语言,缺少积极语言,故而作文语言贫乏。

如何指导学生将头脑中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

其一,加强运用好词佳句的意识。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关注课文中语言,在习作教学中研究优秀作文中语言;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将自己的作文与其比较,进行反省,使其深切地感受到好文章语言之丰富,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文章语言之贫乏。一旦学生增强此意识,便会在写作中有意识为之,将阅读、背诵所积累的语言尽力运用于表达之中。

其二,鼓励大胆运用好词佳句。写作学指出,评判文章中语言运用的标准,一看是否“对”,即是否语言准确;二看是否“好”,即是否富有文采。在这二者中,又以前者为重,后者为次。学习运用语言,将阅读、背诵所获语言运用到写作中,一方面语言会较以往丰富,另一方面会出现语病。我们在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过程中,当作文语言贫乏时,应先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对其因此而产生的错误取宽容态度,先放后收。当作文语言逐渐丰富,再指导他们在遣词造句时,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句与句连贯。这以后的指导,视学生这两方面的发展,有时略重于“对”,有时略重于“好”,使其作文语言既“对”又“好” 。

诚然,在习作教学中,中年级是起步,高年级是提高,起步无疑比提高难。发现中年级习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其应采取的策略,对于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摸索出适合学情的教学之路,必能在此方土地上浇灌出更加娇艳的习作之花。

【参考文献】

[1]刘雨,张艳梅.小学生作文心理与教育策略[J].

[2]洪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J].中学语文.

[3]李正存.作文语言贫乏原因及策略[J].现代语文.

(责任编辑:邓羽婷)

猜你喜欢

中年级习作问题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