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旅游行业特征研究
2022-01-27陈川
陈 川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景区建筑,主要指位于旅游景区中的建筑物。景区建筑不仅具备一定的功能特性,符合游客需求,为景区旅游提供服务和便利,还需与所依托的风景环境相协调[1]。景区建筑规划设计和一般建筑规划设计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行业特征,景区建筑规划设计需要融入旅游资源环境,赋予旅游业态功能,提供旅游行业服务。景区建筑风格与外形特点直接影响着景区的整体形象。目前业界对于景区建筑、旅游建筑尚无系统的研究,应当充分认识景区建筑规划设计的需求,结合行业特征,融合旅游要素,科学策划、设计与布局,同时注重地方文化与风俗,追求差异性建筑风格,在提升旅游景区服务功能的同时,增强景区建筑的美感和美誉度,最终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1 景区建筑应具有旅游地自然与人文特征
旅游景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注重旅游地特色,求新求异。景区建筑规划设计必须重视属地资源特征。对景区自然资源特色、人文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等应充分解读,才能结合游客审美或体验需求,分析提炼设计理念,创新旅游项目[2]。景区建筑应贴近景区的地方人文要素,体现当地的人文特征,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旅游景区的建筑风格与外形特点直接影响着景区的整体形象。例如规划中的连江县黄湾岛的贝壳建筑,就极具当地海洋自然特征,将成为该景区的网红建筑,如图1所示。
图1 福建连江黄湾岛景区规划的贝壳建筑
我国地域广阔,地理区位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丰富多彩、各自不同的差异性自然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风貌。地理风貌上,我国具有“北壮美-南秀丽、东精致-西粗犷”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东西南北各民族都有着鲜明而独特的民俗文化,各民族的建筑造型、风格风貌各有特色。如蒙古族的蒙古包、湘西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和畲族的寨子等[3]。景区建筑的规划设计应当重视当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从规划布局上,从建筑设计上,注重地方的个性化特征,把差异性的自然元素、文化符号、人文特征,结合旅游度假功能加强表达。例如,江南地区的景区建筑规划设计主导精致、秀美、婉约;而西北地区的旅游建筑在布局和设计上,以粗犷、豪放、大气为主要特征。
2 景区建筑要求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自然原则是景区建筑设计中的第一原则。对建筑的选址、地形、地貌特点应予把握,进行适宜性规划设计[4]。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自然环境,因此,旅游景区建筑设计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建筑景观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利用自然特点来营造好的人文环境。景区建筑应遵循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原则,通过人工点缀,师法自然,力求将建筑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的造型风格、色调、比例、体量、尺度等方面,均应顺应整体环境,以自然为主,不喧宾夺主。建筑物宜低不宜高、宜小不宜大、宜分散不宜集中。在设计中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做到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同时,景区建筑要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款式,并以此为主体,根据功能、空间需求的不同,进行合理组合与分散,才能充分体现景区建筑特色,如福建的土楼、湘西的吊脚楼等[5]。
景区建筑所使用的原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多运用当地资源或物产,如石材、砂石、石灰、竹、木、砖瓦等。让建筑的色调与质感更加质朴,赋予当地特色风情,与自然、人文环境协调一致,从而增加景区建筑的地方特色。
景区建筑的选址应与整个旅游景区的空间规划相统一,按照旅游行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布局须求进行。建筑功能不同,对选址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区域是观光游览区、休闲度假区,它们的建筑主导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选址应适得其所。同时,不同功能的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有所差异,应力争做到因地制宜,和谐统一。景区建筑设计要能融于大自然,具有协同大环境的景观化功能[6]。例如,黄湾岛是个无人岛,无人岛上要形成与海岛旅游景观资源相协调的民宿酒店风貌,融合海洋景观,打造海岛旅游特色风貌。黄湾岛的民宿酒店设计融洽对接大海、礁石、沙滩、绿岛,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具有特色的度假民宿酒店。同时,不同功能的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如图2所示。
图2 规划中的福建滨海度假酒店
3 建筑风貌彰显旅游文化主题
景区建筑及景观的总体设计风貌或意图,应当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围绕景区文化主题进行。文化主题是灵魂所在,富有内涵的文化主题能够直接抓住游客心理,让游客主观地参与其中,产生互动[7]。不同景区可具有不同类别的文化主题,包括山水、宗教、民俗、文化遗产、传统农耕等[8]。设计师在设计时,应确保设计风格与景区的文化主题相符,将文化主题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挖掘区域文化整体的深层内涵,从中寻找内在的肌理,了解不变的传统文化因素,在设计中加以恰当诠释与体现。例如地处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内的耕读李家景区,距县城约12 km,宋朝的抗金名相李纲在这里写过著名的诗篇《瑞光岩丹霞禅院记》。他在此读书期间,留下了众多的诗词碑刻以及读书处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游客和学者能够学有所进,为国奉献,并形成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为一体的“耕读文化”旅游景区。设计师李小晓对整体景区的策划、规划和设计秉持修旧如旧、古风再现的理念,将先贤“耕读李家”的文化主题充分展现,并赋予游客身临其境的古代场景体验,如图3所示。
图3 泰宁景区拟规划打造的李纲读书处建筑
4 景区建筑的旅游配套应功能鲜明
景区建筑规划设计要突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建筑的内部表现形式,应追随其使用功能[9]。比如旅馆、酒店、饭店等建筑,应突出餐饮住宿的使用功能;庙宇、道观、教堂,应突出宗教信仰功能。现实中,不少景区都未重视建筑的旅游行业功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景区的餐饮建筑本应对后厨与前厅进行合理布局,但实际上,部分景区的餐饮配套设计往往不尽合理,无法让游客便利就餐。另外,部分景区的厕所建得非常漂亮,造型别致新奇,装修也非常豪华,但却存在不少功能缺陷,有的未设计前室,有的未配备无障碍设施,有的视线处理不好,无法保护隐私等等。规划设计中的福州永泰嘉禄庄景区的别墅酒店设计,注重旅游景区的旅游度假功能,度假别墅散落在森林山坡之中,低密度、点缀式布局,在实现旅游配套功能的同时,又构成了一幅优美酒店民宿的山居图景,如图4所示。
图4 规划中的永泰嘉禄庄别墅酒店建筑及旅游配套
5 主要建筑可形成旅游吸引物
图5 广州塔
景区建筑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让建筑产生景观化效果,主要建筑应力争成为旅游吸引物。在具备相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要与附近景观环境相融合,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向着旅游吸引物而来。例如,以景区亭台楼阁为例,不同观赏位置与距离产生的景观效果是不同的。远看是全景,近看是特写,只要位置合适便可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最佳的旅游景观让游客流连忘返。因此,景区建筑设计应着眼于全方位、立体化的考虑,对建筑的局部与整体加以分析与比较,最终确定较为完美的具有旅游吸引价值的设计方案。广州作为旅游城市,其市中心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广州塔,就是一个鲜明的旅游吸引物,如图5所示。三亚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的主导建筑是鸟巢建筑,鸟巢建筑群成为亚龙湾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远道而来的游客,都希望来到三亚鸟巢体验美好的旅游度假感受。
6 旅游服务性建筑应当符合人性化需求
在设计游客中心、厕所、旅游购物场所等服务性建筑时,应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兼顾景区旅游行业要素,符合当地文化背景[10]。
比如景区大门必须设在方便停车、售票、管理服务的地方,有相对较大的集散空间,既能控制游客进出,也方便景区管理。景区建筑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不能过于突兀而影响主要景观,也不能过于隐藏,不方便游客寻找。规划设计同时应从地貌、地址、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出发,充分考虑排水、日照、通风等因素,如图6所示。
图6 规划中的某景区旅游服务性建筑及其布局
7 结语
从以上6个方面可以看出,景区建筑应当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整体布局、景观效果、主导功能等方面统筹考虑。设计风格风貌应融入旅游元素,强调差异,形成特色,乃至构建旅游吸引物的功能和地位。旅游功能配套建筑的规划布局,应满足游客的人性化须求,满足旅游规划的便捷性特征,整体风貌不仅要具有优美、协调、统一的旅游景观效果,还应充分注重旅游服务功能。“优则添彩,劣则败兴”,景区建筑一定要做到不煞风景而为景区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