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为最爱自己的人

2022-01-26殷音

科学24小时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萌评价能力

殷音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宝贝、全家的焦点,同时也被寄予厚望。但我们常常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反而容易被他们的言行伤害,这让我们不禁开始怀疑,他们真的爱我们吗?

小萌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我们身边也会有一类人总是身处是非之中,他们疲于应付各类人际关系,却不被身边人珍视爱护,但他们似乎又并不想从中脱身,反而一次次原谅那些伤害过他们的人。这看似难以理解,其实可能是“低自尊”的表现。

小萌的父母学历不高,教育方式传统粗暴,而且十分强调家长权威,每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就对其拳脚相向,因此小萌和哥哥都难以跟父母亲近。

抚养者是我们长期接触的人,也是最亲近的人,对我们来说他们十分重要,他们的评价是我们形成自我评价的基础。长期接收到父母刻薄的言语以及经常性的批评,我们可能会把这些信息内化,逐渐认同这类言语,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一无是处的,这种想法会威胁到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为了让“低自尊”合理化,我们会不自觉地用各种表现把它包装起来。

因为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我们会为自己难以完成任务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小萌早在半年以前就遇到过一次较为严重的网络暴力,但在咨询过程中,她拒绝向身边的成年人求助和改变人际交往模式,“没必要”“过段时间就好了”“他们不是故意的”……她为自己找了各种原因拖延处理问题的时间。

为了装作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们会刻意藐视权威或通过违反纪律来激怒对方。难以在家中获得关注和支持、感到“缺爱”的小萌逐渐将情感投入身边的同学中。为了融入群体,小萌跟着“朋友”们疯狂网购,通宵打游戏,请病假出去玩,成了父母最不能接受的“坏学生”。

面对问题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无力解决,寄希望于他人的帮助或通过自我同情来拒绝改变。小萌的哥哥成绩优异,而小萌的成绩一般,父母关注的重心逐渐向哥哥偏移。小萌越发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透明人,这让她对自己仅剩的“友情”越发依赖,即便被人际关系伤害,也不愿与所谓的朋友们断绝来往。

“低自尊”使我们在面临困难时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相似的困境一遍遍重复,更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家庭情感支持的缺失可能造成个体的“低自尊”,我们会形成“我不值得被爱”的非理性观念,但内心又一直在渴望和寻找爱。为了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有些人选择通过压抑自己的需求、不停让步和隐忍来满足对方,进而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但是讨好真的能改善人际关系吗?

小萌的“讨好”心态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表现得十分明显。面对网络上同学的辱骂,她不敢告诉学校,怕影响同学关系;朋友将她的秘密大肆传播,她不敢当面质问对方,怕朋友跟自己绝交;被邻校男生表白,她虽然委婉拒绝了,但当对方送花过来,她还是会接受,怕拒绝让对方尴尬,影响友谊……

不仅如此,“讨好型人格”的人在学习、工作中也不敢说明自己的真实需求,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这常常会导致任务积攒过多,不堪重负,工作也完成得不尽如人意,反而给他人留下大包大揽、能力不足的印象。

因为不认可自己的价值而觉得必须努力取悦他人才能赢得喜欢——这种想法让我们留恋一些消耗型关系,却错过了与他人真诚相处的机会。其实自身的价值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和建立,即使是“缺爱”的孩子,也可以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原生家庭总有不完美之处,但我们可以不再让过去影响未来。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敢于直面“缺爱”问题,寻求自愈的方法,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我们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被压抑的负面情绪没有消失不见,它们会堆积得越来越多,逐渐占据我们的脑海。在寻找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学习关注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体会当下感受,重拾可以给自己带来疗愈的事情,比如阅读、做手账、打羽毛球……体会行动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慢慢找回被忽视的自己。

当一件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自我责备,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甩锅”给他人而拒绝承认错误,这实际上都是回避问题的表现。随着成长,我们有了客观分析事情的能力,要意识到自己不是“无限责任公司”,对自己该负责的部分要勇于承担,同时不需要为他人的错误买单,更不必为此让自己担负沉重的负担。

他人的批评指责会让你觉得不被关爱和接纳,但可能我们并不是真的“缺爱”,而是没有认出“爱”。比如很多时候父母不是不爱我们,而是不知如何表达他们的关心,带着爱意说出了伤害我们的话。这份用“刺”包裹的爱,需要我们用理性和智慧剥开其表面,将其还原。相比盲目寻求“被爱”的感觉,培养识别“爱”的能力更能让人感受到力量。

我们通常从他人的爱与认可中增强自信,但也别忘记自身的力量。自信的来源有很多,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来建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认可自己的成功,培养自信心的内核,及时纠正自卑的非理性信念。

当我们陷入思维的泥潭中时,需要朋友拉我们一把,因此选择合适的伙伴十分重要。随着手机使用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互联网上,但这种交流掩盖了说话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让我们难以把握对方的情感信息,反而容易滋生误会。将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现实,尝试发现身边让你信任的人,勇敢地去接触和沟通,让他人了解真正的你,主动创造和维护你现实中的朋友圈。当你能够与朋友彼此理解和支持时,也就拥有了一段良性关系。如果你觉得难以向身边的人倾诉,还可以与心理老师聊一聊,运用他人的力量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爱让我们拥有安全感,给予我们面对困難的勇气。爱不单依靠他人给予,也源于我们对自身的认可。每一次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重视自己的感受,都是在拥抱和治愈过去的自己。

寻找爱的路上,先爱自己。

猜你喜欢

小萌评价能力
90后现代病症
当代年轻人的焦虑日常
为了吃,你都做过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什么才是闺蜜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