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浅谈紫砂“竹韵提梁壶”的艺术之美
2022-01-26刘学兰
刘学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00
紫砂壶自明清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可塑性以及材质的特殊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泡茶尚器。随着茶文化的盛行,集茶艺、文学、篆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应运而生,紫砂壶成为了千年茶文化的代表,紫砂壶也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品,紫砂艺人通过运用传统的制壶技巧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融入数百年人类陶瓷艺术的结晶,制成具有文化魅力的紫砂壶,因此,紫砂壶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体现。现就以这把“竹韵提梁壶”为例(见图1),展开对紫砂壶艺术之美的详细论述。
一、紫砂“竹韵提梁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壶器造型丰富多样,材质典雅淳朴,深受大众的喜爱,在造型特征上紫砂壶讲究志趣,“方匪一式,圆不一相”说的就是紫砂壶造型的丰富多变,或圆或方、或长或扁、趣味十足,造型样式多源于自然之景,将自然的形态加以变化,通过艺术性的修饰,表现出紫砂壶艺术特有的情感和精华,在紫砂壶的创作中,需要紫砂艺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之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这就是紫砂壶造型的独特魅力。
“竹韵提梁壶”的造型典雅大方、构思巧妙、手感细腻,色泽温润光洁,做工精良。这件作品的造型设计是根植在竹元素之上的,竹子与壶艺相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于竹元素的理解与掌握,可谓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壶器整体呈扁圆状,壶嘴、壶把与提梁都是从壶身的延伸,以竹段为主旨,高度统一,体现出壶器造型表达的整体性。壶身扁圆敦厚、厚而不重、比例匀称;壶盖平压于壶身之上,上下严丝合缝,与壶身融为一体;壶盖之上的壶钮是竹节的造型,折于盖面,好似破土的新竹,趣味十足,方便提拿;壶嘴由壶身向外延展,短小精悍,刻画的竹节力量感十足,出水舒畅;提梁自壶肩而起,曲线优美,提携方便,极具美感,展现出线条的柔和之美,为整体的作品增添了不少趣味,壶把是竹节的造型弯折而成的,线条脉络清晰,增强了整体壶器的结构比例之美,以竹子衬托的竹节提梁更贴近自然,突出作品的气质,整体的比例看上去更为协调,线条更有张力,让人感受到作品中竹韵的美感。“竹韵提梁壶”遵循花器的造型原则,虽为传统壶器,却有着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无不散发着竹林韵味,并且通过造型表达引申为情感抒发,这才是这件壶器创作的魅力所在。“竹韵提梁壶”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入到壶器的创作之中,就是紫砂壶独特的包容性与承载力,这也正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
二、紫砂“竹韵提梁壶”的艺术之美
“竹韵提梁壶”以竹为主题,造型装饰皆为竹韵,紫砂故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竹的海洋”,茫茫竹海郁郁葱葱,这幅美景不仅给人一种景色的享受,还给紫砂艺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题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竹韵提梁壶”欣赏壶器的艺术之美,以竹为基础,将大自然与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竹子飘逸灵动、挺拔有力、清高淡雅,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振奋,因此竹文化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在许多文化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竹元素的身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古人对于竹子的赞美,也是形成“竹韵提梁壶”艺术之美的源头,这款壶器将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让人们在使用之余还能够欣赏到它的艺术之美。
自古以来,人们毫不掩饰对于竹子的喜爱,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热爱竹文化。在历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中就可见一斑,因此没有哪一种文化像竹文化一样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如此深厚的影响,这些紫砂作品在传统文化的衬托下显得熠熠生辉,而紫砂文化也是极具包容性的,它能够承载许多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其它艺术品不具备的特点,也是众多文人墨客深爱紫砂壶的原因所在。而这件“竹韵提梁壶”使竹子的自然之美能够在紫砂壶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得到充分地体现,赋予紫砂壶作品丰富的艺术情感和文化内涵。紫砂文化和竹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精神财富,把竹子的意识形态当做一种人的精神风貌,也是中华民族的品质与精神象征,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艺术品带给我们的极致享受。
三、总结
一件上等的紫砂作品凝聚了制壶艺人的心血,需要制壶艺人对文化有着足够的了解和掌握,这件“竹韵提梁壶”就将竹文化融入壶器之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情感,引人入境,感受艺术之美,“竹韵提梁壶”是整个紫砂行业发展的缩影,是文化与艺术完美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紫砂行业的辉煌需要我们新时代的紫砂艺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将紫砂精神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