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家湾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与分析实例研究

2022-01-26李海峰

北方交通 2022年1期
关键词:拱顶测点王家

吴 洁,雷 蕾,李海峰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物流学院 成都市 610103; 2.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 成都市 610031)

王家湾隧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王家湾乡,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和围护结构大变形等,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开展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十分必要[1]。与传统的隧道监控量测相比,王家湾隧道采用非接触监控量测,利用电脑全站仪布置测点,结合隧道施工监测信息化平台系统分析处理,得出隧道拱顶的变化和周围的水平位移量,结合预警基准和现场情况,指导施工[2],保障施工安全。在王家湾隧道的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 监控量测目的

(1)确保施工安全

以变形量测(必测项目)的反馈最为直接,及时发现不安全征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规避或减少损失。

(2)确保结构的长期稳定

针对某些特殊隧道或段落,除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要求外,增设长期应力量测(选测项目)项目,收集和掌握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及时采取措施。

(3)通过监测反馈-指导施工-优化设计

通过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认真落实,及时反馈信息,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指导施工和设计的优化。

(4)为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积累大量数据和经验,指导下一步隧道信息化设计和施工[3]。

2 测点布设原则

2.1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

根据设计图要求,隧道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其点位布设按图1进行布置[4]。

三台阶法图1 拱顶下沉还和水平收敛测点布置图

2.2 测点布设要求

(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

(2)初支应与围岩密贴,测点埋设在钢架、格栅等初期支护上。

(3)测点应在初支支护后立即埋设,测点需在开挖后8h内埋设完成,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

(4)拱顶下沉测点应埋设在拱顶轴线附近,数值采用绝对高程,周期性复核后视点,保证其数据可靠性。

2.3 地表沉降测点

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横向间距为2~5m,按图2所示进行布置,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测量范围应不小于H0+B。

图2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图

3 监测方法

3.1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

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采用全站仪配合反射膜片进行。

测点埋设: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尾端(隧道洞内方向)进行45°斜切形成斜切面或者端部焊接钢板,斜切面处或钢板上面粘贴测量专用反射膜片(不小于1cm×1cm)。

标识要求: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每个断面左右侧各布设1个标示牌,及时记录展示相关信息,监测点上严禁悬挂物品。

保护要求:测点及时进行布设,并做好保护,防止破坏。现场监测与施工必须紧密配合,施工现场应提供监测工作时间,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测测点的埋设计划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破坏与松动处理要求: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重新读取初读数。

3.2 地表沉降监测

地表沉降监测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沉降测点埋设时先在地表钻孔,然后埋入沉降测点,外露1~2cm,四周用混凝土填实。测点一般采用直径20~30mm,长50~100cm半圆头钢筋制成。

4 实例

4.1 工程概况

王家湾隧道最大埋深约220m,最浅埋深约20m,进口里程DK266+945,出口里程DK274+233,全长7288m。王家湾隧道开挖工法为三台阶开挖法,洞内主要穿越粉质黏土,全风化、强风化细砂岩,围岩主要为IV级和V级,初支采用格栅钢架。

4.2 地质情况

王家湾隧道地处中朝古地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区,区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褶皱和断裂不发育,地势东高西低,总体上为一倾向西~西北的单斜构造。隧址区广布白垩系下统砂岩,斜层理极其发育。区域上无大的构造活动,无大型褶皱和断层,地质构造简单。隧道冲沟底部有流水,水面高程约为1302m。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渗出形成地表径流,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地表径流及渗入为排泄条件,水量较少,受季节性降水影响大,雨季水量大且集中,非雨季无水或水量较少。

王家湾隧道2号斜井正洞DK271+340~840段隧道长500m,隧道洞身地层砂岩,全风化,呈角砾状松散结构:强风化,砂质结构,厚层至巨厚层状交错层理结构,岩质较软,节理裂隙发育,呈块碎状镶嵌结构。勘测期间存在基岩裂隙水,埋深为14.7m,水位高程1302.67m,水位变幅2.0~5.0m,水面埋深位于开挖面以上,局部斜层理破碎地段可能会赋存较多地下水,主要受地下水径流补给,水量较大,隧道围岩等级V级。

4.3 预警情况

监控量测小组进行围岩量测,数据分析发现2016年10月6日10:32 DK271+590处水平收敛变化较大,在重新复测确认后,上传数据。预警信息如下:

(1)DK271+590黄色预警,日收敛值1.68mm。

(2)DK271+590黄色预警,累计收敛值46.51mm。

4.4 预警处理

(1)处理机制

2016年10月6日,蒙陕指挥部在11:48收到王家湾隧道2号斜井正洞大里程方向DK271+590黄色预警,工区立即组织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到现场,会同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项目部、中铁十八局集团MHTJ-5标项目经理部到王家湾隧道2号斜井进行现场察看,对黄色预警情况和现场应急处理措施进行研究讨论。

图3 DK271+590断面预警处理情况图

(2)原因分析

经过现场查看和数据对照得出原因主要为该段位于强风化,砂质结构,厚层至巨厚层状交错层理结构,岩质较软,节理裂隙发育,呈块碎状镶嵌结构,局部斜层理破碎地段可能会赋存较多地下水,主要受地下水径流补给,水量较大;隧道埋深约11.4m,地层砂岩,全风化,呈角砾状松散结构;该段落格栅钢架尚未封闭成环。

(3)预警处理

针对上述情况经由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并制定处理措施,对现场处理提出按照“勤量测、早封闭、快支护”的原则,对开裂段落进行加固补强,确保施工和结构安全的要求。同时,要求监控量测组对加固圈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变形加密测量,并同步开展王家湾隧道相关里程段相应部位应力测试及分析工作。

4.5 监测数据分析

围岩变形情况:断面DK271+590仰拱封闭前拱顶、周边收敛累计变形量分别为72.5mm、20.26mm、52.73mm,如图4~图6,拱顶累计值约41d后趋于稳定,左洞典型断面周边收敛累计值27d后趋于稳定,右侧洞典型断面周边收敛累计值41d后趋于稳定;累计值-时间曲线总体呈“厂型”,即变形监测曲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快速上升阶段,缓慢上升阶段,平稳阶段。

图4 DK271+590断面拱顶变形累计值

图5 DK271+590左侧洞断面收敛一变形累计值

图6 DK271+590右侧洞断面收敛变形累计值

从图中所示数据情况可以看出:拱顶变形在仰拱初支封闭后,变形得到有效抑制,但是周边收敛在加固圈形成后变形量还占总变形量的85%,说明加固圈的支护强度不足以抵抗当前围岩的应力,使用格栅钢架初支能保证释放围岩的应力,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拱顶在加固圈形成后变形量还占总变形量的72.5%,并且拱顶位置围岩应力大于拱腰位置围岩应力,说明目前隧道断面受力不是最优状态,可以优化隧道截面曲率,使隧道结构受力得到优化。

5 结语

施工过程中通过及时的监测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确保了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定,从而有效地将施工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据王家湾隧道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变形规律:

(1)下部开挖过程中会出现较明显的沉降或收敛。

(2)工序之间的衔接不及时也会造成较明显的沉降或收敛。

(3)在开挖仰拱完成初支成环后2~3d内,沉降与收敛会得到逐步控制,变化量基本稳定。

(4)拱顶变形在仰拱初支封闭后,变形得到有效抑制,但是周边收敛在加固圈形成后变形量还占总变形量的85%,说明加固圈的支护强度不足以抵抗当前围岩的应力,使用格栅钢架初支能保证释放围岩的应力,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拱顶在加固圈形成后变形量还占总变形量的72.5%,并且拱顶位置围岩应力大于拱腰位置围岩应力,说明目前隧道断面受力不是最优状态,可以优化隧道截面曲率,使隧道结构受力得到优化。

(5)隧道围岩开挖过程中,变形监测曲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快速上升阶段,缓慢上升阶段,平稳阶段。左侧洞开挖过程会对右侧洞产生影响,右侧洞典型断面收敛值趋于稳定的时间长于左侧洞。

猜你喜欢

拱顶测点王家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徐州市云龙公园小气候实测与分析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王家新的诗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王家湾
基于监测的空间网格结构应力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