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州六堡茶的生产交易与良俗建构

2022-01-26

文化遗产 2022年1期
关键词:茶农面子民俗

苏 娟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成为被关注的议题始于19世纪末,首先由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H.Smith)提及,他在著作中提炼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中面子被放置首要位置论及。他认为:“一旦我们正确理解了‘面子’的润滑作用,就等于是得到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性这把锁”。在他的著作中,中国人的“面子”是“做戏”,是追求形式,是一种负面的性格,爱“面子”是丑陋中国人的第一条罪状。

20世纪40年代后,有一批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人面子问题的学理研究。最早从社会学视角对中国人“面子”进行阐释的,是早期留美人类学家胡先缙。她指出:“‘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台湾社会心理学家黄光国认为“个人的‘面子’是其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基本承续胡先缙的观点。

香港心理学家何友晖在《美国社会学刊》上发表的《论“脸面观”》一文中指出,他并不完全认同面子是权威、行为准则、品格、社会地位、尊严、荣誉以及声望。他认为:“面子是个人基于他在社会交往中所占的地位、合宜的角色表现与被人接纳的行为操守,而从他人获得的尊重与恭敬(respectability and/or deference)”。翟学伟教授认为:“面子是个体对做出的脸的行为后的自我评价判定及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从前辈学人输出的观点来看,“面子”基本属于伦理与地位的价值追求。

以往研究通常关注个体面子问题,鲜有关注群体面子。研究内容上会倾向于分析面子在人际互动中的文化力学关系,或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面子的社会功用,归于想要拥有声誉,提升社会地位,得到他者认同,这触及的依旧是面子的表象。过去的面子研究很少涉及到面子与生计和生存的密切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面子问题是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

六堡茶经营是广西梧州地区长期形成的一种民俗经济。该地区的茶农十分重视面子问题。在六堡茶区,面子的建构与维护,为的就是维持良好生计。茶农个体的面子追求整体上形成了六堡茶群体面子,形成了地方符号。追求面子形成的规矩,结果把一种公序良俗建了起来,它会成为地方不成文的“法”,成为民俗经济的保障,从而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觉的民俗习惯。

基于田野调查发现,本文通过个体面子的建构到群体面子的形成,剖析其建构路径及其文化架构,进而揭示茶农追求面子背后的行为逻辑,并思考传统民俗经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力量问题。

二、个体面子到群体面子

面子建构,个体面子只是起点,群体面子的形成将是最后的理想结果。个体面子的建构会促成群体面子的形成,一旦形成,个体面子要为群体面子服务,不容动摇或者威胁到群体的利益。

六堡镇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是传统六堡茶原产地。历史上六堡这片区域,汉初时期属于广信县,到了隋开皇三年(583年),广信县改称苍梧县,自此这片区域一直隶属苍梧县管辖。清朝时期设乡建制,乡下设堡、闸、洲、甲,当时的六堡隶属多贤乡,乡辖六个堡,六堡地区被划为第六堡,“六堡”因此得名。在民国廿一年以前,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清朝旧制。次年,设区建制,六堡第一次出现乡一级机构,隶属夏郢区,沿用至解放初期。建国后,曾以区、社、乡建制,但都仍称作六堡。1984年11月,因行政区划,机构重置,定名为六堡乡。直到1993年11月全县改乡为镇,六堡乡更名为六堡镇。六堡茶以地名命名,是六堡的土特产,也是地方民俗的物质载体,以此衍生的经济行为,便是民俗经济。

本人在此开展过四次田野调查,最长一次长达五个多月,经深入的参与式观察获得了一手资料。在六堡这个乡土社会中,面子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老百姓深谙其道。其约定俗成,不言自明地融通在茶农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面子持有者会通过语言与行为呈现自我,维系面子的生命力。

面子的获得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自我努力和他者认同。茶农争取面子时,在制茶方面始终要采用原工艺和原产地的原种鲜叶,做到货真价实。在六堡,制茶技艺的代表性人物是非遗传承人。目前区级及其以上传承人基本都有茶厂或者成立茶叶合作社。他们不仅成为地方茶叶生产与输出的重要力量,生产空间更是成为文化互动空间和普通茶农茶叶的流入地。谈及非遗传承人时,大多数老百姓都会跟我提到H。关于H的地方性评价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信誉好、人品好、平易近人、有责任心的茶人”。村民慧姐说:“他是可以算得上传承人的,听说祖上就开始做茶生意。他人也很好,现在有自己的茶园,也有自己茶厂。不像一些人买外面便宜的鲜叶做成六堡茶来卖。他的茶叶都是六堡原种茶,是真的在做我们传统六堡茶的。”她的这段讲述提供了诸多讯息。祖上就做茶生意,说明是家传且时间持续性长。为人好,说明人的品性得到认可。有茶园和茶厂,说明种茶制茶成体系。不采购外面鲜叶制茶,说明货真。这些讲述体现了当事人的行为操守,也是他人对其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更是他者认同的重要因素。村上的凡哥还说:“听说,他很守信誉的,就是以前收茶叶,没有那么多钱,都是记账,要等茶叶卖了才结账。他收茶时说好哪天上门领钱,到了约定的时间肯定能够领到钱,不会拖欠工钱。六堡修路、修庙,还有六堡街举办篮球赛等文娱活动,他都是带头捐款,捐得都比一般人多。”H还曾为六堡镇中学捐赠5000余元购买教学设备。对于地方来说,H用实际行动体现其德行与奉献精神,这是他与地方社会建立密切关系的路径,也是获得面子的重要前提。由于自己做得好,获得他者认可赢得较高评价。这样,H就成了当地有面子的人,生意越做越好,也越做越大。

当茶农单凭个人努力无法赢得想要的“面子”,他们往往会选择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且有面子的人合作,用当地人的话就是找“大树”靠,借助他者的力量助力自己面子的提升。比如茶农李大哥在茶叶种植制作方面技术纯熟,他坚持人工除草、拒绝化学农药、化肥,选择使用花生麸作为有机肥培护茶树,使得成品茶茶味足口感好。他种好茶得到地方民众一定的认可,但这不足以让他获得想要的“面子”。他开始找志同道合且有影响力的合作者。最后,他凭借自己茶叶优质觅得合作者,即获得六堡茶中一个老字号的青睐,成为其供应商。他的面子也开始变得很“大”。但他赢得面子,是从他引领身边茶农种好茶、帮助其他茶农建立起群体口碑、茶农因此获益开始的。

茶农耀哥的茶园在黑石山附近被茶老板看中。老板带技术人员进村,对茶园土壤进行了检测,检测数据合格后,开始规范他的种植。村民告诉我,耀哥的茶不愁卖,因为大老板帮他检测土壤,又规范他的种植方式,茶园做到了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这些消息一经传播,他就凭借有大老板赏识和种好茶赢得了名声。他乐于分享自己种茶经验与制作技术,村民从中也获益,耀哥的“面子”自然就有了。耀哥攀附“大佬”,“大佬”认可他的茶叶,形成叙事话语,到处传扬,耀哥很有面子。“有面子”的人收购他的茶,变成他卖茶的底气与自信。这些现象,为当地人说的“有面子才有钱”做了生动的诠释。

经销商的面子是一种良好经营的口碑,与种好茶的茶农合在一起,就壮大了善行诚信的力量,这种“靠大树”在当地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意义。

个体面子基数不断增长,便出现一种现象,即村子里有面子的人多了,村子也会因此“有面子”,形成村落面子,即群体面子。面子成为正面形象符号。在熟人社会中,个人凭借个体面子极易获利,但传统六堡茶要走出六堡镇被他者认可,单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需要集体力量去完成群体面子的建构及其传播。

在六堡有几个村子依靠遗存的叙事资源与当代媒体叙事传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缺乏这些资源的村子,村民只能共同努力构建村落面子,寻求出路。正如茶农所言:“现在政府都在帮B村、P村、S村做宣传。这些村子有名,不愁销路。我们这些地方,如果种的茶不好,就更加难卖。村民间像达成了共识一样,齐心坚持把茶种好。一律种山岗茶、人工除草,施肥也只用茶叶有机肥。只有我们种出好茶,建立起好口碑,茶商老板才会主动上门来收购。”这一集体行为,主要是通过种植好茶来树立村落形象,维系村民的生存利益。

群体面子确立就意味着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利益联盟的成功搭建。个体始终不得破坏群体形象,损害群体利益,违背者必然遭受集体的抵制。目前茶区还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虚张声势搏眼球,夏茶一粒冇见收。牌牌匾匾满墙挂,浪得虚名不知羞。对外宣称是茶企,引来记者拍镜头。金玉旗袍包装好,败絮其中玩阴谋。装神弄鬼讲大话,明日又到三界洲。三界大神若显圣,应将大小一网收。还我茶民个公道,种茶亦可有出头。”打油诗里流露的谴责与期待,正是地方维护茶品质和强调守信的一种映射。阿兰·佩雷菲特认为:“信任是命令不来的,它源自我们心灵深处。把它视为社会的动力,就是求助于内心,就是断言社会不是机械制造的产物,而是内生增长的结果。”立志打造传统六堡茶品牌的茶农对村民不诚信的行为都会谴责。他们以身示范,为塑造村落正面形象,为村落赢得面子而努力,这将是供给地方社会发展的“绿色能源”。

如此可见,当个体面子基数扩大促成群体面子形成后,群体面子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的准则,更是生计维系的秩序。茶区要想发展,一个茶农坚持种好茶,终究无法建构“传统六堡茶”的品牌面子。只有村民齐心参与建构,众人将茶的品质放在首位坚守,将其作为“传统六堡茶”品牌面子的底色,才能在茶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当面子持有者的基数越大,茶叶整体品质就会提高,村落形象也会因此变得更高大。

三、从生计维系到良俗构建

六堡茶自清朝初年开始兴起,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其优良的品质与独特的适应南方潮湿气候的功效,形成了较强的市场认同感,赢得了口碑。市面上看到的是优质产品与销售,茶农争取的是面子与生计,而社会形成的则是良俗。这样一种从生产习俗到社会习俗的过程,事实上是一种经济民俗的驱动。在维系生计这样一种基本的经济目的的作用下,面子维系,促成了良好的生产和交易习俗,进而成为社会的良俗。

六堡茶生产销售是一项民俗经济,即以民俗资源从事生产和市场交易,以获得生计和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形式,田兆元这样定位:“民俗经济是一种认同性经济,它是历史形成的重要经济与文化资源之一”六堡茶经济获得的认同,实际上也是市场给六堡茶农的最大面子,这也是当地人感受到的最高层面的认同。

面子是民众渴求的价值符号。无论从口头和行为上,民众都努力在生活中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念,表明自己走在公序良俗的轨道上,以期获得他者认同,获取面子。茶农甚至明确地告诉我,在当地“有面子才有钱”。这凸显了面子在茶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面子在茶农圈中,俨然可以视为利益的代名词。但面子与金钱,不是赤裸裸的联系着,而是靠面子的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支撑着。民俗经济一方面是传统的可见的民俗物质层面的生产,一方面是无形的民俗伦理和规则的支撑。在六堡镇,追求面子的精神生产与货真价实的茶叶物质生产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是结合在一起的。

2009年至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实现了从区级到国家级非遗的跨越。国家级非遗,这是一个文化招牌形成的面子,意味着传统六堡茶获得了最高等级的“面子”。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因非遗名号得到了提升。对于茶农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六堡茶品牌面子需要茶农共同守护,一旦有人搞坏这个牌子,就等于断了所有人后路。茶农自然地被规整在了同一个利益阵营中。

为种出好茶,老茶农成为了众多茶农取经的对象。无论是游戏规则和生产技术,都化为一套话语。六堡茶相关叙事开始经这些老茶农之口输出。田兆元认为:“民俗以叙事为本,民俗因叙事而形成,因叙事而成就其功用。民俗要通过叙事来建立认同,叙事是民俗的显著特性。”面子构建的民俗一点也离不开叙事。诚如传统制茶技艺叙事对内规范茶叶的生产秩序,建立广泛的地方认同,通过好产品挣得面子;对外建立美誉度促进民众消费。

大多数普通茶农通过“要面子和争面子”的讲述赢得支持,避免舆论倒戈,茶农更多的是通过实践做实面子,实现言语与行为上的一致。所谓“三原”叙事就是这套话语的核心内容。

“三原”叙事,即原产地、原种、原工艺,六堡茶农与茶商通过“三原”话语建构传统六堡茶的正宗性。“三原”叙事目的明确,为的是保护原产地六堡茶的竞争力,维持其价格优势。这不仅是保护地方特产的重要策略,也是维护茶农利益的重要文化行动。

“原产地”龙脉,是神话般的叙事。“种在龙脉上的茶树”的叙事描述了六堡先辈择地种茶的历史。历史上六堡镇有划分产茶区与产粮区。据八九十岁的茶农说,以前只有适合种六堡茶,种得出好茶的地方才会种茶。这是前人择优种植,保证品质的行为实践,而种在“龙脉”上的茶树,成为茶农追求与保障茶叶品质的民俗叙事。据说六堡的龙脉源自五堡狮寨的“亚燕顶”,进入六堡境内后分出两条龙脉,一条伸向槽对顶,一条伸向马连(岭)丫。

茶农跟笔者讲解哪些龙脉不适宜种茶,不适宜的标准是种出来的茶经相同工艺制作后,味道没有适宜的区域好喝。茶农三火哥说:“龙随水,水伴龙,种植六堡茶的龙脉所流的血脉水必须流到合口街(六堡街)。然后,以XX茶厂为界,以上龙脉种茶都可以,下面的龙脉种茶都不行。特别明显的就是SX的茶。老人家说同样种六堡茶,同样的制作方法,SX种的茶就是不能过夜,会馊,而且制出来的茶,泡出来的茶汤像米汤水一样浑浊”。按照当地龙水不分家的说法,龙脉叙事与河流叙事,让适宜种植茶树的区域明晰化。它基本分布在六堡西部低山(海拔500米以上)和北部高丘(海拔250—500米之间)一带。这片区域山与山距离近,山高林密。早晨太阳升起,前面的高山成为茶树的天然遮光板,茶树在晨雾中得到滋养,茶树被太阳直射时间相较短,漫射光多,蒸发少。这片区域在六堡境内属于高地势,普遍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常年多雾。自然科学相关研究表明:“中高山、多云雾、冷凉山区日照百分率小,优质茶叶多产于这些地区。”民俗叙事建构的适宜种植茶树的区域特征,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结果吻合度高。陆羽《茶经》也明确表达:“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可见茶叶生产确实对于地形土质有着严格要求。“龙脉”高山多石的地质叙事,有一定的科学性。

选择适宜种植茶树区域的经验叙事,从表达手法上具有神秘性,但神秘面纱背后,其实是指导后辈选择适宜环境种茶树,确保鲜叶品质的行为规则。这个神话般的叙事,形成了对于产地真实性的约束和要求。它对外有建构面子的作用,对内成了自我行为的约束机制。

“原种”六堡茶叙事是新近创造的名词,是因为有了“新种”相对发展起来的。1955年,广西省人民政府将六堡乡认定为全省茶叶重点生产基地,为了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从外面引入了优质茶种。但使用传统工艺制茶时,茶农发现茶味受到了影响。外来茶种不适应六堡的生态与制作工艺,制出来的茶口感质量并不好。随后,茶农开始清理外来品种,为的是保证正宗六堡茶的风味。这便有了“原种”的叙事。

六堡土生土长的茶树,并非单一品种,被称为群体种,是一个种群。本地茶农认为只有本地土生土长的茶树才是最适合制作传统六堡茶的原料,这是本地世代茶农流传下来的经验之谈。一直以来,没有人专门对茶树逐一命名,当地茶农要么根据茶芽颜色命名:青芽、红芽、淡紫芽、紫芽;要么根据叶片大小分:大叶茶、中叶茶、米碎茶。关于原种,茶农极其严苛地讲述,他们坚持强调原种茶树的本土性,维护原种六堡茶的本真性,形成了地方经典叙事。为的是保护本土品种,保护传统六堡茶,保护地方遗产。正如易伯所言:“有些人卖茶,都不是我们六堡茶的茶,也好意思说自己的茶是六堡的茶。说那些不是事实的话,我都脸红。我这张‘老脸’还是要的。用六堡原种鲜叶,用六堡传统工艺,这样做出来的茶,才叫六堡茶。在地方也没有人敢质疑我的茶,不然口水都淹死人”。由此可知,如果是这个本土的纯种茶,也是一种面子。

“原工艺”是六堡茶精华技术的体现。茶农制茶时会坚持核心工艺:摊晾、杀青、揉捻、沤堆、复揉、烘干。其中,沤堆技术不过关的茶农会省去沤堆这个步骤。他们说不经沤堆的茶叶,新茶涩味稍微重,但收藏几年后,茶味是好的,顾客会满意。这种售后好评即使迟到几年,他们也不介意。茶农技艺是否精湛,则需要通过观形、察色、闻香、品味来判断,但这个判断有一前提,即这款茶本身是健康绿色的。种好茶的茶农有句话常挂嘴边“茶底非常重要,茶底品质不行,茶叶做得再好看,也是劣质品。”为了确保茶叶品质,茶农不会忽视鲜叶到成品的每个步骤。在茶农的认知里,品种、耕种、培护、采摘、制作和陈化都非常关键。每个环节都重视,才能保障茶叶品质。

这就是六堡茶的“三原”叙事与实践,是六堡茶人获得面子的基础。“三原”生产出来的只是产品,功能如何?这就有了茶叶功用方面的叙事。传统六堡茶药用叙事由来已久。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六堡人习惯收藏一年中第一批茶芽做药用。这被认为是品质最好的茶,值得收藏。宣爷说:“在六堡作药用的茶,就是我们六堡茶。那时候都是去山里找的,选很嫩的摘,都是一芽两叶,一芽一叶,制作好就放在竹筒里收藏起来做药用。我做小孩子的时候,亲眼见有小孩流鼻涕口水,四肢抽搐,晕过去时,老人家从竹筒里拿老茶芽放进嘴里嚼,把孩子平放在长条凳上,然后把嚼碎的茶叶分别放在孩子的肚脐、额头、脉门。首先吸两边脉门,然后吸肚脐,最后再吸额头,这个孩子就醒过来了。”《六堡志》中也记载:“五十年代初,高枧村有四岁小孩名叫邓石甫患病中风抽筋不省人事,邻居刘氏即以春社前采摘的茶芽一抓入口咀嚼,然后用嘴在患者太阳穴吸吮约两分钟,不久患孩苏醒,病态消除。”在当地老茶农嘴里,传统六堡茶的药用叙事是被当作缺医少药年代自救记忆、经验总结与挑选优质茶叶做药用的行为实践被讲述的。药用与品质其实构成了一组可以互换的价值符号,两者都保障了茶叶质量。传统六堡茶药用叙事实则是品质叙事。

茶叶交易,是实现茶叶经济价值的重要步骤。茶农与消费者的伦理关系会在茶叶交易过程中体现。茶庄老板福叔跟我说:“我有固定卖茶叶给我的茶农。我会要求他们不要喷除草剂,不要化肥。这几年做茶感觉获得的最大利益不是说赚了钱,而是结交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由陌生人变成了朋友,而且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获得别人的信任,比什么都开心。他们对我的茶叶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福报。”可见,买卖双方的交易建立在不弄虚作假基础上,言行一致是为建立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互信服务的,最终互信机制的建立会保障茶叶的销路。任国征指出:“经济民俗学中信任的来源存在着两种理论:其一,理性计算为基础的理性主义框架,也即把信任视为人们理性选择中规避风险的机制。其二,文化主义框架,也即把信任视为文化传统塑造出来的心理、习俗与模式。”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其实这两种理论并行不悖地发挥着作用,最终促成信任的发生。茶农将个人的社会地位、名望与茶叶品质放在一起谈论,这都是为获取他者信任所做出的努力。为了将生计风险降低,为了社会声望,“好面子”的人无论自愿或者被迫都将为了守住自己的社会声誉,守住自己的茶叶事业,坚持种好茶。

茶叶品质的重塑过程,是茶农伦理觉醒的过程,也是公序良俗建设的过程。茶区的面子实践,成了经济伦理的实践过程,也形成了特定的言行一致的经济民俗,成为地方良好的社会风习。四柳村的张叔2001年复垦的古茶园,不仅占据优势地段,还让古茶园的历史故事得到了延续。2016年他的茶园参加“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评选活动,最终也获得了此殊荣。当我问他如何理解“最美”时,他说:“茶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深山无人居住区,充满生物多样性,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越。”他讲述中的“美”明显不是视觉美,而是更高层次的美。该茶园的黄姨说:“我们的茶树都是六堡的原种树,用传统工艺制作,然后给茶叶自然发酵。茶园人工除草,不喷化学农药,驱虫主要用黄板诱虫贴或者安装驱虫灯。我们不用除草剂。自己多大本事做多少事。但是茶叶要种就要种好,自己都不敢喝的茶,我们也不敢卖,做人还是要讲良心的,你说是不是”。简短的话语揭示了种茶方式及其背后的原因。“种好茶,讲良心”,前者是行为上的,后者是思想德行上的。

极力在地方建立个人声誉的茶农,会恪守地方认同的行为操守,以一个正面人物形象销售自己的茶叶。整个行为实践过程,其实就是良俗的建构轨迹,也是经济民俗的生成过程。良俗潜藏在民俗叙事当中,经叙事传播传承。传统六堡茶相关叙事中,明确指出种茶制茶,要遵循择优种植、品质至上、技艺良心、材美艺精。这是伦理规范,也是社会良俗的集中体现。茶叶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离不开公序良俗对茶农的约束,正是这一条条良俗夯实了茶叶品质,为茶农良好生计的获取铺平了道路。面子的背后,体现的是茶农生存策略、生存态度,其间传递给我们的诚信、道义、品质可视为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茶叶的生产与面子生产的高度融合,离开了面子的生产,没有了羞耻之心,物质的生产品质没有保障。

结 语

中国人的面子维系不是外国人讲的负面的虚伪,是实实在在的生计利益与伦理追求。也许最初的目的是利益,但是实现面子维系路径中的行为伦理追求,导致了社会良俗建构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

民俗经济与现代经济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发展依赖民俗资源,这种资源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面子”维系的地方民俗,也是六堡茶经济的资源。“三原”看起来是六堡茶的物质与品质的叙事与实践,但也是六堡茶人获得“面子”的里子。民俗经济不能只追求其物质外观,更要追求其内在精神。只有当一种良俗成为经济生活的民俗,民俗经济才有保障。

民俗经济是“百年老店”,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必然有其道理。我们从六堡茶这样一个几百年的民俗产品的发展历史看,面子维系问题才是六堡茶发展的根本问题,良好的经济民俗才是民俗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让我们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民俗经济蕴藏着经济长盛不衰的秘密:品质与良俗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

猜你喜欢

茶农面子民俗
老党员“卖”茶忙
“早春茶”开采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茶乡人家
某贪官的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