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毅力号”火星车发现有机化学物证据

2022-01-25

科学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螺旋赫兹光谱

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漫游车“毅力号”在火星上发现了有机化学物的证据,即生命的构成要素。火星车背后的团队于2021年12月15日宣布了这一发现。“毅力号”在杰泽罗陨石坑附近的岩石中发现了含碳的有机化学物。探测器对这些岩石进行了初步分析,未来会将样本送回地球,届时科学家将对有机化学物的来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我国首个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项目——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首批实验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首批发布4个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实验研究,测量灵敏度和统计精度均高于国际同类装置水平,达到国际核天体物理直接测量的最大曝光量、最宽能量范围和最高灵敏度。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开展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能力的国家。

2021年12月2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5米光学02星。5米光学02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卫星将与在轨的5米光学业务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全球领先的业务化对地光谱探测能力,基本可实现全国陆域范围高光谱数据半年全覆盖,为推动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遥感观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再添利器。

2021年12月21日,经过3个多月的“追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等研究团队最终“查明”了德尔塔究竟是怎样实现超快传播的。德尔塔变异株通过增加氨基基团的数量,在相对较高的 pH下,即可完成刺突蛋白质子化,从而能够被组织蛋白酶切割,使得病毒RNA被释放,从而实现快速传播。

2021年12月21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领导的国际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使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制造了磁性双螺旋,就像DNA的双螺旋一样,它们相互扭曲,结合了螺旋之间的曲率、手性和强磁场相互作用。科学家们由此发现这些磁性双螺旋在磁场中产生纳米级的拓扑纹理,这是此前从未见过的,为开发下一代磁性器件打开了大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正元教授领衔的联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拍赫兹通信:用于无线通信的光谱融合”的研究成果,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了拍赫兹通信新体系框架,突破了传统肉眼视觉的光谱分段方法,有机融合红外光、可见光和紫外光多段频谱,实现拍赫兹全频段的有效开发利用。

2021年12月20日,中国气象局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多层级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自然碳汇变化提供客观、全面、及时的监测与核查支持。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介绍,系统依托中国气象局59个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辅以碳卫星二氧化碳柱总量数据,能够掌握人为和自然碳通量变化情况。

由中国、英国、加拿大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一个完好保存在蛋化石里的恐龙胚胎进行了3年的详细研究。这块有着6 600万~7 200万年历史的化石属于一只没有牙齿的兽脚类恐龙,是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这个恐龙胚胎保存状态相当原始,没有受到化石化作用的太多干扰,清晰展现了其存活时的状态。目前,化石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猜你喜欢

双螺旋赫兹光谱
health
疯狂大堵车
郭守敬望远镜获取光谱数破千万
I Love the Mountains
我们也来画一画
浅析光谱技术在200 nm以上和以下尺度范围内的不同
光谱、能级和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
半导体太赫兹技术常温操作的设备和系统
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诚招英才
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诚招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