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三元”的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01-25刘旭

时代汽车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工科课程思政

刘旭

摘 要:以《电工基础》这一门工科教学为例子,结合工科教学思政的渗透性和隐蔽性两大特点,把思政教学思想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三元”混编课程团队从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改革课程考核标准和创新“三元式”课堂教学等诸方面着手,进行知识技术和品德培养的双重教学,将学生逐渐培养成为专业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双成人”。

关键词:工科 课程思政 电工基础

Abstract: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teaching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combining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ree yuan” mixed team starts from building course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 integrates teaching contents into the ideological elements, reforms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the innovation “three yuan” and various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double teaching, to gradually train the students to be profession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adult”.

Key words:engineering,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lectrician foundation

早在2016年,全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就提出过: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为了全面的贯彻落实“三全育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需构建课程思政[1]。《电工基础》是电气电信等专业的相当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学生,所以《电工基础》课程影响面广。下面在充分探讨工科思政的特点基础上,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对高职工科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1 高职工科思政课程的技术路线

通过探索省内外课程思政的发展状况,分析工科课程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步骤

2.1 师资引领,组建课程思政“三元”混编团队

思政老师、专业课程老师和企业的一线专家团队等构成整体,多专业背景的良性支撑。力争将书本知识和学生的价值理念相统一,助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如果专业课程教师和思政老师进行合作,将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通过在一起进行备课等活动,来互相弥补各自教学方式不同所造成的短板,使专业课程老师能够运用思政教学思路去教学,并以此实现提高专业老师对课程思政知识与教学水准的目的。

2.2 教法引领,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梳理课程知识点,深度整合《电工基础》这门课中所涵盖的思政元素,同时将职业、素质以及团队等方面所做的要求相结合,通过项目化、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将专业知识逐步转化为“德行”,从而让专业较强的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以提高。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元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践行学生知识能力目标+学科思政目标。《电工基础》的内容一共包括了四个篇章、10个知识点,以及四个实习单位。思政课程团队成员通过深入研读本课程,找出了如下思政元素,详见表1。

2.3 教材引领,形成课程思政范例成果

发挥教学思政“三元”混编团队的集体智慧,全面总结了教学思政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成效[3]。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等资源加以融合,使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依据典型事例,编写网络化、立体化教材,使课程在质量上有大幅度提升。

2.4 质量引领,构建课程思政长效机制

课程考核标准不仅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还对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课程教师和思政老师共同研究讨论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考评标准[4]。形成与思政教学规律相对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同时形成能复制、能推广的思政课程模式。

考核方式主要以老师评价和团队互评为主;考核内容主要以国家级技能竞赛应用的评分细则为依据,再结合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养,并且增大职业素养的占比,对学生的考核准则从“重技轻素”逐步过渡为“技素并重”[2]。比如,在电风扇电路板焊接的实训考试中,学生通过以任务驱动、全流程考评的形式,逐步改变了“重技轻素”的固有观念,提高了自身的团队合作以及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3 结语

通过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已有经验的总结和整合,深度研究思政与专业理论课程相对应的方面,使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同时采用“双三元”模式,实现了专业课程与思政互通的教学系统与方法。最终,把思想政治教学贯彻到学校课程的理论教育以及课外实践中,形成科学完备的工科思政教育过程,让学生成长为“技素并重”的“双成人”[5]。

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双三元”的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实践》。编号:JG20EB276。

參考文献:

[1]陈秋艳.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11.

[2]黄俊梅.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1(2).

[3]张新贺,高闯,张月华.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J].科技资讯,2020(10).

[4]马廉洁,张玮.理工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与反思[J].高教学刊,2020(6).

[5]吴有龙,徐楠,杨忠,等.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电路与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J]. 物联网技术,2021,11(2).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工科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