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玉芳:厘清自己才能读懂孩子

2022-01-24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期
关键词:安安育儿爸爸

贾方方

采访对象

边玉芳,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30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等畅销书。

人物观点

厘清自己是为人父母者一生的修行,读懂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厘清自己,才有能力读懂孩子;读懂孩子,才能避开很多育儿误区。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提升我国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好事,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特别强调,开展家庭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不恰当的教育理念和做法,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几种最常见的育儿误区,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不妨将之当作一次短暂的对照之旅。如果其中恰有你的身影,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契机,修正理念,调整做法,更好地为孩子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心理控制式育儿,短期奏效、长期有毒

乍一听“心理控制”这个词,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陌生,接下来我会列举一些现象和做法,你就能深切感受到这种方式有多常见了。

第一种现象—内疚式育儿

行为特征:

父母通过伤害自己,或者强调自己的付出、委屈等行为,让孩子产生内疚之情,从而对父母言听计从。

控制语录:

“我现在这样子都是你造成的。”

“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这么惨?”

“我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吗?”

有些父母会通过伤害自己让孩子内疚。我之前录制过一档育儿节目《不要小看我》,有一个妈妈的做法非常典型。孩子背东西,有一个背不出来,妈妈就打自己一个耳光。孩子的反应是什么?用这个妈妈的话说就是“非常惊恐”。孩子觉得,妈妈之所以这样全是因为我,我必须快点背出来,这样妈妈就不打自己了。

有些父母会把自己的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妈妈告诉孩子,为了生你,我身材走样,放弃工作,你还这么不听话,对得起我吗?爸爸告诉孩子,我每天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你就用这点成绩回报我吗?孩子觉得,父母遭的罪、受的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必须好好听话、考好成绩,否则就对不起父母。

第二种现象—爱的收回

行为特征: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当孩子达到了要求,我就爱你;没有达到要求,我就不爱你。

控制语录:

“你要是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

“你和妹妹谁乖,我就爱谁。”

“期末成绩这么差,你怎么好意思还去玩。”

孩子觉得成绩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有一个初二女孩告诉我,爸爸妈妈一点都不爱她。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她说成绩好了,爸妈就对她笑脸相迎,恨不能什么要求都答應。成绩差了,爸妈就会对她冷眼相待,前后反差巨大,“他们爱的根本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的分数。”

在多子女家庭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姐姐真乖,妈妈最喜欢乖小孩了。”“弟弟真是个好孩子,不像哥哥总是把东西乱放。过来,爸爸亲一个。”父母本意可能是为了督促孩子,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爸爸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我必须和姐姐一样乖,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我不能像哥哥那样乱放东西,否则,爸爸就不爱我了。

第三种现象—权威专断

行为特征:

父母以“你是我生的”为由掌控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想法、行为、决定等,因为我生了你,所以,我说了算,你不能也没有权力说“不”。

控制语录:

“我是你爸,你必须听我的。”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说不行就不行。”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按我说的做就对了。”

父母不懂得同理孩子,只关注自己想要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不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参考,而是以父母觉得好为标准。孩子选专业,选的既不是孩子喜欢的,也不是孩子擅长的,而是父母未实现的愿望。

在父母的权威专制下,孩子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一开始孩子还想抗争,但被打压的次数多了,也就放弃努力了。这样的孩子长期被压抑,长大后很难再表达自我,或者说很难表达真实的自我。

不管是哪种心理控制,本质上都是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没能和孩子实现分离:孩子好我就好;孩子不好我就不好。就像很多人步入中年,比的不是自己,而是谁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心理控制在短时期内也许能达到父母想要的效果,但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有的孩子习得了讨好型相处模式,总是陷入自责;有的孩子拼命努力,觉得不优秀就不配活;有的孩子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以偏概全式教育,让父母和孩子更加焦虑

以偏概全式教育就是不能做到就事论事,往往把问题泛化、标签化,没能解决当下问题,反而牵扯出更多问题,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第一种情况是由一件事衍生出一堆事,翻旧账,泛化焦虑。寒假到了,孩子不爱收拾,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妈妈很生气。妈妈原本只需告诉孩子,你的房间太乱了,好好收拾下吧,房间整洁,心情也会愉快。结果,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引发了一场亲子大战。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以这个妈妈的口吻转述下大概的过程:“你每次都这样,总是把家里搞得一团糟。卫生这样,学习也这样。你说你哪门功课好?不但你这样,你的朋友也是这副德行,以后少跟他们来往。照这么发展下去,你怎么可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能考上什么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你这辈子不就完了……”

妈妈越说越焦虑,到最后竟然哭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孩子听完也焦虑到不行,不过是没搞卫生而已,怎么到最后连前途都没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一件事上升到一个人的品质,以偏概全,给孩子贴上标签。这里列举几个父母最爱批评孩子的点。

一个是懒。孩子今天赖床起晚了,父母立刻给孩子扣上个大帽子:“你这孩子真是太懒了,这么懒能干什么大事啊?”事实上,这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也许是昨天睡得太晚,也许是身体不舒服,又或者是想偷个小懒,等等。

一个是笨。做手工时,孩子出了错,父母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出错总是难免的,可能是不熟练,也可能是工具有问题。而且,所谓的简单是对父母而言的,对孩子来说没准儿真的特别难。

还有一个是坏。小朋友闹别扭,小宁不小心动手打了另一个孩子。父母马上拉着小宁道歉,回家后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小宁,说他不该和小朋友动手,和人打架的都是坏小孩。如果以后再这样,他们就不喜欢他了。

事实上,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或有一件事没做好,都是特定情况下的特定行为,既不代表事事如此,也不代表这个人就怎样。我们要就事论事地讨论,而不是翻旧账或是以偏概全地下结论,否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我们应该把孩子的行为和人之间作一个区分,父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无条件的爱孩子,可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规则和要求时要指出来让孩子改正,但父母不能把问题泛化,尤其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当被父母这么说懒、笨、坏之后,孩子会怎么想呢?有些孩子干脆破罐子破摔,你说我懒,那我就懒给你看。有些孩子会因此感到自卑,我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还有些孩子会因为被误解而感到无助,我不是也做了很多好事吗,为什么只是打了别人一下就成了坏小孩?

为什么父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有的父母是自身很缺乏安全感,身处职场,压力巨大,竞争激烈,不自觉地把这份焦虑传递给了孩子,也对孩子充满了不信任感,希望帮助孩子更好更优秀,才能够不被时代抛弃,才能生活得更好。

有些父母实际上也没有想那么远,而是陷入了情绪漩涡。在情绪激化的状态下,父母变成了非成人的状态,被情绪牵着走,无法聚焦到当下的问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成功学育儿,父母把孩子当成实现梦想的工具

当下,成功学育儿的现象非常普遍:以成功为目标来培养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根据我的观察,有两种做法非常典型。

一种是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包办代替、不择手段。

还是以我录制的《不要小看我》中的一个家庭为例。为了让安安接受更好的教育,安安妈把家从A市搬到了B市。虽然B市教育资源好,但高考竞争大,未来他们还要搬到C市,因为那里高考升学率高。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是一个非常让人动容的故事。安安妈在学孟母,却没有学到真谛。她不是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是用她认为合理的方式为孩子的成功清除一切障碍。

孩子的人生规划如此,生活细节也如此。在游戏环节,安安毫无规划地花光了代币。为了让安安顺利进入只有花代币才能进入的惊喜屋,安安妈越俎代庖替安安做决定,不惜违反规则赚代币,即使安安的鞋子掉了,她也顾不上。

因为违反了规定,我坚持一个代币也不给。安安妈不干,不断尝试沟通。我直接指出了她的问题:太想让孩子赢,又不想让孩子吃苦,全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替孩子奔波、操心、做决定,哪怕有些行为不符合规则,也要帮孩子成功。

实际上,妈妈做了多少,安安接受教育的契机就被剥夺了多少。而且安安常常跟不上妈妈的节奏,这时妈妈就会骂他,因为创造了这么多成功的条件,孩子卻不能达到预期,失望、生气是必然。

幸好,安安妈最后意识到了这一点,明白了孩子才是他自己生命成长的主人公,不断调整,在节目中呈现了一些良性的改变。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成功,让孩子什么都学,根本不关心孩子在想什么。

我还参加过一档叫《超能幼稚园》的节目,里面有个孩子叫朵朵。看到朵朵的第一天,我就特别喜欢她,她满足了大多数人对孩子的向往:听话乖巧,聪明漂亮,学什么都特别快,不到五岁,钢琴、舞蹈、绘画全会。第一天见面时,朵朵爸爸跟我说这是他和女儿相处的第1700多天。但很快,我就发现了这对父女的问题。

先说朵朵。朵朵特别争强好胜,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失败”这个词,必须成功,凡事都要争第一。只要失败了一次,她绝不再尝试第二次。她一直都在说“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再说爸爸。爸爸一定是爱孩子的,但他完全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朵朵画了一幅画,爸爸解读说这是一家人,小孩子就在心里面,因为爸爸妈妈很爱她,她特别幸福。结果,朵朵的解释是这里有两朵向日葵,小女孩要出去,却被向日葵挡住了,所以她哭了。就像爸爸给朵朵报了很多班,却从没问过她喜欢什么。有人问他,孩子学那么多东西累吗?他说,这个世界上谁都很累,孩子累一点怕什么?

你看,爸爸给朵朵安排的是他自以为的成功人生:拼命努力,什么都要学,朵朵则在认真地走着这条被设计好的道路,表面上很强大,但内心却是压抑的、脆弱的,因为她无法面对失败。当时,我设计了一场儿童摔跤比赛,她说什么也不肯去,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行,去了肯定输。

在这种教育下,孩子也许真能获得父母期待的成功,但内心却没有获得成长,因为成长的契机都被父母抹杀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抗挫力太弱,无法承受失败,而这对孩子未来的人生是非常不利的。

好在,在我的不断鼓励下,朵朵最终参加了比赛,拿了银牌。爸爸说这是朵朵迄今为止得到的唯一一块银牌。事实上,未来朵朵一定会拿到更多的银牌、铜牌甚至没有名次。每一个人都有普通的一面,不可能一直成功,而真正的成长必然是在一次次独立自主的尝试甚至犯错中获得的,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失败。

读懂孩子,厘清自己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人在上面看到了熟悉的场景、话语和做法,心中也一定充满了困惑:我该怎么办呢?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解答,但万变不离其宗,我给出的答案是读懂孩子、厘清自己。

读懂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用成功学那套理论激娃。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道他的需求和擅长,而不是把孩子当作附属品来控制。

关于这个话题,家庭教育促进法给出了很多指导性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我也曾出版过一套书《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全面介绍了0~18岁孩子各方面的成长特点、发展规律和相应的教子策略。

厘清自己是为人父母者一生的修行。我们要把自己和孩子进行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愿望,哪些是孩子的需求;哪些是自己的义务,哪些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我们还要不断成长,尤其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丰富育儿知识,提升育儿技能,才有足够的能力读懂孩子。

猜你喜欢

安安育儿爸爸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滴答
归来的信任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