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这个家庭科技含量有点高
2022-01-24王小槑龙方媛
王小槑 龙方媛
家庭与事业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只要用心经营,终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收获意外之喜。
采访王元卓和吕俊杰是在一个工作日的晚上,这个四口之家温馨、温暖。读初一的大女儿月月在房间忙着做功课,读小学的小女儿心心在一旁听我们聊天。她适时地回应、补充、展示,并紧盯着时间,期盼着采访快快结束,好开始和爸爸一起画画的美好时光。
硬核爸妈的“科技”育儿
提起王元卓,相信大家定不会觉得陌生。
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爆之时,王元卓和爱人也带着两个女儿凑了这个热闹。然而看完电影后,月月表示很多地方看不懂。这,王元卓可忍不了,他一边画图一边给月月讲解相关知识点。
为了能帮助更多没看懂电影的小朋友,王元卓“顺手”挑了6张相对清晰的图文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讲解图被朋友转发到论坛后,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被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头条新闻等媒体的官方微博发布,王元卓一举成为了全国网友心中的“硬核科学家奶爸”,并陆续出版了两本手绘科普书。
这个奶爸确实硬核,他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而他的妻子吕俊杰也很硬核,是北京工商大学电商与物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这样的“双科技工作者家庭”,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他们和普通家庭有啥不一样?一番了解之后,你会发现,最大的不同之处或许就是—他家的“科技含量”有点高。这不仅体现在科学手绘上,也体现在他们家的另一个代表作—“瓦力”智能机器人上。
月月读幼儿园中班时,老师布置了一项“六一”作业,让小朋友和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完成手工制作。王元卓灵机一动,不如就做个机器人吧。女儿提想法和意见,王元卓负责动手和执行。没有图纸,他就边做边想,边想边做。一周后,一个穿着易拉罐外衣、能遥控会说话的小机器人—初代“瓦力”诞生了。月月自豪极了,拿到学校后也受到了老师、同学的热烈欢迎。后来,“瓦力”就开始了“巡展之旅”。不幸的是,在一次展览中,“瓦力”意外丢失。
机器人丢了,月月很伤心。为了安抚女儿,也为了继续和女儿一起体验动手的快乐,王元卓又和月月一起做出了不断升级换代的“瓦力”,心心出生后也参与了进来。听爸爸聊到这儿,心心特别骄傲地展示起第三代“瓦力”。
“与我的前辈相比,我更聪明,我知道更多的知识,也会更多的技能,我可以远程控制电器,还能感应到你在想什么,我能听见你说话……”这是一对子母机器人,它可以实现智能对话、脑波感应、实时视频、远程控制等功能,甚至可以从中分离出另一个小机器人进行操控。三代“瓦力”,不仅陪伴、见证了月月和心心的童年,也是小伙伴间极有人气的“玩伴”。最近,心心的同学们还说想来家里和“瓦力”玩一玩。
许是继承了爸爸“闲不住”的基因和动手能力,心心不光爱琢磨,更善于把想法变成现实:用纸壳做的机器人、给同学们做的“小本子”、暗藏机关的故事书……每一个小作品,王元卓和吕俊杰都非常熟悉,也都非常喜欢。采访中,心心还和爸爸妈妈一起给笔者做了现场演示和讲解,有趣极了。
从第一本科普书《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到第二本《科学家奶爸的AI手绘》,心心几乎一直在王元卓身边,看着爸爸一步步实现“四部手绘科普书,10部经典科幻电影,100个孩子感兴趣的知识点”的目标。为了完成手绘科普,王元卓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资料,买书,向专家请教那些非他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然后消化理解,再落在笔下,形成一幅幅深入浅出的手绘作品。“我画画的时候,她就跟着我一起画。慢慢地,桌子、椅子、家具她也会画了,还举一反三画出更多的东西。”王元卓的第二本手绘书中还收录了两幅心心的作品。
前不久,学校举办科技节,心心画了一幅科幻图画参赛。说到这儿,心心拿来了这幅画的第二版。只见画面上,一艘外星飞船与印有中国标识的火箭在太空相遇,中国的宇航员正缓缓进入外星飞船……让王元卓感到欣喜的是,这幅画的背景—太阳系,从土星环、天王星环到冥王星的轨道再到星球的大小到相对位置都准确无误,心心把她的“科学素养”融入了画里。现在,王元卓正在画自己的第三本书—一本关于机器人的科普手绘。为了鼓励心心继续参与,他还许下了每卖出一本便给心心5角钱报酬的承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人觉得王元卓是科学家,所以才能培养出有科学素养的孩子。但他却不这么想,“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物理、化学是科学,历史、地理都是科学。”
月月上初中后,王元卓就承担起辅导月月功课的责任。无论给月月讲哪个科目,王元卓从不“排斥”心心的旁听,即便有时候,心心都觉得自己在“捣乱”。做历史知识穿线时,王元卓从西汉东汉讲到三国再到晋,心心一会儿拿来一本关于曹操的书,一会儿拿来一本《空城计》,一会儿说我看过,一会儿又问司马懿是谁。等到讲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地,从简单到复杂,就在王元卓讲得畅快、月月听得认真之时,心心又把关于恐龙的书拿了过来……“对她而言,这就是科学知识摄入的过程,我讲的很多内容,她都听进去了”。
“润物细无声”,这可以看作是王元卓的教育理念之一,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无为而治。不过,“无为而治”不代表没有章法。要知道,除去“双科技工作者家庭”的标签,王元卓和吕俊杰身上还有一个标签—“海淀家长”。即,国人眼中最会激娃、习惯激娃、热爱激娃并享受激娃的群体。
那么,王元卓和吕俊杰激娃吗?当然激,只是和你以为的“激”不太一样。别人激的是成绩,看的是结果;而他们激的是兴趣,看的是过程。
“我们就是做自己。”王元卓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他和妻子一直在摸索,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从月月和心心不同的经历便可见一斑。
姐妹俩相差五岁,月月小时候练舞蹈、学钢琴,也经历过考级、考前突击,到心心这里,一切都翻了页。初听班级里有小朋友考到几级时,心心也问过妈妈,考級是干什么用的。妈妈回答:“证明你弹的水平。”心心说:“那我不需要证明。”不需要那就不考,从一开始,钢琴便只是心心的爱好。
教育模式的转变折射出王元卓和吕俊杰心态的变化,“我们也在成长”。但从未改变的,是他们对女儿们兴趣和选择的尊重。有人会问,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尝试永远是看似笨拙、实则有效的不二之法。
橄榄球、篮球、网球、乒乓球、滑冰……喜欢就继续,不喜欢就放弃,姐妹俩的兴趣在不断地启蒙、接触、尝试中被挖掘。“有时试过一次就再也不去了,有时是试了十节课之后再放弃。”心心很喜欢奥数,也报了奥数班,可后来,她开始哭,“不想再上了,作业太多了”。吕俊杰觉得这个理由成立,便不再让她上奥数班。
在吕俊杰的精心规划下,早早接触英语的心心,在英语阅读方面有着极大的兴趣。从最开始的陪读、伴读、答疑解惑,到后来点读笔辅助的自主阅读,再到独立阅读,保守估计,8岁的心心已经完成了100万字的纯英文阅读,包括原版《哈利·波特》的前三册,在英文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远远优于同龄人。姐姐期中考试的英语试卷,她做起来也不觉吃力,甚至轻松超过年级平均分,要知道那可是学霸云集的北京101中学。平时,心心还会自己写英文小说,《火柴人》《毛茸茸》……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一个个精巧、童真的故事中肆意驰骋。
两年前,心心开始对中文书籍感兴趣,吕俊杰便开始“调研”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只要女儿提出要读什么书,她就会第一时间买回来。心心最近的心头好是《山海经》,“她有兴趣,为什么不满足她?”
除了挖掘兴趣、尊重兴趣外,王元卓和吕俊杰还致力于通过月月和心心的兴趣丰富她们的“经历”。心心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王元卓就在距家8公里的地方租种了一片小菜园,一种就是7年。菜园里的活儿都是王元卓一个人的,他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品类,虽然辛苦,但女儿们却体会到了耕种和收获的快乐。面对泥土、粪肥,月月和心心从不嫌脏,也不喊累,更认识了茄子、黄瓜等常见蔬果的植株。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经验,无论如何都不是坏事。
1+1>2的秘密
事业上风生水起,家庭中也不曾缺位,平时的工作都很忙的王元卓和吕俊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夫妻俩的讲述中,近20年的相知相恋,从大学校友到携手走过15年的婚姻时光,少的是跌宕起伏,多的是顺其自然。相互认可、相互欣赏时有,相互磨合、相互理解时有,但更多时候,他们都在发挥着“1+1>2”的合力。
研究生阶段,吕俊杰选择“区域经济预测”作为毕业论文方向。因为有王元卓的专业知识支撑,按传统只能用经济学模型的论文中,引入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预测模型。到了博士生阶段,吕俊杰的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王元卓还是计算机应用,两个看似并不十分相关的研究方向,最终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上实现了交集。
他们各自制定目标,各自努力向前,但有意或无意,路途上总能彼此帮助,彼此支持,产生合力。学业如此,育儿更是如此。孩子接送谁管?饭谁做?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谁负责?曾经只需在事业上努力打拼的两个人,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个家庭做什么。
心思细腻的吕俊杰负责规划、统筹、调度,而爱玩儿、会玩儿的丈夫王元卓则负责无条件地支持和服从,并坚定地执行。在王元卓看来,为了家庭,吕俊杰付出更多,牺牲也更大,“如果她想,她也可以成为女强人,做研究、拿奖,但她却选择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
所以,不管在外面多忙多累,回到家之后,王元卓总是马上参与家庭生活。辅导功课,陪孩子玩,做家务,尽可能多做。就像采访当天,大女儿等着爸爸辅导功课,小女儿等着爸爸陪玩儿,妈妈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
中科大数据研究院在郑州成立后,王元卓更忙了,奔波于北京和郑州两地。有段时间,王元卓出差特别频繁,吕俊杰希望他把精力往家里放一放。处于事业上升期,很多男性会认为就该拼一拼,只要事业成功了,就能给家里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而王元卓则觉得妻子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提醒,甚至可以说是敲响了“警钟”,“事业优先不是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中该出现的观念。工作是做不完的,但家庭责任必须承担”。
王元卓很快进行了调整,工作有抓有放的同时,更讲究时间管理。如果要出差,他会尽可能压缩在外的时间,比如早上走晚上回,或者前一天半夜走,第二天半夜回,为的是能多接送女儿们一次。采访这天,王元卓白天开了十几个会,可晚上依然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们。
因为无心插柳的科普手绘,这两年,王元卓的工作又多了一项—认真做科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是自己想干一辈子的事。他开始兼任中科院计算所科协秘书长,组织大型科普活动,每年线下几千人,线上几百万人次参与其中,他不断吸引和挖掘更多计算所人参与科普工作,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宣传计算所的优势成果和科研方向。他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副理事长推动科学与影视融合的工作,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发起了很多品牌科普活动,他希望通过努力,推动我国良性科普生态的建立。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所有的付出都必有回响。王元卓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家庭与事业从来就不是相互冲突的关系,只要你拒绝借口、用心经营,终能找到那个让它们和谐共进的平衡点,甚至还會像他一样,找到新的方向和目标,收获意外之喜。
(感谢北京市海淀区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