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研究
2022-01-24王晓敏徐和祥姚国晋
王晓敏,徐和祥,张 薇,姚国晋,张 利
(1.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 430064;2.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 430010;3.神木市医院感染科,陕西 神木 719399)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为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以反复发作性腹痛、呕吐、恶心、腹胀及腹泻等为主要特征,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炎症疾病病史,其病程缠绵,病情易反复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西医研究认为本病主要是因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所致,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病毒、抗感染、镇痛、解痉等对症措施处理,但长期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易破坏小儿免疫系统,刺激胃肠黏膜,增加二次感染风险,并易使患儿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不利于长期治疗[2-3]。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介入治疗能够明显缩短肠系膜淋巴结炎病程,减少抗生素使用剂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儿童体质,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4-5]。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在辨证施治上主要参考中医对“癥瘕”“腹痛”的治疗,临证以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近年来,我科运用脉冲磁治疗仪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科学研究方法,客观评价联合治疗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以期为本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在我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2岁,平均(6.51±1.02)岁;病程8~40 d,平均(16.23±2.39)d。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13 岁,平均(6.55±1.06)岁;病程9~42 d,平均(16.29±2.41)d。2 组一般基线资料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及《超声医学》[7]中诊断标准:1)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炎症疾病后;2)疼痛多表现为隐痛或钝痛,呈非特异性间断发作,少部分患儿表现为痉挛性疼痛,伴发腹胀、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等症状;3)疼痛部位主要分布在脐周,腹部查体可表现出脐周压痛,或无任何表现;4)腹痛发作间歇期感觉无异常,经胃黏膜保护剂、驱虫、解痉等治疗无效;5)腹部彩超检查可见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纵经>1.0 cm,横径>0.5 cm,纵、横径比值≥2;6)能够排除引起腹痛的其他疾病。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及《中医儿科学》[9]中本病气滞血瘀证标准:主症为腹部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痛处拒按,疼痛部位固定,腹胀;次症为恶心,嗳气,呕吐,食欲差,面色暗,便干;舌质紫黯,有瘀点,脉涩。主症加3 项或以上次症,结合舌脉象,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1)年龄3~14 岁,男女无限制;2)病程>1 周;3)腹痛反复发作次数>3 次;4)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5)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与上述诊断和纳入标准不符者;2)合并紫癜性腹痛、腹型癫痫、感染性腹痛等能够引起腹痛的疾病者;3)合并急性肠胃炎、肺炎、支气管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4)合并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基础疾病者;5)不配合治疗或擅自服用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判断者;6)既往对本研究药物或中药成分有过敏反应者。
1.5 脱落标准 1)服药过程中发生头晕、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者;2)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或并发其他严重疾病者;3)患儿家属或患儿本人主动退出临床试验者。
1.6 治疗方法 2 组入院后均注意保暖,加强饮食管理,采用脉冲磁治疗仪(301-M7)治疗,将磁垫置于患儿脐周,每次治疗20 min,每日1 次,以2 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内服,方药组成:香附10 g,枳壳10 g,延胡索10 g,炒白芍10 g,荔枝核10 g,夏枯草10 g,木香6 g,青皮6 g,柴胡6 g,甘草6 g,川芎5 g。治疗过程中随症适当加减:恶心呕吐者加清半夏、竹茹;腹胀者加厚朴、佛手;便干者加枳实、莱菔子;腹泻者加诃子、白扁豆(炒);食欲差者加神曲、山楂。选用免煎颗粒,1 剂中药配置成3 盒,按照年龄调整药物剂量:3~6 岁,每日2 次,每次1盒;7~14 岁,每日3 次,每次1 盒,疗程同对照组。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对气滞血瘀证主症(腹痛、痛处拒按、痛有定处、腹胀)和次症(嗳气、恶心呕吐)进行评分,主症症状“无”设为0 分、“轻”设为2 分、“中”设为4 分、“重”设为6 分;次症症状“无”设为0 分、“轻”设为1 分、“中”设为2 分、“重”设为3 分。
1.7.2 腹部彩超检查 治疗前后由彩超室医生对患儿行彩超检查,要求患儿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以脐部为中心,使用胃肠道彩超和图文模式顺时针探查,记录淋巴结纵经、横径及纵经/横径值。
1.7.3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主要临床症状(腹痛、痛处拒按、痛有定处、腹胀)基本或全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70%;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数据使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4 复发率 对治疗痊愈的患儿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统计复发率。
1.7.5 安全性评价 观察2 组患儿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并记录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1.8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 处理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使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n =40) 分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n =4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2 组治疗前后淋巴结纵经、横径及纵经/横径值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淋巴结纵经、横径及纵经/横径值比较(,n =40) mm
表2 2 组治疗前后淋巴结纵经、横径及纵经/横径值比较(,n =40) mm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40) 例
2.4 2 组痊愈患儿随访6 个月复发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痊愈患儿随访6 个月复发率比较 例
2.5 2 组安全性比较 2 组患儿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主要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导致小儿腹痛发生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确切致病机制尚未阐述明确,多认为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炎症疾病相关[10]。小儿肠系膜处的淋巴结非常丰富,尤其以回肠末端和回盲部位最多,但是小儿淋巴系统并未发育成熟,屏障保护作用较弱,因此常受到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影响,引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疾病[11]。另外,胃肠道炎症疾病发生后,细菌、病毒可通过肠黏膜、淋巴管侵袭至回肠末端的系膜淋巴结,从而引发肠系膜淋巴结炎[12]。现代西医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多采用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能够明显缓解患儿不适症状,但急性发作期过后进入腹痛非特异性时期,上述药物往往不能发挥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小儿肝常有余,加之家长对儿童骄纵宠溺,导致小儿情绪波动大,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从而引起肝火旺盛,肝气郁结。另外,小儿脾常不足,自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功能较弱,易感外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肝木旺盛,乘克脾土,进一步导致脾失健运,中焦不利,气机受阻,气滞则经络不通,进而引起疼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引起腹痛。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型),我科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治疗,疗效显著。方中柴胡为君药,发挥疏肝解郁之功。香附、延胡索、川芎为臣药,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延胡索同时入血分和气分,能够行气中之血和血中之气,促使血行气畅,通而不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药相合,能协助柴胡疏解肝经之郁滞,并能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白芍、荔枝核、夏枯草、木香、青皮、枳壳为佐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荔枝核、夏枯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木香、青皮、枳壳理气行滞。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活血行气、散结消肿、理气止痛之功。
脉冲电磁场的生物效应主要作用于细胞膜,脉冲磁治疗仪的磁头中具有线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刺激能够产生感应电场,促使带电粒子定向移动,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301-M7 型脉冲磁治疗仪采用矩阵式脉冲磁场输出,高强度的脉冲磁场能够刺激到机体深部组织,且矩阵输出每一结点之脉冲磁场的方向、频率及强度均可独立发生改变,有效克服了当前大部分磁疗产品磁场无客观定量和磁场强度低等弊端,同时联合振动按摩和热疗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脉冲磁治疗仪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型),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推测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中药与脉冲磁治疗仪联合应用,协同增强镇静止痛、消炎消肿等作用有关[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