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2022-01-24鸡西市教育学院孙秀云
鸡西市教育学院 孙秀云
2021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考命题工作由鹤岗市负责。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础,创新为魂”的命题原则,中考命题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学科特点,在坚持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形式,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易中难比例系数为8:1.5:0.5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既有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考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水平的区分题。试题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同时整套试卷鼓励学生创新,加大创新意识的考查力度,突出试题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一、试题总体设计
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卷沿用以往的试卷格式,但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设置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共28道试题。试题取材广泛,但有一定的区分度。
试题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试题从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学习能力出发,坚持“用数学分析问题”的理念,朝着注重素质和能力考查的方向前进,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逻辑思维。整套试卷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了数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创新性。
二、试卷结构情况
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共三大板块,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计28小题。其中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共10道题,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10道题,解答题共8道题,见表1。
其中容易题约96分,中等题约18分,难题约6分,三档题目分值比值约为8:1.5:0.5。
三、试题的内容分布
试卷考点分布面较广,全面考查了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板块的知识点,覆盖率达98﹪以上,见表2。试卷重点对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概率、三角形、三视图、四边形、图形变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知识进行考查,延续加大二次函数的考查力度。具体知识点考查如表3所示。
表2 数学试卷知识板块分布及分值占比
表3 数学试卷具体知识点及解题思想方法
试题编排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由易到难,缓慢提高,不仅突出对四基的考查,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起点非常低,有相当数量的题目可以在现行教材中找到原型,譬如选择题的第1到7题,解答题的27题等。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些试题是比较容易的,这体现了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查和人文关怀;同时试题的设置又具较明显的梯度,综合题入口宽而易,出口高而新,例如第28题。
四、结合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的阅卷情况对部分试题进行分析
题1:(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考第8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边AD⊥y轴,垂足为E,顶点A在第二象限,顶点B在y轴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0,x>0)的图象同时经过顶点C、D.若点C的横坐标为5,BE=2DE,则k的值为( )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邻边相等等相关性质掌握情况。反比例函数k值等于横纵坐标相乘,坐标轴解题常需过点向x轴、y轴做垂直,根据特殊角度得出点坐标。这需要考生有数形结合思维,同时思考多个知识点,体现数学中的中心对称美。部分学生不能把反比例函数与菱形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题2:(中考第10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连接DE,点F是DE的中点,连接OF交CD于点G,连接CF,若CE=4,OF=6.则下列结论:①GF=2;②OD=OG;③tan∠CDE=;④∠ODF=∠OCF=90°;⑤点D到CF的距离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分析:多结论判断题延续2020年的改革,将原来的“正确的结论有几个”改为“选择哪几个结论是正确的”,难度有所下降。该题考查三角形、正方形、旋转、三角函数值等有关知识,也考查学生的数形转换的思想。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图感”,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结论,才能构建综合的数学模型,此题综合性强。解决此题的关键点:GF为△DCE的中位线,求出GF=2,OG=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算出∠CDE的正切值,得出①②③并排除④,正确答案选项C。
这样一分析,发现今年的“哪几个结论正确”比往年的“正确结论有几个”还要容易得分。但建议日常教学中不要使用排除法,应对所有结论逐一分析、验证,才能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图形及其相关结论。
题3:(中考第19题)在矩形ABCD中,AB=2cm,将矩形ABCD沿某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与直线AD交于点E,且DE=3cm,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 cm2.
分析:本题为几何多解问题,需要学生自己画图解答。此题多解比较隐藏,需要讨论CD>2cm和CD<2cm两种情况,在画折痕时只需要做BD的垂直平分线即可,最后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题。本题是填空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也是丢分最多的一道题。阅卷时发现很多学生得出答案,却因为填空题答案为多项式时,结果应加括号,部分学生未加括号而丢分。这说明很多学生已经开始重视多解题型的训练,但是因为细节问题而失分。
题4:(中考第20题)如图,菱形ABCD中,∠ABC=120°,AB=1,延长CD至A1,使DA1=CD,以A1C为一边,在BC的延长线上作菱形A1CC1D1,连接AA1,得到△ADA1;再延长C1D1至A2,使D1A2=C1D1,以A2C1为一边,在CC1的延长线上作菱形A2C1C2D2,连接A1A2,得到△A1D1A2……按此规律,得到△A2020D2020A2021,记△ADA1的面积为S1,△A1D1A2的面积为S2……△A2020D2020A2021的面积为S2021,则S2021=
分析:20题是一道综合性的填空题,典型的探索规律试题。它主要考查了:菱形、等边三角形变化规律问题,与以往的在坐标系中找点坐标、面积等变化规律问题相比,降低了难度和计算量,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如果学生能抓住每个等边三角形边长的变化规律,先算出第2021个阴影三角形的边长,再推算面积会减少很多计算量。但是批卷过程中能看出不少学生虽然能推算出规律,但是没有化成最简单的书写格式,或者书写格式不规范而导致丢分。此题在填空题中得分第二低,可能学生对于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出于畏惧心理主动放弃,也是得分低的原因之一。
题5:(中考第23题)如图,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顶点为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Q在射线ED上,若以点P、Q、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C相似,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析式及相似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该题本着加大二次函数的考查力度,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的统筹思想,突破性将相似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相结合。第(1)问正常代点求解,紧扣课本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2)问在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找一动点P,在射线ED上找一点Q,使得P、E、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BOC相似,如果学生能抓住△BOC的形状特征解题思路会更清晰。有第(1)问可知△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要构造相似△PQE,只要分类讨论E、Q为直角顶点的情况即可。当E为直角顶点时,EP=EQ且E、P两点纵坐标相同,可知P点纵坐标为2,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P点坐标(-1-,2);当Q为直角顶点时,QE=QP且P、Q两点纵坐标相同,此时可设EQ长为a,则P点坐标为(-1-a,2+a),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到P点坐标为(-1,3)。此题难易适中,灵活新颖,从答题上看:第一问多数学生能够计算出正确的结果。第二问得分率很低,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读懂出题者的意图,盲目运用相似解题,分析能力明显不足,课堂上缺乏构建知识的链接,缺乏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6:(中考第25题)已知A、B两地相距240km,一辆货车从A地前往B地,途中因装载货物停留一段时间.一辆轿车沿同一条公路从B地前往A地,到达A地后(在A地停留时间不计)立即原路原速返回.如图是两车距B地的距离y(km)与货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的值是____;轿车的速度是____km/h;
(2)求货车从A地前往B地的过程中,货车距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直接写出轿车从B地到A地行驶过程中,轿车出发多长时间与货车相距12km?
分析:本题是一道一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用函数图象求两车之间的距离问题。本题设计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容易进入情境,难易度适中,是中档题。学生只要读懂图象信息,理解两车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健。第(1)问要求M的值和轿车的速度,读懂题意即可求解。第(2)问货车距B地的距离y与行驶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货车行驶距离对应的函数图象为线段MN、NG、GH,分别求出这三条线段函数解析式,联立即可求解。第(3)问从B到A的行驶过程中轿车出发多长时间与货车相距12km。学生可以通过分析B到A段的行程图可知两车在相遇之前和相遇之后各有一个时间点相距12km,设轿车出发x小时两车相距12km,可列方程120x-66(x+1)=240±12,可得出时间为1h或h。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忽视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表面上看只是分段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其本质是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每一个函数是关联着自变量和函数的一对对应关系的,所以对于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值得师生高度重视。
题7:(中考第27题)“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为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某粮食生产基地计划投入一笔资金购进甲、乙两种农机具,已知购进2件甲种农机具和1件乙种农机具共需3.5万元,购进1件甲种农机具和3件乙种农机具共需3万元.
(1)求购进1件甲种农机具和1件乙种农机具各需多少万元?
(2)若该粮食生产基地计划购进甲、乙两种农机具共10件,且投入资金不少于9.8万元又不超过12万元,设购进甲种农机具m件,则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哪种购买方案需要的资金最少,最少资金是多少?
(3)在(2)的方案下,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加大,每件甲种农机具降价0.7万元,每件乙种农机具降价0.2万元,该粮食生产基地计划将节省的资金全部用于再次购买甲、乙两种农机具(可以只购买一种),请直接写出再次购买农机具的方案有哪几种?
分析:此题能结合社会热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利用题中等量关系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在阅卷过程中很多学生得满分,但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设和答不认真或过于简单而丢分。第(2)问根据问题可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出解集作答。第(3)问在(2)的方案下即购进5台时,甲的进价调整为0.8万元,乙的进价调整为0.3万元,节省资金4.5万元,可设再购进甲农机具a台,乙农机具b台,则列二元一次方程0.8a+0.3b=4.5,求出方程的整数解有两组,分别为购买甲农机具0件,乙农机具15件;购买甲农机具3件,乙农机具7件。
题8:(中考第28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边OA在x轴上,OA=AB,且线段OA的长是方程x2-4x-5=0的根,过点B做BE⊥x轴,垂足为E,tan,动点M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到达点B停止。过点M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以MD为边做正方形MDCF,点C在线段OA上,设正方形MDCF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点M的运动时间为t(t>0)秒。
(1)求点B的坐标;
(2)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当点F落在线段OB上时,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M、A、O、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是本试卷的压轴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角函数正切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健,试题避开往年的求直线的解析式,而是求面积的函数解析式,问题设计新颖,注重学生的建模思想。本题立足于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隐含于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是课本习题的变式题,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延拓的引申题,综合性比较强。解决第(2)问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动态图形,随着点M的运动,重叠部分的形状改变,当点F运动到线段OB上时为图形变换的分界点,分界点对应运动时间。其次,要求重合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关键是如何表示出面积S,由于重叠部分不是特殊图形,不能直接表示,只能通过观察图形,转化成正方形与三角形面积的差,即当时,S=S正MFCD-S△MDA;当<t≤5时,S=S正MFCD-S△FGH-S△MDA,利用相关线段长度表示面积即可。这里涉及的利用相似计算边长需要学生具有较深厚的运算功底。第(3)问,构造以M、A、O、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题意可得F点落到线段OB上时,点M坐标为(),A点坐标(5,0),当OA∥PM时,MP=OA=5,得出P点坐标为当AM∥OP时,很多学生都习惯利用解析式来求点坐标,这里介绍一种用平移的性质来求P点坐标的方法,会更加节省时间。因为要构造平行四边形,可以想象成将线段OM沿MA方向平移得出线段PA,M点经过平移到A点的过程中,纵坐标减,横坐标减少,按照这个平移规律可以很快得出点O到点P也经过这样的平移变化,进而得到另一个P点坐标。这里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又考验了学生较复杂的数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教材,夯实“双基”
试卷中大多数题相当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要注意教材中典型例题和习题的研究与延伸,讲清、讲深、讲透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锤炼学生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有些试题难度有所下降,但对能力的要求没有下降。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严谨、严密,不要漏掉重要的得分点,否则即使答案正确,也会被阅卷老师视为理由不够充分而扣分。二是书写、作图要整洁规范。
(二)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1.重视数学阅读。不管任何一门学科,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阅读,如果没有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数学习题解答中不能够做到准确掌握概念、内涵,那么这道数学题就没有办法实现系统的解答。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时候,要重视数学阅读。
2.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运算速度和运算准确性。
3.数学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分析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工作。
4.要注重解题过程,注重答题规范性和严谨性。
5.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内容理解不深刻。
总而言之,近年来中考试卷越来越彰显数学思维、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新课标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突出数学的思维本质,打牢学生的运算、推理等基础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高中及大学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