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饮食护理模式及效果分析

2022-01-24金科姬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疸肝炎急性

金科姬

(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肝炎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具有多发病、多发病和传染性的特点,特别是急、慢性肝炎极易发展为重型肝炎,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在肝炎患者中,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主要类型之一。与普通肝炎患者相比,这类患者的严重程度更为明显,而且患者的病情进展更快。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高热、身体疲劳、恶心、食欲缺失等症状,并伴随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大多数症状是尿黄、皮肤黄、肝压痛和肝肿大。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将持续恶化,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威胁患者安全。而饮食护理是患者病情改善的关键,本研究探析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饮食护理模式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年龄21~73岁,平均(46.21±6.34)岁,男∶女=28∶12。对照组年龄21~76岁,平均(46.84±6.94)岁,男∶女=27∶13。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隔离防护和消毒。如需接触患者,应先采取防护措施,接触后及时洗手,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应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感染性患者设立单独的病房,病房应该通风。患者使用的物品和病房环境需要定期进行紫外线、高压蒸汽等消毒。患者出院时,需要带回家的物品也要提前消毒。②病情观察。住院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详细记录其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便于主治医师根据病情变化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的活动。③心理护理。入院后科学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诱导。比如,在护理上,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温和的语气与患者沟通,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引导患者妥善开展娱乐活动;对于焦虑的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沟通,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患者理解和同情,让他们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树立治疗信心。对于有恐惧情绪的患者,护士可以详细告诉他们诊疗和检查的目的和方法,让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随时观察病情,做好疾病讲解,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④生活护理。由于本病患者胆盐沉积情况严重,会刺激其皮肤神经末梢,进而引起患者瘙痒,因此护士必须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工作。对于皮肤瘙痒,可在局部涂抹止痒剂,并每日用温水擦拭身体,不用化妆品或肥皂,可用清水煮40 g苦参,体外使用,严禁患者抓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1];如果患者确实不堪忍受,可引导其转移注意力,如引导其读书、听轻音乐缓解皮肤瘙痒。⑤用药指导。根据医师的建议,给患者使用护肝药,告诉他们不要滥用其他药物,特别是禁止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用药指导。如湿热表证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浮脉、头身剧痛等,可引导患者勤吃热粥助汗,有利于舒缓体表;对热重于湿重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清湿利便药物,并结合患者排便情况和用药时特点变化合理调整用药。

试验组在上述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模式。①中医饮食指导。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辨证的饮食指导。a.阳黄患者多吃新鲜果蔬,严禁吃油腻醇酒和辛辣甜腻的食物,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温湿健脾的山药、冬瓜、茯苓等食物。此外,此类疾病发病较急,黄疸加深快,容易出现呕血、高热、口渴等症状,需要护士最大限度引导患者保持低蛋白、低脂肪的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禁食辛辣、油炸等食物[2]。湿重于热的患者会有厚腻的舌苔,而热重于湿的患者会有明显的皮肤黄染、口渴发热等。对于这类患者,护士需要让他们吃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吃过多刺激性、油腻、辛辣的食物。b.阴黄证患者大多会有假便、腹胀等症状。护士应告知患者禁食生冷食物,并为他们选择健脾保湿的食物,如冬瓜、大麦仁、山药和核桃仁。②西医饮食护理。总体而言,对于急性黄疸患者,需要多吃低脂、低蛋白食物,补充适量维生素,避免吃油腻、辛辣、黏稠的食物,多吃水果或蔬菜,避免刺激性食物。根据患者情况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以清淡为主。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需要维持肝细胞糖原含量,应多吃高糖食物,减少蛋白质对机体的消耗[3]。同时,护士要引导患者补充更多蛋白质,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对于脂肪摄入也应适当保证身体需要,以食用植物油为主,补充磷脂,防止患者脂肪肝。此外,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造成消化道出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SCL-90症状量表评分、遵医饮食行为评分、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率给予Pearson卡方统计,计量数据比较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SCL-90症状量表评分 护理开始两组相关指标比较,P>0.05,而护理结束试验组SCL-90症状量表评分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优化的程度,P<0.05。见表1。

表1 护理开始和护理后SCL-90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护理开始和护理后SCL-90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遵医饮食行为评分 试验组的遵医饮食行为评分比对照组高(t=7.983,P=0.000<0.05)。试验组的遵医饮食行为评分是(94.40±3.71)分,而对照组的遵医饮食行为评分是(90.44±2.11)分。

2.3 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 不良反应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χ2=6.745,P=0.011<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有1例,占2.50%,而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占20.00%。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恶心、黄疸、食欲缺失等消化道症状。后期会出现尿黄、肝区压痛等症状,患者病情较重,进展较快,转为重型肝炎的概率较高[4-5]。

在临床型肝炎患者中,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不在少数,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需要接受有效治疗,但如果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不到位,达不到较好的整体效果[6]。因此,选择有效的干预方法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至关重要。

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除了有效的治疗,临床护理也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常规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7-8]。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常规护理多以基础操作为主,护士不仅要观察患者的体征、健康教育和环境治疗,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但常规护理漏洞依然明显,患者护理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有资料表明,根据患者病情的辨证法,相关的饮食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9-10]。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阳黄”“黄疸”范畴。由湿热盛毒引起,肝胆气机受阻,引流异常,胆汁外溢由外感盛毒、肝气郁结、血瘀阻络所致[6]。通过辨证饮食护理,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将其分为阳黄、阴黄两种类型,并根据患者的两种证型选择不同的饮食护理方案。其中,阳黄症患者需要多吃解毒清热的食物,阴黄症患者需要多吃散寒、健脾、温阳的食物。辨证饮食护理符合中医食补理论,能从饮食方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也有一定效果[11-12]。

临床研究发现,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促进其肝细胞功能的改善,加强对这类患者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13]。西医方面的饮食指导要求:肝病患者的摄入量一般不宜过多,宜给予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热量充足的清淡食物。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洋葱、生姜、大蒜和韭菜辛辣食物通过胃肠道吸收,随血流入肝脏,刺激肝细胞,影响肝细胞的恢复。肝病患者每日脂肪摄入量应维持在40~60 g;有厌油症状的可吃一些清淡食物。含有植物多糖的菇类等能促进T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病毒的清除。患肝病时,脂肪代谢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过量摄入脂肪会形成脂肪肝,增加肝脏负担[14-15]。

综上,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其饮食遵医行为,加速黄疸消退和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黄疸肝炎急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世界肝炎日》
鲁晓岚:黄疸
急性心包炎1例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