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影响

2022-01-24王寅州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医师

王寅州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药学部,辽宁 盘锦 124010)

抗生素是手术前、手术后及感染性疾病预防常用药物之一,但是,日常生活中,未全面掌握抗生素适应证、经验性及主观性用药及未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生滥用抗生素现象[1]。近年,我国医院抗生素使用概率越来越高,人均年抗生素使用量达到138 g,其中,相对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等,进而提高了抗生素耐药率[2]。所以,抗生素使用期间,干预对策的实施特别重要。近年,在医药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临床药师临床药学工作特别重要[3-4]。本次试验主要针对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状况的影响全面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1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接收,所选患者均采取抗生素治疗,其中,有75例男患者,65例女患者;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47.51±5.64)岁;住院时间4~22 d,平均住院时间(13.67±2.31)d。

1.2 方法 本次研究140例患者均进行临床药物药学干预,具体如下。①邀请相关专家带领临床药师学习关于感染控制知识、抗生素使用方法、抗生素滥用的影响等,然后,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抗生素使用知识,提高其治疗配合度。②详细讲解抗生素使用状况,并通过分级方式划分部分抗菌药物,对于特殊抗生素,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及审批制度,使用前进行申请,在医师和主任全部签字审核后予以特殊抗生素。③针对需要采取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而言,对病原菌实施药敏试验,并对抗生素合理选择,针对病情严重者,以医师经验为依据对药物合理选择,但是,需要及早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最后,对抗生素使用方案调整。④临床药师需参与到会诊及查房中,并对抗生素使用合理干预。以患者具体状况为依据,由临床药师及医师共同对抗生素用量决定,并选择使用方法,加强对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重视,最后,予以相对理想的用药方案;用药前,要求临床医师学习抗生素药物过敏史、使用状况,并设置专业人员负责接受啊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目的及作用等。利用药学监护方法予以采取特殊药物治疗患者药学干预,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⑤采取抽样方式点评住院处方及病历,由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准确判断是否全面落实医嘱且合理,准确评估异常增量处方,及早发现其中问题,与此同时,有效评估抗生素使用规范性、合理性,以便说服力提高,根据评定结果调整治疗方法,保证抗生素合理应用。

1.3 观察指标 对比干预前后抗生素使用费用,并比较抗生素使用状况,具体包括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二联抗生素和单联抗生素[5];观察干预前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性,包括联合用药不合理、换药频率不合理、未按PD/PK给药、选药不合理及剂量过大[6]。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准确处理试验结果,()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两组对比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抗生素使用费用 在抗生素使用费用方面,干预前是(305.26±19.85)元,干预后是(158.47±11.32)元,干预后较干预前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抗生素使用状况 在二联抗生素使用率方面,干预前与干预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联抗生素使用率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更高,在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干预前后抗生素使用状况[n(%)]

2.3 对比干预前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干预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率较干预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干预前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n(%)]

3 讨论

临床上,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理想治疗效果,往往于未见显著指征时便予以患者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联合用药,致使病原菌与某种抗生素长期接触形成耐药基因,此外,经耐药质量向外转移并传播,进而提高了抗生素耐药性[7-8]。有关资料显示[9],抗生素使用比例越来越高,大量服用现象的出现,造成耐药性越来越高,同时也提高了内在风险,因此,规范、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控制滥用抗生素中具有重要作用[10]。近年,临床药物工作重心逐渐发生改变,不再是以往分发药物、配药方式,而是由临床医师参与其中,医院药物服务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供应保障型向药学服务性转变,其为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12]。相关研究表明[13],采取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病症并未显著改变者,可通过临床药师分析,联合其意见对治疗方法选择,有助于患者病情及早改善[14-15]。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在抗生素使用费用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联抗生素使用率较干预前高,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较干预前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工作的开展,从某种程度上减少滥用抗生素使用现象发生率[16]。最大限度的预防了抗生素滥用,避免大量细菌增生提高耐药性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药学干预开展期间,首先,由专业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正确使用抗生素的优势等,与此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辅助检查结果,调整给药方案,确保抗生素使用的准确性、合理性[17-18]。与此同时,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制定相对完善的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提高临床医师抗生素合理应用责任感,合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状况。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其致病原中,以抗菌谱上附着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临床上,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以喹诺酮类药物为主,在临床药师与主治医师沟通后,建议采取单一的药物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抗生素使用率目的。此外,药物干预的推广,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联用抗生素现象。而且药学干预的应用,有助于临床药师全方位了解抗生素如何使用,通过建立健全审批制度,针对特殊类型抗生素予以相应的使用标准,并全面落实;临床药师在采取该类药物期间,应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关注,并充分考虑使用剂量及频率。特别是特殊群体,需要落实全面药学监护,最大限度的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19]。由多方面评估临床药师抗生素使用状况,保证点评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法。

由试验结果分析,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发生率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在抗生素使用合理性、规范性保证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实验室辅助检测结果为依据密切监测病情,并合理选择抗生素。因为临床药师药学专业性强,所以,予以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应全面考虑抗生素药物特点、药效学。同时,采取查房及会诊等方法,对具体病情及药物使用程度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此外,设置专业医师负责点评处方,及时发现处方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对于传染性疾病,及早处理支原体、病毒、真菌及细菌感染。但是,临床药师应加强对用药指征的关注,避免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发生[20]。

有关资料显示,临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包括抗生素使用剂量不合理、抗生素应用错误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首先,患者伴有适应证,但是,经过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显著效果,基于此,很容易造成误诊;其次,抗生素应用错误。在其产生用药适应证后,临床医师予以的抗生素与适应证不符,无对应的抗菌谱,基于此,其可能是因为合并用药配伍引起的,如果患者临床病症明显,采取窄谱抗生素,可避免细菌对药物敏感度下降;再次,抗生素使用剂量不合理,有些医师予以患者抗生素过程中,因为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无法合理掌握抗生素使用量。一旦未准确应用抗生素,很可能造成病菌二次入侵,致使机体产生抗药性。最后,抗生素联合应用失误,通常情况下,治疗用药方案制订期间,应根据抗生素药物抗菌谱,对抗生素及其他合并药物合理选择。如果前提条件不足,极易造成抗生素联合应用错误。要想改善以上状况,要求药学部门将相应工作做好,如提高药学部门指导覆盖率。

明确诊断前,可通过尝试用药方法,及时更换抗生素,除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外,有助于耐药性提高。细菌杀灭主要通过抑制细菌浓度、杀菌进行,与用量无显著关联。部分抗生素药物使用及量减少可能加重病情,导致感染频繁发作。基于此,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特别重要。

总而言之,临床药师药学干预有助于抗生素使用费用减少,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联用率,确保抗生素使用科学、合理。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中国医师节》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