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EGF-A及PI3K/AKT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01-24徐润强刘宇平张海良刘海盛刘钰君姚金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6期
关键词:癌细胞阳性率直肠癌

徐润强,刘宇平,张海良,刘海盛,刘钰君,姚金科*

伴随结直肠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深入,多种基因、酶类及信号通路在其发生发展中受到高度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的功能性糖蛋白,具有诱导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新血管生成及通透性增加等功能,已被证实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正向调节因子和联合治疗靶点[1-3]。研究指出[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与细胞增殖、凋亡密切相关,其异常活化后对细胞凋亡抑制明显,而加速细胞增殖、分化及转移速度,并可促进肿瘤新血管生成,促进肿瘤转移侵袭。目前VEGF-A与PI3K/AKT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研究相对较少,而研究其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影响,对于肿瘤早期诊断、药物治疗靶点开发及预后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基于此课题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5]:①均符合结直肠癌相关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学诊断证实;②无合并严的心脑血管、肝肾肺等实质性脏器组织疾病;③均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前无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史;④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胃癌、肝癌等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②合并有HIV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临床病理资料不完整或标本欠理想。同时切取患者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距离肿瘤≥5 cm)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20~87岁,平均年龄为(56.28±11.31)岁,肿瘤部位:结肠49例、直肠31例。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试剂与仪器一抗(羊抗PI3K、鼠抗AKT、VEGF-A抗体)和兔鼠通用型超敏二抗均购自圣塔克鲁兹公司,DAB染色液[金瑞博(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木素染色液(河北博海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德国LEICA-CM3050S型冰冻切片机,奥林巴斯OLYMPUSBX51T-32000-2型生物三目显微镜。

1.2.2 免疫组化法8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包埋组织,石蜡组织5 μm厚度连续切片,脱蜡至水,抗原修复自然冷却后在医用双氧水下浸泡10 min,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蒸馏水充分洗净,置于PBS中浸泡5 min,分别滴加VEGF-A(abcam编号ab1316)及PI3K(abcam编号ab140307)及AKT抗体(abcam编号ab8805),随后置于4℃冰箱孵育过夜,PBS漂洗后加入二抗37℃孵育30 min,滴加免疫显色试剂(丹麦DaKO,批号20077835B),室温环境孵育20 min,PBS漂洗后滴加以DAB显色,显微镜下控色,依次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及封片,高年资病理医师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读[6]:采用双盲法进行读片,癌细胞出现明显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未出现则为阴性细胞,采用染色程度与染色细胞比例评分之和作为阳性标准,其中染色程度:无染色(0分)、淡黄色(1分)、黄色(2分)及棕黄色(3分),阳性细胞比例:≤5.0%(0分)、6.0%~10.0%(1分)、11.0%~20.0%(2分)、21.0%~50.0%(3分)及>50.0%(4分),两项得分相乘,总得分≤2分为阴性表达、3~4分为弱阳性表达(+),6~8分为中等强度阳性表达(++),9~12分为中等强度阳性表达(+++)。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标本组织的VEGF-A及PI3K及AKT表达阳性率;②单因素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③所有病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比较结直肠癌VEGF-A、PI3K及AKT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由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中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并绘制生存曲线,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标本组织中VEGF-A、PI3K及AKT表达阳性率比较

VEGF-A及PI3K及AKT在观察组结直肠癌组织中大部分呈中等和强阳性表达(图1),对照组中的癌旁正常肠黏膜大部分为阴性表达或弱阳性表达,无强阳性表达。将中等强度以上表达定义为本研究的阳性表达病例,不表达或弱阳性定义为本研究的阴性表达病例,计算阳性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VEGF-A、PI3K及AKT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A、PI3K及AKT表达阳性率比较[n(%)]

2.2 VEGF-A、PI3K及AKT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结直肠癌患者的VEGF-A、PI3K及AKT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等临床资料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详见表2。

2.3 VEGF-A与PI3K、AKT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A表达与PI3K、AKT表达均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分别r=0.625,P=0.001;r=0.517,P=0.001)。

2.4 VEGF-A、PI3K及AKT表达患者生存率比较

结直肠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2年,失访3例,均按死亡计算,死亡例数46例,中位生存期为3.4年,VEGF-A、PI3K及AKT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详见图2。

3 讨论

研究指出[7],结直肠癌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遗传易感性及肠道良性病变等因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因素、多因子、多步骤及多阶段参与,其中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抑制其重要作用。目前,结直肠癌可采用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措施,但其病情整体缓解率偏低,仍具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总体治疗有效率不足35.0%[8],因此深入研究结直肠癌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可对早期诊断、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重要指导。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新血管生成和通透性增加等作用,基础研究证实[9],VEGF在癌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侵袭和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癌细胞入血转移和提高癌组织血流灌注,导致癌细胞活性增强和转移侵袭,最终造成病情发展恶化。VEGF-A是属于VEGF家族成员之一,多由炎性浸润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正常机体内几乎无表达,但高表达于肿瘤等血供丰富和代谢旺盛组织,属于强效促肿瘤细胞和血管生长因子[10]。VEGF-A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6p12位置,其中VEGF-A在新血管生成量多的组织表达较高,包括胎盘、几乎所有肿瘤、炎性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实验研究表明[11],VEGF-A能改变树突状细胞功能,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攻击,并可促进肿瘤新血管生成,此外还可能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表达,促进淋巴管形成及肿瘤细胞淋巴转移。最新有研究发现,VEGF-A在肠癌中多呈现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和通透性增加,参与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扩散。朱凯旋等[12]研究指出,VEGF-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在淋巴结转移和TNM高分期患者中表达更高,参与患者病情发展及转移侵袭。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组织中的VEGF-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结直肠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侵袭深度密切相关,提示VEGF-A异常高表达参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发生进展,与目前报道基本一致。

PI3K/AKT信号通路是体内重要的调控通路,正常情况下参与多种细胞基本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增殖、凋亡、代谢及转录翻译等,但该通路异常活化后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新血管生成,参与多种癌症、糖尿病等发生发展[13]。近年来,结直肠癌患者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研究较多,已被证实其具有促进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癌细胞凋亡和调控癌细胞增殖周期等多种功能。Waniczek等[14]研究发现,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后AKT可磷酸化mTOR、4EBP1等分子,向癌细胞传达生存信号,并能抑制不依赖p53途径的细胞凋亡。Waniczek D等[15]研究指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经PI3K/AKT通路促进VEGF表达,当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后,导致VEGF高表达,并能经NF-κB和beta-catenin表达,最终诱导结直肠癌血管形成和转移。结直肠癌实验研究发现[16],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可诱导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高表达,抑制p27KIP1等基因表达,缩短细胞周期G1期时间,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同时还能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降解肿瘤细胞外基质,增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参与结直肠癌病情发生发展。但也有研究指出[17,18],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仅为结直肠癌发病的早期事件,早期PI3K、AKT蛋白表达即处于高水平,与病情进展和预后无明显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的PI3K和AK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同时发现TNM分期Ⅲ/Ⅳ期、分化越低、淋巴结存在转移及侵袭深度越深患者的PI3K和AKT表达阳性率明显更高,且术后随访5年,结直肠癌VEGF-A及PI3K及AKT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不仅参与结直肠癌发病,且对病情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19]。且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A表达与PI3K和AKT呈现明显正相关,提示VEGF-A与PI3K/AKT通路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协同效应[20]。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A、PI3K及AKT均存在高表达现象,且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及浸润深度呈现明显相关性,并能减少患者生存期,三者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癌细胞阳性率直肠癌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癌细胞最怕Love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病相关抗体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