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2022-01-23孙一女

时代商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全面预算管理

孙一女

摘要: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市场预测和竞争为导向,集体制、机制、方法于一体,通过预算的变化来实现资源配置、提高财政预算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政府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财政预算的日益倾斜,疾控机构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并没有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从而导致思想意识淡薄、制度体系乏力、预算编制质量日益下降。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深入剖析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全面预算优化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对策

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现代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各项事业正常运行的必要基础[1]。当前我国疾控机构工作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完善,使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全面预算”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完成既定的职能任务目标,有效整合、分配機构内部各科室非财务与财务资源,并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批准、预算执行等环节,量化考核其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2]。对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机构内部强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改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项发展事业改革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内容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考核,以便有效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活动,预测现金流量与利润,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主要由“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三大部分组成,三项预算互相影响。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市场预测和竞争为导向,集体制、机制、方法于一体,通过预算的变化来实现资源配置、提高财政预算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预算”“专项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项内容。

第一,“业务预算”是反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期间日常供应、生产、管理等实质性经营活动所编制的,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预算。

第二,“专项预算”是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预算期涉及的一次性业务支出预算,包括支出预算和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

第三,“财务预算”则是综合反映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业务对其现金流量影响的预算。因此,财务预算实际上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预算和专项预算的综合,其落脚点是现金流量预算,最后形成预计损益表、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综上三项内容来看,“全面预算”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完成既定职能任务目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改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机构有效健全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项发展事业改革的重要保障,因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着重大

意义。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大意义

(一)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保障,提高决策准确性

疾控中心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部门通过预算方式向其拨付使用的专项资金,上级对于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求是要统筹安排,设立专户专账,而且要实现专款专用,可追踪查效等。因此,为了提高疾控中心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管理者就要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项目”“全金额”“全员性”的预算管理机制,通过对疾控机构各处室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绩效量化考核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能够有效测算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所有的一系列业务活动中所产出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专项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决策活动提供相应数据保障,进一步提高单位决策管理准确性[3]。

(二)完善预算管理系统,促进内部管理优化

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通过有效分析并对疾控中心各处室的预算进行资源整合,能够在准确了解各部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完善单位的预算管理系统,并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预算分配。同时,针对单位各处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可有效约束财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预算执行状况进行问题分析与优化,减少并杜绝资源浪费,最终实现内部管理优化。

(三)强化预算控制职能,提高预算管理质量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财务核算科目通常应与全面预算管理对象统筹结合,通过单位内部日常的财务核算信息,可以对疾控中心内部预算执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清晰反映财务核算漏洞,有效纠正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时监控单位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从而根据财务核算数据着力强化机构预算控制职能,使疾控中心真正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切实提高预算管理

质量[4]。

三、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控制与约束性不强,缺乏全局统筹意识

正常情况下来讲,机构向主管部门相关管理人员提交的年度预算预测报告往往决定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算资金,因而在全面预算优化管理实践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首要面临并处理的重大问题就是编写年度预算,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很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预算管理方面,尤其在预算编写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年度预算,而是单纯将其作为单位筹措资金的手段,从而忽略了预算管理中年度预算的重要作用,导致年度预算无法有效落到实处,加之单位预算管理控制与约束性不强,相关负责人缺乏全局统筹意识,预算编写十分粗略,只注重短期效果,而未能体现长期利益。

(二)预算编制不专业,质量不高

预算编制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因受到经费来源限制,导致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内部预算管理受到一定阻碍,例如预算编制主要是定额预算加项目预算,但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业务部门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往往会随意更改项目预算数额,从而使得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还有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有些疾控中心缺乏专业人士,在预算编写时采用的专业知识不全面,尤其关于“弹性预算计算法”“零基预算管理法”等一些常用的预算编写计算方法在预算编写领域的应用和体现度并不高,导致专业知识的介入十分匮乏,无法形成上下一体的、全面普及的预算管理体系,无形中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质量[5]。所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预算编制时,除了要考虑实际情况之外,更要遵循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

(三)执行方面不重视结果信息反馈

从专业理论层面来看,预算管理的主要功能在于疾病控制管理中心统筹管理资金,而良好且完善的资本预算对于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整体的运营有很大帮助,其中关键环节就在于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内部各部门的实际运转情况进行反馈。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大多疾控机构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普遍缺乏良好的信息反馈,例如,预算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收支预算方面,预算金额并没有运用到实处,而且相关部门设备利用度较低,从而导致信息反馈没有深入机构内的具体科室与部门,最终使得预算管理信息不完善,并失去了准确性,导致执行出现较大偏差。

(四)制度体系不健全

疾控机构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依赖良好且完善的制度体系,但是由于单位负责人缺乏对绩效管理的重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也没有形成完善、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据了解,当前在编制预算时,多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是根据本年度预计变动情况,再结合上年度预算批复情况等调整编报,这种预算编制模式比较粗放,仅将各职能科室预算实现简单汇总,而无法实现对各部门间预算指标的动态分配,同时在实际执行时缺乏资源整合,为了花钱而花钱,容易出现各科室编报预算编制时间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从而会引起资源浪费现象,降低全面预算管理的合理性与公平性[6]。

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对策

(一)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思想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疾控中心预算体制、机制、方法以及预算编制、批准、执行和考核量化整个过程相关环节的全方位管理,如果单位内部人员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齐心协力参与控制预算工作的思想意识,就会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无法积极、有效落实。因此,单位任何部门都要全部参与到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作为疾控机构,要不断强化内部人员思想意识,进一步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的宣传、培训力度,强化全员主观意识,提升他们对于疾控中心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积极推动全员、各部门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预算管理制度,促进预算的编制和批准、执行、考核量化等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尤其作为疾控中心财务部门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融合能力、强化财务理念、改善业务水平,积极协调机构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深入、有效沟通交流,为疾控中心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奠定坚实基础[7]。

(二)着力改革预算编制工作

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疾控中心要在编制预算计划过程中,广泛运用过往财务管理经验,科学制定预算计划,有效落实预算工作,切实提高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实际工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尤其在财务预算编制实践中,疾控机构要着力改革预算编制工作方法,有效抓住预算编制之重点,确保疾控机构的财务预算支出与实际收入相平衡,从而根据具体预算原则与实际工作任务优化调节预算编制计划,并采用不同方式避免和减少预算赤字。作为单位领导层,要做到“内外兼顾”,虽然预算编制工作极为复杂,但是只要相关财务人员努力提高专业能力,不断学习和汲取预算法律知识,并随时保持与单位相关管理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就能够在各方共同协调之下,有效克服预算编制工作繁重、内容复杂的难题,从而顺利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并保证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与规范性、科学性等[8]。

(三)大力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预算”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有效控制预算管理、实现对单位内部资金收益与绩效合理评价的重要手段。在全面预算优化管理实践中,疾控机构要有效协调各部门加强合作与沟通,深入、严格贯彻落实疾控机构整体预算目标,同时,还要严格要求单位各部门人员积极投入并共同参与到全面预算优化管理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实施绩效评价时,疾控机构要按照不同的人群层次,科学对员工绩效考核对象进行合理划分,制定标准、规范、科学、可行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分级考核制度,确保预算考核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并将各项計划任务与目标严格落实到单位各个部门的每个人头上。在此过程中,更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全面预算考核机制的透彻性与全面性,而在预算考核过程中,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条例,以保证考核标准和方法的持续性与完善性,同时更要深入分析和剖析预算考核过程中反馈的相关问题,及时调整优化预算程序,强化考核结果。除此之外,单位要秉承对个人、对科室负责的项目预算考核原则,结合年度项目预算,使其与单位内部奖惩制度相挂钩,根据考核结果,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条例,激发机构内部人员对于责任与义务关系的认知,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

(四)有效拓展预算编制基础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讲,预算编制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是需要疾控中心相关人员通过采集和分析各种数据,经过审慎的计算与处理来实现科学决策。基于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预算编制实践中,除了要充分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之外,更需要高度重视基础性工作,有效拓展单位预算编制基础。通常而言,在疾控中心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要的基础资料收集往往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集在疾控中心日常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工作日志问题;二是在管理层面,疾病控制中心要结合当前我国发展大方向,立足于当地医疗服务市场现状及形势,深入分析目前的资费情况,从而在必要时初步进行预算编制费用调整;三是事关疾控中心资源配置、发展规划与人事管理的相关基础设施信息的收集,比如预算执行的相关结构与力度,资产管理的有关数据资料等,这些都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内容,预算编制部门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与协调,广泛收集了这些资料,并充分了解机构内相关情况,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合规、合理、

合法[9]。

五、结束语

如上所述,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疾控机构的主要工作,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高机构运转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积极做好全面预算优化工作无疑成为当前疾控机构需要优化的问题,它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保障,提高决策准确性;完善预算管理系统,促进内部管理优化;强化预算控制职能,提高预算管理质量。但不可否认,由于主观意识淡薄,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基础,从而导致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预算管理控制与约束缺乏全局统筹;预算编制不专业;执行方面不重视结果信息反馈等,因此全面预算管理要增强单位决策准确性,不断强化管理思想意识,着力改革预算编制工作,大力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拓展预算编制基础,促进单位内部管理优化、提升会计核算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杨露.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J].商讯,2020 (05):54-55.

[2]李竟榕.如何加强全额拨款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经营与管理,2020 (06):142-145.

[3]姜秀杰.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策略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 (04):66-67.

[4]林文珊.新形势下疾控机构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9,25 (02):101-103.

[5]王萍,赵静.关于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预算管理要求的思索[J].中国外资,2013 (11):101.

[6]李俊荣.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0 (35):191-192.

[7]纪佩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路径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23):50-51.

[8]王海芹.疾控机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探讨[J].中国市场,2021 (24):148-149+151.

[9]孔秀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讯,2021 (25):138-140.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全面预算管理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