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网支护在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中的应用

2022-01-23

山西冶金 2021年6期
关键词:锚网煤体锚杆

吕 磊

(晋能控股集团轩煤公司刘家梁矿掘进二队,山西 忻州 034114)

近几年,矿产资源开采规模显著增大,而矿区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且逐渐产生大断面巷道,同时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因此,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应用综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增大产能,还能够有效提升生产安全性;扩大综采工作面,能够有效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同时降低生产过程危险性;在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还需用多种机械设备,而很多机械设备的体量比较大,因此对于回撤通道支护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为提高综采工作面安全性,可应用锚网联合支护技术,以保证回撤通道支护效果。

1 锚网支护原理分析

在综采面矿产资源开采时预扩巷道围岩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结构软弱面造成较大扰动作用,进而导致其破裂,对此,可利用锚杆对顶板进行支护,以使软弱结构能够有效发挥抗剪作用,提高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避免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围岩结构发生变形。在回撤通道支护体系中,锚杆可联合岩层梁,有效支撑上覆岩层,组合梁则可能会受到围岩结构对其造成的反作用力,导致顶板岩层开裂,此外,因顶板岩层还会承受由锚杆产生的预紧力,因此锚杆之间的岩块会不断脱落,导致锚杆无法发挥支护作用。对此,通过应用钢筋梁以及钢筋网可有效提高组合梁完整性,同时避免岩体松动,充分发挥支护体系的重要作用。在锚网支护施工时,可在煤帮附近安装顶板锚杆,锚杆需保持一定的倾斜度,然后再打入至煤体中,采用这种方式的支护强度比较大。另外,在顶板位置也可打入锚索进行锚固,将总轴线作为基线,据此选择支撑点,并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从而有效避免或者减缓顶板变形,提高组合梁支护效果[1]。

2 工程概况

2.1 工作面地质条件

在某矿产资源开采中,综放工作面长度为860 m,切斜宽度为122 m,煤层平均厚度为9.5 m。根据检测分析,煤层普氏系数f为0.4~0.7,相对瓦斯涌出量在15~20 m3/t之间。根据现场勘查,煤层直接顶为厚度8 m左右的砂质泥岩,老顶为厚度5.35 m左右的粗砂岩,直接底为厚度0.92~3.73 m的粉砂岩,老底为厚度3.7~10.4 m的细、中粒砂岩。工作面与停采线之间的距离为100 m,地质结构复杂,斜向分布F101-1及F102-1两条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落差分别为8 m以及2.4 m。根据现场勘查,两条断层发生切割破坏,煤层节理发育,部分区域煤层厚度减小,同时出现底板隆起问题。

2.2 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特点

在工作面推进方向,回采空间支撑结构由煤壁、工作面支架以及采空区冒落矸石所组成。根据现场勘查,顶煤的变形以及破坏形式如下:在工作面前方40 m处,出现顶煤始动位移点;在工作面上,顶煤的位移不断增加;工作面前方4~18 m范围为顶煤稳定变形区,在这一区域内煤体受到破坏,同时产生新的裂缝,水平应力较大,变形类型为塑性变形,稳定性比较强;工作面前方0~4 m范围为顶煤变形加速区,顶板破碎后,顶煤受到回转力作用,同时水平应力显著降低,煤体承载能力比较差,裂缝逐渐扩大;垮落破坏区为支架以上煤体,由于顶煤受到支架反复支撑作用及卸载作用,此区域遭到严重破坏,连续性降低。工作面前后支撑压力分布形式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工作面前后支撑压力分布示意图

3 回撤通道支护方案比选

3.1 架棚支护

架棚支护不仅能够支撑顶板,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同时还可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在回撤过程中需应用很多工字钢,回撤位置则需应用大量木垛,因此,架棚支护时所需的材料比较多,同时顶板管理难度较大,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回撤速度比较慢。如果将其应用于易燃煤层,煤层一旦发生火灾,则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2 锚网支护

通过对顶煤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在回撤通道掘进施工前,首先需对煤体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以缓解煤体变形速度,同时还需提升支架顶部煤体承载能力。在回撤通道掘进完成后,应及时安装锚杆,以提升围岩结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2]。

综合考虑矿区实际情况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最终选用锚网支护施工技术。连续挤压加固带的形成图如图2所示。

图2 连续挤压加固带的形成示意图

4 回撤通道锚网支护参数

4.1 巷道断面形状及宽度

在通道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回撤通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对架前部分以及架顶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在架前部分设计中,要求确保支架能够顺利移动,因此可采用矩形断面形式,净宽和净高分别为2 m和2.8 m,净断面的面积为5.6 m2,轨道铺设过程中,在上下端头6 m范围内需严格控制曲线半径,净宽和净高分别为3 m和2.8 m,净断面的面积为8.4 m2;在架顶部分设计中,应确保回撤过程中支架顶部完整性,避免支架发生变形。因此,可将顶部锚杆支护结构宽度设计为4.5 m。

4.2 顶部锚杆参数

锚杆长度为:

式中:f为煤层普氏系数,取值0.2~0.7,在本次计算中,取其平均值0.45;B为通道跨度,取2.0 m;B1为顶锚杆外露长度,取40 mm。

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L=2.784 m,取2.8 m。

锚杆间距取600mm;水泥锚固剂规格为Φ32 mm×230 mm,每孔14节;锚杆排距取600 mm,如果煤体破碎,则可调整为500 mm;锚固长度取1 800 mm。

4.3 帮锚杆支护参数

在帮锚杆制作中,选用2×8 mm×30 mm双竹片,在工作面回撤通道锚杆支护施工时的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示意图(mm)

锚杆长度为:

式中:H为巷道高度,取2.8 m;Lw为锚杆外露及富裕量,取0.15 m;Lm为锚固长度,取0.4 m。

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Lb=1.75 m,取1.9 m。

水泥锚固剂规格为Φ32 mm×230 mm,每孔3节;锚杆间排距取700 mm;锚固长度取400 mm。

4.4 金属网参数

在金属网制作中,选用10号铅丝,网目40 mm×40 mm,编织制作菱形网。

4.5 托板

铁制托板尺寸为100 mm×100 mm×8 mm,木制托板尺寸为500 mm×250 mm×50 mm。

5 回撤通道锚网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

1)通道位置选择。根据工作面周期,压步距设定为22 m,停采线位置为末次来压之后推进12 m处,并确保掘进区域处于减压带范围内,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

2)通道掘进方式。在回撤通道掘进过程中,如果采用炮掘施工方式,对煤体产生的振动较大,且施工速度慢,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对此,在该矿区回撤通道施工中,选用采煤机割煤施工方式,同时注意架前的空顶挂网、拉绳操作,并打设锚杆,通过运用支架推移设备逐渐推移前溜,以此进行掘进施工[3]。

3)施工方法。在距停采线10 m位置处,根据工作面倾斜方向拉钢丝绳,并铺设单层网,在支架回撤前,即可形成掩护带;当工作面推进5.5 m后,可将锚杆打入至顶板煤体中,为通道施工奠定基础。由于煤体破碎,并且位移速度比较快,因此,需及时完成铺网和锚杆打设,避免煤体冒落。

4)支护效果。在该回撤通道施工完成后,在施工现场设置观测点,根据计算分析,顶板平均总位移为72 mm,前三天位移量比较大,第四天开始逐渐稳定。支架回撤后,在锚网支护作用下,回撤通道依然处于全断面支护状态。

6 结语

鉴于综采工作面煤体破碎情况,对于支护施工的要求比较高,对此,应用锚网支护施工技术,并合理组织施工,通过后期在施工现场对顶板位移情况进行观测分析,发现顶板位移明显减小,且将支架回撤后,在锚网支护作用下,回撤通道依然处于全断面支护状态,保证了回撤通道稳定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锚网煤体锚杆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注热井周围煤体蠕变过程的渗透率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正交试验下煤体渗透性影响因素评价
浅谈锚网支护技术在深部返修巷道中的应用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以“中央厨房”为突破口探索时政报道的融煤体之路——以浙江之声为例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深部巷道锚网喷注协调支护时效性研究
煤矿锚喷锚网混凝土支护结构与施工技术
高边坡锚杆支护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