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伦理的现实困境与重构路径

2022-01-22葛聪程恩富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年1期

葛聪 程恩富

摘 要: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伦理遭遇传统道德伦理的约束力逐渐减弱、多元价值冲突导致心理迷茫和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相对衰退、互帮互助等公益意识逐渐淡漠等现实困境。重构乡村伦理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增强文化认同、重树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要走出困境,应当坚持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夯实乡村伦理建设的物质基础;大力提升农村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农民文化自觉,坚定农民文化自信;强化基层政府组织功能,完善乡村伦理建设机制;搭建文化惠民网络平台,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重构乡村伦理。

关键词:社会转型背景;乡村伦理困境;现实归因;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2)01-0081-0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资源更多向城市集聚的现象,导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前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現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个突出“短板”。为了补齐这一短板,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伴随脱贫攻坚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乡村社会呈现出了强劲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伦理建设未能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节奏,甚至在种种因素的冲击下遭遇现实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被边缘化倾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伦理道德建设的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落脚点就是强调要加强乡村伦理道德建设。可以说,大力加强乡村伦理道德建设关乎农民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因此,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重构乡村伦理是亟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实困境:社会转型背景下

乡村伦理建设面临的问题

乡村社会建设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还需要农民道德意识的提升和乡村社会伦理关系的完善。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需要,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当下的乡村社会,伦理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其背后的原因也较为复杂。

(一)传统道德伦理的约束力逐渐减弱

在传统乡村社会,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乡村权威往往是由从事农业生产的,有着丰富技术、经验或财富的人掌握,这是中国乡村伦理传统的一大特色,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曾提到传统社会知识积累和传递模式的特点,即传统知识的积累是依赖社会经验、生活体验和不断试错而积聚知识,而知识的传递则是通过口口相传、讲故事等方式来实现,这就决定了经历越丰富、知识越多的人越容易成为权威。因此,权威的力量在传统社会中无形中被推到了很高的程度。这一特点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体现得尤为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模式,乡村社会的权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农村青年受教育水平也有所提高,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在校学习,之前依靠掌握技术和经验的乡村权威的传统大大弱化,使得传统乡村伦理被边缘化,乡村伦理制度和道德权威的约束力日渐减弱。调研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很多村落甚至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成为空巢村,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孝道等传统伦理在一些家庭中有所衰落,甚至有个别家庭还出现了子女推诿扯皮、不愿赡养老人的情况,导致乡村社会中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难题。

(二)多元价值冲突导致心理迷茫和价值观扭曲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城镇与乡村的差距日益增大。一方面,是来自城市生活的物质诱惑。城市有着优越的生存环境和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各种配套设施相对健全和完善,生活条件便利,能够在满足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满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对那些在城市中接受教育或务工的青年农民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拼搏,以城市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引导与约束自身行为,将进入城市社会摆脱乡村身份作为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乡村村民来到城市之后也会遭遇种种生存压力,加上市场经济大潮中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的泛滥以及多种价值观冲突带来的心理迷茫,导致一些法治观念缺失、道德意识淡薄的村民深陷生存伦理的旋涡,出现价值观扭曲、行为失范等现象。

(三)诚信意识相对衰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待人、信守承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保证社会成员之间健康交往与和谐相处的基本伦理规范。但是,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逐利、物质至上的市场经济原则也开始渗透到乡村生产生活之中,出于成本—效益的考量,一些村民为谋取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违背诚信原则,选择了欺诈的做法。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农村的陌生人经济交往中,微小的欺诈时有发生,诚信往往只存在于熟人之间的长期交往中。对于经济交往中的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行为,不少村民也持“有限”容忍态度。诚信意识衰退的现象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也有出现,比如,一些村民为了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好处,弄虚作假,争当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是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都成为一些村民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四)互帮互助等公益意识逐渐淡漠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伦理人概念,认为任何人都不是脱离整个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人,而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员,“我们必须既不从自己所处的地位也不从他所处的地位、既不用自己的眼光也不用他的眼光,而是从第三者所处的地位和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待它们”[1](P164),即站在“公正的旁观者”角度抑制人们的自利倾向,促使人们做出利他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社会生活总是存在于以一定的地缘和业缘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中。由村民组成的村庄就是一个以地缘和业缘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维护村庄的公共利益是每位村民应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每位村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但是,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对于一些进城务工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而言,除了原来的家族及家庭的关联外,往往会形成新的社交群体,对乡村传统的社交圈子反而会产生疏离之感,与村民之间互帮互助等公益意识也会相对淡漠。

二、现实归因:社会转型背景下

乡村伦理困境的原因探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理念的负面影响

在计划经济的农村集体生产时代,村民对外交易的主体是集体,集体交易的对象则是国家,集体对国家的交易也不是商品經济属性的交易,而是履行对国家上缴赋税的义务。作为集体经济中的一员,村民几乎没有对外交易的机会和权利,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村民积极参与生产工作的热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市场经济也有不容忽视的弊端,即市场经济具有趋利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正如托夫勒所言,金钱万能的理念盛行是市场经济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化使每个人依靠市场分工获得劳动报酬,人际关系被异化为简单的数字交易。[2](P38-39)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生活在社会相对底层的村民为了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势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这往往会导致传统乡村伦理的失语或边缘化。“当今中国的伦理问题,其直接诱因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把经济利益的思维模式用到伦理判断和社会行动能力上。”[3]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趋利性、金钱至上等观念势必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参与经济活动的农民,使其理想信念缺失,道德伦理滑坡,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

(二)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村民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公民伦理建设受到公民文化水平的影响,因此,公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出现乡村伦理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使其难以突破一些僵化思想的束缚、难以抵御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同时,一些封建思想的残余还在影响部分村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伦理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此外,村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一些青少年大都选择在乡镇一级的小学、中学读书,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人仅仅读到初中,成绩不太理想的话,往往就不再继续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了。少数出身农村的青年即便是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由于资源受限,毕业后也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较低的收入水平,加上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物价压力,使得农村青年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不断弱化,导致“读书无用论”重新在农村流行,造成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少数成绩较好,坚持接受高中、大学或更高学历教育的农村青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读书考学的态度大都出于现实的功利考虑,较少重视伦理道德、思想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比如,2020年,出身于农村家庭的某高中学生张某某的一段演讲视频就曾在互联网引发关注,特别是演讲中提到的“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拱了大城市的白菜”的观念引发了大范围的争议,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种“土猪拱白菜”的论断,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学生对于改变自身所处地位与现状的焦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应试教育模式下农村学生的求学目的更倾向于改变生存现状的功利性考虑,而较少考虑伦理层面的思想提升。

(三)基层政府对乡村伦理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行政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强化行政组织功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定位和道德情感、忽视人的主体意义的问题,这种组织化的运转趋势在乡村社会也有所体现,往往会导致乡村伦理建设的弱化。基层政府是乡村伦理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长期以来在乡村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以为伦理道德建设就是召开村民大会,念念文件,或者在喇叭上吆喝吆喝就行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不能紧跟形势,工作方式方法老套,不能采取新时代乡村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乡村伦理建设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组织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伦理道德水平自然也会提高,造成了乡村伦理建设的疲软。对乡村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够,往往是热闹在县里,遗忘在村里,领导干部思想上不够重视,村民当然更不会放在心上。其次,是工作力度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深度转型,乡村伦理建设出现了新情况、新需求,但基层政府在开展工作时往往还是老方法,一说到伦理教育,无非就是喊喊口号、贴贴标语等流于表面的举措。本来应该是村民主动参与的乡村伦理建设,越来越被边缘化,导致村民缺乏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为了打发时间、排遣空虚,就有可能会选择聚众赌博等低俗的消遣方式,影响乡村伦理建设的进度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四)众声喧哗的互联网中一些负面声音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使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诚然,我们要承认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沟通技术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但当人们身陷工具理性之中时,在崇拜高科技所带来的神奇力量的同时,也容易衍生出狂热、偏执甚至迷茫的心理,进而丧失对价值观和伦理的向往。乡村社会的新生力量是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们,他们大都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热衷于互联网,网络呈现的多元化声音往往会更大程度地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窄化伦理规范的作用范围。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

重构乡村伦理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一步深度转型,传统乡村伦理势必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消解。为了适应这种嬗变,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重构乡村伦理非常必要。

(一)重构乡村伦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保障农业农村的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特点除了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的现代化以及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来武装农民的头脑。同时,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诚信、互助等伦理精神,平等、合作等现代意识的倡导和培养也同等重要,它有利于推动乡村社会良好伦理风尚的形成,并进一步对乡村民主社会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重构乡村伦理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千百年来,乡村伦理基于人们普遍认同的力量维护着乡村社会的稳定,一旦失去这种认同,我国农村生活将会失去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有学者提出,“当代中国乡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解决乏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生活意义的被抽空”[4]。在城市优势文化的强势渗透下,农民原有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受到影响和冲击,失去了普遍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支柱,减弱了乡村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社会转型时期,对乡村社会伦理进行重构非常必要,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有利于“通过文化建设,创造一种经济成本较低,但精神福利较高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对乡村生活的长期期望值,使乡村社会成为农民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让村庄共同体成为农民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5](P248)。

(三)重构乡村伦理是增强文化认同、重树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传统乡村伦理在社会发展中遭遇了破坏有余而重建不足的困境。破坏有余是指在市场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伦理不断受到挤压而边缘化的趋势;重建不足指的是乡村伦理边缘化后出现的乡村认同危机和价值观的迷茫,缺少了往日所独有的精神支柱。[6]人类文化发展史显示,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是对昨天和今天的融合,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7]。新时代文化建设应贯彻“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的思想原则[8]。中华文化是古代农业文明的延续,根植于传统乡村文化,因此,对乡村伦理的重构也必然是一个扬弃的批判的继承过程,绝不能完全否定乡村旧有的文化和伦理传统,因为全盘否定意味着自断血脉,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村民在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方面的缺失。

四、实践取向:社会转型背景下

重构乡村伦理的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乡村伦理道德建设的成效如何。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重构乡村伦理,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思想基础。

(一)坚持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夯实乡村伦理建设的物质基础

无论是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角度,还是从厚植乡村伦理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角度,抑或是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角度,重构乡村伦理都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須坚持乡村振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以观念形式表现在法律、道德等等中的统治阶级的存在条件……统治阶级的思想家或多或少有意识地从理论上把它们变成某种独立自在的东西……把它们提出来作为生活准则,一则是作为对自己统治的粉饰或意识,一则是作为这种统治的道德手段。”[9](P492)恩格斯也曾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就是说从生产和交换所赖以进行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0](P434)这说明道德伦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是人类社会结构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人们的现实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1]

在我国,乡村伦理建设是乡村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同样离不开物质经济基础的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乡村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市场化使得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的身份意识越来越淡,他们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对那些留守乡村的农民而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收入水平,更是开展乡村伦理建设的必要基础。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样,在现代的广大乡村,村委会干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对村委会的信任感自然就提升了,也会积极参加村里开展的一些文化宣教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村风、民风大为好转。反观一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连年收入低下,除了出去打工,从村民到村干部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摆脱困境,整个村庄没有生机,村里开展的文化宣教活动也多流于形式,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充分表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重构乡村伦理的前提条件。

(二)大力提升农村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农民文化自觉,坚定农民文化自信

1.进一步注重学校的显性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缩小城乡之间在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别,完善农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农民工培训体系[12](P79)。要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升乡村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对于那些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应尝试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实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其掌握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各种技能,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真正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此外,还要在城乡文化的良性互动与有机融合等方面,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注重人文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功利与伦理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所有的探索、所有的行为都在追求达到某种善,为此我们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将我国的优秀传统伦理纳入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进行必要的伦理灌输,将伦理思想内化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中,让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城乡文化发展的精神之源。长期以来,很多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更倾向于功利性教育,人文教育受到挤压,要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伦理,使农村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功利与伦理的关系。对成年农民而言,要通过加强乡村伦理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3.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13]。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即促使农民对生活其中的文化有深刻了解和认识,能传承其中优秀合理的部分,同时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乡村伦理,自觉进行创新性发展。既要意识到乡村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又要在实践中直面乡村伦理的困境,寻找合适的范式,正确融合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对于传统伦理中的公义胜私欲、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恪守诚信等合理内核,要大力弘扬、传承发展。

(三)强化基层政府组织功能,完善乡村伦理建设机制

一些基层组织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自我定位为功能单一的组织细胞,深陷工具理性,排斥伦理和价值因素的介入,造成了地方行政权力的内卷化。矫治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超越狭隘的工具思维,实现基层组织运转与村民个人发展之间最大程度的衔接。在实践中,教育和文化中的许多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智力支持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凝聚功能和文化导向功能,只能通过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以实现非物质资源的高效配置。[14](P66)为此,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化基层政府在乡村伦理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实现乡村社会与基层组织最大程度的共识和默契。在此基础上,以管理抓伦理,不但带领村民物质上致富,思想伦理上也进一步提升净化。

1.积极培树乡村伦理建设的典型,弘扬正能量。积极培树乡村道德典范,诸如孝老爱亲典型、诚信敬业典型、互帮互助典型等,通过树立典型、舆论宣传等方式,让积极健康的伦理观念广泛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防止封建残余思想和一些社会不良思想倾向对农民的侵蚀。对此,可通过在公共场所张贴伦理建设的相关海报、将每年固定时间设为文明礼貌月等举措,使伦理思想渗透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融入村民的精神世界,为乡村伦理重构提供契机。

2.不断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基层政府应将先进文化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先进的伦理道德融入农民的实际生活中,既使群众健身娱乐,又为群众带来欢乐和享受,避免市场经济下的单纯“经济人”趋势,使乡村文化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驱动力。

3.充分挖掘民间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农民群众不仅是文化产品的欣赏者,更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民间文化艺术节、民俗展览等活动,使民间文化深度融入农民的精神生活,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深挖民间文化,形成品牌优势,有意识地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乡村传统文化增添新活力。

(四)搭建文化惠民网络平台,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积极搭建文化惠民网络平台,借助网络信息载体,加强乡村伦理文化传播,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要利用网络空间和网络平台特有的传播优势,以新理念、新载体、新内容、新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文化惠民的融合发展,帮助农民共享文化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努力满足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要加强引导,把握乡村伦理建设的正确方向。网络交往本质上依然是人与人的交往,必须遵守相关道德规范,使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平台成为基层政府的喉舌,做好新時代乡村伦理建设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加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通网络民生频道,充分利用网络发布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就业信息、农资贸易、技能培训等,使其充分享受网络沟通的红利,实现沟通的零距离。要加强舆论监督,开设网络曝光台,对乡村社会中的失德失范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和抨击,发挥网络平台伦理法庭的功能,督促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伦理水准。

五、总结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社会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一方面,乡村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改革发展成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与活力;另一方面,乡村伦理建设在发展中也遭遇了破坏有余而重建不足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对乡村伦理进行重构显得迫切而必要。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重构乡村伦理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正确处理功利与伦理的关系,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坚定农民文化自信;强化基层政府组织功能,完善乡村伦理建设机制;搭建文化惠民网络平台,畅通文化交流渠道。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乡村伦理的重构是批判地继承,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积极传承,是乡村伦理的自我反思与创新性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承袭守旧。重构乡村伦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乡村文化建设增添新活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在乡村大繁荣大发展提供新支撑。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7.

[2]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 出版集团,2018.

[3] 杨义芹.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治理论析[J].齐鲁学刊,2012 (5):82-86.

[4] 李晓明.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J].长白学刊, 2012(4):140-143.

[5]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 沈小勇.传承与延展: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自觉[J]. 社会科学战线,2009(6):241-243.

[7] 孙燕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定 位[J].哲学动态,2012(8):19-23.

[8] 程恩富,李立男.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软实 力的灵魂和核心[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1): 15-28.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1] 李奇.关于道德建设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哲学研 究,1995(6):3-7.

[12] 程恩富.改革的初心[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13]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

[14] 程恩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M]. 济南:济南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