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2022-01-22陶伟明
陈 昂,陶伟明,朱 勇,范 磊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引言
海南岛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但限于琼州海峡的阻隔,目前与内陆的交通主要依靠轮渡和航空,极大限制了两岸人员、物资的交流。2018年2月,受大雾天气影响,轮渡全部停航,超过5万辆汽车滞留,社会影响严重。建设一条固定式、全天候的跨海通道已迫在眉睫。
自1994年以来,国家多部门多次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进行研究。结合公路、铁路过海需求,先后形成了全桥、全隧、桥隧结合三大类方案[1-5]。桥梁方案无法满足全天候运营需求,抵御战争、地震、台风能力弱。由于海峡内无天然岛屿,桥隧结合方案需设置人工岛,严重影响海峡航运,工程投资较高。因此,历次研究均偏向全隧方案[4]。
1 工程建设条件
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建设条件相当复杂,前期研究初步查清了海峡内的气象、水文、工程地质等建设条件,本文进行简要论述。
1.1 海底地形
琼州海峡海底地形呈现西浅东深状态,中部是水深大于50 m的深水盆地(长约70 km、宽约10 km),盆地中轴为水深80~115 m的深槽。海峡南侧为陡坎,最大高差可达到70 m。海峡东部峡口为一系列浅滩和冲槽相间,部分区域水深仅20~30 m。西部峡口为一巨大的水下三角洲,水深40~50 m[6]。
1.2 地层岩性
海上钻探显示,海峡地层主要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沉积层,仅在两岸有火山喷发和喷溢的玄武岩露头,分布范围较小。海床上部地层为砂夹黏土、黏土夹砂或粉土互层,下部为深厚状黏土。海上钻探150 m深钻孔未见基岩,物探预测海床下300 m或有基岩分布,由此说明海峡内基岩埋深极深。
1.3 断裂构造
海峡内断裂构造发育,按其展布方向,主要可划分为北东-北东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4组。目前较为可靠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包括马袅—铺前断裂(54)、铺前—清澜断裂(36),长流—仙沟断裂(40)。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包括海口-云龙断裂(38)、徐闻西-纪家断裂(39)、马袅-福山断裂(42)。琼州海峡区域地质构造见图1。
图1 琼州海峡区域地质构造
1.4 地震
海峡区域历史地震活动呈现“北强南弱”的特点,北部地震强度在6级以上,南部则小于6级。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10~15 km。1605年琼山7.5级大地震对通道选址影响最大,近场区影响烈度在Ⅶ度以上,自北向南减弱。南岸影响烈度在Ⅶ~Ⅷ~Ⅸ度,海峡北岸的影响烈度在Ⅶ~Ⅷ度。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0.3g。
2 隧道建设方案
2.1 通道位置
结合海峡工程建设条件、两岸城市规划、工程规模等因素,通过前期多次研究,选定了东、中、西3个通道方案。见图2。
图2 琼州海峡通道选址示意
东线通道从广东侧海安、排尾等地引至海口市,海面宽度约24 km。该通道海底地形起伏强烈,最大水深约86 m,地震烈度Ⅷ度,且靠近1605年琼山7.5级大地震震中,受地震和断裂的影响最大。在历次研究中,该通道均不推荐。
西线通道由广东侧灯楼角引出,向南至海南红牌咀,海面宽度约33 km,最大水深约60 m。该通道海底地形起伏较小,无明显陡坎,但北侧穿过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通道建设条件较好,但线路长度超过30 km,盾构法、矿山法施工极为困难。沉管法虽不受隧道长度限制,但基槽开挖、管节浮运沉放等涉及大量的水上作业,严重影响海峡通航,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工程投资巨大。
中线通道由广东侧四塘引出,向南至海南天尾引入海口站,海面宽约21 km,最大水深88 m。该通道建设条件优于东线通道,隧道长度最短,工程规模和投资较西线通道大为减少,在历次研究中,均作为隧道首选位置。
2.2 隧道工法
水下隧道工法主要包括围堰法、矿山法、盾构法、沉管法等。围堰法一般用于内湖浅水中,不适用于本工程。矿山法多用于岩石地层,琼州海峡基岩埋深极厚,不适用。沉管法涉及大量水上作业,对航运影响极大。同时中线通道最大水深88 m,超过现有沉管隧道应用水深,工程实施困难。
盾构法属于机械化暗挖施工,尤其适用于琼州海峡的软土地层,相较于沉管法在本工程中更有优势。二十多年来,我国利用该工法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三角地区修建了超过20座水下隧道,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最大直径达到15.2 m(武汉三阳路过江隧道),盾构最长独头掘进距离达到7.5 km(上海长江隧道),最大水深达到80 m(苏通GIL综合管廊隧道)。因此,推荐采用盾构法。
2.3 隧道断面布置
琼州海峡连接广东和海南两省,交通运量需求巨大。结合两岸运量需求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本通道需考虑公路和铁路的过海需求,其中公路按80 km/h设计,双向6车道,铁路设计为速度250 km/h双线客专。
2.3.1 公铁合修方案
公铁合修方案将铁路与公路置于同一隧道内,铁路位于隧道下部,公路位于隧道中上部。拟定管片内径17 m,外径18.6 m,所需盾构机直径预计达到19 m。目前世界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为香港屯门—赤腊角海底隧道,盾构机直径也只达到17.6 m。俄罗斯曾提出建造直径19 m级的盾构隧道,但由于设计、制造难度太大而放弃。
考虑19 m级盾构机制造、施工难度,公铁合修方案技术尚不成熟,工程实施难度大。同时,公路和铁路运营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公铁合修隧道运营管理协调难度大。因此,不推荐采用,考虑公铁分修。见图3。
图3 公铁合修隧道横断面示意
2.3.2 公铁分修方案
公铁分修将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共通道单独设置,互不连通,可根据运量需求分期或同期建设。其中,公路隧道按双洞敷设,间隔设置横通道进行连通,运营期可互为疏散救援,管片内径13.9 m,外径15.3 m,盾构机预估直径15.7 m。铁路隧道为减小隧道断面,提高防灾救援能力与运输灵活性,采用双洞单线分修模式。由于铁路隧道长度超过20 km,海域段无条件设置紧急出口,参照英法海峡隧道模式,增设1条贯通服务隧道。铁路正线隧道管片内径8.9 m,外径10.1 m,盾构机预估直径10.4 m。公铁分修隧道横断面示意见图4。
图4 公铁分修隧道横断面示意
2.4 施工组织
本工程隧道长度超过20 km,盾构独头施工距离过长,工程风险和工期不可控,故推荐多台盾构从广东、海南侧相向掘进、水下对接,单台盾构掘进长度约10.7 km,土建工期82个月。见图5。
图5 隧道施工组织筹划(单位:km)
3 工程关键技术
结合工程建设条件和建设方案,本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超大直径盾构(φ15.7 m)、超长距离掘进(10.7 km)、超高水压(1.45 MPa)、水下对接、联络通道施工、公路隧道通风等。其中部分挑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增加了工程的实施难度。
3.1 超大直径盾构超高水压下超长距离掘进
3.1.1 超大直径盾构
本工程公路隧道盾构直径15.7 m,近年来,我国盾构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已有长足发展,基本掌握了大直径盾构的关键技术。2020年9月,我国制造的16.07 m超大直径盾构“京华号”下线,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标志着我国已有能力设计、制造16 m级超大直径盾构。见图6。
图6 “京华号”盾构
3.1.2 超高水压
中线通道最大水深88m,考虑一定的覆土厚度和地层分布后,隧道最大外水压力1.45 MPa。同时有近12 km长隧道外水压力超过1 MPa,占全隧盾构段长度的58%。目前国内已实施盾构隧道最大外水压力为1.05 MPa(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七标段盾构隧道)[7],国外记录为1.5 MPa(美国米德湖第三取水隧道)[8]。
超高水压对盾构主驱动密封、盾尾密封、盾构换刀及进仓作业影响较大。高水压条件下,目前盾构主驱动一般采用4道密封加驱动箱压力补偿技术,最大可承受1 MPa外水压力。对于本工程1.45 MPa的超高水压,现有密封技术仅在理论上满足要求。若密封中途失效,则只能在洞内进行更换,超大断面、超高水压两种不利因素下,更换风险极高。
盾构工法的特点之一是开挖直径大于管片外径,管片外侧间隙通过盾尾刷和密封油脂进行封堵。为提高盾尾密封的承压能力,一般需增加尾刷数量,同时采用高质量油脂。试验表明,3道尾刷+2道油脂腔的耐压能力可达到1 MPa。据此推算,5道密封+4道油脂腔,承压可达2 MPa,满足本项目的承压要求,但缺乏验证。
本工程地层以黏土和砂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刀具磨损问题,需进行刀具更换作业。高水压下,推荐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常压换刀技术。常压换刀需将刀盘设计为中空结构,盾构机直径不能过小,目前最小直径常压换刀刀盘为11.64 m,应用于南京地铁10号线。本工程服务隧道盾构机直径约7.6 m,常压换刀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见图7。
图7 常压换刀作业
此外,目前常压换刀技术应用的最高水压记录为1.2 MPa(土耳其欧亚隧道)[9],距本工程1.45 MPa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室内试验,常压换刀装置的最大承压能力可达到2 MPa,满足本工程要求。但该压力仅为试验压力,未经过工程试验验证。
同时,常压换刀只能解决刀具更换问题,施工时若出现刀盘异常磨损、刀具掉落等极端情况,仍需要带压进仓作业。高水压下,应采用饱和气体带压进仓。目前,该技术应用的最高压纪录为0.85 MPa(荷兰Westerschelde隧道)[10],国内最高记录为0.65 MPa(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德国北海潜水公司曾试验过1.2 MPa的工作压力,与本工程1.45 MPa仍有一定差距。
3.1.3 超长距离掘进
目前国内盾构一次掘进最长距离为7.5 km(上海长江隧道)[11],阿根廷某小直径排水隧道计划一次掘进12 km,目前尚未实施。本工程单台盾构一次掘进距离10.7 km,超过现有工程记录,需要重点解决盾构部件的耐久性问题,如主驱动密封、盾尾密封、刀盘刀具磨损等。
超大直径盾构、超高水压、超长距离掘进三类不利因素相互影响,更加剧了本工程的挑战性。
3.2 超高水压下超大直径盾构水下对接
本工程施工组织采用相向掘进、水下对接。水下对接属于盾构施工的一种特殊工法,目前国内仅广深港狮子洋隧道一例[12],国外在日本应用较多,如东京湾海底隧道等[13]。目前已实施对接工程中盾构最大直径14.14 m,最大水压0.67 MPa,远小于本工程面临的15.7 m直径、1.45 MPa水压的挑战。
3.3 超高水压条件下联络通道施工
考虑运营期防灾救援要求,公路和铁路隧道均设置联络通道。以铁路隧道为例,按500 m间距,联络通道数量超过90座。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风险极大,特别在软土地层中。上海地铁4号线就曾因联络通道加固失效,造成重大工程事故[14]。本工程联络通道施工面临1 MPa以上超高水压挑战,目前尚未有任何工程实例可供借鉴。
3.4 公路隧道超长距离通风
公路隧道两岸工作井距离超过20 km,需要设置机械通风。海域段通航要求高,不具备填海设置通风井条件。德国费马恩海峡公路隧道计划采用全纵向通风方案,实现18.1 km超长距离通风,通风距离位列世界第一,但尚未实施,与本工程超20 km的通风距离仍有差距。能否解决20 km以上超长距离通风问题,是制约公路隧道方案可行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4 后续研究建议
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实施难度极大,部分工程参数远超现有技术储备,需提前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4.1 加深海峡建设条件调查工作
目前海峡内的建设条件以资料收集为主,辅以少量的水面勘察,对海峡内的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海底地形、海床演变分析等工作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撑工程设计工作。建议联合国内相关单位,提前开展专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摸清海峡建设条件,为工程方案比选和设计提供支撑。
4.2 开展盾构设备关键技术攻关
我国目前已能设计、制造16 m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但面对本工程前所未有的工程挑战,应重点对以下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4.2.1 超高水压、超长距离掘进下主驱动密封耐压能力和耐久性能
盾构工法严重依赖盾构机的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针对本工程超高水压挑战,需重点攻克主驱动密封的耐压能力。现有密封主要采用多道密封加驱动箱压力补偿技术,可满足一般水压下的施工需求。本工程盾构机可考虑进一步增加密封数量、提高密封背压或创新密封形式,并开展室内试验验证,确保密封方案的有效性。在提高耐压能力的同时,还应兼顾超长距离掘进下密封的耐久性能。此外,为应对突发状况,还应对主驱动密封洞内更换进行研究,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4.2.2 超高水压下常压换刀、饱和潜水技术
常压换刀工作效率高、操作风险小,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盾构换刀技术,但目前实际工程应用最大水压力为1.2 MPa[9],与本工程1.45 MPa压力还有一定差距,需重点研究换刀装置的耐压能力和可靠性。同时,服务隧道盾构直径较小,应用常压换刀技术仅在理论上可行,仍需进一步研究试验。
饱和潜水可解决高水压条件下盾构开仓作业问题,但现有实际工程应用最大水压力仅0.85 MPa,试验压力1.2 MPa,与本工程1.45 MPa还有一定差距。我国于2014年进行了300 m饱和潜水深海作业[15],但盾构机内部空间狭小,工作环境与海洋工程差距较大,后续建议联合国内饱和潜水研究机构、盾构设备厂商、施工单位等进行专项研究。
4.3 深化超高水压下超大直径盾构水下对接方案
目前,盾构对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机械对接[16],多为日本开发使用,盾构机前部采用特殊设计,两台盾构可直接进行插入对接。第二种是土木对接,包括注浆和冻结两种工法,对接前预先对开挖面进行加固,保证地层的止水和自稳能力。注浆工法代表性工程如广深港狮子洋隧道[17],冻结工法代表性工程如日本东京湾海底隧道[13]。
机械对接对盾构施工精度要求较高,目前一般用于中小直径盾构。土木对接中的注浆法一般用于基岩地层,在琼州海峡砂质地层中不适用。冻结法通过向土体打入冻结管或使用冷冻刀盘[18-19],循环冷媒,在土体中形成任意形状的连续冻土墙,可有效保证对接区域的强度和止水密封能力。
同济大学胡向东团队在2013年曾对琼州海峡冻结法盾构对接进行过初步研究[20],说明了冻结法在本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初步建议采用双排管冻结,并控制刀盘一次拆除长度,可作为下一阶段冻结法对接深入研究的参考。
4.4 深化超高水压条件下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一般预先从洞内或地表对开挖地层进行加固,再采用矿山法施工。在超高水压下,上述工法风险极大。近年来,采用小盾构、小顶管等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在国内逐步兴起,并已在多个地铁隧道中得到了应用[21-22],但地下水压较小,在本工程中应用需着力解决超高水压带来的设备承压、联络通道与正洞衔接处密封止水两大类问题。同时为缩短工期,还应研究联络通道与正洞同步施工问题。见图8。
图8 机械法联络横通道示意
4.5 细化公路隧道超长距离通风技术方案
2018年起,我国汽、柴油全面实行国Ⅴ标准;2023年起,全面实行国Ⅵ标准。同时,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本工程通车运营时间最快预计在2030年以后,届时汽车尾气污染物含量将大幅降低。
按国Ⅵ标准进行初步通风设计,隧道两端盾构始发井作为通风井,并设置大功率轴流风机,采取送排组合通风方案进行串联通风,隧道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射流风机升压引流,并在洞内适当位置设置尾气净化装置改善洞内运营环境,可解决20 km以上超长距离运营通风问题。见图9。
图9 全纵向送排组合通风示意
由于运营通风方案直接关系到公路隧道的可行性,后续需结合交通运量预测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深化通风技术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支撑。
5 结论
琼州海峡固定通道建设意义重大,中线通道全隧敷设方案较优。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根据运量需求敷设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
本文结合水下盾构隧道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隧道方案实施需要解决的超大直径盾构、超高水压、超长距离掘进三大关键技术,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法与路径。由于部分工程参数超过现有技术储备,后续需深化海峡建设条件勘察研究工作,并重点对盾构机主驱动密封承压性能、耐久能力、洞内更换技术,小直径盾构常压换刀技术、常压换刀装置耐压性能,超高水压下饱和潜水技术,超高水压下超大直径盾构水下对接,联络通道施工、公路隧道超长距离通风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工程试验,为工程实施做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