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形胜·因借地景
——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空间控制的方法研究
2022-01-21刘玲
刘 玲
田国行*
中国传统营造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原因包括风水理论[1]1-15、“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2]、中国地景文化思想[3]等人文因素,还包括在等级制度、测量技术等影响下运用传统“模数化”的规划设计方法。“风水形势说”或可称为传统“模数化”的空间规划控制方法,是古代工匠将人的感知、外部空间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等相结合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空间设计理论[1]140-168。该方法在传统营造案例研究中的学术成果颇丰,但较为可惜的是将其转译于现代风景园林项目的研究较少[4-6]。本文以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为例,解析中国传统营造中“模数化”的空间规划控制方法,尝试解决浅山区乡村景观在空间控制层面的问题,启发我们探索中国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实践应用价值。
1 传统营造的“模数化”研究
模数是以基本单元控制相关部分及整体尺寸和比例的度量单位或标准[7]。中国古代自周朝起便以身为度,之后将人体的尺度转化为几、筵、寻、步、轨为模数来丈量室内和室外空间,如以筵席为模数控制建筑平面的大小[8],自此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模数化”逐渐成为各类营造中重要的规划设计方法。
1.1 传统营造中“模数化”的基础理论成果
傅熹年先生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城市规划中最突出的共同点是存在“模数化”,确定一个共同的尺度标准使各部分均处于该模数的倍数控制之中,这便使得传统营造较易取得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9]。
王其亨教授通过梳理古文献的记载如:“远为势,近为形;势言其大者,形言其小者。”“千尺为势,非数里以外之势;百尺为形,非昆虫草木之形”。发现“风水形势说”早已定量地总结出“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规定,转化为现代尺度:百尺约为23~35m、千尺约为230~350m,这正是古代工匠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普遍应用的基础模数[1]140-168。
1.2 传统空间规划控制的“模数化”研究
传统空间规划控制中的“模数化”并不是“标准化”“程式化”[10],是以模数包含尺度模数、视角模数、面积模数和模数网格等为基础,因地制宜地结合自然环境等要素进行空间组织和规划设计的一种普适性设计方法。
在规则式的空间营造研究中,学者发现模数在区域性规划、城邑、宫殿、陵墓乃至院落中普遍存在。汉长安南北轴线存在约4.7km的模数,明清北京城以正阳门为中心向北至燕山南麓、向南至永定河存在约12.5km的模数,位于复杂山区的十三陵也存在约1 800m的模数等[10]。明清北京,隋唐长安、洛阳等均发现在布局规划中使用了模数网格,其宫城、皇城、都城之间也存在面积模数[9]。北京古城自城市整体规模至院落各层次的规划设计由600m-300m-120m-72m-25m等成倍数变化的空间尺度模数和30°、60°和120°的视角所控制[11]。
在自然式的空间营造研究中,学者惊喜地发现模数在古典园林和传统村落中仍然存在。1)江南私家园林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模数关系。百尺控制园中主要山水尺度、各景点的距离、点景乔木之间的距离等,如拙政园中部景区的主山尺度、以远香堂为中心近景景点的距离、留园中部景区的水体尺度等;30°、60°和120°的水平视角将各景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如以远香堂为中心的近景景点均控制在30°~60°水平视角的范围之内,120°的视角可一览一池三山等[6,12-14]。2)皇家园林和传统村落在内外和内部2个层次的各要素之间也同样存在模数关系。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圆明园地盘图》以百尺为模数网格控制各景点的选址与布局乃至具体施工等方面[15]。郭维等发现在地形复杂、看似布局灵活自由的清漪园后山园中园,存在“九”“五”模数[16]。清漪园中景点的选址与圆明园和静明园存在远借的模数尺度,圆明三园及清漪园以1 280m-640m-320m-160m 4个层次为宏观和中观空间的控制模数,其中320m即是千尺,其他均是千尺的扩大或缩小倍数;30°、60°和120°的视角为人工与自然的空间关系和园中景点布置的重要控制要素[17]。在传统村落的模数研究中,不论村落位于地势平缓的平原或地形复杂的浅山区,村落与周边山水环境、重要节点、道路、村落相互之间的距离仍由千尺的基础模数和30°、60°和120°的视角所控制[18]。
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管见所及,在人所使用的空间中,区域性规划例外,均与百尺、千尺和视角模数的控制存在莫大的关系,其应用也并没有受到规划设计类型、规模大小、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足以证明运用模数是古代工匠营造的共识。空间尺度和视觉角度是传统“模数化”空间规划控制方法的重要控制要素,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千尺及其扩大倍数主要控制宏观规划范围、重要节点的规模及位置等,百尺主要作为基础模数网格或中小尺度范围内各要素的控制尺度,视觉角度主要控制规划结构、重要功能区的分布、人工与自然的空间联系和园林中重要观景点的位置等。
2 传统“模数化”在现代营造中的转译思考
2.1 传统“模数化”的现代应用潜力
将传统“模数化”中的空间尺度和视觉角度与现代空间设计、视觉感知等理论进行对比。首先,人眼与物体距离达到4 000m(约1 280m×3=3 840m)时已看不清物体[19],人眼可感知的最远距离为1 280m,人眼感知人脸的最远距离为640m[17],人较为舒适的步行距离约为300~320m,声音传播1″的距离为340m等,这些尺度恰为千尺或其扩大倍数;其次,芦原义信认为25m是宜人的外部空间尺度,250m是大型外部空间的尺度[20],这与“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空间尺度模数毫无二致;最后,就人眼的视野范围来说,人眼在30°的视野范围内看物体最为清楚,在60°的视野可以看到的相对清楚,120°是人的双眼可见的最宽视野范围[11],这与传统营造中常用的视觉角度也完全一致。传统“模数化”比现代外部空间理论和人眼科学研究要早得多,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传统“模数化”空间规划控制方法的科学性,并具有在现代营造中的应用潜力。
2.2 传统“模数化”在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中的转译思考
随着全球化和中国城镇化的加剧,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涌入,城市中的风景园林项目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中国传统营造立地所必需的基本地域景观和外部环境逐渐丧失[21];而位于城郊浅山区的乡村则具备独特的地域景观和外部山水环境,也是现今实现中国传统营造的佳地。然而,城市不断向外部扩张,加之城市中的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城郊浅山区的乡村便成为一处开发难度低、生态环境好的宝地,城市中频现的现代设计手法已经借由乡村振兴的政策深入其中,在具体设计中出现规划与自然山水环境割裂、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尺度失调、空间无序等问题,是否能将传统“模数化”转译于城郊浅山区的乡村,构建浅山区乡村景观空间呈现内外联动、互通共融、协调统一的风景整体。这便是本文的研究契机。
3 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空间控制的方法研究
浅山区属于山区的特殊部分,是相对于“深山区、高山区”而提出的概念[22];我国各地地形地貌差异显著,且各地对浅山区的定义不同,恐在研究中难免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结合本文的研究契机仅对本文所研究的浅山区进行概括性界定:位于城市郊区有人类涉足,处在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区域、有一定高度和坡度起伏且地貌以丘陵、台地、坡地、阶地等为主的区域。浅山区的乡村是与外部大尺度的自然山水环境联系紧密,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织且有开发建设需求的区域。
以普适性的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其空间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前期相地选址、场地发展定位确定之后的空间结构布局、景点布局等方面,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规划控制,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先导,是保证浅山区乡村景观营造出适应场地、尺度适宜、内外空间协调呼应的乡村空间的首要步骤。
研究根据传统“模数化”的空间规划控制方法,结合浅山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将空间控制路径分为“守望形胜、因借地景”2个层面和“胜”“势”与“视”3个层级。其中“守望形胜、因借地景”是空间规划控制的2个步骤,也是因地制宜的重要体现;“胜”和“势”为空间的控制尺度,两者以千尺(230~350m)为基础模数,形成扩大倍数,为方便倍数的计算,文中将以320m作为千尺的基础数据。各尺度在具体应用时仍需因地制宜且根据功能定位、项目特点灵活运用,以理想尺度为参考,且不应拘泥于理想尺度。
3.1 守望形胜:宏观“胜”尺度控制
形胜是古代传统营造选址对外部自然环境、人文要素等综合评判的重要因素,人工营造与外部风景形胜建立关联性是中国古代特色鲜明的风景营造传统[23]。“守望形胜”是以目可感知和目之所及的外部形胜与内部空间建立大尺度风景联系的第一步。宏观“胜”尺度的控制以千尺(320m)为基础模数,以人眼可感知的最远距离(1 280m)和人眼看不清物体的距离(3 840m)为基准,将“胜”尺度划分为外部形胜尺度、规划控制范围和浅山区开发乡村的理想发展距离3个层次。
3.1.1 外部形胜尺度
1)平面形胜圈层。千尺的4~12倍及以上,即r=1 280~3 840m及以上。将视觉感知外部形胜的尺度划分为三大圈层,以乡村规划范围中心向外,r=1 280m为感知形胜圈,r=3 840m为最大可视形胜圈,超过这一范围后以目之所及的山川为最远可视形胜圈(图1、2)。三大圈层是建立内部与外部山川形胜的重要视觉联系,也是风景营造的重要体现。
图1 视觉感知的三大形胜圈层
2)垂直内部地望。垂直内部地望是因借规划范围内的浅山地景或人工构筑而借景园外。人与外部形胜的距离(D)和形胜高度(H)之比的大小关系到人观外部形胜的感受,当D/H>3及以上时,人看不清细部但可以看清楚外部环境的全貌,是宏观尺度下常见的D/H值。
3.1.2 规划控制范围:千尺的4~8倍,即φ=1 280~2 560m
从北京西郊“三山五园”和本文所研究的浅山区乡村两者与城市的关系上看,两者在区域位置上具有一致性;前者的选址范围以最大化容纳优美的山水人文要素进行划定,其总体规划范围多控制在φ=2 560m的范围内[17],后者的规划范围多以乡村行政区划为边界或设计单位承接项目时甲方已确定的设计范围为设计条件,因此,浅山区乡村规划的总体范围受到一定局限,再加之浅山区地貌崎岖,乡村分布零散,准确达到该尺度不易。
基于以上问题,浅山区乡村规划范围应至少保持在φ=1 280~2 560m,这一范围可以实现浅山区乡村景观空间的开阔感,同时最小范围也可以满足人眼的最远感知距离(图2)。
图2 浅山区开发乡村的规划控制范围及其相互之间的理想距离控制
3.1.3 浅山区开发乡村的理想发展距离:千尺的4倍以上,即d≥1 280m
浅山区乡村在目前乡村振兴及乡村旅游的激活下得到迅速发展,为避免开发粘连,相互之间又可互为因借,其距离至少应控制在1 280m及以上,且φ=1 280m和φ=2 560m的规划范围穿插布置(图2),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村庄实际分布等情况进行划定。
3.2 因借地景:中观“势”尺度与“视”角度的控制
计成在《园冶》中论述借景为“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此定论在当代风景园林项目中仍然适用,设计不能仅仅满足独立地块的功能,而忽略了因地制宜、内外呼应、以人为本的设计原点。浅山为《园冶》相地篇中的山林地,是最理想的造园基址,其地理景象在当代风景园林项目中也是得天独厚,因借浅山地景结合视觉感知对内部空间进行布局,形成宜人尺度的景观,正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体现。
“因借地景”是以人为本的尺度借浅山地景进行规划。“势”尺度是以视觉感知人脸的最远距离(640m)、人较为舒适的步行距离(320m)和千尺(320m)为基准,划定内部分区、分区与分区的距离、一级景点范围、一级景点与一级景点的距离等理想尺度;“视”角度是以传统营造中普遍存在的30°、60°和120°为主要景点的控制角度。
3.2.1 “势”尺度控制:千尺的1~4倍,即d=320~1 280m
1)分区、分区中心与分区中心距离、主要分区与一级景点距离:d=640~1 280m。分区应当根据浅山地貌形态(山坡坡地、丘陵台地、河谷阶地[24]等)将紧邻的、连续的地貌类型结合“势”尺度灵活划分。当点状规划范围为r=1 280m时,以d=640~1 280m为主要分区和分区中心与分区中心的理想尺度,最大可满足人眼可感知的最远距离,最小可满足视觉感知人脸的最远距离,使分区与分区之间保持一定的关联性;以d=640m为主要分区与一级景点的理想尺度,使主要景点与该分区保持一定规律的尺度关系(图3)。
图3 中观“势”的理想尺度控制
2)一级景点、一级景点与一级景点距离:d=320m。符合现代城市绿地常用的300m绿地服务半径,也是人步行从一个景点到达另一个景点的舒适距离(图3)。
3.2.2 “视”角度控制:30°、60°和120°
利用浅山山位如山顶、山腰和山脚等进行借景分析,并结合“势”尺度展开景点布局,使得规划景点尽量控制在视觉原点与2个视觉边缘焦点的角度为30°~60°,以保证视觉的清晰度,在更大范围的景点控制中可使用120°的视角控制(图4)。“视”角度的控制将看似灵活布局的景点与景点通过视线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理想的、主次协调的、满足视觉透视构图的景点布局。
图4 中观“视”的理想角度控制
4 嵩山浅山区金银花溪乡村景观规划项目的空间控制分析
嵩山山脉自西向东呈扇形展开,由嵩山、伏羲山、箕山和具茨山组成,区域北有黄河、西有伊洛河、南有汝河、中部嵩山坳有21条河流汇聚而成的颍河;嵩山地区人文形胜丰富,沿嵩箕山系分布有“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和嵩山八景,是自然与人文形胜交织的地区;金银花溪项目就位于郑州市西南城郊中岳嵩山的形胜之地,基地东北有浮戏山、讲山①做靠,西有太室山护佑,南可望广阔的平原。根据《郑州市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7—2035年)》中嵩山-浮戏山海拔550m以上为山体严格保护线、登封东北部嵩山地区海拔300m以上为浅山区的划定要求,基地就位于嵩山太室山向东延伸的浅山区,基地内海拔处在402~507m,由三山(北山、南山、西山)、三岭(西岭、中岭、东岭)和四沟(西一沟、西二沟、东一沟、东二沟)组成。基地是河南省中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所租用的登封市唐庄乡的乡村用地,包括3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 942.608亩(1 295 072m2)。
尝试将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空间控制的方法应用于该项目,使其在空间规划层面就可以实现内外联动、协调统一、以人为本的空间架构。
4.1 守望嵩山形胜的宏观“胜”尺度控制
4.1.1 规划控制范围
金银花溪项目的规划设计范围是确定的,以基地中心至基地边缘φ=1 840m,约是千尺(320m)的6倍,同时也处于φ=1 280~2 560m的范围之内,是乡村规划项目较为理想的控制范围(图5)。
图5 基地与三大形胜圈层的关系(底图引自Google Earth)
4.1.2 基地与外部形胜的平面尺度关系
以φ=1 840m基地的中心向四周“望”嵩山而形成的三大形胜圈层,其中r=1 280m为感知形胜圈、r=3 840m为最大可视形胜圈、r>6 000m为最远可视形胜圈。在感知形胜圈内的形胜主要包括基地西北角的无名山及其余脉,无名山与基地的距离仅100m,比基地平均海拔则高出100m的高度足以成为基地的重要控制点;在最大可视形胜圈内的形胜以北部讲山的林台山、尖哨和太室山的羊旦山及其圈内山体为主;基地正好处于北部讲山和西部太室山所环抱的凹处,基地最远可视形胜圈便是以最远可视两山的山脉为界,北部以“望”讲山山脉和东北部的小黑龙坡为主,西侧以“望”太室山山脉及其峻极峰、嵩山岭、起云峰、白石尖、蛤蟆头、青岗坪、黄盖峰等山峰为主,从基地内部感知这一圈层的形胜以山体的外部轮廓和南部广阔的平原为主(图5)。基地中心与三大形胜圈中的山峰距离为千尺的2.5~17倍,也正是基地内部与外部形胜的重要联系。
4.1.3 基地与外部形胜的立面尺度关系
基地主要借势北部讲山和西部太室山,以基地中岭中心与两山的直线距离为(D)、与两山最高峰的相对高程为(H),其中中岭与北部讲山的D/H=13.4,基地可借北部讲山模糊轮廓,有空旷感(图6);中岭与西部太室山的D/H=5.6,基地可借西部太室山完整轮廓,有远离感,这一角度看太室山犹如一尊卧佛,基地是观嵩山卧佛的最佳观赏面(图6、7)。
图6 基地中岭中心与太室山、讲山的视觉感受分析
图7 基地向西望嵩山卧佛全景(姜宝军摄)
4.2 因借浅山地貌的中观“势”尺度与“视”角度的控制
4.2.1 中观“势”尺度的控制
1)总体分区:以千尺(320m)为基础模数,因地制宜地结合基地浅山地形地貌将功能分区划分为5个区,其中西山悠养区包括西山和西一沟,乐水游山区包括西岭、中岭、西二沟和部分东一沟,民俗体验区包括北山,金银花溪区包括东二沟和部分东一沟,林间墅养区包括东岭。5个分区长度和宽度均控制在d=320~1 280m以内,其中分区的宽度均控制在千尺的1~1.5倍,长度均控制在千尺的2~4倍;5个分区尺度分别为:乐水游山区500m×1 280m,民俗体验区370m×1 260m,林间墅养区360m×960m,西山悠养区356m×680m,金银花溪区260m×740m(图8)。
图8 基地的分区尺度控制(底图引自Google Earth)
2)景点:以千尺(320m)为基础模数,并结合“视”角度,规划和控制基地中入口、制高点、水口、景点等关键节点相互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各节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a=320m模数的1、1.2、2、2.5、3和5倍。其中三大入口的尺度均控制在3a的距离,岭的制高点之间或与水口的距离控制在2a左右,各景点的布置则大都控制在a的距离(图9)。
图9 基地的景点尺度控制(底图引自Google Earth)
4.2.2 中观“视”角度的控制
中观“势”尺度和“视”角度两者相辅相成对景点的布局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浅山地貌为景点之间的视觉感知提供了有利地势,“视”角度是依托基地浅山地貌的山位对景点进行视角的控制,规划和控制基地中入口、制高点、水口、景点等关键节点相互之间的角度关系;视觉原点与2个视觉边缘焦点的角度以30°左右视角应用最为广泛,60°左右的视角较少,各景点之间的视觉感知较为清晰(图10)。
图10 基地的景点角度控制(底图引自Google Earth)
因地制宜地结合外部形胜、浅山地景,运用空间尺度和视觉角度展现该项目与外部大尺度山水环境的关系、控制内部分区、选取适宜的节点位置并对整体空间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整体空间呈现层次分明、尺度适宜的空间感受。至此,该项目在空间规划控制层面的设计便告一段落,为下一步方案的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景观营造、施工落地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论与启示
中国传统营造中空间尺度和视觉角度的“模数化”空间规划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种尺度的营造中,本文也仅仅将“模数化”中有关空间规划控制方法的部分内容转译于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当中,是一次主观尝试性的实践探索。
5.1 为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空间规划控制方法
在浅山区乡村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结合“胜”“势”“视”3种尺度整合外部形胜资源和利用内部地景资源,为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的选址、规模、分区尺度及景点布局等提供一种在自然式营造中仍适用的模数尺度控制方法。使得浅山区乡村景观在空间规划层面就可以保证内外空间协调呼应,内部空间与景点“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5.2 为现代风景园林项目提供传统“模数化”的转译思路
本文仅选取形胜极佳、地形复杂,且近年来亟待开发建设的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项目为范例,将项目中宏观和中观尺度下的空间进行转译应用,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一种借鉴思路。在其他实践项目中设计师需根据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转译借鉴。
现代风景园林项目类型丰富、规模差异大,“模数化”在各类风景园林项目中的适用性、在三维空间营造中的应用、在微观具体节点设计中的研究中尚显不足,需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重点关注。本文是对中国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一次激活,如能启发当代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和建筑专业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必将对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大有裨益。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 登封市嵩山太室山其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约16km,是登封市与巩义市的行政交界处,根据(清)同治九年(1870年),刘恂所绘《河南省图》四册之四的手绘地图与此交界处进行对比,两者边界几乎一致,在刘恂所绘的地图中两市这一交界处的山脉名为講山(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