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2-01-21刘东骄

现代食品 2021年24期
关键词:唐山市类别兽药

◎ 尹 喆,刘东骄

(1.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河北 唐山 063000)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其中,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也是要求各级监管部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切实做到安全至上、以人为本。

本文通过对2020年唐山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对不合格食品数据进行剖析,对发现的问题归类整理,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科学有效地监管食用农产品提供借鉴,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1 2020年唐山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2020年唐山市食用农产品共抽检23 691批次,其中合格样品23 159批次、不合格样品532批次,合格率97.75%,不合格率2.25%,共计抽检7个食用农产品类别。

1.1 食品类别分析

抽检数量最多的食用农产品类别是蔬菜(11 770批次),其次是水果(4 996批次)。6个食用农产品类别检出不合格样品,不合格样品检出数量最多的食用农产品类别是蔬菜(320批次),其次是水产品(127批次)。检出不合格率最高的食用农产品类别是水产品,占6.66%(127/1 906),其次是蔬菜,占2.72%(320/11 770)。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各类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表

1.2 抽样环节分析

抽样场所主要是在流通环节(20 277批次),其次是餐饮环节(3 414批次),不合格率分别为2.21%(448/20 277)和2.46%(84/3 414)。流通环节涉及的抽样场所为商场、超市、便利店、网购、小食杂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餐饮环节涉及的抽样场所为学校、托幼、养老院、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快餐店和小吃店。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各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表

1.3 不合格项目分析

检出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项目共37项合计539批次,表1、表2合计不合格批次比表3少7批次是因为部分批次不合格样品检出多项不合格项目,不合格项目占比较高的是镉23.01%(124/539)、腐霉利20.59%(111/539)、毒死蜱13.54%(73/539)、氟虫腈8.16%(44/539)、4-氯苯氧乙酸钠5.57%(30/539)。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不合格项目、问题类别占比情况表

检出不合格项目数量最多的问题类别是农药、兽药残留,合计366批次占67.90%(366/539);其次是重金属元素污染,合计124批次占23.01%(124/539);再次是禁用农药、兽药,合计41批次占7.61%(41/539);其他为掺假肉,6批次占1.11%(6/539),理化指标,2批次占0.37%(2/539),如图1所示。

图1 食用农产品抽检问题类别分布图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药、兽药残留超标

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366批次,占67.90%,不合格项目占比较高的是腐霉利、毒死蜱、氟虫腈,农药、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主要与种植、养殖和储运环节中违法违规使用有关。有的农户为了达到防治虫害、提高产量和防治疾病、降低病死率的目的而滥用农药、兽药,同时导致了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又进一步加剧了药物滥用行为[1-2];还有的农户施药后未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3],提前进行采收或出栏;在畜禽类动物疾病治疗中,使用的兽药会残存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期未严格把控就会导致畜禽肉及其副产品残留量超标;有些饲料或者饲料添加剂本身就含有该类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产品残留量超标[4]。

(续表3)

2.2 非法添加使用禁用农药、兽药

检出禁用农药、兽药41批次,占7.6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少数不良生产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心存侥幸,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农药、兽药[5];当前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容易且渠道多样,监管部门难以做到全方位有效监管。

2.3 重金属元素污染

检出重金属元素污染124批次,占23.01%,不合格项目是镉,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环境污染,城市垃圾和工业排污会导致土壤、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进而造成重金属镉在水产品中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引起慢性中毒[6],长期蓄积在人体内还会引起肾衰竭、肺气肿,甚至致癌,在农业生产使用的塑料薄膜中同样可能存在镉等有害重金属成分,不仅影响到食品安全,而且也会污染土壤和水源。

3 监管对策

3.1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强化安全意识

定期宣贯《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利用咨询、讲座、电视、网络及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大力普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及时曝光违法典型案件,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和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7],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依规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提高责任人法律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3.2 加强源头监管,推行生态农业模式

坚持源头控制,特别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的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种养殖环节合理用药的技术指导,逐步将原来小户分散种养殖的传统生产模式推向农户、基地、企业联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统一供种、统一供药,从源头解决食用农产品的污染问题。

3.3 科学制定抽检计划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对于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和项目要提高抽检频次,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同时要分析原因、研判风险,优化抽检方案,合理制定检验项目,消除安全隐患。

3.4 加大不合格产品的公示和核查处置力度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将不合格产品信息及时公示,严厉打击滥用以及使用禁用农药、兽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将相关生产经营者纳入社会信用监管范畴,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形成社会共治的良性格局,“倒逼”种养殖环节诚信生产,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提升食用农产品安全质量[8]。

猜你喜欢

唐山市类别兽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兽药
服务类别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