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01-21王云辰朱凯迪耿良秀
王云辰, 朱凯迪, 耿良秀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在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开始强调精神、身体与艺术的结合,体育表演专业正是顺应这种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应用型专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快速发展。
我国体育艺术类专业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决定我国体育艺术人才质量的关键[1]。目前,关于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文献总数较少,因此存在许多不足之处[2],尤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怎样制订体育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体育表演专业人才,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从已有研究看,针对安徽省的研究论文虽也有一些,但都是针对某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场馆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找出问题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最早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四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具体为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安徽省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通过查找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外文数据库等相关网站,利用联机检索法和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国内与体育表演课程设置相关的资料,其中有关于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章55篇、体育表演专业有关人才培养的文章30篇。收集的书籍资料中,有关于体育理论类的专著32本、艺术类专著18本、表演类的专著8本、舞蹈类专著16本。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的设计 问卷编制前期,查阅相关书籍文献,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统计学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设计问卷。
1.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根据研究需求,对相关学校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调查咨询,发放相关问卷30份,回收22份有效数据,回收率为73.3%。
以四所高校体育表演专业学生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主要了解学生们对体育表演专业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对课程安排的认识,以及对师资、场地等现状的建议,发放及回收情况如下:发放学生问卷1100份,回收956份,回收率为86.9%,有效率为93.4%;教师卷发放50份,回收46份,回收率为92%,有效率为100%;专家卷发放30份,回收数22份,回收率为73.3%,有效率为93.6%。合计发放1180份,回收1024份,回收率为86.7%,有效率为93.6%。
1.2.2.3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提高问卷的可信度,将问卷提供给20位专家进行审核,并根据专家给予的反馈,对问卷进行了必要的内容调整和补充,其中问卷评价结果有效占40%,很有效占60%,根据最后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本问卷题项有效。
1.2.2.4 问卷的信度检验 针对调查问卷设计、发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目的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和清晰的解释;问卷通过本人现场发放与委托同学代发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地保证调查材料的真实性。为进一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对部分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二次问卷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周,问卷重测的相关系数r=0.88,p<0.01,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
1.2.3 比较分析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专家进行交流,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比较法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四所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16及统计软件上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绘制相应的统计表格和统计图形。包括数据表的建立、描述性分析、数据归一化处理等。
2 结果与分析
2000年天津体育学院在体育文化艺术系开设舞蹈学专业获教育部的批准,并于2001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我国体育表演专业开始起步随后,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体育类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表演专业,截止2020年,我国共有54所高等院校招收体育表演专业本科生。目前全国各高校专业名称不统一,各方面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固定的一套学科体系,2011年至2020年专业名称发生明显变化,由专业名称不统一上升到名称规范化,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目录的到来标志着新的专业产生即舞蹈表演专业。安徽省本科院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体育表演专业。本文以安徽省最早开设体育表演专业人才招收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四所高校为例,分析目前安徽省体育表演人才培养现状。
2.1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招生现状
截至2020年,安徽省四所高校体育表演专业招收人数如表1所示。表1显示,2009年到2016年的招生人数趋于上升,2017年到2020年的人数趋于平衡。2009年至2020年整体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安徽省四所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中大部分开设体育舞蹈专业和健美操专业,阜阳师范大学还开设了民族舞蹈专业,生源质量上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体育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4],各高校培养体育表演人才平衡了市场中对体育表演人才的需求。
表1 体育表演专业招收人数一览表(单位:人)
2.2 安徽省高校体育表演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2.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大事。因此,每个学校必须十分重视培养目标的定位[5]。安徽省四所高校体育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如下:(1)安徽师范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安徽工程大学培养品德高尚、踏实肯干、具有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安庆师范大学培养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熟练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皖西南,面向安徽省,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4)阜阳师范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各类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企业及机关的艺术表演、教学、训练及管理工作,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艺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分析安徽省四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发现其培养的最终目标均是能够胜任文化艺术团体、健身俱乐部、中小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人才。四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以培养较高的文化素养、体育艺术素养、政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德智体美劳的接班人为前提,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基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2.2 培养要求 人才培养要求是指学校对学生在培养结果与具体目标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如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 “123”人才培养模式[6]。安徽省四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如下:(1)安徽师范大学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体育表演水平和相应的组织、创编、教学、训练及指导能力,在运动技术水平方面达到相当于国家健美操、体育舞蹈二级运动员和二级裁判员以上水平;(2)安徽工程大学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体育相关活动的管理能力,根据本专业的发展及实施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读、说、写的能力;(3)安庆师范大学培养目标具有专业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具有独立完成表演与训练、组织编排等方面的能力;(4)阜阳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在专业项目上具有特长,各方面能力能够达到相关体育行业国家职业高级资格水平。
通过分析安徽省四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后可以发现,四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都是在教育部规定的表演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色加以添加和补充,创造自身的独立性,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具体的政治思想要求;(2)专业技能及专业表现力的要求;(3)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如会多种语言;(4)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5)有社会工作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
如图1所示,体育表演专业基础知识、从事体育表演工作的专业能力均占30%,而规范的教育工作者相关知识占有22%,其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也占有18%。
图1 体育表演专业知识构成图
根据专家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依次为以下八种: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的基本理论、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身心素质。90%以上的专家认为,体育表演专业的优秀人才应该具备以上八种能力。充分体现了这几种能力对于专业学生的必要性,也充分地反映了专业特色,其中的沟通能力不仅是体育表演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也是身为社会中的个体所应具备的必要能力之一。
表2显示,专家认为创新能力已经逐渐上升为继专业能力之后,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第二大能力。其中包括了对于舞蹈的创编、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安徽省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表2 专业人才素质一览表(单位:人)
2.3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构总体上所呈现的比例为:公共基础课27.5%、专业必修课55%、专业选修课12.5%、公共选修课5%。放眼全国,集合国内开设体育表演专业较早的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综合资料,其课程比例如下:公共必修课30%、专业必修课50%、专业选修课20%,两者之间差异不大。
在课程设置的具体类型上,安徽师范大学与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相比,主要区别为:课程类型名称不变;课程划分有所不同;培养要求不同,课程类别设置体现各自特点;课程的命名存在差异;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可以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
2.3.1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学分现状分析 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与选修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核心课程的建设[7]。
根据表3、表4可以得出安徽省四所高校目前的必修课程平均学时为1557,相比《课程方案》中规定的1000~1200学时超出不少;而四所高校的选修课学时却远远低于《课程方案》中800学时以上的规定。选修课学时少,学生的选择性减少,兴趣就会有所降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学生课程选择的合理性,同时限制了学生选择的兴趣,尤其是体育表演专业与其它学科类专业相比,有着实践性、艺术性和体育性相结合的特点,选修课过少导致学生将来的社会竞争力不强,个性无法得到体现,因此课程设置的平衡创建显得尤为关键。安徽师范大学在其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素质拓展、实践以及个性化教育模块,由专业负责人或辅导员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修跨专业或学科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跨学科培养要求。
表3 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一览表
表4 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一览表
2.3.2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内容现状的分析 通过全国各高校体育表演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对比,结合安徽省目前已有的课程内容,为安排体育表演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的有以下六点: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表演能力,教授学生教学与纠错的方式,注意培育学生的创编能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合理利用道具的能力。
2.4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师资力量现状分析
为了有效地指导和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技巧,教师在专业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开阔学生的专业艺术视野,统筹发展学生在舞蹈理论基础、表演技巧和艺术审美等多维度的知识和实践体系,因而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还需要从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总结中来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8]。由图2可以看出,在高校担任体育表演专业的老师是以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为主,其次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本校进修后的教师和外聘教师。这样的布局对于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转专业的教师由于专业技能的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所以体育表演专业的教师一定要拥有所教这门课程的专业技能,增强教师的学科意识[9],加以进修,才能有助于学生专业成绩的提高。
图2 安徽省高校体育表演专业教师来源百分比
表5显示,目前担任四所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副教授占比40%,讲师占比33%,助教占比25%,而教授占比仅2%,学校间教师配备参差不齐,专业教师数量有明显差异,说明目前高校体育表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自己本专业以外还要懂得其它的专业,应要有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自身的专业技能、语言组合能力、教学表现力;其次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如舞蹈治疗、人体解剖学、运动创伤学、艺术概论等;再者,还应具备专业编排、策划等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地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表5 教师职称一览表:(单位:人)
2.5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场馆设施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图3),高校中缺乏标准的形体房和专业练功房,大部分高校的场馆内仅有简单的设施如镜子和把杆,只能进行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场地供不应求,教师和学生的上课空间受到制约,四所高校都面临着场地受限制而不能发挥好自身专业的情况,所以要想表演专业发展地更好、更迅速,场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3 场地设施缺乏情况
2.6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现状
2.6.1 专业认知 通过对四所高校的学生调查得出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表6显示,只有5%的同学非常了解,还有51%的同学基本了解,学生认知的薄弱给自身专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表6 专业认知程度一览表(单位:人)
表7显示,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想通过艺术来为自己谋得出路的学生占了25%,仅有接近32%的学生选择该专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客观因素,据了解,这32%的学生专业优秀,课后训练较认真,专业成绩较突出。相比之下,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而选择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从事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以看出,生源的优质与否也成为阻碍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表7 选择专业原因一览表(单位:人)
2.6.2 对专业素质的认识 表8显示,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还是比较满意的,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促进了专业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对自身专业学习的满意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进步。
表8 专业学习的满意度一览表(单位:人)
通过对安徽省四所高校学生每周训练的情况调查,50%以上的学生每周训练次数只有2-3次,甚至还有25%的学生少于2次,仅靠课堂上的训练远远达不到专业进步的要求,必须抓住平时的训练才能使自身的专业巩固与提高(见表9)。
表9 训练次数一览表(单位:人)
“比赛”是提高学生专业成绩的一种训练手段,通过比赛来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上升,学校开展比赛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够互相学习,同时还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表10显示,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比赛的比率达到61%,充分说明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知不够。造成学生不参加比赛的原因有3点,如:训练太耗时间,耽误了自己课余时间的利用;比赛与课程相冲突,考勤得不到解决,学训矛盾阻碍内心的选择;比赛成绩不佳丧失一定的信心以及比赛有所花费,如:服装、来回住宿、车费、比赛报名费,这对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困难。
表10 参加比赛情况一览表
2.6.3 毕业生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竞争激烈,个人因素、学校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就业,课程设置的欠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是导致体育表演专业的就业变得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表11显示,65%的学生觉得就业一般,找不到工作、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在高校毕业生中存在的比例相对较大。
表11 就业前景一览表(单位:人)
根据学生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统计表得知,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四所高校毕业后想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占各自学校人数比分别为33%、29%、31%、48%,可以看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较偏向于从事教育行业,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选择非教育行业的较多。对总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想从事行业占比依次为教育行业、健身教练、继续深造,极少数的学生想自主创业(见表12)。
表12 毕业意向一览表(单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2009年到2016年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生源增加。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我国体育院校专业名称越来越规范。
3.1.2 安徽省四所高校的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区别。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不同,课程设置各有特色。
3.1.3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的师资普遍不足,专业场馆设施不完善,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环境造成影响。
3.1.4 安徽省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不高,进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所持态度不乐观,就业率不高。
3.2 建议
3.2.1 课程设置要符合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专业特色与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创新,培养出既懂艺术、同时还能不断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3.2.2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招收专业院校的教师,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巩固;多渠道运行,促进体育与艺术相结合;增加座谈交流,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2.3 学校领导重视专业场馆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场馆开放要倡导自由,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
3.2.4 学校要及时召开就业指导座谈会,做好对外推荐工作;本校资源合理利用,既保障资源也解决就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就业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