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文化在全媒体时代对青少年的新阐释新表达
——以湖北广电台《戏曲进校园》栏目为例
2022-01-21◎夏威
◎夏 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媒体作为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特殊使命。
湖北广播电视台《戏曲进校园》栏目主动担当,践行“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职责和使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流传千年的“中国故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传承力、吸引力,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进一步筑牢文化自信。
一、传承经典,价值引领,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塑造打好“基础桩”
在当下,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产品正抢占青少年的时间,一些不适内容、声音、取向滋生蔓延,造成审美情趣、身心健康、价值判断、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对社会形成的危害不容小觑。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少年成长的舆论生态、人文环境极端重要,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型,现在处于什么样氛围,决定了一生的价值取向。
青少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绝对不能不能出现“精神他塑”、“引领失守”,引导、教化青少年的主导权更不能拱手让人,主流媒体要发挥出引领社会观念、舆论风气、主流审美的干预功能和现实作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在日常传播实践中,我们发现戏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历史文脉的独特载体,有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对接”青少年人群的有效载体。但现在青少年很少进剧场,接近戏曲的机会也不多,如何用高质量的“戏曲+”节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一个重要的探索课题。
湖北广播电视台《戏曲进校园》栏目编辑,在策划形式、语态创新和传播手段上守正创新,探索新表达,提高驾驭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的本领,在让孩子们对传统戏剧“听得懂、能认同”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转型转身,创新阐释,让戏曲更加“贴近、鲜活、灵动”
戏曲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千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吸收了音乐、舞蹈、美术、诗词等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表达。但是,戏曲表演的专业性太强,内容离现实太远,加上演绎节奏缓慢、剧情人物复杂、唱腔生涩难懂,所以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吸引力逐渐式微,越来越无感。
化解现实困境,让青少年感兴趣、听得懂,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现实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从新时代要求出发,倒逼戏曲进行变革,以新颖的方式来“打开”,催生新的普及性程式,找到适合当下青少年接受的形态。
在这个思路下,我们努力探索主流媒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度”的路径。
1.当好内容“把关人”。坚守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积极挖掘、优选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对剧目、文本有鉴别地加以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看点的戏曲资源“找出来”、“亮出来”,发挥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滋养精神的作用。
2.推进变革做“减法”。主动担当,和专业院团一起,对形式、音乐、声腔、动作、剧情、内容等进行优化、打磨,压缩时间、精简程式、改善语言、凝练故事,便于受教育人群理解,让“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契合新时代青少年的欣赏心理。创新不离宗,传承不泥古。
3.调整节目创作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青少年才会想去了解。我们转换思路,把戏曲节目的“趣味性”置于“专业性”之前,先做到“有意思”,再凸显“有意义”。改变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才能让青少年坐得住、看得下去。
4.留住守好“乡愁乡音”。因地制宜,采取多形式促进本土优秀地方戏曲的教育普及,让故纸堆里沉淀的文化资源活起来。全国有348个剧种,各地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都面临观众断层的风险。只要培育出新的年轻观众,地方戏曲就不会衰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敲开一扇新的大门,把历史讲给未来听。
4.加强现实题材剧目生产。我国目前戏曲观众主体是成年人,非常缺乏针对青少年为特定观众的作品。在尊重戏曲基本形式、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以现实为创作土壤,观照青春期校园的生活,表达少年的心愿、心情、心声,为其量身定做用心之作,是戏曲拓展视野、发挥作用、回应时代、完成现代性转化的必由之路。
三、遵从教育规律,打造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视听语言
戏曲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何让广大青少年心悦诚服地参与进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就难在如何找准发力点。我们经历长期的探索,在五个方面重点着力突破。
1.主动设置议题,以关注青少年换取青少年的关注。每期围绕一个鲜活主题,打造IP节目,增强代入感,例如“传统节日”、“24节气”、“美食”、“服饰”、“人物记”、“地域风情”等等,以“戏曲的生活化”激发青少年的主动关切。不追求宏大叙事,以“当下”的小切口讲好故事,积极把戏曲中浓厚的生活情趣、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示出来,使之更富有“人间烟火”气息。
2.加强深度融合,在扩大影响上下功夫。“线下活动+大屏节目+网络传播”三头并进,构建网上网下吸引力。线下活动是媒体服务青少年的一个重要抓手,具备超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节目吸引“铁粉”的重要抓手。通过小视频、图文、H5等形式碎片化传播,在长江云等多渠道全网分发,同时引导家长、学生“动手参与”,拍摄戏曲Vlog,产生较好的融合互动效果。
3.组织年度青少年戏曲展演,掀起参与热潮。积极举办全省性戏曲成果汇演,突出思想内涵,做好效果呈现,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为市州县学校提供交流的平台。展演活动家长关注度高,学校参与热情高,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文化“成就感”、“获得感”,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实践证明,只要扣准文化需求,活动就能得到热切回应。
4.策划名家面对面授课,增强服务的渗透性。带领“梅花奖”等艺术名家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深入基层大中小学,“结对子”开展“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传播知识、教授唱段、赏析剧目,吸引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传统艺术之美。零距离触摸“生旦净末丑”,成为节目一大亮点。
5.投入版面、时段,积极扶持地方戏曲展播。实施“寻找家乡的戏曲”市县区联动活动,面向基层专门开辟播出窗口,把各具特色的区域艺术形式、优质文化资源重点传播,让更多的青少年知晓本地的戏曲发展,使地方戏曲在校园“热起来”。接“地气”才有人气,这项工作直接催生基层学校、文艺院团、艺术工作者的热情,带动地方文化资源重建、重构、重振。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成长打下鲜明中国底色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戏曲进校园工作应该避免功利化,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少数“小戏骨”,而是要加强文化熏陶的全覆盖,让每一个青少年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艺术通识教育。
我们理解,媒体不只是“记录者”,更是组织者、推动者、建设者,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主责,把节目生产、传播当成一种手段,从“一个节目”逐渐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节目深入践行“四力”,全面走出演播室,把主场放在校园一线,与学生打成一片,一个市县区一个市县区的跑,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作用,贡献媒体力量。
现在《戏曲进校园》变成一个载体工程,这是对传媒组织协调、综合统筹、深度融合能力的一次考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1.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从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出发,积极将戏曲资源数字化,抢救保护散落各地的珍贵资源,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同时开发线上沉浸式课程,打造AR/VR交互教学,寻找新的体验形态,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智能化文化资源服务。内容是传统的,表达是青春的,手段是“互联网+”的,全面适应青少年的审美变化和观演需求。
2.将专业知识通俗化、大众化,打造传承“标准件”。组建高素质的戏曲传承专业队伍,在戏曲的“科普、转化、翻译”上着力攻关,“转译”成青少年人群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用最浅显明白的方式,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保持历史耐心,做好内容规划建设,根据学生年龄选定课程,循序渐进增加梯度,让传播、传承更加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3.抓住“牛鼻子”,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和资源整合,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教育部门、文化单位、艺术院团、媒体、学校、家庭合力参与的新格局,开展“跨圈”合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多方联动,营造有利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促进这项事业深入落地。
4.加大文创产品的研发,延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有效结合,衍生设计、开发戏曲IP产品,多一些创意,更加时尚化。激发兴趣的同时,使青少年的文化消费更加便捷,形成新的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策划“文旅+戏曲”游学等项目,进一步挖掘戏曲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