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2022-01-20吴阳芬曾繁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吴阳芬 曾繁华

摘 要:流通领域国际不平等交换与剥削在国际生产领域形成,而国际不平等交换对生产国际分工又具有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领域“不平等”的形成归根结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不平等”受依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建立的资本积累体系及以此为载体的技术垄断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形成不断强化乃至固化的非均衡发展作用机制。由此可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既是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键词:国际不平等交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22)01-0046-09

  一、资本积累与国际分工历史演化分析进路

弗兰克在其著作《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中引用贝特尔海姆的一段话,“发达还是不发达对处于变动中国家而言,是由内部动力还是外部动力决定的?其对应是生产领域还是交换领域,抑或二者兼顾?”[1]动力问题是研究不发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贝特尔海姆的观点是:“富国对穷国的‘剥削……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被统治国‘渗透的重要事实,以及资本运动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心引起的结构变化……所以,有必要把每个‘国家视为构成某种以特殊结构为特点的,以及以存在利益相互冲突的各个阶级为显著特点的社会形态。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各种社会形态介入国际生产关系的方式。这里我们又发现了这个基本主张:剥削关系不能在‘交换水平上构成;它们必须植根于生产的水平上,没有生产,交换无法更新。”[1]同样地,国际流通领域的交换关系并不直接决定国际生产领域的生产关系,相反其只能追随国际生产领域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化而变化,并且国际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形成并不是自主性的,而是受国际生产关系所诱导形成。从而国际流通领域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与剥削,实际并不直接产生于国际流通领域而是在国际生产领域形成,最终表现在国际流通领域或在国际流通领域实现。对世界资本积累进程与生产国际分工历史演化分析可验证该推论合理性。

(一)原始积累阶段(1500—1770年)

欧洲宗主国资本积累靠暴力掠夺方式实现。中世纪末期,英国毛纺业迅猛发展,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在英国首次落地生根。在长达3个世纪的早期资本主义阶段,也称为重商主义时期,欧洲各国商贸活动与财富积累规模迅速增长,这同时也极大激发了广大殖民地国家生产增长,尽管这种生产增长不得不受欧洲宗主国家所控制和剥削。突出强调这种特征,并不是贬低或否认这个时期欧洲生产与商贸活动重要性,而是要将早期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商贸活动对殖民地生产关系及其基于武力征服与暴力掠夺基础上的资本积累性质揭露出来。就数量而言,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宗主国从殖民地国家敛财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暴力、战争与奴役方式直接“掠夺”,不等价交换在这时期只是宗主国剥削殖民地国家次要手段。“殖民掠夺”使亚非拉殖民地国家资本大量外流至欧洲宗主国,宗主国则依靠这种“强取”方式榨取大量原始资本,这成为后期支撑英国工业革命主要资本来源。曼德尔(1970)就此谈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过殖民掠夺偷盗而来的巨资,对整个世界资本积累——包括商业和货币资本积累进程的贡献是具有决定性的。这项资本积累在1500—1750年的重商主义时期,创造了对接踵而至的工业革命有利条件。若要对这项积累的总额进行计算,势必是困难的;但若仅考虑该项资本积累所做出的最实质性贡献,其数量已是十分惊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个总额超过10亿英镑,或者可以说这项总额大于1800年左右欧洲所有以蒸汽运转的工业企业的资本……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得出结论:在1760—1780年期间,宗主国仅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国家获得的利润,就比新兴工业——英国所需的积累货币多一倍以上。” [2]

工业革命发生以前,欧洲国家在生产国际分工与技术方面远落后于亚洲国家。欧洲西方国家之所以有可能占据支配地位,是因为他们在军事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之所以必須掌握或占有支配地位,是因为这些国家不具有同东方富饶国家按平等条件展开贸易往来的能力。[3]在工业革命发生前,亚洲生产方式变化相对非洲和拉丁美洲而言是最小的,欧洲在工业技术上远落后于亚洲。欧洲国家要对亚洲东方国家开展贸易,并扩大贸易规模,唯一渠道就是通过支付西方的白银来积累源自亚洲的劳动价值。鉴于欧洲国家这一时期尚无其他贸易优势从殖民地国家榨取生产剩余或勒索贡赋,武力与强权在资本积累的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在早期重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宗主国通过“暴力掠夺”方式,剥削了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财力与自然资源,使这些地区遭受毁灭式摧残,这些地区生产的资本和其他财富变成宗主国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二)自由竞争阶段(1779—1870年)

中心发达国家资本积累主要来自于同外围非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交换,从而实现超额利润。在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对宗主国资本积累进程与欧洲工业革命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国际贸易规模迅速膨胀,19世纪欧洲宗主国家已由最初寻找海外产品,过渡到为国内工业制成品寻找海外出路发展阶段;出口产品结构也由最初棉纺织品过渡到工业制成品。[4]这一时期,英国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压低制成品出口价格来摧毁亚、非、拉美国家当地制造业与工业竞争力;一旦这种竞争体系被有效摧毁,英国将会提高向这些地区出口的技术较为先进的制造器械与冶金制成品价格。深受这种低价策略摧残最为典型的国家是印度,可以说是英国工业化造就了印度的不发达和非工业化。因此,到19世纪末期,宗主国的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就逐渐取代自由竞争或自由贸易,制造业与工业体系深受摧毁的殖民地国家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受剥削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遭受剥削的殖民地国家过去没能、其后也未能成功抵抗宗主国剥削,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尽管欧洲宗主国在第四次技术浪潮之后也日益依赖殖民地国原材料供给,这些不发达国家也开始重建本国工业体系,但殖民地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却呈现固化趋势。除了通过殖民地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来衡量国际交换双方比较利益外,交换本身“不平等”也让殖民地国家遭受剥削。并且国际不平等交换所导致的财富流失具有积累性,它把本应属于落后国家扩大再生产的剩余转移至宗主国,这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国际不平等交换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殖民地国家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在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宗主国将对殖民地工人阶级的超额剥削及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剩余价值的生产,通过国际不平等交换手段转移至宗主国,为宗主国有利可图地生产一切制成品与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在生产国际分工与技术方面的差距在这一时期也发生质的变化。在阐述这些重大变化之前,必须要明确一个对我们进一步分析资本积累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重要的历史背景,即欧洲宗主国家这一时期在经济政策上从保护贸易转向自由贸易。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上层建筑或政治意识形态支持这种政策转变,另一方面则反映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在同日渐衰弱的重商主义与农民阶级的阶级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通过国际分工、自由贸易与比较利益来扩大市场的贸易学说,在理论与意识形态上始终占据资产阶级经济学主流地位,为欧洲宗主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保护伞”。但这种主张执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比较利益学说也受到其他利益代表的强烈批评。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我们被告知: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将会催生一种国际分工,从而使分配给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每一项生产分工将是与其自然比较优势相协调的。先生们、女士们,也许你们会潜意识地认为生产咖啡和食糖是西印度群岛的天然命运。但在两个世纪之前,对商业贸易完全不知情的大自然实际并没有把咖啡或蔗糖播种到西印度群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在西印度群岛将再也见不到咖啡或食糖了,因为东印度群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功地击碎了这种据说是西印度群岛的天然命运。”[5]这种与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相关的“法则”即国际分工,从来就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天然命运”,它是以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核心利益集团的人为臆造,正是这些利益集团将这种国际分工奉为自然法则。此外,自由贸易也绝不是建立在完全依靠市场力量自由调控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尽管我们并不能否认市场力量也一直在发挥作用——而是利用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相结合的强权手段,胁迫本国工人阶级与殖民地国家而形成的。因此遭受这种不公平“法则”剥削的贫困阶级自然是要反对与抵制的。

产业革命爆发使全世界传统制造业和手工业迅速被新兴的本国或他国工业所取代。在英国,产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与食品加工业,然后通过冶金、机械扩展到资本货物。到了19世纪中期,产业革命从英国扩散到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20世纪初,国际分工有了显著新变化:极具竞争力的汽车、电子、石油、天然气等重化工业在美国集中;其他如钢铁、电力与煤矿等工业则分布在日本与西欧国家;除日本之外,亚、非、拉美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则承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棉纺织业、铁路运输设备等消费品工业和其他工业,但这些国家在先进生产技术方面仍然主要依靠进口。很显然,生产国际分工发展到这一阶段,仅靠本国国内生产技术条件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垄断竞争阶段(1870—1930年)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主要靠资本输出与超额垄断利润形式实现。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开始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都完成这一过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军事力量抢占殖民地从而占领世界市场方式,已不适应资本对外扩张发展的需要,雄厚资本、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能力成为生产与资本全球化时期资本对外扩张与实现巨额利润的核心。第三次技术革命爆发使美国和德国赶超英国占据了技术领先优势,生产和资本在这两个国家高度集中;到1914年美国和德国占世界资本输出总值的1/5。[6]随着英、美、德、法四国经济实力在19世纪末期呈现巨大变化,原有世界贸易及经济与政治格局已不能适应各国发展需要,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日益激化。20世纪初,这一争霸斗争或争霸格局受日本和俄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与政治领域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向欧洲与拉丁美洲战败國及殖民地国家出售大量国内剩余物质,美国战后对外贸易实现大量出超,并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战后最大的债权国。世界市场上大量黄金流入美国,世界金融中心也从英国伦敦转移至美国纽约,美国成为战后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与此同时,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国家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畸形”发展现象。一战期间,由于发达工业国放松对亚、非、拉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控制与剥削,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一些大殖民地国家以棉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工业,经济整体上得到较快发展——类似撒哈拉以南非洲及拉丁美洲等部分闭塞地区则近乎没有萌生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这种发展在战争结束后,又因迅速遭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压而日渐萧条。由于在技术、资本上严重依赖或受控于西方工业国,尽管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也开始有自己的民族工业、金融业与贸易机构,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工业国的依附与被剥削基础之上的。总体而言,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落后国家在更大范围内被卷入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体系,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输出资本,控制了世界市场上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成为巩固世界剥削体系的有力工具,加剧了国际间原有的不平等经济关系。除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外,美、德、日、俄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资本积累进程有了显著加速。

在这期间,欧洲工业国在生产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分配、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方面占有绝对竞争优势。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使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重工业领域,化学、汽车、石油等新兴工业也随着技术革命深入而逐渐兴起。此外,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19世纪70年代确立的金本位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与资本国际化及国际贸易发展。19世纪末,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持续扩大商品出口相伴的一个新现象是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增加了资本输出。如果说,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宗主国主要通过商品输出,从而以不平等交换手段实现超额利润方式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那么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将主要以资本输出与超额垄断利润为主要特征。但这绝不意味着,商品输出在这个发展新阶段正在不断减少或逐渐丧失了它原有意义,相反,由于生产力迅速增长,1880—1913年国际贸易总量增长超过1.5倍,[7]这一阶段资本输出主要以间接投资方式注入发达国家所属殖民地国家。与资本输出相伴随的是建立在少数发达工业国对大多数落后殖民地国殖民统治基础上的不合理国际分工与国际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此外,为抢占世界市场与巩固垄断统治,少数帝国主义列强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市场的同时,还在领土上对世界市场进行瓜分,从而形成以殖民与半殖民统治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发达工业国资本输出为国内垄断厂商或垄断组织带回丰厚国际超额垄断利润,生产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积累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垄断发展初期,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是欧洲、北美地区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地区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欧洲工业国家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都占据着绝对竞争优势,凭借这种在资本、技术从而在国际分工与生产上的优势地位,这些工业国家垄断国际贸易,剥削着世界大多数殖民地与附属国家。剥削手段则主要以“价格剪刀差”和长期保持对殖民地附属国外贸逆差为主。1870年后,早期以英国为核心的相对独立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在资本与劳动力国际流动下,逐渐发展成在世界范围内各国专业分工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与清算体制。 二、形成机理: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论证 根据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源泉和根本动力的唯物辩证法,我们认为对国际不平等交换形成机理和发展机制分析,本质上都应理解为各类矛盾的运动。国际流通领域“不平等”本质上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阶级矛盾所引起,它集中反映在国际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结合对世界资本积累与生产国际分工历史演化发展经验分析,并充分吸收以“中心—外围”为核心的结构主义学派、以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和以“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为核心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不平等”本质的不同认识,可将国际不平等交换形成机理与发展机制总结为:流通领域“不平等”形成于国际生产领域,而实现于国际流通领域;生产领域“不平等”形成,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具体地“不平等”受依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建立的国际资本积累体系,及以此为载体的技术垄断、产业竞争力影响,不断循环强化着阶级矛盾本身——“不平等”和“剥削”。

(一)“不平等”实现于国际流通领域

一方面,平等、自由和个性是流通领域的特征。就物质内容来说,国际商品交换是一个财富在不同所有者(国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就经济内容而言,国际商品交换是一个价值形式变更的过程。在存在阶级对抗社会形态中,国际商品交换表现为世界资产阶级对世界无产阶级剥削的关系,同时它以交换当事人表面上平等和制约来掩盖这种剥削。交换本质上存在不平等、不公正,主要根源于国际生产领域;国际流通领域本身具有平等、自由和个性特性,我们“不可能在这里去寻找整个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8]80大卫·哈维在《资本的限度》一书中这样写道:“一个平等、自由和个性的世界——这是交换的舞台——掩盖了一个阶级斗争的世界,而这种斗争在生产领域中同时影响了资本和劳动”。[8]83在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生产唯一目标是剩余价值生产。受生产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社会性质关系原理影响,资本主义交换过程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另一方面又是剩余价值实现过程。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体系形成催生了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特有流通方式,它的历史和现实出发点都是追逐利润。这种流通方式或交换方式具有一个内在矛盾:交换的前提要求是自由、平等和个性,利润本身却以不平等为实现前提。该矛盾使资本主义面临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不平等交换、强取豪夺和其他各种形式强制性交换方式,都只能在短时期内维持资本主义体系运转。因此,形成对生产领域的掌控能力就成为一种必要。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资本雇佣劳动力用来生产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剩余价值,交换领域矛盾就成功得以解决。但这仅仅只是通过转移矛盾方式得以解决——生产领域中的阶级矛盾,因此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硬核”和一切社会变革的根源。平等、自由商品流通领域却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被完全废除。[8]88

另一方面,胁迫和强制也是流通领域的特征。回到世界市场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竞争是如何将“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国际商品交换转化为一个不公平、不自由或胁迫和强制的交换领域,从而使得各国个别厂商都必须要为积累而积累。个别资本家为确保自身资本积累进程——再生产自身条件,得以持续和维护,被迫同全世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阶级,以限制本阶级内部竞争。因此,他们一方面必须要干预世界市场上国际交换过程——这里主要指劳动力商品市场——从而违背了国际商品交换所要求平等和自由;另一方面又必须极力制止自身对世界工人阶级施加过分暴力行为。这促使资本和劳动间的关系呈现一种既共生、又矛盾的景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发动组织变革和谋求技术变革的根源,也在于获取“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 [9]。马克思以阶级矛盾为出发点,以阶级矛盾内嵌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利润规律和竞争规律为基础,揭露出交换关系背后“进行的实际是完全不相同的另外一些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交换双方表面上所具有的平等、自由和个性就消失了”;实际上,“交换价值……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对个人的强制” [10]。这种强制就是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竞争使世界市场上商品使用价值的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必须由商品生产一般条件来调节。

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和主导作用。一方面“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11]669,另一方面,消费、分配和交换也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于被征服的民族……生产方式,不论是征服民族的,被征服民族的,还是两者混合形成的,总是决定新出现的分配。因此,虽然这种分配对于新的生产时期表现为前提,但它本身又是生产的产物。不仅是一般历史生产的产物,而且是一定历史生产的产物。” [11]667因此,国际交换领域的平等、自由和个性是表面上和形式上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利润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流通领域不平等交换及随之而来的贸易利益分配又对参与各国的生产发展具有显著反作用。

(二)“不平等”形成于国际生产领域

一方面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所决定。结合世界资本主义积累进程、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历史演化发展,无论就国际分工与交换而言还是就国际价值与国际垄断而言,都是不同历史范畴“国际生产关系”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因而分析与考察国际交换关系属性的视野自然也不应囿于国际流通领域;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与交换同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和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我们在分析国际不平等交换时,绝不能只停留于国际商品交换和国际货币支付表面现象,孤立看待世界市场上的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运动,而必须将国际商品交换放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地位演进中进行全面动态考察。根据马克思有关生产决定交换关系的原理,国际交换“剥削”与“不平等”属性理应形成于国际生产领域。在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同社会制度下各个国家或民族相互交换自己商品的活动不再是单纯以取得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互通有无”式交换,国际分工也不再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的“自然分工”。国际生产领域形成的剥削关系或“不平等”支配着国际分工与交换,并在国际流通领域通过交换与贸易利益分配得以实现:“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12]

另一方面源于在生产领域不能平等占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动机从来都只有一个——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在整个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始终占有支配地位,并贯穿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环节。交换的“剥削”和“不平等”属性主要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对有利生产条件的垄断,生产领域不能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交换领域等价交换就只能是形式。基于此,可以对前文资本积累与生产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分析有更深刻认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暴力、奴役与掠夺方式积累原始资本,如何通过低价策略和殖民体系抢占世界市场从而垄断了资本与技术,固化同落后国家间生产技术的差距。国际分工从来就不是“天然命运”,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胁迫本国工人阶级和世界无产阶级而形成的。尽管国际生产分工形式已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但这种变化却依旧囿于构建有利于发达国家积累机制的分工体系。这种固化机制使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发展差距呈永久固化与不断加剧趋势。

总而言之,落后国家贸易条件呈现结构性恶化趋势,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扩张相交织的历史总进程。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形成不平等国际分工与交换体系,是资本剥削劳动,世界资产阶级剥削世界无产阶级,从而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三、发展机制:资本→技术→产业竞争力

生产领域“不平等”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从资本—技术动态演化发展视角分析国际不平等交换形成与发展机制,可以用图1链条关系对此进行表示。

  资本积累普遍法则是催生国际不平等交换的根本原因,而资本充裕度是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广度、深度和形式的最根本因素,各国在技术、劳动生产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则是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的直接决定因素。受资本原始积累影响,基于资本积累→技术有效供给→产业竞争力→生产国际分工→国际不平等交换→剩余价值国际转移→资本积累率国际差异持续扩大的发展趋势,国际不平等交换本质就是发达国家资本积累对不发达国家资本积累进行控制和支配。这种由资本积累普遍法则所催生的国际不平等交换,一方面构成资本主义形成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后果。

“资本主义具有高度的活力和无可避免的扩张性。它是由为积累而积累的引擎所发动的,它的燃料则是对劳动力的剥削;它构成了一种永久革命的力量,会无休止地塑造我们所居住的世界”。[8]263资本积累进程本质是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历史动态化的表现形式。这一主要阶级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又具体体现为生产与制度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市场化与经济制度变革两个基本矛盾的实现问题。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持续扩大发展差距,正是资本积累过程中两个基本矛盾相互交织所推动的资本主义发展空间非均衡化的结果。[13]资本积累对当代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多方面。从“量”的角度出发,资本积累规模扩大或积累量的增长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从而获取更多利润的源泉;从“质”的角度出发,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客观规律,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提高,是资本积累过程中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从而资本积累“质”的提升可以提高资本所带来的利润率。这二者共同作用,不断扩大了资本所能实现的利润量与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率。“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世界规模的积累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出现仅仅同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前史的原始积累有关。不过,这个史前史并没有完结。它借助于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扩张延续了下来。一种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与外围关系的原始积累机制正在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积累机制——扩大再生产同时继续运行。” [14]当今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悬殊的水平与国际地位,始于资本原始积累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而不断强化。“中心”发达国家在拥有雄厚原始资本积累的前提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扩展积累了更多资本,并逐渐形成资本集中与集聚,最终发展成垄断;劳动生产率与技术水平相对很高,对世界市场上商品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领域具有一定垄断控制权,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掌控主动权。而“外围”不发达国家受史前史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暴力抢劫,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殖民掠夺影响所掌控的资本较少,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被动地位。资本本性和资本主义积累本身是国际非均衡发展的根源。资本追逐利润的无限需求使世界市场开拓和国际贸易产生成为必然,世界资产阶级剥削和掠夺世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积累作为剩余价值资本化,本身具有剥削世界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并且在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下,资本积累成为不断强化、深化乃至固化“剥削”和“不平等”的催化剂。

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直接决定了各国在世界体系中定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史是一个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建立到不断向全球渗透扩张相适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国际分工本质上是资本本性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产物。因此,资本主导下的的国际分工本质上也只是为世界资产阶级谋利,是资产阶级为支配世界而谋求形成不断剥削世界工人阶级和强化、甚至固化由其所主导和控制的国际分工良性循环体系而编织的“巨网”。资本主导下国际分工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平等”和“剥削”的属性。“不平等”国际分工体系在本质上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平等,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在形式上,则具体体现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技术、劳动生产率与产业结构方面,较非资本主义国家或落后国家具有垄断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形成伊始发展至今,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原始积累阶段所获得资本积累优势和在由此推动历次技术革命中所率先掌控的技术优势,在本身就“不平等”的国际生产与交换体系内,不断塑造和强化乃至固化由其主导和支配的国际分工体系。其中,以资本为载体的技术革命——技术垄断是近现代“不平等”国际分工格局不断深化的决定性因素。谁优先主导科技革命,掌握高、精、尖生产技术,谁就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支配和领导地位。世界范围内“外围”国家被强制纳入以“中心”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丧失发展独立性,沦为在资本和技术方面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基地和资本投资场所。

二战后,殖民地在政治上赢得独立,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尽管这些国家在资本与技术方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存在明顯依附性,但凭借其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也有少数发展中国家逐渐在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中国是最为典型的成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理论成为当前学界分析传统国际分工有力的研究工具。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传统国际分工的继承和发展,是传统以产品为边界分工逐渐向以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为边界,不断深化与细化的一种新型分工体系。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时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再以强制手段迫使落后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而出口原材料”,而是以一种看似“文明且公平”的手段,诱使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前提下进口自身无能力生产的高端产品,出口具备比较优势的低端产品。[15]这实际是资本主义采取的“新殖民主义战略”。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主动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并未使其从“不发达发展”的恶性循环体系中挣脱出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旧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环节,落后发展中国家则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低利润、低技术的加工制造“工艺流程改进”环节。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本性更具有隐蔽性,手段也更高明。

西方经济学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作为辩护理由,将国际分工描绘成能提高各国生产效率的美妙图景;而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揭露资本“文明的和精巧的剥削手段” [16],进而戳穿资本主义国家所鼓吹的经济学理论不过是为资产阶级所服务的“遮羞布”。国际分工横向扩张和纵向深化可以提高整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效率,这显然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由生产效率提升所带来的财富或利益主要被价值链两端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占有,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对此,认清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分工本质,积极主动培育自身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被动锁定局面”的唯一突破口。当前,学界对全球价值链研究普遍都以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对应是商品交换价值为起点,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实际上,为更直观地理解全球价值链“剥削”本性,我们更应该将“价值实体”作为分析起点和分析工具,去揭示市场价格背后“不平等交换”的本质属性而不是用交换价格去解释价值。

图2分别从价值实体和交换价值两个角度展示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两种不同形态。图2上半部分对应地是从表象,也就是价值实现层面分析产品利益分配机制。从市场价格也就是商品交换价值角度看,产品生产上游价值创造阶段——研发和设计环节,及生产下游价值实现阶段——品牌和市场环节,可实现交换价格或产品利益分配最大;中间价值生产阶段,主要是加工装备环节所能实现利益最小。图2下半部分,对应地是从本质——价值实体层面,分析产品价值创造机制。一方面,产品生产上游和下游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阶段,实际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无差别人类劳动”或所创造的“价值实体”是最低的;另一方面,价值生产阶段“加工装备”环节,反而是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耗费“人类劳动”最多部分。

  在当代国际生产与交换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产品全球价值链的研发与设计环节及品牌宣传与市场环节占有垄断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基本被“禁锢”在中低端加工装备环节充当“代工”角色。据此“神秘面纱”被揭开:劳动强度最大的产品生产环节,实际所实现利益分配却最少;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价值实体”。

四、结论与启示

国际生产与国际分工的不平等及由此造成的以资本积累为载体的对有利生产技术和经营条件的垄断,是强化国际不平等与不均衡的发展机制,但国际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又绝不仅仅是各国技术和生产率发展水平的直接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扩大国际间发展差距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积累和资本充足度是决定国际分工与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

要摆脱资本的控制,避免沦为机器“附属品”,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走民族自强道路,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此,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除了要抓“科技创新”以改善产品生产阶段的研发与设计外,亦不能忽视流通阶段的市场需求与市场获利,尤其不能忽视和丧失对国内市场的掌控。现有的关于产业竞争力或产品核心竞争优势的培育,大多强调生产分工,特别是在研发与设计环节从原有产品生产分工中分离出后,学界及政府更是聚焦于研发与技术创新等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研究,而对品牌营销与市场推广等不同流通环节竞争力培育的重视明显不足。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国家产业竞争力应是一个集产品生产效率、产品市场实现能力及产品市场持续获利能力于一体的综合竞争能力。

新发展格局明确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与激发国内大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发点与目的,其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面向未来,我国会逐步改变传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并逐步探索形成“自我集中积累与自主发展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从根源上破除国际不平等交换,摆脱对国际垄断资本与技术的依附。[17]中國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M].高铦,高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4.

[2]曼德尔,欧内斯特.第三世界的原始积累与工业化[M]//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高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78.

[3]查尔斯·K.威尔伯.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M].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5.

[4]W S WOYTINSKY,E S WOYTINSKY. World Commerce and Governments [M]. New 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95: 8.

[5]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63-164.

[6]A·G·肯伍德,A·L·洛赫德.国际经济的成长:1820—1990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1.

[7]樊亢.资本主义兴衰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32.

[8]大卫·哈维.资本的限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7.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2-20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64.

[13]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和实证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60.

[14]薩米尔·阿明.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理论的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

[15]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16.

[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2.

[17]张俊山.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市场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2021(7):25-36.

责任编辑:武玲玲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circulation, international unequal exchange and exploitation are formed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unequal exchange has a rea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of production,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formation of "inequality"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nequality" is affected by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monopoly with capital accumulation as the carrier by affect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further form the mechanism of strengthening and even solidifying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roposal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the domestic great cycle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ycles promoting each other is not only a further deepening of China's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task to be solved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Key words:International unequal exchange;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exploitation;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进制度型开放
双循环背景下海南自贸港的制度创新
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的机理与路径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机制研究
激活民间社会活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缘起、基础和治理
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