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里的狂欢
2022-01-20余凤高
文 余凤高
据说,仲夏作为一个节日,早在石器时代就已存在。后来基督教将它与使徒圣施洗约翰联系起来,说是庆祝给耶稣施洗的圣施洗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生日的节日,有了“圣约翰节”(Saint John's Day),时间是6 月19 日至6 月25 日之间的一天或前一天的晚上,虽然圣约翰的生日实际上并不在这段时间。节日里,有盛宴,有篝火,有舞蹈,有狂欢,热闹非凡。威廉·莎士比亚就以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创作了一出欢乐的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围绕雅典公爵忒修斯和他未婚妻阿玛宗女王希波吕忒的婚事,描写赫米娅和拉山德、海伦娜和狄米特律斯这两对为爱情而苦恼的雅典恋人,以及在雅典城里做工过活的木匠昆斯、织工波顿等六名业余演员,仲夏夜在森林中的精灵控制之下扮演奥维德《变形记》里的皮拉摩斯和提斯柏的故事。其中最有趣的是在仙王奥布朗和仙后提泰妮娅因争夺一个得宠的俊童从争吵到和好的过程中,奥布朗为了愚弄仙后,命令精灵帕克去寻找一种奇异的爱情花汁,借此解决两对情侣的爱情苦恼,但由于帕克克的大意,反倒引起了情人们的混乱;而对于演员们来说,由于精灵的魔法,波顿变成了驴子,成了受花汁作用的提泰妮娅的情人,引发出一次次的狂欢。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最为受众所喜爱的作品之一,不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演出,并被改编成无数部音乐剧、芭蕾舞剧、电影、电视;还有诸多画家据剧中的场景创作了大量的画作。
约翰· 西蒙斯(John Simmons,1823—1876)是英国的微型画家和插画家,他的这些根植于浪漫主义的童话画,重要的有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暴风雨》,以及为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Edmund Spenser:The Faerie Queene)、亚历山大·蒲柏的《夺发记》(Alexander Pope:The Rape of Lock)而创作的绘画。
约翰·西蒙斯的《仲夏夜之梦》插图《赫米娅和拉山德》
西蒙斯是一位描绘裸体仙女的著名画家。世界最古老、规模最大的艺术品和古董拍卖行之一博纳姆斯拍卖行(Bonhams)称他1873 年画出的《仲夏夜之梦》是“最优美和最有雄心的范例之一”。从这里所选的《赫米娅和拉山德》(Hermia and Lysander)和另一幅画可以看出,画面都很简单,在植物枝叶的框架之下描绘一两个主要人物。提泰妮娅经常是他的表现对象,描写她各种优雅的姿态,按照伯纳姆的说法,他是把“这位仙后作为维多利亚女性美的典范来描写的。”为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出一片富有诗意的幻象。
约瑟夫·诺埃尔·佩顿的《奥布朗和提泰妮娅的争执》
埃德温·亨利·兰西尔的《提泰妮娅和波顿》
约瑟夫· 诺埃尔· 佩顿(Sir Joseph Noel Paton,1821—1901)是苏格兰艺术家、插画家和雕塑家,同时还是一位诗人,对苏格兰的民间传说和凯尔特人的传说有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知识,创作了一些有关的绘画。他的插图作品,著名的有塞缪尔·柯勒律治的 《古舟子咏》、珀西·比希·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及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他据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创作了两幅油画,1846 年的《奥布朗和提泰妮娅的争执》(The Quarrel of Oberon and Titania)和1847年的《奥布朗和提泰妮娅的和解》(The Reconciliation of Oberon and Titania),这两幅是他最著名的画作,《奥布朗和提泰妮娅的争执》作为他在“苏格兰皇家艺术学院”的毕业创作,一展出,即被学院以700 英镑购下。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奥布朗和提泰妮娅的争执与和解只是作为故事的一个框架,主要的中心内容是在这框架中被有意无意造成的错乱狂欢。
仙王奥布朗与未婚妻提泰妮娅发生争执后,决定要跟她开个玩笑。他让他的精灵使者帕克去寻找一种奇异的爱情花汁,找到后,“等提泰妮娅睡了的时候把它滴在她的眼皮上;她一醒来,第一眼看见的东西,无论是狮子也好,熊也好,狼也好,公牛也好,或者好事的猕猴、忙碌的无尾猴也好,她都会用最强烈的爱情追求它。”帕克完成任务后,果然,当“提泰妮娅醒了转来,立刻爱上了一头驴子了”。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使许多艺术家喜欢。
埃德温·亨利·兰西尔(Sir Edwin Henry Landseer,1802—1873)是一位英国画家和雕塑家,以画动物而闻名,尤其是画马、狗和鹿,他最著名的是雕塑狮子。兰西尔大约在1850 年据《仲夏夜之梦》第3 幕第2 场中的这个情节创作了《提泰妮娅和波顿》(Titania and Bottom),同时也使他得以施展他描绘动物的技艺。另外还有一些画家也以这同一情节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查尔斯· 布切尔(Charles Buchel ∕Karl August Büchel,1872—1950)原名卡尔· 奥古斯特· 比赫尔,生于德国的美因茨,从小移民英国。后进 “皇家学院学校”学习绘画。他画得最多的是舞台上的演员和明星,也画戏剧广告等。他对莎士比亚剧作中的麦克白、奥赛罗、夏洛克和凯列班等一些性格特别的人物比较感兴趣。1905 年,他据《仲夏夜之梦》第3 幕第2 场中的这一场景,也创作了一幅《帕克、提泰妮娅和波顿》。
法国画家保罗·让·路易斯·热尔韦(Paul-Jean-Louis Gervais,1859—1944)1897 年创作的一幅《提泰妮娅的荒唐》(La Folie de Titania)也是描绘这样的一个场景。
在表现这一场景的画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约翰·富塞利的《仙后提泰妮娅醒来》(The Awakening of the Fairy Queen Titania)。
瑞士出生的艺术家约翰·海因里希·富塞利(Johann Heinrich Füssli,1741—1825)曾因伦敦出版商阿尔德曼·博伊德尔(Alderman Boydell)的委托,为他筹建“莎士比亚画廊”创作了大量以莎士比亚剧作为题材的绘画,其中的两幅,一幅表现剧作《仲夏夜之梦》第4幕第1 场,提泰妮娅爱上变成驴的波顿:“我要爱抚的可爱的脸颊……我要吻你的美丽的大耳朵,我的温柔的宝贝!”“啊,我是多么爱你!我是多么热恋着你!”另一幅是《仙后提泰妮娅醒来》。
富塞利的作品,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说的,“具有异国情调、独创性和色情味”。他最著名的《噩梦》就是一个代表,他的这幅《仙后提泰妮娅醒来》也一样,在描绘剧作的基本情景时,特别表现了人物狂欢的色情味。利物浦大学的马特·贝纳姆认为:“在约翰·富塞利的《仙后提泰妮娅醒来》中,波顿这个人物的姿势和面部特征和古希腊著名的大理石雕刻《巴贝里尼·法翁》(Barberini Faun)有着惊人的相似。”
巴贝里尼·法翁(Fauno Barberini)或叫酒醉的萨堤尔(Drunken Satyr)。在古希腊神话中,森林之神萨堤尔是一个长有公羊的角、腿和尾巴的半人半兽的男性精灵,他性好欢娱、耽于淫欲。在意大利,与萨堤尔相对应的神话人物就是法翁。马特·贝纳姆说的巴贝里尼·法翁,有德国慕尼黑古代雕刻展览馆(Glyptothek)的古希腊石雕《巴贝里尼·法翁》,法国卢浮宫有著名的法国雕刻家埃德梅·布沙东(Edmé Bouchardon,1698—1762)所作的复制品。贝纳姆分析说:“古希腊神话中的法翁是一个自夸睡过(酒神和狂欢之神)狄俄尼索斯身边所有女子的邪恶而淫荡的人物。富塞利的画作,或者不如说《巴贝里尼·法翁》中所含有的性欲望,与莎士比亚剧本中波顿的性格相吻合。当波顿在森林里和提泰妮娅在一起的时候,他马上就抵挡不住她的性诱惑力,并自由进入提泰妮娅的仙女宫。”
贝纳姆认为《仙后提泰妮娅醒来》中那个有角的帕克和潘神(Pan)相似:
富塞利的《仙后提泰妮娅醒来》
特拉弗斯扮演《仲夏夜之梦》中的仙后
潘是混乱和旷野之神;作为牧羊人及其羊群的看管者,他有时也有爱心和仁慈,但他也展示了诱惑力和兽交,一半是人一半是山羊。他还有暴力史,对不同意他的仙女满怀仇恨。帕克吹嘘他能将自己的外形变成不同的动物:
有时我化作马,有时化作猎犬,
化作野猪、没头的熊或是磷火;
我要学马样嘶,犬样吠,猪样嚎,
熊一样的咆哮,野火一样的燃烧。
他认为:帕克和波顿的外形“具有共同性,即他们都有性的特点”。
最后,还不能忘记威廉· 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大约作于1786 年的《与仙女共舞》(Oberon,Titania and Puck with Fairies Dancing)。
布莱克是英国诗人、画家、版画家,他为《圣经》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神曲》以及他自己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作的版画,都是自己制作,极具特色。他的这幅《与仙女共舞》描写《仲夏夜之梦》中的三对恋人——“三对新婚伉俪”的美好结局,奥布朗、提泰妮娅和帕克及仙女们欢歌欢舞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