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叶酸对孕妇及胎儿的意义
2022-01-20吴华纯
吴华纯
叶酸属于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作为血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叶酸缺乏容易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会加大早产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发生风险。叶酸无法由人体合成亦无法在人体中存储,必须通过外源性途径补充[1-2]。成人每日正常饮食即可满足机体对叶酸的需求量,但是孕妇对叶酸需求量高于正常成年人,此外,孕妇胃酸分泌量减少且肠胃蠕动减缓,对叶酸吸收可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孕妇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管吸收减少,导致尿液中叶酸排出增多[3-4]。孕期补充叶酸对于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以及促进胎儿神经发育、改善母婴结局等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对象为孕妇3 240例,包括孕前即开始补充叶酸孕妇1 190例以及孕期补充叶酸孕妇2 050例,所选孕妇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参与本次研究,探讨和分析孕妇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叶酸对母婴产生的影响,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1 190例孕前即开始补充叶酸孕妇纳入观察组,将2 050例孕期补充叶酸孕妇纳入对照组,所选对象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参与此次研究,纳入标准:(1)所选孕妇具备正常的交流及沟通能力;(2)均为适龄健康备孕妇女且无妊娠合并症;(3)体质量指数正常(体质量指数介于18.5~23.9 kg/m2);(4)均为单胎妊娠;(5)孕妇本人了解此次试验目的并自愿加入;(6)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此次研究方案后通过并批准。排除标准:(1)既往有不良妊娠史;(2)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3)多胎或双胎妊娠;(4)不能规律补充叶酸;(5)后期失访或不能完成本次研究;(6)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有遗传病史;(7)有饮酒史、吸烟史或者药物滥用史。观察组孕妇年龄为20~42岁,年龄均值(28.76±4.57)岁,对照组孕妇年龄为20~41岁,年龄均值(28.94±4.61)岁。两组孕妇基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孕妇孕前即开始补充小剂量叶酸,服用剂量为0.4 mg/次,每日服用1次,持续服用直至分娩。对照组孕妇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叶酸,服用剂量及频率与观察组一致,持续服用直至分娩。
1.3 观察指标
(1)于孕妇产前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并取上层清液,应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化学免疫方法检测并对比两组孕妇血清叶酸浓度及维生素B12水平;应用生化分析仪(型号:Cobas 701)及酶循环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2)检测并对比两组孕妇产前及产后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3)对比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和子痫前期等;(4)对比两组胎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包括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低体质量、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早产、自然流产、死胎等。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产前血清叶酸、Hcy及维生素B12水平对比
两组对比,观察组孕妇叶酸水平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y及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孕妇产前血清叶酸、Hcy及维生素B12水平(±s)
表1 比较两组孕妇产前血清叶酸、Hcy及维生素B12水平(±s)
组别 叶酸(mmol/L) Hcy(μmol/L) 维生素B12(pmol/L)观察组(n=1 190) 10.19±2.35 7.67±1.63 213.23±44.35对照组(n=2 050) 9.20±2.27 7.62±1.65 211.24±46.37 t值 11.813 0.835 1.196 P值 0.000 0.404 0.232
2.2 两组孕妇产前及产后血压对比
产前两组孕妇SBP及DBP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组孕妇SBP及DBP均低于产前,产前及产后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孕妇SBP及DBP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孕妇产前及产后血压水平(mmHg,x- ±s)
2.3 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对比,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2.4 两组胎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对比,观察组开放性神经管畸形、低体质量、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及早产率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唐氏综合征及自然流产、死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胎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作为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在核酸、氨基酸合成以及甲基传送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胚胎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叶酸在体内有主动吸收和扩散被动吸收两种形式,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部。还原型叶酸的吸收率较高,谷氨酰基越多吸收率越低,葡萄糖和维生素C能够有效促进吸收。吸收后的叶酸在体内存于肠壁、肝、骨髓等组织中。叶酸最早由菠菜叶分离提取而来,人体本身并无法合成叶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含有叶酸的常见食物主要包括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坚果、动物肝肾以及鸡蛋等。由于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叶酸,因此,孕妇必须通过外源性手段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5-6]。孕期人体对叶酸需求量升高,早期母体叶酸摄入不足容易诱发早产、低体重儿、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不良母婴结局[7]。叶酸代谢障碍及叶酸补充不足为叶酸缺乏的主要诱因,而诱发叶酸代谢障碍的主要诱因为叶酸代谢途径中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及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等位基因突变,进而降低代谢酶活性。补充外源性叶酸片剂为改善妊娠期叶酸缺乏症的主要手段,另外叶酸缺乏对核酸的代谢过程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基因变异、功能失调、基因合成障碍等疾病。每日补充小剂量叶酸对于母婴不良结局可发挥关键作用[8-9]。对妊娠期导致叶酸缺乏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需要量呈增加的趋势。正常情况下成年妇女叶酸的需要量为300~400 μg;(2)吸收减少。孕妇胃酸的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对叶酸的吸收造成较大的影响。(3)排泄增加。孕妇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管的再吸收减少,从尿中排泄的叶酸增加。
此次研究中,两组对比,观察组孕妇叶酸水平更高,妊娠期高血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低体质量、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及早产率均更低,各项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升高可诱发血管异常及胎盘功能不全,在蛋氨酸合成酶作用下,Hcy以维生素B12作为辅助因子,与来自叶酸的甲基甲基化并参与到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因此,作为Hcy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因子,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升高对Hcy再甲基化可发挥促进作用,继而能够使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抑制[10-11]。作为DNA合成过程中的辅酶,叶酸一旦缺乏可抑制DNA合成并影响红细胞核正常发育,导致细胞质中RNA大量聚集,使得DNA及RNA比例失衡,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加,影响红细胞核发育,使得巨幼红细胞形成[12-13]。因为巨幼红细胞的寿命较短,因此导致贫血的发生风险较高。对于计划怀孕妇女以及怀孕早期孕妇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叶酸,有助于避免其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孕前及孕期补充小剂量叶酸对于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生率可发挥积极作用。叶酸在氨基酸甲基化循环甲基转运过程以及Hcy转化过程中也可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促进神经管发育有重要价值。婴儿出生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生风险,神经管缺陷所占比例较高,胚胎早期因为受到缺乏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胎儿神经管未闭合进而导致出生缺陷。受孕18 d胎儿神经系统显示,受孕22~28 d时神经管闭合,神经管正常发育对于促进胎儿颅骨大脑、脊髓以及脊柱正常发育可发挥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14]。孕妇受孕前后若叶酸摄入量不足,抑制胎儿DNA合成并阻碍甲基化过程,容易出现脑脊膜膨出、脊柱裂等神经管畸形表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孕前及孕期补充小剂量叶酸可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孕前及孕期补充叶酸还有助于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有助于使机体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发挥胎盘血管保护作用。目前我国主要采取育龄妇女孕前及孕前期服用叶酸增补剂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能够有效减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小剂量叶酸的最适宜补充时间为孕前3个月(至少1个月前)至妊娠3个月,保证服用的规则性。血液中叶酸浓度水平较高,保持稳定,能够有效减少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妊娠期巨幼红细胞贫血。未能服用和未能孕前服用大剂量叶酸的孕妇仍占据较高的比例,主要与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叶酸的认知水平以及非计划怀孕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加大小剂量叶酸增补的教育力度以及公众宣传力度。
综上所述,孕妇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叶酸能够使血液中叶酸浓度得到有效提高,对于预防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等病症以及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均可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