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肾汤联用针刺治疗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022-01-20姜奕奇
姜奕奇
(余干平安医院中医科,江西上饶 335100)
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以脑部发生微循环障碍为主的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由于小脑和脑干供血主要来源于椎-基底节动脉,当患者椎-基底节动脉存在病变情况时,脑部会因血流通道不畅引起供血不足,并导致患者发生眩晕情况,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1]。通常,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有限。随着病情进展,容易导致其他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仍需要早期积极治疗。临床主要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为主,短期疗效佳,但易复发,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医历史悠久,在眩晕方面的治疗经验丰富,其中,补脾益肾汤具有补肝益气、健脾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针刺穴位可舒筋活络,改善微循环,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较好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02例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补脾益肾汤联合针刺穴位的疗效,现将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间在余干平安医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2例展开前瞻性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42~65岁,平均(50.6±4.8)岁,病程6~18个月,平均病程(12.5±1.2)个月,其中高血压19例,高血脂症20例,糖尿病12例,吸烟者29例,饮酒者32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49.9±4.9)岁,病程5~17个月,平均病程(11.9±1.5)月,其中高血压15例,高血脂症22例,糖尿病14例,吸烟者31例,饮酒者27例。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余干平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西医《实用内科学》[4]中关于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确诊。排除标准:①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如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②合并心血管、肾或肝等严重疾病者;③精神异常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即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规格:6 mg×30片]口服,36 mg/次,3次/d,连续治疗3周。观察组采用补脾益肾汤联用针刺治疗。补脾益肾汤方药组成如下:黄芪、枳壳、人参、川穹、菟丝子、补骨脂、泽泻、白术、葛根、白芍各10 g及山药20 g;根据患者症状加减药物,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加生代赭石30 g、珍珠母30 g、旋夏花10 g;耳鸣重听者可加12 g石菖蒲及12 g郁金;脘闷纳呆者加6 g砂仁。用法:1剂/d,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7 d复诊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针刺疗法:选择耳门、听宫、三阴交、足三里、太溪、涌泉、哑门、合谷等穴位,指导患者仰卧位,给予常规消毒后,根据穴位要求选择不同的进针方法,留针30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标准:经过治疗后患者眩晕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改善显著,症候积分改善超过或等于90%,则为痊愈;若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症候积分改善超过70%低于90%,则为治疗显效;若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症候积分改善超过30%低于70%,则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症候积分改善不足30%,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5],每个项目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2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③采用超声观察患者基地和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速度、搏动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治疗有效率用[例(%)]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中医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注:相比本组治疗前,*P<0.05。
组别 例数 头晕 目眩 腰痛 肢冷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 1.78±0.21 0.98±0.23* 1.75±0.22 0.69±0.25* 1.74±0.25 0.75±0.24* 1.76±0.21 0.68±0.32*对照组 51 1.79±0.20 1.22±0.25* 1.74±0.23 1.12±0.48* 1.78±0.21 1.22±0.31* 1.77±0.22 1.11±0.25*t值 0.229 3 5.045 4 0.224 4 5.674 1 0.186 5 8.561 4 0.160 3 7.562 1 P值 0.819 1 0.000 0 0.822 9 0.000 0 0.852 4 0.000 0 0.873 0 0.000 0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如表3所示,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速度、搏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cm/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cm/s)
分组 例数 治疗后基底动脉 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平均速度 搏动指数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平均速度 搏动指数观察组 51 46.35±8.25 29.48±7.26 0.89±0.25 56.78±7.69 36.78±5.49 0.87±0.19对照组 51 40.48±7.65 24.69±5.48 0.79±0.21 51.19±7.98 31.47±5.97 0.77±0.18 t值 3.725 9 3.760 7 2.187 3 3.602 2 4.675 5 2.728 6 P值 0.000 3 0.000 3 0.031 1 0.000 5 0.000 0 0.007 5
3 讨论
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病症,脑卒中是其高危病种,多是由于颈椎病、椎-底动脉管腔变得狭窄,血液流动速度变得缓慢导致的,因其发作多为间歇性,因此临床不易诊断。目前临床对待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以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粘滞性或血管介入等为主,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整体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有较大的局限性[6]。
虽然在中医学中无与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对应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将此病归为“眩晕”“血痹”等范畴,认为眩晕多是由风、火、痰、虚、瘀所导致的,病位在头窍,病变与肝、肾、脾等存在密切关系。肝属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虚阳浮越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引发眩晕;另一方面,由于该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致使脉络瘀阻,气滞血瘀,清阳不升,肝肾亏虚。因此针对该病应采取健脾益气,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本次研究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补脾益气汤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脾益气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症状。这是由于补脾益气汤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可归于肝肾经,可补齐固表,具有养血益中、生津养血的功效;现代药学表明黄芪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压,能预防和减少血栓的发生,改善血液循环[6]。另外,人参补中益气升阳;枳实具有散痞除脘,理气散结,疏肝解郁的功效;山药益气生津,可强健体魄;菟丝子有益精固精,滋肝补肾的功效;补骨脂可健脾益脾,壮阳补肾;当归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益气的功效,川穹与其配伍使用共奏补血补气之功效;白术燥湿健脾;葛根助阳气上升,白芍散结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达到益气活血、补肝健脾、化瘀通络的功效[7]。在补脾益气汤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穴位,可静心醒脑,调节阴阳,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病理物质的吸收,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颅底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脾益气汤配合针刺穴位使用可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补脾益气汤补齐固表、助阳气上升,益气活血;针刺静心醒脑,舒经益气,两者配合可共同发挥其最大优势,使整体疗效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补脾益肾汤联用针刺治疗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功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颅底动脉血流情况和眩晕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