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融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2022-01-20黄文李文
黄 文 李 文
多目标融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黄 文 李 文
(湖南科技学院 教务处,湖南 永州 425199)
针对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亟需解决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背景,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达成多质量标准下课程目标思政融合的解决路径。其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全员育人的系统合力;通过整合育人资源,实现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衔接;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联动,以达成多质量标准下课程育人目标的思政融合,可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参考。
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目标融合;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2019年3月,两次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重要论述,为高校做好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1-2]。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4个重量级文件[3-4]:《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党〔2016〕58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教党〔2018〕50号),是我们准确理解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2016年,“课程思政”的概念在上海教育领域首次提出;2017年,教育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要求围绕“课程思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2018年,全国各高校开始了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在课程思政方面围绕典型高校、教改中心、名师团队及优秀课程进行示范建设推广[5-6]。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高校迅速掀起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构建“大思政”格局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体系改革和协同育人探索之路。
1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及意义
1.1 研究现状
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发了专业课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了代表性的试点院系、示范课程,构建了一定程度上思专协同育人的机制,提高了思政工作的实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7-14]:
1)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如清华大学电路课程结合对课程思政的错误或片面观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课程能力培养的不同层面加以阐释。华中师范大学体育课程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导有机结合、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有机统一。
2)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如东南大学基于理工科课程的特点,提出从教学目标入手,革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重塑教学内容的方法,为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方案。
3)在师资力量提升方面,如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注重专业教师要形成育人观念的协同共识,打造高质量、集成化的“思政+”专业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通过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做好师德师风和教师思政工作。
4)在体制机制完善方面,如武汉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有效发挥行政职能,将“课程思政”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复旦大学等以教师教学激励为着力点,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5)在特色资源育人方面,如复旦大学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温州医科大学在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中,重塑课程结构,构建符合留学生特征的国情文化平台课程。
1.2 研究意义
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实践尝试,但在体系设计、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全局体系建设相对不足;在系统地组织各种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方面涉及较少,尤其在探寻多质量标准下课程目标思政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方面涉及更少,本文正是基于此而提出。
1)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利于服务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程思政将极大地服务于国家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的又红又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各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交互空前频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在各个学科体系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3)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利于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对高校办学方向的确定,根本任务的落实,理想信念的强化及全过程育人的确保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进而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推进。
4)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利于促进多质量标准下课程目标思政融合的高效达成。“课程思政”是将共产主义理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资源,从系统思政维度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教育体系,促使各专业课程都善于运用共产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合具体的校情、学情,通过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探寻多质量标准下课程目标思政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拓宽课程思政教育的空间和载体,系统地组织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思路及方案
2.1 总体思路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学校发布的相关文件精神,围绕国家战略及区域发展需求,结合我校自身校情实际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多质量标准目标要求,形成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建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2 实施方案
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目的,以落实立德树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改革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师生中形成广泛共识,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以满足专业类国标、专业认证、“金课”等建设对课程提出的更高目标要求,让育人元素无声地融入并达成多目标思政融合。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创新育人机制。紧紧围绕坚定“四个自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校、院、系(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联动保障机制。校、院、系三级联动保障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校、院、系三级联动保障机制
2)构建大思政格局。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覆盖、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大格局。要将思政教育嵌入人才培养的体系性、制度性设计中,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形成校内外广泛的协同育人氛围。构建政府主导,高校落实,企业及社会参与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如图2所示。
3)设计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重点建设一批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切实落实国标、认证标准和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各类课程都需在任务和目标上,在内容和方法上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肩负起授业解惑与思想引领的作用,大思政格局下课程体系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图2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
图3 大思政格局下课程体系功能结构
4)建设课程标准。各类课程质量标准体系都在“知识”“能力”目标之外提出了育人目标要求,课程思政为多目标融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方法和机制,通过开设课程来形成支撑,将质量标准要求逐级分解到各门课程。
5)形成建设模式。以我校课程思政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为个案,通过将工作体系贯穿其中,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解决好“专”“思”两张皮问题,使学校在人才培养育人和育才的过程相统一。总结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形成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模式。
6)打造资源平台:打造三大资源平台。在学校现有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相应制度机制,畅通交流渠道,积极与校内外个人及团体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及教职员工在改革创新中的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升改革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协同育人三大资源平台如图4所示。
7)提升师资水平:要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建设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开展经验交流、教学观摩、教学培训等活动。一方面要加强对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形成,使课程教师拥有关于课程思政的基本认知,产生课程思政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培育,使全员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再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培养,使教师提高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能力。
图4 协同育人三大资源平台
8)进行反馈评价:教务处、质量管理处等职能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明确教育目标、改革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评价教育效果;同时通过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建立分类考核评价方法和途径,处理好全体参与和部门牵头、体系运作和差异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持续改进的全员育人反馈评价机制。学校、学院、专业三级反馈评价机制如图5所示。
图5 学校、学院、专业三级反馈评价机制
9)加大支持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行政统一领导,教务、质管部门牵头总领,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教学院系深入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支持保障。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学校各类资源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三是加强典型引领。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3 结 语
文章结合政策文本和已有的相关研究,将我校课程思政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为个案,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育人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打造资源平台、提升师资水平、进行反馈评价、形成建设模式,以概括性提炼改革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 50-58.
[2]杨建超.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性审视[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6):121- 128.
[3]齐砚奎.全课程育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124-128.
[4]唐芳云.立德树人: 高校“课程思政”价值定位的哲学审视[J].思想文化教育,2020(2):121-124.
[5]李骏扬.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20-23.
[6]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5):74-79.
[7]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 (12):16-18.
[7]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7.
[8]项波,吴仰祺,杨路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152-156.
[9]成洪波.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力量[J].党建思政,2020(5):35-38.
[10]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5):55-60.
[1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3-47.
[12]顾晓英.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20(6):19-21.
[13]肖香龙.思政课与其他课程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14-15.
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8.
[14]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15.
G642
A
1673-2219(2021)05-0086-04
2021-07-13
教育部高教司协同育人项目(202102084037;202102160015);湖南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项目(HNKCSZ-2020-0548);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HNJG-2021-137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0551021X);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59);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特色学科资助。
黄文(1967-),男,湖南永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李文(1982-),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进化计算及人工智能。
(责任编校:文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