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2022-01-20吴杨伟李晓丹
吴杨伟 李晓丹
(1.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2.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万州404020)
伴随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基于“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已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以智慧课堂为代表的智慧教育引领高校教育创新发展。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应实现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范式转换。学者们围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刘邦奇、祝智庭、刘邦奇等讨论了“互联网+”教学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认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李新义和刘邦奇、沈烂、高艳茹等等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师生交流障碍,探讨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认为智慧课堂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韩艳辉、卜彩丽等研究了ADDIE模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认为ADDIE模型适用于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开发。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探讨了智慧课堂模式的设计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将“互联网+”教育与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相结合,缺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讨论,需要开展将ADDIE模型运用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探讨。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ADDIE模型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应用所打造的智能高效课堂。在教学中全方位应用“互联网+”,具备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借助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分组学习、在线互动、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可以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丰富多样的视频、文字、图片、案例、电子教材、PPT、作业和习题等教学资料,不局限于教材知识。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程序,包括理论基础、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效果评价等五个基本要素。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智慧教育理念下,依托智慧课堂环境和资源,通过构建数字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智慧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移动互联技术支持、课程教学全过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基本要素对应的具体内容如图1:学习理论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指导,智慧目标分解为总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和思政目标,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智慧资源和环境提供技术支持,课前预习反馈、课中教学互动和课后巩固反思的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构成的教学评价。
(说明:总目标即课程教学目标,模块目标即章节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即节次教学目标,思政目标即课程思政目标)
(二)ADDIE模型
ADDIE模型不仅适用于教材开发,而且可用于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模型最初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提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为中心,体现了学什么、如何去学、学习效果评价的系列过程。该教学模型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和评价(Evaluate)环节构成,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教学模式;各环节又分为若干细分环节,按照“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顺序构成一个模型,五个环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如图2所示。在该教学模式系统中,分析环节是前提,设计环节是基础,开发环节与实施环节是核心,评价环节是保障。评价环节既是教学模型的最后一个环节,又贯穿于其余四个核心环节,各环节都需要评价各自的效果和可行性。
图2 ADDIE教学模型
在教学实践中,学者们研究了ADDIE模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认为ADDIE模型适用于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开发。财经类专业作为社会科学学科,财经类专业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大多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采用ADDIE模型设计开发财经类专业课程。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和开发是对整个专业课程教学的系统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特征、需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开发与丰富课程资源,展开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实施,开展在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评价。
(三)ADDIE模型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互融合
图3 ADDIE模型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互融合
ADDIE模型的五个环节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智慧目标设定与实现、移动互联技术支持、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和多维教学评价等五个基本要素相对应,如图3所示。建构主义理论是ADDIE教学模型的理论指导,智慧目标设定与实现通过ADDIE教学模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环节加以实现,移动互联技术为ADDIE教学提供技术支持,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与ADDIE教学模型的实施环节相衔接,多维教学评价与ADDIE教学模型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对应。这样,ADDIE教学模型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紧密衔接,ADDIE教学模型的五个环节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融合的。
二、基于ADDIE模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之设计
结合图2和图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闭环式的封闭系统:分析环节是前提,设计环节是基础,开发环节与实施环节是核心,而评价环节则是保障。
(一)第一环节:“分析”阶段
分析环节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前提,正确合理的前期分析,才能使得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环节得以顺利开展。分析环节具体包括四个细分环节和过程。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过程的起点,包括学习者学习风格、一般特征和学习基础分析。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养成的学习偏好,智慧课堂教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契合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者一般特征是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智慧课堂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者学习基础是学习者具备的课程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习者学习课程内容的重要基础。
2.学习者需求分析
学习者需求是智慧课堂教学的动机之所在,目的在于探析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从而引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学习者需求源自三个方面:其一,授课教师的丰富经验,将教学经验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初步明确学习者需求;其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反馈,通过对学生完成作业、讨论、测验、考试等的具体分析,进一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情况;其三,相应的问卷和访谈信息反馈,通过问卷、师生座谈与访谈,深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信息。
3.教学条件分析
教学条件是智慧课堂教学的支撑,是为教学有效开展所能提供和利用的条件,包括移动终端、智能学习技术、智能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资源。移动终端作为智慧课堂教学的实现工具,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搜索查询阅读功能和拍照录音查阅功能,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主流的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学习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便于捕捉、记录和分析在教学中产生的大量学习数据,有效地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和指导教学改革。智能学习环境包括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平台,智慧教室将数字化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融入传统教室环境之中,丰富了教学手段;智慧学习平台汇集签到、投票、抢答、讨论、练习、问卷、分组任务、测验、考试、作业、课堂互动、音视频学习、阅读、直播等教学活动为一体,实现平台教学活动和功能的多样化,超星学习通逐渐成为高校智慧教学的主流平台。智慧学习资源包括教师事先设置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资源,以智慧学习平台为载体,便于学习者通过智能终端适时学习,便于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便于学习者开展学习反思。
4.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智慧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明确学习者特征和需求的情况下,依据可行的教学条件才能确定针对学习者的具体教学内容。在确保准确性和思想性的同时,以学习者特征和学习者需求为基础,分解和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分析对智慧课堂教学实施至关重要,通过教学内容分析,便于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二)第二环节:“设计”阶段
设计环节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基础和关键,在前期分析的前提下,形成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正确合理的教学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环节才能顺利开展。设计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学习者特征、学习者需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等分析为基础。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帮助学习者认识学习的具体要求,激发学习兴趣。智慧教学目标由四部分构成:课程总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总目标是学完课程之后需达到的目的,包括章节目标、课时目标和思政目标,涉及到学习者的知识认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模块目标规定了章节学习之后学习者应学会的知识技能,单元目标细化到单元课时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课程思政目标指导学习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核心,教学目标的实现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基于设定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分解与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内容的设计以一致性、逻辑性和可视化为原则,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和多种表现形式,避免单一化文字呈现,体现出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载体,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实现。可以运用情境设置、告知目标、讲授知识和归纳总结的“四阶段”模式设计教学过程:情境设置,以情境案例引入课程教学,案例引入的学习情境设置有助于理论知识教学与职业情境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告知目标,在情境设置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告知学习者课程学习目标,便于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讲授知识,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情境设置为基础,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归纳总结,通过对教学内容涉及知识点讲解后的归纳总结,加深和巩固学习者学习印象。
(三)第三环节:“开发”阶段
基于前期分析形成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开发方案,开发环节包括四个细分环节:知识分解选取、素材收集整理、资源加工制作和后期编辑美化。
1.知识分解选取
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知识点分解与选取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展开,根据章节知识点特征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
2.素材收集整理
素材收集整理即资料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开发中的资料素材包括各类文本、音频、视频、动画、优秀慕课资源等,涉及到网络资源和自制资源。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等资源为智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资源加工制作
资源加工制作即学习资源的加工与制作,学习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视频、音频、作业、预习题、考试题库、讨论题等。对于课程基础知识,可以采用PPT录屏方法;对于课程专业知识,可以采用录屏、视频等方法;对于课程专业技能,可以采用案例文本等方法。资源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各类素材的充分合理利用,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
4.后期编辑美化
后期编辑美化即学习资源的后期制作、美化与生成,进而发布到超星学习通等在线学习平台。
(四)第四环节:“实施”阶段
实施环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适应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个体差异。在分析、设计和开发前提下形成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实施环节包括三个细分环节:课前预习反馈、课中教学互动和课后总结反思。
1.课前预习反馈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特征,针对性的设计课前预习内容和资料,通过智能移动设备推送给学习者,弥补传统课堂教学预习环节的不可控性和自由性。通过在线交流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讨论与答疑促进了教与学的在线互动,有利于及时总结心得体会与反思改进。
(1)学习资源教师在线发布
学生开展自主预习前,教师将开发阶段制作好的在线预习资料在线发布,一方面及时推送告知,另一方面利用智慧学习平台提供的功能提醒学生开展课程预习,要求学生在事先设置的时间段内完成预习。
(2)学生在线自主预习
在接收教师推送的在线学习资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者根据在线学习平台发布的学习资源自主预习。教师通过智能学习平台实时监控学习者预习情况,了解学习者对知识点的学习难度和预习中的问题,督促学习者按时完成预习,进而针对性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并在课中深入讲解相应知识点。
(3)师生在线交流
师生在线交流体现为学生与教师互动,通过对教师推送的课前预习教学资源的学习,学生将自身的学习疑问和碰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问、师生互动,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及时予以解答。
(4)心得体会与反思改进
通过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学生反馈在线预习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师实施指导并改进教学设计,调整下一环节的课堂教学内容,改进优化教学方案。
2.课中教学互动
课中教学互动不局限于课堂上师生间的言语交流,也不局限于“讲授—提问—作答—作业”的简单互动,是一种多样化的、立体式的互动,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实现高效的互动。
(1)整理与确定问题
学生根据自身课前预习情况,将问题和疑问通过智慧教学平台传送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反馈,确定存在问题的知识点,从中选取典型问题和知识点在课堂针对性讲解。
(2)创设情境案例导入课程知识
明确典型问题和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对应的教学案例导入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提高学习效率。
(3)课堂多屏教学师生互动
教师通过课堂教师端电脑和投影设备将讲授知识和内容投屏到大屏幕,同时利用教师端移动设备开展智慧教学,结合学生端移动设备及时学习反馈,展开课堂相互讨论。教师还可以灵活开展课堂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工作项目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4)布置新任务与合作探究
在开展课堂互动教学的基础上,拟定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探究师生教学合作,指导学生进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课堂测验与成绩提交
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适时发布课堂知识测验试题,学生通过学生端设备接收测试试题并按时完成提交,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教师针对性的答题分析和讲解,便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6)实时点评与知识巩固内化
教师结合测验结果和师生互动情况,实时点评,分析问题,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反馈,便于后续开展课堂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3.课后总结反思
在课中教学互动的基础上,课程任课教师布置并发布针对性的习题作业,学生在线按时完成作业,教师批改评阅后及时反馈,指导学生展开知识点课后复习巩固,教师结合信息反馈给出相应的教学评价,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五)第五环节:“评价”阶段
评价环节是保障,是对整个学习情况和效果的反馈,通过教学评价可以督促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环节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教学实施阶段之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教学结果的直接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各个环节,是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
1.评价原则与标准
(1)评价原则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于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的全过程评价。
(2)评价标准注重定性而非定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于评价学生的思政意识、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实施能力、职业素质与素养、学习态度与发展能力,不局限于期末考核的卷面成绩。
2.评价主体多元化
(1)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常规性评价。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在课程教学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思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思性评价在课程教学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以专家为主体的建议性评价。以专家为主体的评价是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行业专家更了解企业一线对岗位职业技能的现实需求,其评价真实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现实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意义。
3.评价方式多元化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学习者的日常表现,如:发言、讨论、作业、测验、抢答、考勤等。总结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直接考核。
(2)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线上数据作为评价依据。线下评价包括学习者学习状态评价、学习成绩评价和自我评价。
三、反思和展望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又分为若干具体的细分环节,进而构成一个闭环式的封闭系统:分析环节是前提,设计环节是基础,开发环节与实施环节是核心,评价环节是保障。结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国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将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总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有效融合,开展基于ADDIE模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设计创新,通过探索总结,既可为大学专业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又有利于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