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档案资源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2022-01-19迪昕
迪昕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太原 030031)
0 引言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伟大胜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体现在不同载体上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它记载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也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建立和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蕴含着自强、自立、劳动、奉献等伟大精神和创新进取、务实肯干宝贵经验的红色基因,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档案工作发挥着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档案事业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惠及国家和民族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一定要把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资源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教育是国家发展之大计、党的建设之大计,高校的职责就是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高校要培养职业技能和思想品德俱佳的复合型人才,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无疑是最佳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少年时期是‘拔节孕穗期’,必须积极地引导和精心地栽培[2]。课程思政以红色档案资源育人功能为依托,把红色档案资源中蕴含的反映国家政治和经济稳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蓬勃向上,以及各民族友好团结、社会和谐进步、国际地位提升、科技力量强大的精神风貌,潜移默化地引入到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锻造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课程思政主线条,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爱戴、对党赤丹忠诚、愿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贡献青春和力量的高尚情操和完美品格,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强大脊梁。那么,红色档案资源如何有效地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红色档案资源库的构建
把红色档案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在选材上要注意能够产生既育人也育才的效果,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防止理论和实践、教书与育人相脱节,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把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渗透到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以,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库,就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需求而储备思政素材,能够解决课程思政“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处境。
1.1 明确内容范围,储备思政素材
要建设红色档案资源库,必须明确资源库收集材料的内容范围,落实思政元素要求,才能够保障红色档案资源素材在实施思政育人功能职责时,有的放矢,精准到位,避免落入“谬之千里、功亏一篑”之教育弊端。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就是要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导入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落实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更是必备内容[3]。红色档案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革命历史时期的报纸、信件、日记,战争年代使用过的徽章、印章等,也包括革命历史见证者和知情人士的口述档案,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和国家关于各行各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录音录像、照片等,同时,高校在自身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教育成果、先进人物事迹和典范材料也是党的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是思政课建设的深厚力量[2],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党和国家各级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在从红色档案中挖掘出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加以开发利用编辑而成的史料汇编、纪录片、微视频等文献资料,以及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正确决策、起到的先锋引领作用、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等真实的档案记载,都可纳入红色档案资源库内容范围。
对于红色档案纳入资源库建设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性和先进的思想性,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潜能,让课程思政达到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为了不忘初心、坚持真理而来,我们的初心、真理就蕴含在这些档案之中,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对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4]。因此,对红色档案资源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素材选择要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一主题,做到:(1)审核材料所包涵的信息,必须要体现红色基因理念,即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忠于祖国和人民、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等强大精神感召力的先进理念;(2)预判材料在实践中起到的效果,必须是三观正确、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能够对学生起到滋养思想情操、引导价值导向、端正行为举止、强化爱国情怀、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功能。
1.2 创新搜集方式,满足思政需求
红色档案资源库只有做到库存丰盈,才能满足专业课教学中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选择需求,因此,高校教学部门、教研机构或教研室、文件资料信息中心或档案室,都有责任和义务创新红色档案资源搜集方式,以多渠道,集多门类、多学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的苦难辉煌、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先进思想于资源库中,满足课程思政选材需求,只有供大于求,才能解决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问题。
高等学校可以与当地档案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红色档案资源,作为资源库建设的基础。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档案部门围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一主题,积极开发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编辑出版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制作微视频和电视专题片、举办红色文化展览等,再现了无数革命者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和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理想、为了信仰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情景,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最佳教材。比如:中央档案馆微视频《恰同学少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山西省档案馆开发编研的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系列文献资料汇编、制作的微视频《记忆》等等,以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全国各级档案馆,都根据自己的馆藏资源开发出版的档案史料编研成果、组织举办实物展览等,通过真实的档案历史消息记载开展讲党的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些资源都可以让同学们在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感受党的辉煌成就和感人事迹的同时,笃定理想信念、荡涤思想纯度、增强信仰力量、追求真理光芒。所以与档案部门共享红色档案资源,可以极大地满足和丰富红色档案资源库基本建设需求。
各学科、各专业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根据自有渠道和需求,自主搜集红色档案资源,充实到资源库中。新时期的高校教师要跟上中国数字化脚步,善于运用人际关系、网络技术、新媒体手段等搜集体现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红色档案资源,通过回望党的奋斗路,展望奋进路,加强教师自身对党史的学习、理解、掌握、运用能力,从而在教科研活动或集体备课中与大家共享。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主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服务。一方面,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之优势,与同系统各级档案学会、各级档案馆加强纵向联系,与同级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建立横向联系,同时,多关注新闻媒体、电视节目中有关红色档案资源宣传资料和影视片段,多渠道搜集和交流红色档案资源,把搜集到的红色档案资源补充到各教学部门、各教研室红色档案资源库中,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为课程思政建设服务的效能,既体现了档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又达到了让社会和人们深层次了解、认识档案工作的双重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档案也是党和国家红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件资料信息管理中心或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本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编研而成的学校发展历程、组织沿革、大事记、办学规模变化、特色教育成果、历届学生中先进人物事迹和典范材料,并经过提炼编辑制作而成的短视频、PPT,或通过举办特色教育展览长廊、开展先进文化讲座等,都可以为红色档案资源库添砖加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1.3 精准有序管理,方便检索利用
红色档案资源库汇聚了一百年来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红色档案资源,为了方便教师们选材,就要对资源库进行有序管理,做到井井有条,类目清晰,调取自如。也就是说要根据其内容性质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便于教师查找利用。对于红色档案资源可以首先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设置一级类目,然后在一级类目下可按照学科设置二级类目,比如在文化类下可设置人文学、理工学、医学等类目,同样在二级类目下可按照专业门类设置三级类目,等等。类目越低,素材就越清晰,也就越便于教师在最低一级类目下精准选材,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效率,实现思政素材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有效介入,把传承党的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把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先进文化根植于课程思政建设中。
2 红色档案资源素材的应用
红色档案资源库能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决于对红色档案资源素材的选择,能够根据专业课所隐含的思政要素,去完胜对思政素材的精准选材,需要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三方面的支撑,才能够行远走稳,持续精进。《纲要》指出,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所有高校、教师、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3]。由此可见,如果要达到各类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起到培养专业能力和思想品德俱佳的复合型人才的效果,选材应当是重中之重。
2.1 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持续提升红色文化修养
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必须抓牢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性、成为人师[6]。教师,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优秀的道德品质、先进的文化知识,必须能够起到“师范”的作用。教师,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明道、知业、不惑,要明白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足、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一个为民执政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宗旨,历史也证明了我们的党践行了这一宗旨。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时而习之、温故知新,即时时学党史、学新中国史、学改革开放史、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学习时事政治,要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红色文化修为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修养,才能承担起育人之责。学习,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把稳先进的思想舵盘,站稳牢固的人民立场,这才是教师队伍“主力军”应具备的红色文化素养。
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结合学科建设、专业教科研功能,通过共同学习、自主学习、参观红色档案展览、组织红色文艺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红色文化素养,同时,发挥教研室学术研究功能,研究红色档案资源库中镌刻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光辉业绩、重要纪念日、历史事件转折点、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等等,具备吃准、研透、诠释党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的能力。建设一支辨析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善于挖掘专业课所隐含的思政元素,并恰如其分地选择适用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思政素质提升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生力军。
2.2 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精准选择红色档案素材
教师要以专业课为载体,选择与专业课内容融合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选材,要看所选取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与专业课内容是否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是否具有先进性教育意义,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对专业课内容进行认真梳理,结合专业课知识特点及思维方法,探索其蕴含的价值理念,确定选取红色档案资源素材的方向,然后从资源库中选择契合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以求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效果。
那么,如何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呢?在选择红色档案资源素材时,我们要考虑其与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契合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涌现出很多先进事迹,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和学科建设中都能够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只要用心挖掘,是不难找到的。比如:在针对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哲学观点、制度建设、规则秩序、法律法规等素材,能够对学生思想起到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管理技能、法律意识、诚实守信、为民服务、职业道德与价值观的养成。又比如,在医学类专业课教学中,选择建党一百年来医学和医疗发展进步史中有关党和国家的医疗方针政策、制度建设、医学研究成果、革命历史时期涌现的白衣战士先进事迹、以及在解决民生问题、重大疫情中的担当等素材,培养学生以“救死扶生、治病救人”为己任,履行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医术求精、虚心好学、遵纪守法、廉洁行医的职业素养。再比如,在理工类专业课程中,注重选择具有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伦理道德教育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培养学生坚持真理、探索未知、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劳动劳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传统精神,树立以科学技术报效国家的使命担当,等等,诸如此类,只要用心不难找到合适的素材。
2.3 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落实红色档案德育功能
落实红色档案课程思政德育功能,不能泛泛而谈,生搬硬套,要克服“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囧态,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需要认真完成课堂设计,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同时布置专业课和思政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专业课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主动寻求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同时,教师为学生探讨问题提供相应的红色档案资源素材,师生共同讨论,适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锻炼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是非辩别的能力,激发学生在自觉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从红色档案资源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达到让学生自主提升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愿望,实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遇到重要事件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纪念日的时候,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所有专业教学课堂之中,比如在“九·一八”纪念日,首先让学生合唱歌曲“松花江上”,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九·一八”事件,解析要点,进而引入红色档案思政教育内容。也可以选择恰当的课堂授课间隙,插播相关联的红色档案微视频,或者组织学生讲党的故事,开展诗歌红歌趣味接龙、红色文化演讲、情景剧表演等节目,引领学生铭记历史,珍惜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继承优良传统,发扬长征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两弹一星等精神,热爱学习,崇尚劳动,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用青年的“脊梁”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如此的寓教于乐,既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自主研学的能力。
3 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评价
红色档案资源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如何,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来进行检验。各教学部门、教研机构应该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分别设置合理的评价规则和评分细则,只有对“教”与“学”分别进行评价,二者互为参照,以便在“教”与“学”中及时归纳总结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方能相互促进,启发思维模式,深挖专业课与思政元素融合点,改进课程设计方案和课堂教学方法,并据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时刻保持与时俱进态势,及时搜集新的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为红色档案资源库注入新鲜血液,以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需求。
3.1 合理细化评价项目,进行学生“学”的评价
对学生“学”的评价需要合理细化评价项目内容,综合反映学生对知识领会及掌握的程度,并采用适合的评价方式。
细化对学生“学”的评价任务评分规则,细化任务设置可以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两个方面予以考虑。(1)评价学习内容方面。评价学生在红色档案资源作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案例中,是否按照学习任务要求掌握了本节课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通过红色档案资源介入专业课使得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是否按照授课任务要求完成了相关知识建构。(2)评价学习环节方面。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势头进行评价,比如:学生是否完成了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助学习,是否独立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和班级研讨、是否提出过合理化意见或建议被采纳等;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知识再建进行评价,比如:学生课后是否进行了学习反思和总结,是否进行并完成了知识的再次建构,是否在对“教”与“学”的评价活动中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是否在教学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存在搭便车现象等。
对学生“学”的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实际需要,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评价方式进行,比如说问卷调研的方式,可以在每单元结课后进行,这样便于教师和学生系统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能力点、思政点的掌握情况,梳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2 综合分析实施效果,进行教师“教”的评价
对教师“教”的评价项目可以从对学生“学”的评价结果分析和课堂实施效果两方面来考虑。
对学生“学”的评价结果分析,是指教师是否对学生“学”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是否以此为参照,对红色档案资源纳入课程思政和专业课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进行优化。以此来检验教师对学生专业课与思想政治品德培养是否同等重视。
课堂实施效果,是指教师是否对课堂实施中红色档案资源纳入课程思政教学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及时改进;是否对教学设计架构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自评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此来检验教师对课堂实施效果是否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