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强化食安管控 引导合理消费平安祥和过节

2022-01-19王宵月

中国食品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通告监管局郑州市

文/王宵月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和春节到来之际,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费者协会,通过强化食品安全管控和发布消费通告等方式方法,确保市场供应,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郑州市市场监管局首先对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速冻食品、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食盐、餐饮食品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0大类开展了监督抽检,共抽检50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80批次,不合格样品20批次。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郑州市金水区、高新区、郑东新区、经开区等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单位依法处理,责令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除了对食品安全进行抽查外,郑州市场监管局还发布《通告》,加强对粮、油、肉、蛋、奶、蔬果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口罩、消毒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的监管,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告》表明,各相关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价格法律、法规,自觉加强价格行为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不得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各相关经营者明码标价应当做到真实明确,标明商品的零售价格等主要内容,价格变动要及时进行调整。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并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各相关经营者不得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的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要确保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正常的市场供应。

对于遇到以上出现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郑州市市场监管局鼓励市民拨打12315热线,及时举报。

为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度过平安祥和的假期,郑州市消费者协会也发布通告,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注意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尽量减少外出聚餐、旅游等消费活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注意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科学做好自身防护;同时要理性购物,不盲目跟风囤货抢购;营业者要合理定价,依法诚信经营。

其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拒绝购买使用“三无”、假冒伪劣产品,如运用网络、电话、手机APP等方式订票时一定要通过12306等官方正规渠道,谨慎使用非官方第三方抢票软件,切勿通过黄牛党购票,防止泄漏个人隐私和上当受骗;确认支付订单前应认真核对购票金额及相关服务信息,检查是否默认选择了搭售服务,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支出。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超市和店铺,不采购无核酸检测报告、无预防性消毒、无检验检疫证明、无“郑冷链”或“豫冷链”追溯码的产品,保护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如发现有经销商销售未经“豫冷链”或“郑冷链”报备的进口冷冻产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要关注快递停发时间,与商家协商好发货时间,预估到货时间,确保节前送达;着重关注“七日无理由退货”期限,尤其留意部分退货期限不因春节假期而延长的商品和平台,避免自身权益受损;此外还要注意新鲜易腐食品安全,收到货物及时验货,有问题立即沟通等。

最后,消费者协会还提醒市民合理计划年夜饭,避免铺张浪费,非必要不聚集。此外,消费者在使用“线上点餐”服务时要注意了解外卖餐厅的资质、半成品预制菜品的烹饪方法和保质期限、服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等,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无论选择在家烹饪还是外卖点餐,年夜饭的准备都不要一味追逐丰盛,而要根据具体人数准备数量合适的饭菜,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猜你喜欢

通告监管局郑州市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提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国家药监局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郑州市
关于实行参考文献新规范的通告
关于实行参考文献新规范的通告